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缺血后处理减轻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80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缺血后处理组(PC组)以及缺血后处理加5-羟葵酸(5-HD)干预组(PC+5-HD组)。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用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测线粒体Ca2+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果与IR组比较,PC组和IP组兔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及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线粒体跨膜电位、SOD活性明显升高、线粒体Ca2+浓度、MDA浓度均下降(P<0.05),5-HD部分降低上述作用。结论PC可能通过提高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线粒体氧自由基水平、减轻线粒体钙超载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的影响。方法:6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stC)组及缺血预处理(IPC)组,分别于再灌注2h、12h观测肠系膜微循环、肠壁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按Hackel氏分度法判定肠道出血损伤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平均动脉压、±dp/dtmax明显降低(P<0.05),小肠明显水肿、出血,Hackel氏分度显著升高(P<0.01);I-postC组与IPC组动脉压和±dp/dtmax明显高于I/R组(P<0.05),上述小肠病理变化明显减轻(P<0.05);I-postC明显减轻I/R所致的细动静脉收缩(P<0.05)、血流速度减慢(P<0.05)和微血管内白细胞贴壁滚动、粘附;肠缺血再灌注2h时,I-postC组肠壁血流量降低程度较I/R组减轻(P<0.05),与IPC的保护效果接近。结论:I-postC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小肠I/R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实验家猪心肌梗死范围及血压心率的影响,探讨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缩小家猪缺血心脏的心肌梗死范围。方法采用标准家猪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后再灌前,分别给予4个周期和8个周期的短暂再灌注/再缺血作缺血后处理,TTC法确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缺血后处理组8-30PostC心肌梗死范围(10.5±0.5)%,缺血后处理组4-30PostC心肌梗死范围及对照组分别为(36.7±3.7)%和(33.5±7.6)%(P〈0.01),8个周期的缺血后处理组家猪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以及4个周期组,各组家猪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结论缺血后处理可明显缩小家猪缺血心脏的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有效的方法.Zhao等[1]最近提出的缺血后处理,即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前反复短暂开通及再闭冠脉,与缺血预处理一样可降低心肌梗死范围及心肌酶释放,但其对心肌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国内、外报道较少,尚未见同时从亚细胞水平及细胞凋亡改变评价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李妮妮  廉哲勋  王宏伟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1):22-24,28,F0004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和选择性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CGS-21680后处理组,每组12只。建立兔心肌I/R模型,于再灌注末颈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伊文思蓝和NBT染色后计算各组兔心肌梗死范围;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兔心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和Bcl-2mR-NA的表达。结果:(1)与I/R组比较,IPO组和CGS-21680后处理组CK-MB水平显著下降,心肌梗死范围分别减少34.5%、31.2%。(2)TUNEL法结果:IPO组和CGS-21680组的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9.57±1.34%和11.31±0.97%,与IR组(18.32±1.75%)相比明显降低并有显著差异(P0.01)。(3)荧光定量RT-PCR结果:与IR组比较,IPO组和CGS-21680组的促凋亡基因Caspase-3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均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和CGS-21680后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细胞凋亡,保护I/R损伤心肌,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3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丁苯酞联合肢体缺血后处理(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LPostC)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后处理组(NBP组)、肢体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微循环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即I/R组、I-postC组和预处理(IPC)组(n均=8),左后肢作为自身对照。无创动脉夹夹闭右侧股动脉4h,松夹再灌注2h建立大鼠后肢I/R模型。于再灌注结束时分别检测大鼠胫前肌血氧饱和度(StO2)、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骨骼肌湿、干重比值(W/D)和骨骼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再灌注I-postC减轻I/R对心功能的抑制,I-postC组+dp/dtmax和-dp/dtmax较I/R组分别增高18.5%和21.3%(P<0.05),I-postC组W/D较I/R组降低4.9%(P<0.05);I-postC组MDA较I/R组降低40.9%(P<0.05)。(2)再灌注I-postC组实验侧细静脉血流速度较I/R组增加8.3%(P<0.05),细动、静脉收缩减轻(细动、静脉内径较I/R组分别增加14.8%和29.1%,P<0.05),与IPC的保护效果接近(P>0.05)。结论:I-postC显著减轻骨骼肌I/R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血清sICAM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脂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 ①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②血清sICAM含量:缺血后处理组和对照组血清sICAM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ICAM含量降低(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减轻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关.  相似文献   

9.
霍玉娥  石立英  杨亚芳 《医学信息》2010,23(15):2835-2836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血清sICAM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①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②血清sICAM含量:缺血后处理组和对照组血清sICAM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ICAM含量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缺血后处理拮抗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后处理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缺血2 h后以Krebs-Henseleit buffer(KHB)液再灌注1 h;预处理(IPreC)组于缺血2 h前给予重复1次的5 min灌注和5 min缺血的处理,余同Con组;后处理(IPostC)组于缺血2 h后给予重复1次的5 min灌注和5 min缺血的后处理,即以KHB液行再灌注1 h。持续监测及记录肺动脉压(PAP),缺血前及再灌注末分别留取3 mL灌流液,缺血前、再灌注始及再灌注末分别切取约20 mg肺组织制作10%的组织匀浆,灌流液及肺组织匀浆用于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IL-10、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再灌注结束测定肺湿/干重比(W/D)。结果: IPostC组和IPreC组的IL-8、MDA及W/D较Con组明显降低(P<0.05),IPostC组和IPreC组的IL-10较Con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明显拮抗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对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一开始即给予3次全心停灌30 s,再灌30 s处理作为缺血后预处理。记录心肌收缩功能指标,以Even’s blue-TTC法监测心肌梗死范围,并对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后处理组左室峰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dp/dtmax)以及心率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缺血后处理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22.97%±3.96% vs 缺血对照组 44.30%±13.61%,P<0.01)。观察复灌10 min时心律失常评分发现,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具有类似的心肌保护作用。5-HD组LVSP和+dp/dtmax低于缺血后处理组,心律失常评分增高,心肌梗死范围扩大。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激活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mitoKATP)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IR+IPostC组)。制作大鼠LIR模型,IR+IPostC组在缺血后,实施肢体松解-结扎各5 min,反复5次,即缺血后适应,然后再进入持续的血流再灌注阶段。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MB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R组及IR+IPostC组血清CK、CK-MB、AST、LDH、α-HBDH及cTnI水平均升高,心肌组织及血清MDA及XOD水平升高(P<0.05),而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IPostC组血清CK、CK-MB、AST、LDH、a-HBDH及cTnI水平均降低(P<0.05),血浆及心肌组织的MDA及XOD有所降低而SOD水平升高(P<0.05)。电镜下可见C组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整齐,明暗带清晰,线粒体基质致密,嵴排列紧密整齐。IR组可见肌丝排列紊乱或消失,基质明显水肿,线粒体大部分或全部的嵴和膜融合或消失,空泡化明显,糖原数量明显减少。IR+IPostC组心肌上述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 LIPostC可减轻LIR对心肌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缺血后适应(IP)对实验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兔结扎左室支(LVA)后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松结后直接再灌注)、G-CSF组(松结并于术后12 h开始使用G-CSF皮下注射)、IP组(予以IP行改良再灌注)和G-CSF + IP组(联合应用IP及G-CSF干预)。观察各组术中心电图ST段变化,检测手术前后血常规和心肌钙蛋白I(cTnI),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各组梗死心肌的面积、组织病理结构和细胞凋亡。结果:IP组术中ST段回落快于模型组;G-CSF处理后,实验动物血常规中白细胞明显增高;IP组、G-CSF组及联合治疗组术后7 d的cTnI明显低于模型组;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IP组、G-CSF组及联合治疗组指标好于模型组,联合治疗组最佳;IP组、G-CSF组及联合治疗组梗死心肌面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梗死周边细胞凋亡程度低、血管密度高,联合治疗组最好。结论:G-CSF联合IP可有效减轻心肌梗死后急性期的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恢复期的心脏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对照组),仅分离而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肠I/R损伤组,阻断SMA 1 h后再灌注1 h;缺血预处理(IPC)组,在长时间阻断SMA前预先阻断SMA 10 min然后开放 10 min;缺血后处理(IPo)组,在阻断SMA 1 h后连续进行3个循环的开放 SMA 30 s /阻断SMA 30 s (总时间为3 min),然后开放1 h;延迟后处理(delay)组,在再灌注3 min (IPo的总时间)后行3个循环的 30 s 缺血/ 30 s再灌注的缺血后处理,余同IPo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于再灌注1 h 后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并计算肺通透性指数,称肺湿重及干重并计算肺含水率,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检测血清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 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能显著改善肺损伤,显著降低肺通透性指数及肺含水率,同时降低血浆TNF-α与IL-6的浓度、肺组织MDA含量及MPO活性,升高SOD活性。后处理被延迟3min后,其肺保护作用消失,且不能显著改变上述指标。 结论: 缺血后处理与预处理都具有抗肠I/R后肺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肺内聚集及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而且,再灌注早期后处理对肺的保护作用最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肝后控制性失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后控制性失血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HIR)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HIR损伤模型,在再灌注后的10min分别在肝上下腔静脉(SH-VC)及肝下下腔静脉(IH-VC)进行控制性失血处理,观察其对HIR所致肺损伤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IR);(2)体重2%肝后失血输血处理组(HB2);(3)体重1%肝后失血输血处理组(HB1);(4)体重2%肝下下腔静脉失血输血处理组(IB);(5)体重2%肝后失血输林格液处理组(HR);随机取上述各组大鼠16只,用以7 d生存率的观测。结果: 体重2%SH-VC(肝后)控制性失血输血处理组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低于未处理组,处理后6 h肺含水量、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都显著低于未处理组,并且生存率明显提高达7 d左右,肺组织病理损害轻于对照组。 结论: 在肝后氧自由基(ROS)高峰期进行2%肝后控制性失血输血处理可明显减轻HIR所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视网膜作为神经组织,在缺血缺氧环境中易受损伤。而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终末动脉,极易发生缺血事件,并可迅速导致视网膜的严重损伤。所以缺血性视网膜损伤在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常见的原因包括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高眼压以及影响视网膜血流量的眼科手术等。有效挽救缺血视网膜组织的措施是早期恢复血液再灌注。然而临床上发现,经历了一段时间缺血的视网膜可能并未出现明显的功能改变,但在再灌注时,却出现明显功能障碍,例如引起视力下降和客观反应视网膜功能状态的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改变,这些功能障碍有时候甚至是不可逆;或者视网膜组织在缺血时已发生了功能受损,但再灌注并不使功能障碍减轻,反而加重了组织损伤。这两种情况都说明视网膜组织与心肌、脑组织等一样会发生再灌注损伤,即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aia)损伤。由于能造成永久失明等严重后果,RIR成为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眼科课题。本文拟就RIR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肝脏缺血再灌注(HIR)时肝上下腔静脉(SH-VC)血中氧自由基(ROS)产生的时相及峰值,探讨SH-VC控制性失血处理对HIR损伤的影响。方法:用大鼠HIR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再灌注后0 min、5 min、10 min、30 min、1 h、2 h、6 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SH-VC及肝下下腔静脉(IH-VC)血中MDA的含量;在再灌注后的10 min分别在SH-VC及IH-VC进行放血处理,观察其对HIR损伤的影响。结果:HIR时SH-VC血中MDA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并在再灌注后10 min达到高峰,并且再灌注后0、5和10 min 3个时段,SH-VC内MDA的含量明显高于IH-VC内的含量;2%SH-VC放血输血处理组血清MDA的含量明显低于未处理组,处理后6 h血清ALT和AST的含量都显著低于未处理组,并且生存率明显提高达7 d左右。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HIR 时SH-VC血中的ROS含量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并在10 min时达高峰。在10 min高峰期进行20%SH-VC放血输血处理,明显减轻HIR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再灌注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体重(250±30)gSD雄性大鼠25只随机分成3组,在Langendorff装置上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对照组(C,n=8):在灌注全程均用富氧K-H液(充以95%O2+5%CO2),在恒压(8.33kPa)、恒温(37℃)条件下灌注;缺氧/复氧组(A,n=8):预灌15min后,灌注心脏先全心缺血缺氧15min,随后15min复氧再灌注(37℃);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组(N-WIP,n=9):先将大鼠双后肢捆绑5min,松开5min,反复4次后,随后的方法同R组。在相应时点分别测定冠脉流出液和心肌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记录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和心肌收缩张力曲线。结果: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能使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低于A组,心肌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高于A组,心肌细胞的膜电位、Ca2+-Mg2+-ATP酶活性及肌张力较稳定。结论: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再灌注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Ca2+-Mg2+-ATP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提高心肌细胞对再灌注损伤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微循环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I/R组、I-postC组和预处理(IPC)组(n=16),无创动脉夹夹闭股动脉4 h,松夹再灌注12 h或24 h建立大鼠后肢I/R模型。于再灌注结束时分别检测大鼠胫前肌血氧饱和度(StO2)、血流量、微循环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骨骼肌湿干重比值(W/D),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 I-postC 12 h组W/D较I/R 12 h组低6.7% (P<0.05),骨骼肌肌原纤维水肿、溶解、分离和线粒体空泡样变性显著减轻;再灌注24 h I-postC组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较I/R 24 h组高10.46%(P<0.05),与IPC组无显著差异。(2)再灌注24 h I-postC组实验侧细静脉血流速度较I/R组高11.3% (P<0.05),细动、静脉收缩减轻(细动、静脉内径较I/R组分别高39.8% 和24.1%,P<0.01),与IPC的保护效果接近(P>0.05)。结论:I-postC显著减轻骨骼肌I/R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