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药浓度监测对丙戊酸钠预防神经外科术后癫痫发作的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神经外科248例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结果,并根据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癫痫发作情况,评估丙戊酸钠围手术期预防癫痫的疗效.结果 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有160例,占64.5%,高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有18例,占7.3%,低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70例,占28.2%.结论 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使丙戊酸钠维持有效治疗浓度对围手术期预防癫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98例癫痫患者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达到有效血药浓度(50~100μg.mL-1)113例次(57.07%),低于有效血药浓度64例次(32.3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21例(10.61%)。结论:丙戊酸钠在体内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建议临床使用时需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3.
126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26例癫痫患儿使用丙戊酸钠达稳态血药浓度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其血药浓度,并分析结果.结果 有61.90%的儿童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范围内,27.78%低于50μg/ml,10.32%高于100μg/ml.结论 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应及时检测其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对控制癫痫的发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疗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135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果丙戊酸钠单一用药的总有效率为80.6%,血药浓度在40~100μg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临床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43例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2例次监测结果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占总例次的68.5%,而有6例次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未能控制癫痫症状,13例次出现毒性反应.血药浓度高于或低于正常浓度有102例次,占31.5%.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临床用药时需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11):1624-1626
目的监测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讨论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67岁,多发性脑梗死继发癫痫合并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ESBL+),联用丙戊酸钠和美罗培南治疗的男性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监测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结果调整抗癫痫药物。结果患者肺部感染治愈的同时,癫痫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临床应避免合用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两者间的不良反应不能通过调整丙戊酸钠的剂量而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为指导卒中后癫痫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徐州某三甲医院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不同因素对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 7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共进行11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66例次(56.1%)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卒中类型、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合并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卒中后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偏低,用药方案要考虑卒中类型、年龄、药物剂型、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合理使用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224例癫痫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50~100、>100 mg/L的病例数及比例分别为43例(26.22%)、106例(64.64%)和15例(9.15%),控制癫痫发作的显效率分别为37.21%、78.30%和53.33%。结论: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可使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降低。血清丙戊酸钠浓度与剂量相关性差,个体差异大,临床上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并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9.
110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对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结果:110例被确诊为癫痫的儿童患者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中,有47.27%的患者血药浓度在治疗 内,37.27%血药浓度偏低,15.45%血药浓度偏高。结论:儿童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后的血药浓度俱本差异大,及时监测其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对控制其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缓释片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探讨其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并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血药浓度在50~100 mg·L-1的患者其癫痫症状控制较好,低于 50 mg·L-1者癫痫症状控制较差,超过 100 mg·L-1则容易出现副作用.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相对平稳,但仍有一定的个体差异,需进行必要的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为丙戊酸钠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确定为癫痫的82例患者,采用雅培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其稳态血药浓度和游离浓度,并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癫痫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1.71%,显效、有效和无效组相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丙戊酸钠游离浓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50~100、>100 mg/L组,随着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升高,游离浓度也显著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离浓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与疗效和不良反应关系密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PFIA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探讨丙戊酸钠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以PFIA法测定450例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结果450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中,在50~100μg.mL-1治疗窗口的有266例(59.11%),<50μg.mL-1有150例(33.33%),>100μg.mL-1有34例(7.55%);丙戊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存在个体差异大,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对提高疗效以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量-效关系,为临床癫痫患儿合理应用丙戊酸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的273例癫痫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及其使用的丙戊酸钠剂量。结果:要达到相似的血清丙戊酸浓度,不同年龄组的癫痫患儿丙戊酸钠给药剂量有差异,1~3岁患儿所需的剂量最大。服用相似剂量不同剂型的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平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溶液剂和普通片剂。血清丙戊酸浓度与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日剂量相关性优于按体质量计算的日剂量。结论:血清丙戊酸浓度与剂量相关性差,个体差异大,临床上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并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腹膜透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为腹膜透析患者正确使用丙戊酸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腹膜透析与非透析伴癫痫患者各10例,静推丙戊酸钠30mg/(kg·24h),于第3d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及腹透析液中丙戊酸浓度,比较两组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及治疗效果,计算每日腹透液丙戊酸钠排出量。结果两组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均达标(65.23±10.11)mg/L·(68.37±11.24)mg/L,癫痫症状均控制,两组结果无差异。每日腹透液排出丙戊酸钠(20.3±5.8)mg/d,占输注量的(2.0±0.5)%。结论腹膜透析排泄丙戊酸钠量较小,不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丙戊酸钠不须增加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30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对我院30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中,有6例血药浓度小于50μg·mL-1(占20.00%),有效率为16.67%;23例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占76.67%),有效率为73.91%;1例血药浓度大于100μg·mL-1(占3.33%),有效率为100.00%。结论: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应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实现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量效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HPLC法对2527例次儿童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丙戊酸钠对2527例次癫痫患儿疗效总有效率为80%,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范围时,疗效较好。结论:丙戊酸个体差异较大,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本院神经外科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间156例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使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对预防颅脑手术后常规使用丙戊酸钠预防癫痫发作的意义。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年龄、性别、剂型、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维持50~100μg/mL之间,其中109例有效(89.3%);血药浓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年龄<15岁和≥55岁者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年龄、性别、剂型、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通过测定血药浓度个体化使用丙戊酸钠,使丙戊酸钠在颅脑术后常规使用丙戊酸钠预防癫痫发作方面得到更安全、合理、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统计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剂量、合用药物等因素的相关性。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在2 002例次儿童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范围内1 185例(59.19%),<50μg.mL-1 538例(26.87%),>100μg.mL-1 279例(13.94%);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年龄密切相关,其他抗癫痫药可能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而影响疗效。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为实现个体化用药,应常规监测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丙戊酸钠治疗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的疗效及血药浓度监测效果。方法 选择90例癫痫患儿作为试验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并进行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并评估不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结果显示,<3岁年龄段患儿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50μg/mL的占比与其他两组年龄段患儿相比明显升高(P<0.05);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100μg/mL)占比中,3~5岁、6~12岁年龄段患儿明显高于<3岁年龄段患儿(P<0.05)。其中血药浓度>100μg/mL的中毒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药浓度<50μg/mL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后,其血药浓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对于不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患儿而言,其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故临床需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并及时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提高丙戊酸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