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广茹  陈晓艳  刘烨  柴囡 《职业与健康》2013,(19):2558-2560
目的探讨唐山市路北区社区内儿童家长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8月份路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241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在接种日进行常规教育,干预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两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儿童1类疫苗合格接种率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结果干预组儿童家长对疫苗预防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接种疫苗的禁忌证、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的知晓率分别为80.99%、63.64%、64.46%、71.90%、77.69%,均高于对照组的39.17%、42.50%、29.17%、35.83%、32.50%,均P〈0.01。对社区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率为98.35%,高于对照组的90.83%(X2=6.67,P〈0.01);儿童I类疫苗合格接种率95.86%-99.17%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04%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除卡介苗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和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儿童I类疫苗合格接种率及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都市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信行状况及对五苗全程接种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2010-09-01/2011-08-31出生的流动儿童共1 057人。结果调查儿童的五苗全程接种率为83.35%,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知道部分免疫规划政策,知晓率72%~98%;但对部分疫苗及疫苗所预防疾病的知晓率较低,约41%~96%。家长是否知晓某些疫苗及疫苗所预防疾病、是否知晓某些免疫规划政策其孩子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18.702,P0.05)。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不同及最近1年是否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其孩子五苗全程接种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921~20.990,P0.05)。结论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不同,对预防接种的态度和行为不同,其孩子五苗全程接种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家长讲堂”健康教育模式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疫苗接种率、及时率的影响,探讨符合本市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随机选择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1年的“家长讲堂”干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门诊疫苗接种率、及时率。结果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干预后(82.3%)高于干预前(21.4%),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结论“家长讲堂”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是适合合肥市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9,(3):465-468
目的评价儿童疫苗接种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疫苗预防接种的349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162例)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干预,189例)。比较两组干预后儿童疫苗接种健康信念评分、儿童及时接种率、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对接种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家长疫苗接种健康信念评分无明显差别(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疫苗接种健康信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率(92. 0%)明显高于对照组(79.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热、腹泻、红肿与硬结、恶心与呕吐)发生率(1. 6%、1. 1%、0. 5%、1. 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 2%、4. 9%、3. 7%、5.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家长对疫苗接种满意度(96. 8%)高于对照组(90.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增强家长对儿童疫苗接种的健康信念,提高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减少接种不良反应及提高家长对接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崔玉玲  李健  卢媛  姜召 《中国校医》2020,34(12):913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6岁以下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出生且在本地段登记和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420例(来自420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0个家庭签署了家庭医生服务(包括建立信息平台,签约家庭医生,接受常规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培训和服务等),设为观察组;80例未签署家庭医生服务,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家长及时接种的健康信念得分、非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家长满意度和信任度以及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结果 干预前,2组家长的知识、行为和态度与信念评分以及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家长的知识、行为和态度与信念评分以及总得分均升高(P值均<0.01),观察组的总得分为(96.75±6.86),高于对照组的(62.34±7.17),(t =40.018,P<0.01)。。观察组五联疫苗、13价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和手足口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2.59%、92.94%、88.82%、96.47%,均高于对照组的58.75%、60.00%、46.25%、70.00%,(P值均<0.05)。观察组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12.682,P =0.004)。结论 采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可以提高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儿童家长的健康信念及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并提高儿童疫苗全程接种率和流动儿童的疫苗及时接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城市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为探索有效的基层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个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抽取暂住期在6个月以上的0~4周岁流动儿童家长234人,开展干预前调查,并在实施多形式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从43.47%提高到86.17%(χ2=1 028.87,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态度的比例从46.26%提高到85.15%(χ2=314.10,P<0.01),具有免疫规划积极行为的比例从42.95%提高到92.95%(χ2=268.61,P<0.01)。[结论]流动儿童家长的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比例均偏低,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的知信行,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宣传沟通措施对0~2岁儿童家长风疹相关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为预防风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渭南市临渭区7个乡镇(街道)居住≥6个月的0~2岁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宣传沟通干预,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后两组家长风疹预防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儿童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RCV)情况。结果干预组300人,对照组120人。干预组家长风疹疾病、风疹具有传染性、新生儿CRS、RCV可以预防风疹、RCV可以预防CRS、RCV接种剂次和RCV接种年龄的知晓率分别为92.67%、87.33%、24.33%、85.00%、65.00%、77.00%和68.67%,均高于对照组家长的10.83%、9.17%、0.83%、7.50%、1.67%、3.33%和0.83%(P0.05)。干预组家长愿意孕前检查风疹抗体、担心孩子感染风疹和愿意给孩子接种RCV的持有率分别为90.00%、11.00%和52.67%,均高于对照组家长的65.00%、81.70%和21.67%(P0.05)。干预组儿童第一剂次RCV及时接种率为86.44%,高于对照组儿童的53.45%(P0.05)。结论宣传沟通干预可提高家长对风疹的认知,改变家长对风疹的态度,提高RCV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华市开发区0~3岁组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的"知-信-行"(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改进二类疫苗接种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目标监护人二类疫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二类疫苗的接种需求与利用,以及儿童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500人,回收有效问卷466份。二类疫苗可预防疾病知识调查流感疫苗知晓率最高为69.53%,五联苗(DPT、IPV、Hib)仅7.73%;79.18%儿童家长获取二类疫苗接种信息的途径是由医务人员告知,75.54%认为接种二类疫苗有必要,80.47%愿意给孩子接种二类疫苗,43.35%认为群众获得疫苗接种相关信息的渠道有限。7 264名儿童接种率调查结果显示,9种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中,水痘疫苗接种率最高,为63.31%,7价肺炎最低,仅3.48%。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23价肺炎疫苗、口服轮状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的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发区0~3岁儿童家长的二类疫苗"知-信-行"有限,可多渠道、多形式进行二类疫苗推广工作,改善儿童家长"知信行",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免疫接种知识干预对社区儿童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儿童家属仅作日常常规教育,观察组则实施免疫接种知识干预,比较2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行为及态度的变化,比较干预后2组儿童接种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群流脑、OPV、DPT、MR、Hep B、JE 6种疫苗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8.3%、96.7%、96.7%、96.7%、98.3%、96.7%,儿童家属对接种地点、1岁以内幼儿接种6种以上疫苗、3种疫苗名称、6种疫苗名称、接种疫苗预防作用、3种疫苗预防作用、6种疫苗预防作用、3种疫苗接种次数等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8.3%、31.7%、33.3%、13.3%、90.0%、46.7%、16.7%、30.0%,主动接种率、通知后接种率、抽时间接种率、主动询问下次接种率、流入地接种率分别为83.3%、98.3%、98.3%、98.3%、9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免疫接种知识干预对提升儿童家属对免疫接种认知水平有积极的价值,可提升社区儿童免疫接种率,控制易感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对广西某边境县免疫规划工作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某边境县120户家庭,进行免疫规划相关知、信、行的基线调查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多种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后再分层随机抽取120户家庭进行调查,了解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免疫规划相关的知、信、行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孩子上幼儿园或小学时需要出示接种证、孩子去外地可以免费接种疫苗、麻疹会传染、麻疹会发热出疹"的知晓率分别达到82.50%、 81.67%、 44.17%、 53.33%、60.83%,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308、 33.338、 5.813、 31.966、 25.651, P均0.05);干预后,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支持态度明显提高,赞同或非常赞同"接种疫苗对孩子身体有好处"的儿童监护人从干预前的80.00%上升到干预后的90.84%(x~2=8.855、 P=0.012),赞同或非常赞同"接种麻疹疫苗能防止麻疹发病"的儿童监护人从干预前的73.33%上升到干预后的89.17%(x~2=11.207、 P=0.004);干预前、后儿童监护人的免疫规划相关行为无明显改变(x~2=0.280、 P=0.597),调查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也无明显区别(x~2=0.088、 P=0.766)。结论短期的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也能改变其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态度,却难以改变其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童预防接种需求与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卫生政策,调整儿童计划免疫内容及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佛山市罗村街道0~6岁儿童预防接种需求与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的需求状况、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儿童单苗接种率为92.7%~99.7%,“六苗”全程接种率为90.1%;34.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二类疫苗(计划外收费疫苗),有200名儿童家长(27.9%)会选择价格较贵的进口疫苗;716名家长中对预防接种知识6个条目均回答正确的人数为0,答对〉4个条目的家长有431人(6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在该地居住时间、家庭收支情况。结论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较高,均保持在90%以上,二类疫苗“接种贵”现象逐渐成为亟待解决问题,应加大预防免疫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2.
陈晓艳  李广茹  刘娜  高捷  张爱军 《职业与健康》2013,(24):3339-3340,3347
目的通过了解社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市路北区6个社区内的42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长对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疫苗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知晓率低;儿童的父亲与母亲、不同年龄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家长、不同经济状况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将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应把低文化程度的家长、经济状况较差的家长、流动儿童家长作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温州市8月龄~4岁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MV)初免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儿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调查温州市1 167名流动儿童和监护人的人口学特征、MV疫苗预防接种情况、监护人知识、态度、预防接种服务及利用情况,分析MV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结果]MV初免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3%、69.2%,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长的工作时间、胎次、预防接种的信息来源、是否了解预防接种、有无必要接种、接种前主动告知医师孩子的健康状况、持有预防接种卡、证为流动儿童MV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温州市流动儿童MV初免及时接种率较低,监护人及时免疫意识和免疫服务有待加强,并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MV初免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民工学校学生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闵行区10个街道(镇)32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大班1282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家长了解孩子一出生就需要接种疫苗并愿意配合孩子疫苗接种.93.53%的家长愿意主动配合学校在入学时上交《预防接种证》,但30.66%家长曾遗失过孩子的《预防接种证》。结论迫切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卫生态度和职业卫生行为,探讨健康教育对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抽取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9%~92.2%提高至干预后的75.9%-96.6%。干预前职业卫生正面态度比例均高于90%,干预后达到100%。干预前职业卫生行为实施率较低,干预后都有显著改善。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知信行,通过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建立正确的职业卫生监管模式,能提高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率以及对计划免疫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计划免疫接种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计划免疫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普及了计划免疫知识,明显提高了计划免疫率及对计划免疫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虹桥约健康"微信平台开展专项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在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中对接种二类疫苗(nNIP)认知、态度与实际接种率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0~36个月龄常住儿童(≥6个月)中经招募,按1:1:1年龄分层设计,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共收集270例,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5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管理上加上通过"虹桥约健康"微信平台的定期微信传播与更新讯息的健康教育方式强化教育,并建档进行个性化、优化跟踪管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用自拟的流调表及评分方法评估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间儿童与家庭一般情况可比,家长对二类疫苗(nNIP)的认知、态度和意愿接种率等具有可比性(P>0.05)。经3个月、6个月强化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家长在二类疫苗(nNIP)的认知、态度、实际接种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均有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1)。结论采用"虹桥约健康"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可提高家长对二类疫苗(nNIP)的认知、实际接种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但个性化、优化后的强化干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参照《COPD自我管理知识手册》进行自我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运动耐力等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分钟步行试验(6 MWT)和Borg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和6 MWD均高于对照组,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D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呼吸困难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