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王亚利,冯国勤,郝桂兰,管艳杰(儿科学教研室,261042内科学教研室附属医院外科)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术后常见并发症。我们自1991年11月以来对先心患者在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修补手术后17例病人进行...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336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转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病因、类型、治疗与转归。结果336例患者均经体外循环下直视心脏手术,术后有87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22.9%(87/336)。其中激动起源异常41例,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各型传导阻滞46例,以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结论早期诊断、去除病因以及抗心律失常治疗能很好的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心律失常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者将影响患儿的预后。本院1 994年 6月~ 1 999年 9月行小儿心内直视手术 1 70例 ,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7例 ,发生率 3 3 .5%。本文探讨其病因和防治方法。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 6例 ,女 2 1例 ;年龄 4 2天~ 1 3岁 ,平均 4 .2± 2 .3岁 ;体重 4 .2~ 3 0kg ,平均 1 2 .0± 4 .6kg。其中房间隔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 2 8例 ,法洛四联征 1 5例 ,肺动脉瓣狭窄 4例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2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2例 ,其他畸形 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气…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79例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雪珍  李辰佳  池琼 《安徽医学》2005,26(5):423-42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修补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方法对79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直视修补术后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并初步讨论发生机理。结果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易发生以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的心律失常,同时室缺修补术后发生的机会较多。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中损伤传导系统及局部手术创伤有关,术式选择及术后监测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病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施行经皮穿刺先心封堵术患者10l例,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描记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前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增加(P<0.05),其他心律失常无明显变化;③室间隔缺损(VSI))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以传导阻滞及不完全性房室干扰脱节多见(P<0.05).结论:经皮穿刺先心封堵术后ASD及VSD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多,其中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且较严重,但心律失常多为暂时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心脏病手术已由先天性心脏病,逐渐向后天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等)拓宽手术范围。手术后的监护及心律失常的及时处理是手术后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年7月心脏病术后病人并发心律失常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术后早期变化观察与并发症处理,重点(1)呼吸机使用。(2)心律失常。(3)术后高血压的治疗。(4)酸碱失调治疗。(5)气胸发现和处理。(6)纵隔胸腔引注观察。(7)预防感染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探讨经导管封堵术后新发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VSD)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33例进行研究,分别于封堵术前1d及术后第4天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进行校正。结果133例中60例(45.1%)于术前捡测出70例次不同的心律失常,其中偶发性早搏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2.9%。心房颤动及Lown’s4级以上室性早搏仅占12.9%。封堵术后新发心律失常38例(28.6%),其中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且较严重。包括1例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晕厥患者。结论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术后近1/3的息者可发生新的心律失常,其中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周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11-321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应用临时起搏器的观察护理。方法2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手术结束后心脏复跳过程产生心动过缓、异位节律及房室传导阻滞而应用临时起搏器,分析术前护理、临时起搏器护理、体位安置护理、应用药物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皮肤护理、并发症预防以及加强健康宣教等情况。结果21例患儿应用临时起搏器时间为4 d~15 d,平均(6.1&#177;1.9)d;2例在停用19 h后发生心率缓慢后而进行二次开启,1周后逐渐撤除;1例患儿由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必须配备永久性起搏器,其余患儿均恢复自主心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后正确应用临时起搏器,可有效避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生暂时性心律失常或缓慢性心率而损伤心脏功能,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倩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9):1295-1297+1303
目的:探究小儿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术后早期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2023年行介入封堵术的ASD、VSD患儿69例,统计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的危险因素,构建危险因素模型。结果:小儿先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发生2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VSD直径、合并膜部瘤、封堵器直径、术前心律失常均与并发早期心律失常有关(P<0.01);lasso回归分析显示,女性、>3岁为并发早期心律失常保护因素,VSD直径大、术前心律失常、合并膜部瘤、封堵器直径大均为危险因素(P<0.01)。结论:先心手术介入患儿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在先心手术前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的早期撤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观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但目前对机械通气时间长短的规定无统一标准。有文献报道实行“快速轨道(fast track)”方案的先心病患儿术毕在手术室即拔除气管插管[1] 。通常以术后 6、8或 12h作为早期撤离呼吸机的界限[2 ,3 ] 。本研究以机械通气 12h为界划分呼吸机早期撤离组和晚期撤离组。分析 1991~ 1992年和 2 0 0 0年 1788例先心病患儿的术后临床资料 ,探讨先心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可行性及其相关因素 ,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早期撤离呼吸机提供客观依据。一、临床资料1.一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测和护理经验,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儿康复。方法:对58例入住心脏外科的小儿先心病患儿,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监测、气管插管及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全方位心理干预。结果:本组术后1例肺不张,1例发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全部病例于术后10~15 d痊愈出院。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有效的术后监测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儿康复的基础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孙跃东 《中外医疗》2013,32(26):136-137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以有效地预防手术以后并发症的发生,科学提高该手术的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该院自2009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小儿先心病患者60例,在手术以后严密地观察患者病情状况,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和循环系统的监测,通过对气管插管和胸腔引流管的正确处理和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并观察监护的效果。结果该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以后,有2例患者出现肺不张状况,有1例发生了快速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有3例患者出现低心排血量的综合征,所有患者在手术以后的10~15 d,通过及时和有效的监测治疗,全部都在病情稳定以后转入到普通病房,并在治疗以后都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在手术以后实施有效的监测与全方位的整体科学护理,并努力减少患者手术以后出现的并发症,是提高患者康复水平的基础与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2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132例体重10kg以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提示:病情重、体外循环时间长、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长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4%。其中低心排、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气管插管处理失误是该组患儿术后早期最常见的三大并发症。作者强调指出低体重患儿术后气管插管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金伟  祁秀杰  李晓燕 《吉林医学》2011,(31):6741-6742
目的:总结2例先心病心内矫正术停转流前后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方法:1例室缺、右室双腔心、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停转流后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多巴胺、肾上腺素、胺碘酮、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米力农,并6次除颤和分别再转流2次,使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室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患者停转流前,平均动脉压低,继而出现室速,给予上述药物治疗并行心尖部切开置管减压,转为窦性心律。恢复窦性心律后均给予心内起博。结果:2例术后心律平稳,2 d后撤除心内起搏器。结论:先心病心内矫正术停转流前后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尽快有效地终止这种心律失常的发作是治疗的关键,在处理上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冬梅  姚怀荣 《吉林医学》2008,29(12):1007-1008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气道护理和呼吸机管理,是监护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5月间监护室收治的1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气道护理和呼吸机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总结了自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我科对1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取冷血心脏停跳液灌注心脏(心停跳组,AH)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心不停跳组,BH)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电图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探讨术后新发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成功进行导管封堵术治疗VSD的183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别于封堵术前1d及术后1周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由同一心电专业人员分析.结果 183例中,25例(13.7%)于术前检测出右束支传导阻滞.封堵术后检测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95例,新发心律失常70例(包括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并以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在术中及术后迟发为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由于存在心内结构异常,导致异常分流,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等,如不及时治疗将早期夭折^(1)。我院ICU从2001年12月-2003年4月收治先心病术后患儿93例,所有病人均在ICU度过最初的危险期,手术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迅速发展,随着我院先心病手术患者逐年增多,心脏外科技术得到了提高,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缩短及心肌保护加强,为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创造了条件.我院ICU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改进护理方法,实行规范化护理,减少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总结出一套整体护理对策,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