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营养支持疗程为7天.采用全营养混合液通过中心静脉输注,均为等氮等热量.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营养支持7天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值.结果:实验组免疫营养支持7天后PAB和TRF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上升(P<0.05);IgA和IgG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全肠外免疫营养支持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合成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喆吉 《当代医学》2021,27(18):71-73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危重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体液免疫指标及CD8+、CD4+、CD3+细胞免疫指标]和营养状况[血清运铁蛋白(TF)、白蛋白(ALB)、氮平衡(NB)].结果 治疗前,两组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8+、CD4+、C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D8+、CD4+、CD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F、ALB、N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F、ALB、N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谷氨酰胺与肠外营养支持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与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011年1至6月问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17例食管鳞癌患者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者63例(研究组),肠外营养治疗者54例(对照组)。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水平及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8天,研究组血清PAB、TRF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术后第1天的水平(P〈0.05);两组IgA、IgM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回升(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淋巴细胞总数(LYM)和细胞因子(CD3、CIM、CD8、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的水平(P〈0.05)。提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双肽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各20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静脉供给Aln-Gln双肽;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Gln浓度、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7天后,血浆Gln浓度、ALB、PAB、TRF及IgA、IgG、IgM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APACHEⅡ评分也偏低(P<0.05)。结论:神经危重症患者极易引起肠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降低,肠外供给Aln-Gln能提高血浆Gln浓度,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水平,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免疫营养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手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筛选食管癌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成2组:单纯静脉营养(Rt)组,谷氨酰胺强化组(Glu组)。术后1~7天给予等氮量、等热量静脉营养,Glu组给予谷氨酰胺0.35g.kg-1.d-1。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8天检测IgA、IgG、IgM、CRP、TNF-α、ALB、PA和TRF。结果术后第8天与第1天相比IgA、IgG、IgM、ALB、PA和TRF升高,CRP、TNF-α下降;除ALB外其他指标实验组与Rt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手术后应用谷氨酰胺增强的肠外营养与常规肠外营养相比能较好地维持营养状态,恢复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血清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Y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RF、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LYM、IgA、IgG、IgM、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改善危重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试验组在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上静脉注射丙胺酰谷氨酰胺。观察患者血红蛋白(H G B)、血清总蛋白(T P)、白蛋白(A LB)等营养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等指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前1 d,2组患者H G B、T P、A 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第15天,试验组患者H G B、T P、A LB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前1 d,2组患者IgA、IgM、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第15天,试验组患者IgA、IgM、Ig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营养、免疫等相关指标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为危重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
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外加肠内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危重病人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接受肠外+肠内营养(PN+EN),对照组接受全肠外营养(TPN),2组等氮等热量供给。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外周血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LC)及T细胞亚群CD2、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试验组TLC和IgG营养支持前后及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和CD4/CD8比值也有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EN较TPN更能改善危重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为危重病患者提供较好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PN)支持前后血液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分为营养组(n=20)和对照组(n=18),营养组于术后24 h内开始营养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营养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0天血液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预后营养指数(PNI)值的变化。结果(1)2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术后第1天2组ALB、PA、TRF、IgA、IgM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IgG、PNI有降低趋势(P>0.05);(3)术后第10天营养组ALB、PA、TRF、IgA、IgG、IgM、PNI均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ALB、PA、TRF、IgA、IgG、IgM、PNI降低更为严重(P<0.05,P<0.01);营养组ALB、PA、TRF、IgA、IgG、IgM、PN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促进术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杨青茹  张敬浩  武焱旻  张建廷 《中外医疗》2013,(36):105-106,10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重症肺炎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组,谷氨酰胺组在治疗中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加入复方氨基酸500 mL中静滴,1次/d.而对照组仅加用复方氨基酸500 mL静滴,1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血清IgG、IgM、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DAO值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DAO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谷氨酰胺组变化不明显.谷氨酰胺组治疗后DA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血清IgG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IgM水平增高(P<0.05);谷氨酰胺组IgG和Ig M水平均在治疗后显著增高(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对照组CD4+和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其比值(CD4+/CD8+)在治疗后均没有显著变化;而谷氨酰胺组在治疗后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著上升(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谷氨酰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体液免疫调节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疗效。方法52例发生VAP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机械通气时间、28d存活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机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调节与营养支持能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3例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n=22)和对照组(n=21),疗程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红蛋白浓度(Hb)、血淋巴细胞总数(TLC)、血清白蛋白浓度(ALB)及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21 d后,肠外营养组患者BMI、MAM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BMI:(20.4±3.8)比(16.3±2.5)kg/m2,P﹤0.01;MAMC:(19.5±2.9)比(17.2±3.7)cm,P﹤0.0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BMI:(20.4±3.8)比(17.5±4.4)kg/m2,P﹤0.05;MAMC:(19.5±2.9)比(17.1±2.6)cm,P﹤0.05];肠外营养组患者TSF较治疗前也有显著升高[(8.8±3.2)比(6.9±2.5)cm,P﹤0.05]。②治疗后肠外营养组患者的Hb、ALB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0.1±16.3)比(105.2±17.4)g/L,P﹤0.01;(34.5±3.9)比(30.7±3.3)g/L,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肠外营养组患者血清CD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后肠外营养组患者血清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及时合理的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和蛋白测定,分析NRS与蛋白测定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NRS-2002对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NRS,NRS评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组,<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组;同时测定患者外周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的水平.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中,NRS评分<3分者42例(35.0%),≥3分者78例(65.0%),营养风险与患者年龄和分期密切相关;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比较,ALB、PAB和TRF均有所降低,但仅P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和T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癌术前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患者,年龄越大风险越大;NRS评分与ALB、PAB和TRF测定相关,尤其是PAB的测定,能较为敏感地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86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TLC、TRF、CD4、CD8营养后均较肠外营养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Alb、IgG、IgM、C3营养后均较营养前有所提高,但营养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腹泻、腹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较肠外营养组的37.2%低(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均〈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从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本文采用此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患者入院治疗1周后,对其血常规检测中的总蛋白(TP)以及白蛋白(ALB)进行检测,发现试验组中TP、ALB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在术后24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术后48 h内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营养和免疫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平均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8天血浆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排便时间、营养相关费用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三年随访期内的平均生存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86,P=0.769)。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恢复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危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凹顾性分析11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对象营养方式小同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混合营养组。另外选择单纯经口进食供能的患者30例为埘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d肝功能、。肾功能、总白蛋白、免疫功能指标等。结果肠内营养组、肠外荷养组、混合营养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TLC、CD4、CD4/CD8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冠著升高(P均〈0.05)。肠内营养和混合喂养患者IgG治疗后较治疗前湿著升高(P〈0.05),肠内营养组和混合喂养组治疗后IgG水平也够著高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预防重要脏器的损伤,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而肠内营养及混合营养在体液免疫方而优于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静脉营养加谷氨酰胺(Gln)对危重症患者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全静脉营养支持基础上给予Gln。比较两组患者血浆Gln、LPS和TNF-a水平的变化,以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浆Gln水平逐渐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浆LPS和TNF-a水平逐渐降低,对照组逐渐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第3天及第7天两组之间Gln、LPS及TNF—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感染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静脉营养加Gln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降低血浆LPS和TNF—d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