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历代医家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上均有不同论述,通过对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为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失眠的中医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中医药治疗失眠的进展,分析认为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疗效显著,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指出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失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利用现代制药手段研制疗效确切,使用简便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构成早死,致残的最大单一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病在肝肾,日久形成夹淤证候,针对病机,中医药或以一法为主,或多法并施,在降压的同时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安全,低毒,疗效持久。现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取得的若干进展综述如下。1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1.1 中医药改善高血压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有综合疗效,常在降压的同时有降脂、抗凝、改善心脑血管神经功能的作用[1-2]。多年的研究也提示,中医药在改善高血压并发症时有一定疗…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要降压,而且必须预防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中医药研究现状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针灸疗法、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3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提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虚标实,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而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其病机以标实为主。临床研究发现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已成为临床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运用理、法、方、药治疗高血压病,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策略。本文旨在通过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药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00年以来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其中着重梳理了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诊断方面临床研究的进展和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刘莹  李昀昊  杨宏杰 《光明中医》2016,(20):3042-3044
目的总结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临床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整理分析近年相关的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文献资料,探索其临床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水平,疗效肯定。结论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故对近年来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对针灸推拿疗法、中药疗法、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进行分类分析和评述。其研究仍以针灸推拿疗法为主,主要进展表现在文献挖掘、规律性总结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新型特殊针法相关临床研究不断涌现,超短波、红外射频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领域,并对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前景及不足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与临证治疗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同生  骆晓敏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17-1618
回顾近15年中医药文献,从病因病机及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回顾了慢性咽炎中医药研究治疗概况,提出明确治疗机制,筛选、优化具体治疗方法,应用疗效确切的方法或药.并采用更简捷的给药/用法途径;以求客观、准确及经济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药物为临床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提示:中医药疗法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及增效减毒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EH)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国高血压病有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低的特点。防治高血压病,成为当今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源远流长,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了中医药治疗这类疾病的临床疗效,近10年来研究日趋深入,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周保国,李红梅伊盟中医院(017000)胆汁返流性胃炎.是因幽门功能紊乱或胃切除后,引起胆汁和碱性肠液倒流人胃所致的胃炎。本病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目前西药治疗尚无满意疗效.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本文就...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李军 《四川中医》2002,20(2):22-24
从绝经后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现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多样,疗效肯定,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对机体的多方位,多环节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诱因,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卫生经济学负担。在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未来20年我国可预防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研究”中,高血压病排在第二位。由于高血压病本身的复杂性,很多患者需终身服用降血压药。虽然现代医学在降血压领域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因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包括降血压西药的不良反应,长期服药导致依从性下降,高血压病相关临床症状与体质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等。近10年,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备受关注,是我国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在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除平稳降血压外,中医药还具有改善临床症状、逆转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护高血压病导致的靶器官损害等诸多优势。该文从指南/标准/共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4个方面,系统梳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总结中医药降血压循证证据,明确中医药降血压机制,以期聚焦热点、把握方向,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冯向荣  邱丽 《中医研究》2014,(11):78-78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且在降压的同时还兼顾高血压的其他病理环节,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靶器官保护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已在治法、方药、中医药降压机制、病因、病机与症候等方面取得进展.对近年来高血压病的中医治法、方药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关实验研究也涵盖了炎性因子和相关胃肠道激素及神经递质含量测定,拟从不同途径阐述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对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慢性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简称《指南》)颁布并推广以来,对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中医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均已在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取得了肯定疗效、中药汤剂和中成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也有一定进展、中医药对高血压病具有"治未病"及整体观念的优势,上述内容《指南》却均未予以关注,建议在今后的修订工作中予以重视,相关部分需进一步加强、细化。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中医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孔炳耀 《中医杂志》1996,37(7):435-437
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目前在临床上已不成问题;但是要保证高血压病者降压治疗后病人的生活素质,则是目前医药界面临的课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非药物疗法为高血压病的首选治疗。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历史悠久,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中医药研究高血压病的几个与基础和临床有关的研究问题,谈谈当前的状况与进展。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的中药外治法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病的中药外治法临床应用概况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454150)陈树森董国富关键词:高血压外治疗法中医药文献综述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方法丰富独特,简便易行,疗效确切。近年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国内有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