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纤维蛋白胶固定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 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4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手术显微镜将与神经接触或压迫的责任血管推离、垫入适当大小的明胶海绵或涤纶絮分隔并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喷洒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疼痛即消失44例(93.6%),疼痛显著减轻3例(6.4%);术后头晕、呕吐11例,耳鸣7例,患侧口角疱疹6例,面部轻微麻木感5例,均在术后1个月消失;术后3d后出现切口皮下积液5例,经穿刺引流1周后消失.无新发面部麻木,无面瘫、听力障碍、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6个月~8年,平均3.2年,治愈45例(95.6%),显效2例(4.4%),无疼痛复发. 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加固定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能减少疼痛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9例TN患者采用磁共振扫描、Gamma 2TPS系统定位、剂量规划后,采用OUR-XGDγ刀行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治疗靶点位于三叉神经根近脑干侧,其中44例采用双4 mm准直器,另外5例采用单4 mm准直器,放射中心剂量为60~80 Gy,平均(71.7±9.3)Gy。结果经3~36月随访观察,平均(26.0±7.3)月。依据Brisman三叉神经疼痛治疗的判定标准:治愈28例(57.1%),显效11例(22.4%),有效7例(14.3%),无效3例(6.1%),总有效率达93.9%,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γ刀治疗TN总体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116例,5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周边剂量12~24Gy,平均16.8Gy,中心剂量24~46Gy,平均34.7Gy,根据肿瘤体积大小和内分泌类型分组,总结各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月~36月,临床+影像学随访116例,激素水平测定复查86例,症状消失/改善74例(63.8%),无变化34例(29.3%),加重8例(6.9%);肿瘤消失/缩小93例(80.2%),无变化19例(16.3%),增大4例(3.5%);4例视力减退分别于伽玛刀治疗后4月、7月行手术视神经减压,垂体低功能5例,无早期临床死亡,肿瘤控制率96.5%。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瘤安全、有效,不同类型的垂体瘤应制定相应合理的治疗规划。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83例,其中53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组),30例行肝动脉化学药物灌注(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栓塞组患者 6、12、24、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7.8%、85.2%、45.8%、4.4%,均高于对照组(37.6%、5.3%、0、0. P均<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较化疗灌注术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告40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乙状窦后进路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随访1-7年以上,有效率97.8%,治愈率96.8%,复发率4.6%。讨论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术的优点及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04例符合原发性ED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接受性知识和性技巧指导;治疗组58例,同房前1 h口服西地那非50 mg,根据前期4次以上的疗效和耐受性,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比较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表5个简化问题(IIEF-5)评分,评估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无ED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均治疗3个月,停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再次评估疗效. 结果 治疗3个月末,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IIEF-5中位评分分别为5.2分和12.6分、4.2分和19.8分;无ED者分别为12例(26.1%)、56例(96.6%),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27.7%、97.2%;停药1个月无ED者分别为8例(17.4%)、56例(96.6%),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9.4%、97.1%;停药3个月无ED者分别为7例(15.2%)、55例(94.8%),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6.4%、96.4%.治疗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6例(27.6%),对照组5例(1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不良反应短暂、轻微,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到消失,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服药者. 结论 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勃起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疗效维持良好.  相似文献   

7.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1月,对34例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伽玛刀治疗。治疗靶点为三叉神经根部,定位方法选择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MRA-TOF)三叉神经区扫描,使用4mm准直器、双靶点治疗,靶点中心剂量75~85Gy。通过复诊或电话随访了解疼痛的缓解程度、药物用量变化,观察伽玛刀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53个月,平均37个月,疗效Ⅰ级(疼痛缓解100%)19例(56%),Ⅱ级(疼痛缓解〉80%,无需药物控制)8例(24%),Ⅲ级(疼痛缓解50%~80%,少量用药控制)4例(12%),Ⅳ级(疼痛缓解〈50%)3例(9%)。总有效率为91%(31/34)。术后至疼痛缓解时间6h~9个月,平均32d。8例(24%)治疗后3~27周内疼痛复发,其中5例于伽玛刀治疗18~24个月再次接受伽玛刀治疗,4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合并面部感觉麻木、蚁走感等感觉异常),1例症状仍无明显缓解。MRI定位患侧三叉神经根显示清楚的25例中,23例于伽玛刀治疗后当天~1年之内治疗效果达Ⅰ级或Ⅱ级,2例为Ⅲ级,而MRI定位患侧三叉神经根显示欠佳9例中,4例为Ⅱ级,2例为Ⅲ级,3例为Ⅳ级,2组差异有显著性(Z=-3.127,P=0.002)。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复发后可接受第二次伽玛刀治疗。术前MRI定位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根部靶区解剖结构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适应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用1.0T磁共振仪/CT扫描定位,Version2.1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采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93例。全部患者治疗经18~72个月(平均48.6个月)随访,其中80例做了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随访。结果 影像学随访资料表明,肿瘤生长控制率达到92.5%;听力保存率96%,仅有2例出现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结论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具有疗效高,对颅神经损伤的危险性低,并可能保存听力等许多优点,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CT定位选择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麻CT定位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电生理验证后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进行选择性毁损治疗。结果疼痛消失18例,疼痛减轻5例,无缓解1例,总有效率95、8%(23/24)。24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2例(8、3%)复发。结论CT定位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高龄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伽玛刀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精确定位并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颅内高压。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随访1~17个月,平均8.7个月,总有效率为93.0%,治疗后无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无创伤,疗效满意,精心护理是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