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基础上,两组病例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予替罗非班负荷量10μg/kg,3min内推完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继以0.15μg/(kg.min)持续24~36 h.结果 试验组30d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降低(9.5%比20.0%,P<0.05),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明显减少(P<0.05),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可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盐酸替岁罗班(欣维宁)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0d内可使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顽固性心绞痛+新的心肌梗死+死亡+脑出血)的发生率降低19.4%(分别为9.7%和29.1%,P〈0.01);两组在用药后的30d内单项终点的发生率均有降低的趋势,而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30d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其作用是安全而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增多,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no reflow phenomenon)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如何迅速完全恢复心肌组织灌注,也一直是困扰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难题。笔者通过对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9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ACS患者进行密切与细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除5例出现穿刺处渗血,3例牙龈出血、2例出现鼻出血,其余8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明显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也存在出血风险,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严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郑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55-56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出血事件。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是安全有效的,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观察15 d两组复合事件发生率(死亡、再梗死、心绞痛)和出血事件。结果替罗非班组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出血事件主要发生在牙龈出血及皮下出血,未发生颅内出血等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在ACS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非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6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0例),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之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ACS治疗中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0d,治疗组MACE发生率为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7%、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及阿司匹林等联合治疗ACS安全可行,可减少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11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拟行介入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介入术前6h给予阿斯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观察组患者术前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量3 min,然后以0.15 μg·kg-1·min -1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至介入术后36 h.比较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术后30 min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P<0.05);观察组术后TIMI 3级比例为8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心肌灌注和患者预后,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行PIC手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急诊PCI前1h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心功能改善情况,记录术后1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观察组出血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x2=15.594,P<0.01),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10.0%)(x2=13.366,P<0.01).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E峰A峰比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 (10/30),对照组为66.7%( 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4,P<0.01).结论 替罗非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介入治疗的ACS患者,术前使用替罗非班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依据药物和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局部轻度血肿、牙龈出血、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护理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在AMI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9日至2020年12月9日我院所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以及观察组52例。对照组单纯接受PCI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疾病,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之后冠状动脉血流达到Ⅲ级患者人数明显更多,P<0.05。干预前,两组病患的LVESD、LVEDD以及EF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EF值更高,LVESD、LVEDD值更低,P<0.05。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62P以及PAC-1值明显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为28.8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讲,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治疗疾病能取得满意成效,该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O12年4月该院收治的ACS患者8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48h和一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的基础上合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患者是有效并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8月诊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8)在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n=38)则加用替罗非班,就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5.26%,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是(4.81±0.34)mm,左心室射血分数是(58.64±5.26)%;对照组治疗后4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21.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是(5.33±0.72)mm,左心室射血分数是(45.72±7.19)%;两组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并纠正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和临床预后。方法所有确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并于发作6h内行急诊PCI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急诊PCI术、氯吡格雷、阿司匹林,A组另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内使用,观察两组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术后心电图改变(ST段回落幅度)、术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PCI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B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A、B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较B组明显、30d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比单纯PCI术及常规药物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徐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151-152
目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并比较两组梗死相关动脉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1个月内出血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4.4%低于对照组13.3%(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梗死血管的TIMI血流,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抗血小板聚集、激活以及血栓形成,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本文对替罗非班在机型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疗效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研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实行介入术后无再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心电图的ST段改善显著,血小板的聚集率及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显著,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罗非班对ACS患者进行治疗,可加强微血管的灌注,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达到改善介入术后患者无再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ACS患者186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静脉及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2组仅于术后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泵入24 h;治疗3组术前即开始给予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术后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泵入24 h。观察4组间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改善程度及术后出血、血小板计数等情况。结果 PCI术后4组间心肌梗死溶栓出血分级(TIMI)3级获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明显(P<0.05),治疗1组和治疗3组的CK-MB峰值、LVEF改善效果优于治疗2组(P<0.05)。4组间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在ACS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但能显著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供血;早期及冠状动脉内应用能明显提高该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