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冠心病中医证候微观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19-312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借助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中医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宏观辨证相结合是传统中医"四诊"手段的拓展和延伸。文章从冠心病中医微观诊断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性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辨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如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等)的关系,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血流图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辨证分型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采用各种客观检查指标来研究中医辨证分型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脑血流图是测定头部搏动性血流供应状况的一种无创伤性的生物方法,对于定性地反映脑循环的功能状态,是有价值的方法之一。根据祖国医学的脏腑相关,整体观念,和现代医学的冠脑综合征的理论,我们对冠心病患者在中医阴阳气血辨证分型的基础上,作了脑血流图的检查,拟从这一角度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些规律及其病理生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CH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997年"国标"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真)心痛"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已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无论是在中医辨证分型,还是证型客观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大大提高了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检查检验技术的进步,冠心病在辨证分型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颈动脉超声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为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临床依据。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提供客观的诊断方法和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即开展了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化指标和量化手段,在中医辨证分型和证型客观化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显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血脂、胰岛素抵抗、冠脉造影、细胞因子关系密切,从而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规范化、客观化提供了依据,也提高了中医诊治CHD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证候研究是中医科研的基础。在病症结合基础上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现代西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能使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和规范化。冠心病证候客观化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证的实质、寻找辨证的客观依据、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有积极意义,将传统宏观辨证与现代微观辨证有机结合是提高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医对鼻鼽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寒邪为患;热邪为患;风邪为患;脏腑虚弱。据此,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辨证分型主要有以下两类:以脏腑辨证为依据;以病因病机结合脏腑辨证为依据。导致临床辨证分型繁杂、多样,难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今后应该注重大样本的临床调查,避免从理论来到理论去的不良循环,使中医证型的产生更符合临床实际。尽可能融现代医学的诊断分型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于一体,提高中医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变应性鼻炎的认识与辨证论治的针对性。辨证分型标准确立后,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由计算机根据辨证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尽可能避免辨证过程中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学术流派等人为因素对辨证分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症状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02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胸痹心痛患者620例,根据四诊信息、体检指标、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初步分析,之后对阳性指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多因素分析,通过聚类、对应、因子及结构方程等分析方法,探索各个指标与本病中医证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得到五大主证即心血瘀阻证、心气虚弱证、痰浊内阻证、心气阴虚证、心肾阴虚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四诊信息及心肾阴虚证和心气阴虚证之间存在着演变关系。结论中医诊断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标准的研究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症状调查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条件,得出正确、合理的中医胸痹的辨证分型,使得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  相似文献   

9.
冠脉造影术的发展和普及是20世纪现代医学在冠心病(CHD)防治领域中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改变了传统内科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模式。冠脉造影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使冠心病的诊断更为准确。为研究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脉造影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学术界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现综述如下。1 冠脉造影与冠心病本虚标实辨证 本虚标实是冠心病的基本特点,本虚包括气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包括血瘀、气滞、痰浊、  相似文献   

10.
1996~1998年,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了60名健康人和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leftventriculardiastolicfunction,LVDF),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DF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索以现代医学的非介入性检查诊断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科学的、客观的定量指标。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按照WHO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所有患者均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按照(实用内科学)”’分为:肝阳偏盛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2临床资料原发性高血压58例来源于本院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证型分类探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旷惠桃  潘远根 《中医杂志》1997,38(12):742-742
为进一步探讨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标准,本人就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辨证分型论治的2432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1 一般资料本文所收集的2432例冠心病心绞痛均有现代西医明确诊断。其中男1360例,女1072例。年龄多在40岁以上,50岁以上占大多数,临床证型共有28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寻求冠心病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对4711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χ2检验。结果:4711例冠心病患者常见主要证型依次为:血瘀型、痰浊型、气虚型、阴虚型;气滞和阳虚虽为常见证型,但难分主次;寒凝和阳脱型较少见。冠状动脉痰浊、血瘀型以三支病变为主,气滞证以单支病变为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临床辨证分型以血瘀型、痰浊型、气虚型为主,其他次之;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近十年来文献研究成果,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内在关系。结果:与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的检测指标涉及生化、免疫、内分泌、微循环、血液流变、病理等多个方面,40余项相关指标。结论:现代医学检测指标能客观地反映脏器的功能和病理过程,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某些客观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中医证型分布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张秋雁  邓冰湘 《中医研究》2005,18(11):23-24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报道众多,但冠心病的分型极不规范,未能采纳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和疗效.由于中医辨证分型多不一致,所以诸多文献资料之间缺乏可比性,好的治疗经验得不到借鉴和推广.为进一步探讨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标准,提出冠心病患者群体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本文就近15年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辨证分型论治的18698例冠心病心绞痛(据不完全统计)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中医传统的辨证模式多以患者的症状、舌象和脉象作为主要依据 ,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逐渐为人们重视 ,它对深入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实质 ,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有所裨益。笔者就现代医学关于冠心病心虚证的客观化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 心功能程志清等[1] 从定位、定性、定量方面对心气虚证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与评述 ,认为心功能是对心气虚证既定位、定性又定量的诊断指标。王世琪等[2 ] 通过对 6 0例心气虚患者的心功能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其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波 《吉林中医药》2008,28(9):640-641
目的:分析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98例中风病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影像学诊断,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归纳,总结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灶大小、数目及有无中线移位、破入脑室等影像改变有相关关系;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梗塞的部位、大小、数目等改变有相关关系.结论:中风的影像学诊断内容可以成为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微观、量化指标和重要参考,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证候要素与影像学改变可能有一对一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冠心病合并中风中医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本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从病名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文献进行总结,期望为中医药有效防治冠心病合并中风提供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原则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方法论角度初步探讨了现代医学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与方法。认为其基本分型原则有三:①符合现代医学疾病发展基本规律。②符合中医证候辨治规范。③最少原则。分型方法有四:①借鉴相应中医疾病的辨证分型。②借鉴现代医学疾病分期。③借鉴现代医学某些仪器检查结果。④实践积累,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镝 《四川中医》2005,23(10):16-17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配合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手段,以超声、X线检查为首选,可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各证型之间相互转化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对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常见类型,结合影像学观察作辨证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动态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辨证诊断规范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冠心病的中医病名及辨证分型方面的规范化研究概况 ,认为对现代常见疾病进行中医规范化诊断 ,是中医科研、教学和临床发展的需要 ,量化客观化将是冠心病中医诊断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