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CT-1)对失神经骨骼肌收缩功能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12组各10只,制作腓肠肌失神经模型,6个实验组腹腔注射重组小鼠CT-1 100μg/(kg·d),6个对照组注射等量CT-1溶媒,分别于给药后1、2、4周,检测失神经腓肠肌湿重、横截面积和收缩相关蛋白变化,并于神经修复后4、8、12周,检测神经再支配腓肠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肌张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失神经骨骼肌湿重和纤维直径增加,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重链Ⅱ和Ca2 -ATP酶水平升高,神经再支配骨骼肌的CMAP和肌张力提高.结论 外源性CT-1可促进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支配后收缩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为通过提高失神经骨骼肌收缩相关蛋白含量,改善失神经骨骼肌收缩的酶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脂多糖(LPS)注射后6、12、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12、24小时组。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同时行高压液相色谱检测线粒体内腺苷酸含量及能荷(EC)水平。结果:在注射LPS 6小时后,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ATP、ADP含量及EC值减少;24小时后,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ATP、ADP、AMP含量及EC值明显减少。与对应的LPS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肝细胞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增加,ATP、ADP、AMP含量及EC值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能增加ETM大鼠肝线粒体M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增加线粒体腺苷酸EC值,改善能量代谢,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田峰  王斌  季相禄  赵巍 《山东医药》2011,51(10):33-34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失神经腓肠肌萎缩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Ⅰ组和Ⅱ组,分别制成大鼠失神经腓肠肌萎缩模型。Ⅰ组大鼠用葛根素100 mg/(kg.d)腹腔注射,Ⅱ组大鼠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4周后取材,观察两组腓肠肌外观,测量腓肠肌湿重、腓肠肌横断面肌纤维数量和直径,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腓肠肌细胞中的Bcl-2和Bax。结果Ⅰ组腓肠肌萎缩较Ⅱ组减轻,腓肠肌湿重、腓肠肌横断面肌纤维数量和直径优于Ⅱ组(P均〈0.05)。Ⅰ组大鼠腓肠肌细胞中Bcl-2表达高于Ⅱ组,Bax表达低于Ⅱ组(P均〈0.05)。结论葛根素可延缓大鼠失神经腓肠肌的萎缩,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肌细胞中Bax表达和促进Bcl-2表达。  相似文献   

4.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电针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海码神经元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A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和Aβ1-40海马注射诱导形成的A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电针“百会”、“涌泉”穴,每日1次,连续20d。以通道式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评价电针对AD的治疗效庸;以生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性。结果电针能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结论电针可促进ATP的合成与分解利用,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AD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及心肌膜标志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用低碘饲料和不含碘的水喂养大鼠复制甲状腺功能减退动物模型。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提取心肌生物膜,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心肌生物膜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血清T3、T4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心肌组织MDA水平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心肌生物膜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心肌抗氧化能力下降,心肌过氧化损伤,表现为心肌膜上参与代谢的ATP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8w后,测定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胰腺线粒体MDA、SOD含量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而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使用葛根素治疗后,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血糖及MDA含量降低(P〈0.05~0.001),血清胰岛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升高(P〈0.05~0.01)。结论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RNA干扰技术治疗慢性心衰大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心衰大鼠受磷蛋白(phospho—lamban,PLN)mRNA的表达,改善心脏功能。方法构建表达PLN shR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2-phRi1及rAAV2-phRi2);通过经腹心包穿刺术将rAAV2-phRi1及rAAV2-phRi2注入心衰大鼠心包内,基因导入后10d,30dRT—PCR法检测RNAi对心肌细胞PLN mRNA的抑制效应,并测定肌浆网Ca^2+-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2a)活性,比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rAAV2-phRi1及rAAV2-phRi2心包注射后,与心衰组比较,10d时PLN mRNA分别降低18.76%/16.36%,SERCA2a活性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改善;30d时rAAV2-phRi1及rAAV2-phRi2对PLN mRNA的抑制效率为85.32%/67.65%,SERCA2a活性增加104%/74%,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P〈0.05),达到假手术组水平(P〉0.05);rAAV2-phRi1的抑制效率,对心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rAAV2-phRi2(P〈0.05)。结论在体水平上,RNAi能够抑制心衰大鼠PLN mRNA表达,改善心脏功能,rAAV2-phRi1优于rAAV2-phRi2。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在血管紧张素II(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损伤时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细胞肥大,光、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T-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1、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经AngⅡ刺激后心肌细胞形态变大,β-MHCmRNA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增多;CT-1mRNA、蛋白表达均增加;苯亚甲基丙二腈的脂类衍生物(AG490)能部分抑制CT-1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并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结论CT-1参与心肌细胞肥大的过程;AG490能够抑制CT-1促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而不降低CT-1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房颤动犬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快速起搏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和Ca^2+超载对MMP-9激活的影响。方法 14只犬随机分为房颤组(n=8)和对照组(n=6),右心房快速起搏(350~450次/min)8周建立房颤动物模型。取左心房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和TIM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采用Masson染色测定心房肌组织胶原含量,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同时还测定心房肌组织Ca^2+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心房肌胶原含量、Ca^2+浓度和左心房内径增加(P〈0.05);房颤组左心房心肌组织MMP-9 mRNA表达升高45%(P〈0.01),蛋白质水平表达增加19.5%(P〈0.001);TIMP-1 mRNA表达增加46.67%(P〈0.01),TIMP-1蛋白质水平表达下调8.33%(P〈0.01);MMP-9 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Ca^2+浓度和心肌胶原含量正相关(P〈0.05);TIMP-1 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心肌胶原含量和MMP-9 mRNA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 MMP-9/TIMP-1平衡失调可能是慢性房颤心房肌细胞外基质重构和心房扩大的重要分子机制,细胞内Ca^2+超载可能是MMPs的重要激活途径。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脑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是肝衰竭时脑水肿的特征,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脑星形胶质细胞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分为谷氨酸组、谷氨酸+LY367385组、谷氨酸+DMSO组和空白对照组,以定磷法检测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TP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谷氨酸+LY367385组和谷氨酸+DMSO组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和ATP水平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LY367385组和谷氨酸+DMSO组显著高于谷氨酸组(P〈0.001),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可提高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减少ATP消耗,从而有效保护脑星形胶质细胞,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对潜在型克山病(潜克)病人血清及尿中17种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除病人尿中丝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外,病人血清中17种氨基酸和尿中16种氨基酸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阅读李广生教授的《营养因素对地氟病的影响》一文受到启发,联系到三次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矛盾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在地氟病流行因素中,除日摄氟量外,还与营养因素有关,尤其是膳食中的钙。据此,对地氟病防制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与靶蛋白的共价结合是一种真核基因表达的翻译后加工形式。SU-MO化能够使蛋白质更加稳定,进而调节许多关键的细胞活动,如核运输、信号传递、凋亡、细胞周期调控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此外SUMO化还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核转录因子-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依赖的途径参与抗炎和致纤维化过程,本文就这一机制可能在肾脏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疟疾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蚊媒病.对疟疾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近年来疟疾病例监测、蚊媒监测、蚊媒感染疟原虫检测的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对肾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合并糖尿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4月至200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7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507例共行539例次肾移植术(多次手术29例),其中52例合并糖尿病[其中男30例,年龄(51.4±7.1)岁;女22例,年龄(51.6±4.9)岁],移植前糖尿病16例,移植后糖尿病36例;因糖尿病肾病致肾衰竭性肾移植治疗占糖尿病的30.8%。未合并糖尿病肾移植455例[其中男293例,年龄(38.7±12.3)岁;女126例,年龄(43.5±10.1)岁]。合并糖尿病组的各种并发症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合并糖尿病组病死率17.3%(9/52),同期非糖尿病肾移植组病死率7.7%(35/455),尤以移植前糖尿病病死率最高。结论肾移植合并糖尿病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需加强对肾移植前后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吸烟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正常6周龄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三组:普通饲养组(16只)、高脂饲养组(17只)、糖尿病组(16只),每组再随机分为吸烟组与对照组(各8只,高脂饲养吸烟组9只),吸烟组进行12周熏烟实验,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IR的评价,并进行有关生化指标及体重的检测。结果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大鼠体重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普通饲养吸烟组、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TC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或P<0·01);普通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TG高于各自对照组(P<0·01,P<0·05);高脂饲养吸烟组LDL-C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饲养吸烟组、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FFA高于各自对照组(P均<0·01);普通饲养吸烟组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饲养吸烟组、高脂饲养吸烟组、糖尿病吸烟组葡萄糖输注率(GIR)低于各自对照组(P<0·01)。吸烟与TC、TG、FFA呈正相关(r=0·33,0·31,0·30,P<0·05),与体重、GIR呈负相关(r=-0·62,-0·43,P<0·01)。结论吸烟明显抑制体重增加,导致血脂紊乱及IR。吸烟与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缺乏对软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激素缺乏的情况下软骨代谢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雌激素缺乏组,分别喂养12周和24周后处死,取大鼠肋软骨,用改良法测定软骨中羟脯氨酸含量,进一步换算出软骨中胶原含量。结果12周后,各组软骨胶原含量、氨基己糖及硫酸基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软骨胶原含量有下降趋势。24周后,雌激素缺乏组中软骨胶原、氨基己糖、硫酸基含量较各组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雌激素缺乏可引起软骨有机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用消毒剂对鼠疫菌的杀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选择高效、低毒、方便的消毒剂代替来苏儿,用于鼠疫实验室消毒和疫情处理。方法选用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消毒剂,采用悬液法、载体定量法和模拟现场对鼠疫菌进行杀灭试验。结果250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5min,或400mg/L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0min,可完全杀灭液体中鼠疫菌。200mg/L二氧化氯溶液或400mg/L的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min,即可杀灭物体表面的鼠疫菌。结论2种消毒剂对鼠疫菌杀灭效果可靠,可以替代来苏儿用于鼠疫实验室和疫情处理消毒。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在美国Miyasaka等[1]报道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房颤的发病率在1980年为3.03%,2000年为3.68%,21年来房颤发病率上升了12.6%.房颤发病率的增加与多种因素有关,已被认知的房颤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甲状腺疾病等[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但是肥胖对房颤的影响仍存争议,故本文就肥胖与房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疟疾是通过蚊媒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多种气候、环境因素的改变,包括近几十年来明显的全球气候变暖,都可能对该病的流行风险产生影响,使该病的流行及分布、传播媒介的分布发生变化.该文综述了一般气象因素与疟疾传播的关系,季节性与年际气候变异、极端天气事件对疟疾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疟疾已产生的可能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未来疟疾影响的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