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在急性肺损伤(ALI)时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评价黄芪在ALI中的治疗机制。方法:制备内毒素(LPS)性ALI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ml/kg)、模型组(LPS5mg/kg)、黄芪治疗组(黄芪8mg/kg)。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HGFmRNA表达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HGF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ALl时H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黄芪能促使HGFmRNA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ALI时HGF阳性细胞表达产物增加(P〈0.01),黄芪能促进HGF的表达(P〈0.05)。结论:黄芪通过促进HGF的表达来促进ALI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u,ALI)后肺组织的修复过程目前还知之甚少。有研究认为,许多生长因子均参与了这一过程,肝细胞生长因子作为肺上皮细胞最强的促有丝分裂剂,它能通过促进上皮细胞分化增生、抑制纤维化反应、保护内皮细胞、调节其他炎性因子的分泌来帮助修复受损伤的肺组织,在ALI的治疗中有巨大潜力。1984年,Nakamura等从部分肝切除大鼠的血清中分离到一种能刺激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生长的因子,并首次将它命名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  相似文献   

3.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研究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模型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建立ALI动物模型.对照组和KGF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KGF组在注射LPS后气道给予KGF 5 mg/kg.8 h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测量肺血管通透性、肺上皮细胞通透性、肺湿/干重(W/D)比值以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Ⅱ)增殖、修复功能改变.结果 光镜下观察显示KGF可有效减轻LPS所致ALI的肺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肺血管充血、水肿减轻,几乎无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KGF组肺血管通透性[(0.026±0.049)%比(0.087±0.027)%]和肺泡上皮通透性[(0.692±0.017)%比(0.931±0.029)%]及W/D比值(4.778±0.243比6.869±0.153)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ATⅡ细胞增殖及修复功能则明显提高[ATⅡ数量(个):6.083±1.781比4.666±1.923,损伤面积(mm2):2.946±0.453比6.181±0.975,P<0.05和P<0.01].结论 KGF可减轻LPS所致AL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ATⅡ细胞的增殖及修复能力从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体在遭受各种严重损伤后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角细胞生长因子(KGF)在肺的炎症反应和损伤后修复中有重要作用^[1]。采用内毒素性ALI模型,观察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HGF、KGF、白细胞和蛋白水平的改变,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性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ALI、锌原卟啉(ZnPP)预处理和正常对照3组,尾静脉注射给药。ALI组注入LPS 5 mg/k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ZnPP预处理组注入ZnPP 10μmol/kg 10 min后再注入LPS 5 mg/kg,各组注入液体总量相同。3 h后腹主动脉放血处死大鼠,生理盐水肺灌洗,取左肺制作组织匀浆,TRIZOL法提取总RNA后,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测定HO-1 mRNA;另取右下肺制作病理切片,光镜观察并盲法评分比较肺组织学变化。结果静脉注入LPS后大鼠肺组织HO-1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肺损伤严重,评分显著增加;ZnPP预处理组ALI大鼠肺组织HO-1 mRNA的表达明显受抑,肺损伤更严重,评分更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O-1 mRNA的受抑程度与损伤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内毒素性ALI肺组织表达上调的HO-1对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给大鼠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了急性肺损伤模型。结果显示,注射内毒素后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积聚和浸润、肺内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升高、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下降,提示这些因素在肺损伤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认为急性肺微循环障碍是肺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在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生机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2组①模型组(ALI组)30只,静注标准大肠杆菌菌株制成ALI模型,分别于给药后4、8及12小时采集样品(各时间点10只);②对照组18只,静注等量生理盐水,同模型组时间点采样(各时间点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  相似文献   

8.
黄芪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新西兰兔采用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后静脉注射脂多糖,当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认为ALI模型制备成功.此时将动物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黄芪组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8 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ALI时以及ALI后1、2、3、4、5和6 h肺动态顺应性(Cdyn)、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于ALI后6 h活杀动物取肺组织,观察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ALI后各时间点肺Cdyn较基础值显著降低,ALI后5 h和6 h MAP较基础值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两组间肺Cdyn和MAP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黄芪组肺Cdyn及MAP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芪组SOD活性较对照组升高,MDA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光镜下黄芪组肺损伤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减轻.结论:黄芪对兔内毒素性AL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在大鼠急性肺损伤前后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表达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基因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0只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8),致伤对照组(n=10),正常转基因组(n=10),致伤转基因组(n=12).用脂多糖(LPS)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以肺组织明显肿大病变为制模成功标准.正常转基因组和致伤转基因组均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KGFR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应用液1 mL,72 h后致伤转基因组和致伤对照组分别通过大鼠尾静脉以5 mg/kg注射LPS,正常转基因组和正常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过48 h后,断头处死所有实验组大鼠,取肺组织进行实验.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检测各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的表达情况.数据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行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对照组(PU值=47.7±3.33),正常转基因组(PU值=46.9±5.21),致伤转基因组(PU值=29.19±4.11)和致伤对照组(PU值=5.1±2.3);致伤转基因组的钠离子通道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转基因组(t=9.134,P<0.001)和正常对照组(t=10.601,P<0.001),但明显高于致伤对照组(t=16.466,P<0.001).结论 KGFR腺病毒表达载体转基因效果明显,能够在LPS致伤情况下有效促进钠离子通道的表达,缓解肺泡腔内钠水潴留,达到转基因治疗肺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时TNF-α及IL-8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质量2.5~3.5 kg,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ALI组)、低剂量瑞芬太尼组(LR组)、中剂量瑞芬太尼组(MR组)和高剂量瑞芬太尼组(HR组).C组用生理盐水10 mL静脉持续泵注30 min;ALI组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0.5 mg/kg静脉持续泵注30 min;LR组、MR组和HR组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4和0.8 μg/(kg·min)至处死,输注15 min时开始给予LPS,方法同ALI组.于LPS输注前即刻(T0)、输注结束后1、2.5、5.5 h时记录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和气道峰压(Ppeak),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 的活性,称量肺组织湿质量(W)和干质量(D),计算W/D,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ALI组MAP、HR和PaO2降低,W/D、Ppeak和血浆TNF-α、IL-8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LR组、MR组和HR组MAP、HR升高,肺组织W/D降低,Ppeak和血浆TNF-α、IL-8含量降低,PaO2升高(P<0.05);与LR组比较,MR组和HR组MAP、HR、Ppeak、血清TNF-α、IL-8含量和肺组织W/D比降低,PaO2升高(P<0.05);与MR组比较,HR组肺组织W/D比降低,PaO2升高(P<0.05).LR组、MR组和HR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ALI组减轻.结论 瑞芬太尼可减轻兔内毒素性ALI,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IL-8的表达,进而抑制促炎症因子参与的"级联瀑布效应",减轻肺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肺泡上皮细胞功能特性与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大量的研究表明,内毒素(LPS)是存在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中以脂多糖为主的成分。LPS可以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其病理变化为肺泡上皮细胞的弥散性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减少,大量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聚集于肺循环,造成肺脏实质细胞损伤和肺间隙水肿,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大量PMN和蛋白渗漏到肺泡腔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蛋白含量和PMN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急性油酸性肺损伤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系统在急性油酸(OA)性肺损伤时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白兔经麻醉、气管切开插管后给予机械通气。动物随机分成2组(每组18只),即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组(O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观察1、2和4小时(各时间点动物均为6只),监测静态胸肺总顺应性(TRC)、肺功能残气量(FRC)、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数量改变和成熟状态,探讨ALI小鼠脾DC变化规律.方法 C57BL/6小鼠3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①对照组(Con):小鼠气管内注射PBS 30 μL;②ALI组(ALI):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2 mg/kg复制ALI模型.后又按注射LPS或PBS后6、12、24 h三个时间点各分成三组,每组6只小鼠.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损伤评分,计算肺湿质量/体质量比(LW/BW),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以反映肺组织炎症损伤程度.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脾单细胞悬液中DC比例及表达CD80、MHCⅡ水平.结果 ALI组小鼠6、12、24h时点的肺LW/B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检测示ALI组小鼠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改变.ALI组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CM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LI组小鼠脾脏DC呈一过性升高,ALI组12 h时点脾脏DC升高至(1.92±0.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4h时点降至基线水平(0.96±0.21)%.与对照组相比,ALI组脾脏DC表达CD80显著增加(P<0.01);与ALI组6h相比,ALI组12h和24 h脾脏DC表达CD80显著升高(P<0.05).ALI组与对照组及ALI组各时间点脾脏DC表达MHC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I早期脾脏DC存在一过性升高,伴功能呈成熟状态,脾脏DC可能参与ALI炎症损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系统对急性肺损伤家兔中性粒细胞(PMN)的变形性及与培养单层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粘附性作单细胞定量测量。结果显示:给予内毒素后,PMN变形性迅速降低、粘附性迅速升高,1小时已分别达最低点和高峰,并在整个观察时程基本保持该低变形和高粘附状态。实验结果提示,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中大量PMN积聚的重要原因是PMN变形性下降、粘附性增加所致,在通过肺毛细血管床时易于滞留,从而进一步导致肺组织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大黄对家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对家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雄性新西兰兔待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1mmHg=0.133kPa)时,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大黄组胃内注入大黄20g/kg。观察基础值,ALI时以及ALI后1、2、3、4、5和6h各时间点两组胃肠黏膜内pH值(pHi)、PaO2/FiO2、肺动态顺应性(Cdyn),测定ALI的生物学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束后,开胸取肺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pHi在ALI后4、5和6h均较基础值时降低(P均<0.05),在ALI后5h和6h较ALI时降低(P均<0.05);大黄组pHi在ALI后4h和5h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P均<0.05),而在6h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同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两组PaO2/FiO2在ALI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两组PaO2/FiO2在ALI后5h和6h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两组Cdyn在ALI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大黄组下降幅度较小,且两组Cdyn在ALI后5h和6h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SOD活性大黄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大黄组BALF中蛋白含量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肺组织切片显示大黄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轻。结论:胃内注入大黄对兔内毒素性ALI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性粒细胞凋亡在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ALI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肺损伤评分(LIS)、肺水含量测定、肺通透性测定(LPI)、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BALF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测定。结果模型组可见肺泡腔狭窄、炎性细胞渗出等ALI表现,且随时程延长病变加重。模型组各时相肺损伤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随时程延长肺损伤评分逐渐增加。模型组各时相点肺湿干重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但各时相点之间无差异。模型组LPI2、4h与对照组无差异,6、8、16h显著升高(P均<0·01)。模型组2hBALF中TNF-α达高峰(P<0·01),4、6h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均<0·05),8、16h与对照组组无差异。BALF中PMN凋亡结果,模型组各时相点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PMN在肺泡内的凋亡在AL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LI时BALF中PMN凋亡率呈下降的趋势,总体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腹膜炎时,内毒素血症与肿瘤坏死因子在肺损伤的变化。方法用O111B4大肠杆菌(9×108个/ml)与10%硫酸钡佐剂给SD大鼠腹腔注射诱发急性实验性腹膜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观察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时的肺损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肺匀浆脂质过氧化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还原型谷光甘肽(GSH)明显低于对照组;模型组肺系数、肺灌洗液蛋白及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肠杆菌腹膜炎时,肺损伤与内毒素的形成、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及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将大鼠分三组,水肿性胰腺炎组即制备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模型;水肿性胰腺炎 LPS 组即诱导水肿性胰腺炎后再以 LPS 行腹腔注射来模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LPS 组动物单纯接受 LPS 处理。在预定时点测定动物血浆 TNF-α含量,并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中 TNF-α的表达。结果:正常动物以 LPS 处理后肺内出现 TNF-α的明显表达,血中 TNF-α含量显著增加,伴有轻度肺损害的表现。水肿性胰腺炎组动物肺组织中也有一定程度 TNF-α的表达,如果再合并内毒素血症,则 TNF-α的生成大大增加,同时出现严重的肺损伤。结论:急性胰腺炎时内毒素血症可以通过诱导肺内 TNF-α等炎症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而导致肺损伤。研究还提示内毒素血症可能在启动 SIRS/MODS 及胰腺炎重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赤芍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赤芍 (RPR)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ALI)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内毒素ALI模型。 4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S组 )、内毒素组 (LPS组 )、赤芍治疗组 (RPR1组 )、赤芍预防组 (RPR2 组 )和i NOS阻滞剂氨基胍组 (AG组 )。观察组织病理以及生物学标志 :肺湿 /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血清NO及肺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 ,于LPS滴注后 6h动脉取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肺组织中iNOS和eNOS的表达。结果 LPS组与NS组比较 ,其生物学标志均显著升高 ;氧分压和HCO-3 明显降低 (P <0 0 1) ;iNOS表达显著增强 ,eNOS表达明显降低 (均P <0 0 1)。与LPS组比较 ,RPR1组和RPR2 组生物学标志显著降低 ;氧分压和HCO-3 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iNOS表达明显降低 ,而eNOS表达明显升高 (均P <0 0 5 )。与LPS组比较 ,AG组仅iNOS表达明显降低。病理学检查显示 ,RPR1组和RPR2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LPS组明显减轻。结论 肺组织iNOS表达增强和eNOS表达降低是内毒素性ALI的重要机制 ,赤芍对内毒素性ALI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肺组织iNOS异常高表达和增加e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海水淹溺性急性肺损伤兔几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TNF-α、IL-1β、IL-6 、IL-8、IL-10等细胞因子在海水淹溺性ALI中的作用.方法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六组:0(对照组),灌注1、3、6、12、24 h组,每组6只动物.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 mL/kg海水.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变化.计算肺湿干质量比(W/D)、肺通透指数(LPI).以ELISA法检测肺组织和血清中TNF-α、IL-1β、IL-6 、IL-8、IL-10表达水平,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肺病理评分.结果 灌注海水后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 h.W/D值于S3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以S6h组数值最高.各时间点肺组织和血清中TNF-α、IL-1β、IL-8、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NF-α、IL-1β、IL-10高峰在6 h,IL-8高峰在12 h.血清IL-6于1 h后持续在最高水平,肺组织IL-6浓度仅在6 h时升高(P<0.05).肺大体标本于灌注后3 h瘀血水肿最严重,体积最大.显微镜下炎症细胞浸润于6~12 h最突出,肺泡间隔宽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肺病理评分1 h时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 h达最高.LPI,肺组织和血清TNF-α、IL-1β、IL-8、IL-10及血清IL-6表达与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TNF-α与IL-1β、IL-10以及血清IL-6亦密切相关.结论 TNF-α、IL-1β、IL-6、IL-8、IL-10等细胞因子以协同或拮抗的方式参与了海水淹溺性ALI的病理过程,全身性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的失衡在海水淹溺性ALI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