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食管端端吻合手术中单肺通气(OLV)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日龄4h~17d、体重1.5~3.2kg的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患儿,快速诱导后,在正气管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右侧开胸,使术侧肺脏压迫萎陷造成左侧单肺通气(OLV).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R)、动脉压(A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T);记录诱导前后OLV10min、OLV30min,术毕的SpO2、PETCO2、HR值,比较各时段呼吸循环参数变化.结果全部患儿单肺通气后SpO2均有下降,经适当处理,14例患儿SpO2维持在95%以上.3例患儿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可维持SpO2在94%以上.另3例患儿在暂停手术操作、恢复双肺通气后,SpO2恢复正常.与诱导后相比,PETCO2在单肺通气后10min及30min分别为(30.2±3.6)、(29.5±4.8)mmHg,显著低于诱导后的(35.1±0.6)mmHg(P<0.05).HR在单肺通气后各时段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结论采用正气管插管技术,应用合理的呼吸管理,适当的麻醉用药,新生儿单肺通气行类似于食管端端吻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单肺通气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应用“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对 2 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进行单肺通气麻醉 ,其目的是观察单肺通气在麻醉及手术期间 ,存在哪些优点或弊端 ,并对副作用进行讨论与分析。现将应用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术中进行单肺通气麻醉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选择 2 0例食管癌病人中 ,男性为 12例 (占60 % )、女性为 8例 (占 4 0 % )。年龄 4 7~ 65岁 ,平均年龄 56.5岁 ,老年患者 ( 60岁以上 )有 10例 ,肥胖患者有2例 ,均为择期手术。手术方式全部为左侧开胸 ,所有病例根据患者病史、体检、X线胸片、心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肺通气在胸内手术的应用。方法 肺与食道癌手术各12例。胸内主要手术步骤应用单肺通气,监测MAP、PaO2、PaCO2、SaO2、PetCO2等。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结果 肺叶切除单肺通气PaO2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aCO2上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道癌切除单肺通气PaO2下降(P〈0.05).结论 胸内手术单肺通气虽可致低氧血症;但注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血液、脓液由病侧肺进人健侧肺是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绝对指征.双肺交叉感染后可能造成广泛肺不张、脓毒血症和肺炎.支气管胸膜漏或气管皮肤漏则表现为正压通气时气道阻力下降,不能产生足够的肺泡通气;而巨大肺泡在正压通气时可能发生肺泡破裂.目的 讨论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单肺通气.方法 对该类病人应给予双腔插管,两肺分别选择性通气.结论 行胸腔镜检查时,如不是保留自主呼吸,在肋间神经阻滞下操作,全麻时单肺通气更有助于病侧肺检查.  相似文献   

5.
非通气肺持续正压吹氧在单肺通气麻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泉  肖毓研 《广东医学》1999,20(5):351-352
目的研究麻醉期间非通气肺持续气道正压(CPAP)吹氧对改善单肺通气引起低氧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后置双腔支气管导管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单肺IPPV60min后非通气肺接CPAP装置,氧流量1L/min,压力0.49kPa。分别于麻醉前、单肺IPPV30min和60min、单肺IPPV加非通气肺CPAP吹氧30min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单肺IPPV加非通气CPAP吹氧与单肺IPPV60min相比,病人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1)。非通气肺膨胀不明显。结论非通气肺用低压、低流量的CPAP吹氧能明显改善单肺通气引起的低氧血症,并为胸腔镜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郑剑秋  毛志福  林辉 《广西医学》2006,28(8):1270-1271
新生儿开胸手术因手术操作压迫一侧肺,造成单肺通气(OLV),给麻醉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为探讨合理的麻醉处理方法,现就我院2002年以来18例新生儿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和右侧先天性隔疝的麻醉管理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肺癌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例肺癌麻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通气方法作为常规通气组(CV组),另一组采用保护性通气方法作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分别在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90 min(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并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OI)均有所降低,但PV组明显高于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在T2时点明显升高,相同时点PV组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麻醉患者中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方法能有效提高动脉氧分压,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手术期间患者肺功能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肖毓研  赵子良 《广东医学》1998,19(11):845-846
目的:单片通气吸入麻醉动态监测呼吸与循环变化,使SpO2在95%以上,PETCO2在4-6kPa之间。方法:择期手术14例、行单肺通气吸入麻醉,调整FiO2、TV、RR、PpeakI:E,并监测动脉血气的变化。于麻醉前、双肺IPPV、单肺IPPV,30、60、90、120min、恢复双肺IPPV15min,记录各项数据。结果:FiO2:0.5%-1%。SpO2:麻醉前(97.21±1.09)%,双肺IPPV100%,单肺IPPV(97.5±0.98)%。SpO2与SaO2高度相关(r=0.99,P<0.01)。PETCO2与PaCO2呈正相关。TV:双肺IPPV8±0.52ml/kg,单肺IPPV6.78±0.77ml/kg。Ppeak:双肺IPPV19.14±2.14cmH2O(1.88±0.21kPa),单片IIPV26.29±3.22cmH2O(2.58±0.32kPa),I:E=1:1.5.-2,RR:14-16次/分。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易致低氧碳酸血症,水中适当调整各项指标,使SpO2与PETCO2在正常范围,可保证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支气管填塞气囊于单肺通气麻醉中,有效地解决了单肺通气的问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时异丙酚或七氟烷麻醉对颈静脉球氧饱和度(jugular bulb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jO2)的影响.方法 拟进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所有患者行硬膜外加全麻方式,全麻维持吸入七氟烷或靶控输注异丙酚.在OLV开始前、OLV 15 min与30 min后以及OLV结束前15 min分别取动脉和颈静脉球血测定SjO2.结果 OLV后2组患者SjO2均显著下降,但七氟烷组 SjO2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无论正常双肺通气还是OLV,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SjO2<50%发生率显著不同.且发现异丙酚组OLV时SjO2<50%发生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 在2种麻醉方式下,OLV时更加容易出现脑缺氧.与异丙酚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脑氧代谢平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梁波 《吉林医学》2015,(3):511-512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对异氟醚吸入麻醉肺摄取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开胸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不使用吸入麻醉药物,治疗组自单肺通气开始时予以异氟醚吸入。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中异氟醚吸入麻醉能有效改善肺摄取状况,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用于肺癌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岚 《中原医刊》2007,34(1):50-51
目的 分析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用于肺癌手术麻醉的优缺点。方法 对60例肺癌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时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1次即插管成功者46例,2-3次成功者12例,反复试插均不成功后改单腔管者2例。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低氧缺血症,经积极处理后得到纠正。结论 在肺癌根治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这种麻醉方法的优点很多,但是要警惕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积极防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麻醉的安全和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熊凯 《当代医学》2016,(31):67-68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胸科手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单肺通气麻醉组和双肺通气麻醉组,各28例,比较2组麻醉方式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双肺通气组的PETCO2、SpO2与单肺通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通气组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发生率为25.0%,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2.1%,均高于单肺通气组的3.6%和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科手术中,应用单肺通气麻醉能够减少患者HPV发生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麻醉对胸科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胸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双肺通气组(TLV组)27例,单肺通气组(0LV组)24例,分别于麻醉前1d、手术后3、7、14d测定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结果:麻醉后TLV组CD4、CD8、NK值与麻醉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OLT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TLV组CD4、CD8、NK值在术后7、14d均低于OLV组(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肺通气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但抑制程度相对双肺通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患者清醒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住院治疗需要行肺叶切除的52患者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各26例。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双肺通气30 min、双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60 min、再次双肺通气30 min、手术结束这6个时点分别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开眼的时间、出现自主呼吸的时间及拔管的时间。结果单肺通气(OLV)开始后,肺内分流率(Qs/Qt)于双肺通气(TLV)时高于麻醉前与TLV30min时,OLV30min、OLV60min时Qs/Qt达最高,B组OLV30min、OLV 60 min时,Qs/Qt明显高于A组(P〈0.05);在患者结束麻醉后,A组开眼的时间、出现自主呼吸的时间、拔管的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均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不但能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和减少肺内分流,而且能使患者清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占玉兰 《当代医学》2016,(15):141-142
目的 探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采用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则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麻醉后不同时段的肺内分流量以及术后的开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在麻醉后的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的肺内分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开眼时间(8.64±1.71)分、恢复自主呼吸时间(4.33±0.57)分以及拔管时间(18.26±7.51)分均少于对照组的相应值(12.08±1.23)分、(6.82±1.88)分、(33.12±10.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Qs/Qt)影响的规律性。方法:选择14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用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TLV)15min、单肺通气(OLV)5、15、30、60min抽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Qs/Qt在TLV时大于麻醉前(P<0.01),在QLV5min又大于TLV时(P<0.01),但与OLV60min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aO2在OLV15min人氏于双肺通气(P<0.01),但与OLV60min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静吸复合麻醉下,Qs/Qt在OLV5min时最大,OLV60min尚未降低。PaO2在OLV15min时降至最低,OLV60min尚未回升。  相似文献   

19.
丁少伟 《当代医学》2013,(36):31-32
目的:对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老年单肺通气患者6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的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进行吸入全麻,而对实验组中的患者进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老年单肺通气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的MAP以及SVRI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在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相对于对患者进行单纯的吸入性全麻,对患者进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处理,使得手术更为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早期单肺通气量,有效减少麻醉药用量以及患者的应激反应,使得患者术后有较好的镇痛情况,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肺隔离术是现代胸科手术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双腔支气管插管是最常用的方法,此法操作简单,对双侧气道可控性强,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为胸科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将健侧肺与患侧肺隔离,可选择性进行单肺通气,确保健侧肺有效通气和免受患侧肺分泌物污染。我院2007年5月~2008年7月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5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