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观察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浙江永嘉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1100例,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550例)和干预组(550例)。对两组孕妇于孕期行医院焦虑一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测试,于产后3天至8周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OS)测试。对干预组孕妇实施干预,对照组孕妇采取普通产科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在98名焦虑一抑郁情绪者中,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1.8%,高于正常人群的6.2%,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3.1%。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6%,干预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在产前有焦虑一抑郁情绪的人群中,干预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8.0%,二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焦虑一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成都市2所民工子弟学校3~4年级学生进行主要围绕自信心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健康干预,实施持续时间为2个学期。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的结果,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改善状况。结果民工子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对照组和干预组学习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8.8%和35.4%。经过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了好转,其中学习焦虑检出率下降至27.0%。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776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X^2 (3) =17.631,P=0.001);肥胖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X^2 (3)=20.653,P=0.000);肥胖男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其他组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超重、肥胖女生则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等方面问题发生率较其他组女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学生心理问题在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营养状况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肥胖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运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了解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运动干预研究,对313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问题多、程度轻的状态;重点中学初中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44.30 %,但程度重;普通中学初中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58.33 %,但程度较轻.运动对于减轻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显著作用,运动前后所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焦虑问题不容忽视.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了解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运动干预研究,对313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问题多、程度轻的状态;重点中学初中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44.30%,但程度重;普通中学初中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58.33%,但程度较轻。运动对于减轻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显著作用,运动前后所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焦虑问题不容忽视。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某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对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一至三年级中专生1186名进行调查。结果2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个年级中专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MHT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除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2.3%,女生检出率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专学生为心理异常高危人群,除需不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学校-个人”综合干预模式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09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学生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49名、对照组60名)。对干预组学生进行“家庭-学校-个人”模式的心理健康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 6个月3个时间点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学生MHT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HAMD得分、HAMA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 6个月,干预组学生MHT总分和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3个维度得分及HAMD、HAMA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家庭-学校-个人”模式综合干预措施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转学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榆林市52所学校173名转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2名)和对照组(81名).干预组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社会情感的培训,每周1节,共32周;对照组不参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进行心理焦虑的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转学学生的MHT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个学期后,干预组学生的MHT得分为(35.46± 14.01)分,低于对照组的(40.17± 12.97)分(t=2.29,P<0.05);干预2个学期后,2组学生的MHT得分差值进一步扩大(t=2.59,P<0.05).随着干预后时间的延长,干预组转学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持续降低.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缓解了转学初中生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9.
信阳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某初中二年级两个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干预 ,另两个班做对照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评分比较差异。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后干预班和对照班在MHT3项内容量表上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干预后男生在对人焦虑内容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 ;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结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3月,筛选98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值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UAP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67.1%。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分值[(30.6±6.8)、(29.7±7.3)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53.7±9.9)、(52.9±9.4)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5.9±9.1)、(44.8±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显效率43.1%及总有效率9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和7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军 《职业与健康》2014,(14):1967-1970
目的探讨高中生焦虑、抑郁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49名高二学生进行测评,记录期中考试文化课成绩,根据成绩分为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与不及格组。对有焦虑、抑郁的学生进行2个月的焦虑、抑郁咨询及心理指导后,再次对焦虑、抑郁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测评。结果第1次抑郁测评有145人有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占41.55%;141人有焦虑症状,发生率占40.40%。优秀组、良好组的中度焦虑、抑郁高于及格组及不及格组;轻度焦虑、抑郁和重度焦虑、抑郁在及格组及不及格组显著高于优秀组、良好组;经过心理指导后,46人不具有抑郁症状,49人不具有焦虑症状,心理辅导前后抑郁、焦虑测评分显著降低(P〈0.01),成绩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中生的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普遍,焦虑、抑郁程度与学习成绩有关系,适当的心理指导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2.
李轶群  聂莲莲  何章飞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20-1522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学生伤害现状,掌握学生伤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时分析学生伤害变化规律,为完善学生伤害报告和监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市学生伤害回顾性调查工作方案》确定的调查表对金山区6所学校171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一年内伤害次数发生率4.94%(85/1719),男女分别为6.76%(58/858)和3.14%(24/861);高中生伤害发生率最高(9.21%),其次是小学生(5.56%)和初中生(1.12%)。按伤害次数发生率统计,常见的伤害种类依次是跌(摔、滑、绊)伤(2.91%)、碰撞、挤压伤(0.93%)、交通事故(0.41%)、砸、击伤(0.23%)和刀或锐器伤(0.17%)。根据伤害发生的人次数,伤害的地点依次为学校(87.06%)、校外(35.29%)和家中(17.65%)。结论该区中小学生伤害问题突出,不容忽视。应该重视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通过教育、消除环境危险因素等策略控制中小学生的意外伤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黎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14-215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干预,另两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组,比较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评分上的差异。结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后干预班和对照班在MHT3项内容量表上评分差异有显意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后男生在对人焦虑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量表上变化明显。结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社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初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3所初级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初中学生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中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一般人群不同(P均〈0.01),且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一般人群;初中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中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如男生健康;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多项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差异(P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P〈0.01、焦虑和敌对P〈0.05),且各因子状况随年级增加有不同程度恶化,尤其是毕业年级在所有因子中均有明显恶化现象(P均〈0.01)。外来务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初中女生、毕业年级和初二年级是初中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需根据其不同心理困扰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性干预措施。相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城镇学生的心理适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城镇子女可能存在生活与心理独立方面弱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蚌埠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素质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蚌埠市第三十一中学七年级测查,有效样本306份。结果学生SCL-90平均分为158.87±45.21。总均分为1.76±0.51,阳性项目数39.20±1.73。306例学生SCL-9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与常模组比较显示其总分及9个因子(不含"其他"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的8个因子的分值均较全国常模分值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敌对分值亦较常模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蚌埠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在健康促进的理论指导下,对蚌埠市初中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海英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7-1299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制定学生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学校、社区二级监测报告网,对上海市奉贤区2006学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2006学年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74‰,其中小学生为3.12‰,初中生为5.11‰,高中生为2.20‰;男生为5.51‰,女生为1.79‰。学校是学生发生伤害的最主要场所,占33.12%;课间休息是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时段,占35.67%;消遣是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最主要活动,占45.22%;跌倒或跌落是伤害最主要的原因,占58.6%;骨折最主要的伤害性质,占59.87%;手和腕是最主要的伤害部位,占29.3%。结论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09年3月对青岛南仲小学336名小学生,采取抽样问卷的方式进行心理卫生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小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学习疲劳、学习焦虑、考试焦虑、交往困难、易受挫折、烦躁易怒、注意力分散7项心理卫生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55.6%、51.7%,67.2%-38.3%.52.2%.55.0%.50.6%.其中考试焦虑的检出率最高。按照性别分析,男生仅有2项检出率高于女生。按照年级分析,中年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状况优于低、高年级学生。[结论]加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应把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纳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作用,全面提高小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茌平县中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以便寻求防护措施。[方法]整理茌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07的学生健康查体资料,视力检查采用标准视力表测试。[结果]总视力低下率为62.98%,2005年为57.25%,2006年为64.33%,2007年为68.17%,视力低下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5,P〈0.01)。不同性别、学习阶段、城乡,普通中学和职业类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茌平县中学生的视力低下率比较严重并逐年升高,视力低下仍是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顾勤明  晁湘琴  张秋 《职业与健康》2013,(19):2452-2454
目的了解苏州市金阊区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小学生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金阊区12689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小学生健康检查问题依次为龋齿(52.30%)、视力低下(37.86%)、肥胖(15.92%)、超重(7.83%)、营养不良(4.26%)、沙眼(0.44%)等。女生的营养不良(P〈0.01)和视力低下率(P〈0.01)高于男生,男生的超重(P〈0.01)、肥胖(P〈0.01)、龋齿(P〈0.01)高于女生;中、高年级组营养不良(P〈0.01)和肥胖率(P〈0.01)显著高于低年级组。结论该区小学生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以龋齿、视力低下、肥胖、超重、营养不良为主;女生的营养不良和视力低下问题较为严重,而男生存在的超重、肥胖、龋齿问题更为突出;较低年级组的龋齿问题相对严重,而中、高年级组小学生的营养不良、肥胖和视力低下问题更应值得关注。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以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会宁县1 0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检出率为2.3%,各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8.50±3.01)最高,为64.46%,孤独倾向检出率(2.67±2.01)最低,为2.65%;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全量表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初中生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全量表得分上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因素有性别、年级、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是否到外地工作。结论 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