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 Toll 样受体7(TLR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 A549细胞诱导产生 I 型干扰素(IFN)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RSV 感染组、TLR7 siRNA 沉默组,分别于感染的4、8、12、24 h 后收集各组细胞以及培养上清液。TLR7 siRNA 通过瞬时转染 A549细胞,半定量 RT-PCR 法检测 TLR7基因沉默效果;TRIzol 试剂提取细胞总 RNA,检测 TLR7、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IFN-α、IFN-β的 mRNA 表达量变化;通过 Western blot 法检测 TLR7蛋白表达量;ELISA 法检测感染不同时间点 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FNα/β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转染24 h 后 TLR7 siRNA-2有效抑制 TLR7 mRNA 表达;② RSV 感染A549细胞后,TLR7、IRF7、IFN-α/β的 mRNA 以及 TLR7蛋白的表达量均升高,并与 RSV 感染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关系;沉默 TLR7后,TLR7、IRF7、IFN-α/β的 mRNA 以及 TLR7蛋白的表达量较感染组均有明显下降;③ RSV 感染 A549细胞后,明显上调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IFN-α/β的水平,TLR7 siRNA 沉默组 IFN-α/β的表达水平较 RSV 感染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IFN-α的表达量下调更为显著。结论RSV 感染A549细胞后,TLR7被活化能够诱导产生I 型IFN,发挥抗病毒作用,且TLR7诱导产生的I 型IFN 以IFN-α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结构蛋白NS2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活化TLR7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RSV感染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设立正常对照组、RSV感染组、RSV NS2小干扰RNA沉默组(NS2 siRNA+ RSV组)及TLR7激动剂组(R848+RSV组).各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的4、12、24、48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TRIF、TRAF6及p-IκB-α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干扰素α(IFN-α)、IFN-β含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TRIF、TRAF6、p-IκB-α蛋白的表达量较低,经RSV感染之后,随感染时间增加,表达量升高;在NS2siRNA+ RSV组三者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上调,但相对于RSV感染组,表达下降,表明RSV NS2可以活化TRIF、TRAF6及p-IκB-α蛋白的表达.RSV感染组及NS2 siRNA+ RSV组、IFN-α、IFN-β含量随感染时间增加逐渐升高,4h开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848+RSV组IFN-α和IFN-β呈时间依赖性增加,感染4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2在病毒感染A549细胞过程中激活TLR7,抑制了IFN-α和IFN-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鼠后,肺内Toll样受体7(TLR7)的水平变化,初步研究TLR7活化在RSV感染中介导产生的I型干扰素(IFN)抗病毒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以RSV滴鼻感染BALB/c鼠建立急性肺炎模型,并预先给予TLR7特异性激动剂咪喹莫特(Imiquimod)处理,分别于感染后4、8、12、24 h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取肺组织,并以未感染病毒的BALB/c鼠为正常对照组。①HE染色观察肺的病理学改变;②用TRIzol提取肺组织总RNA,RT-PCR法检测鼠肺内TLR7、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及RSV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mRNA的表达;③Western blot法检测鼠肺组织TLR7蛋白的表达变化;④空斑形成实验(PFU)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肺组织匀浆中RSV滴度。结果①HE染色显示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泡结构破坏程度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加重,经Imiquimod干预后肺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肺泡结构破坏较RSV感染组明显减轻;②在mRNA转录水平,RSV感染早期,感染组上调TLR7、IRF3/7、IFN-α/β、RSV F基因的表达;在预先给予TLR7特异性激动剂Imi-quimod处理组,TLR7、IRF7、IFN-α的mRNA比感染组相同时间点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升高有显著性差异,而IRF3、IFN-β表达量在Imiquimod干预后与RSV感染组相比升高不明显;而RSV F基因的mRNA表达量较RSV感染组明显下降;③在蛋白水平,RSV感染组上调TLR7蛋白的表达;在预先给予TLR7特异性激动剂Imiquimod处理组,TLR7蛋白表达量较感染组显著升高;④RSV感染BALB/c鼠肺后,肺组织匀浆中RSV滴度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给予TLR7激动剂Imiquimod处理组,RSV复制滴度水平较感染组明显减少。结论 RSV感染BALB/c鼠后通过活化TLR7,诱导Ⅰ型IFN的产生。用Imiquimod激动TLR7后,Ⅰ型IFN表达量较RSV感染组明显升高,RSV F基因和肺组织匀浆中RSV滴度水平明显减少,以及肺部炎症减轻,表明RSV引起的抗病毒免疫机制与TLR7活化的转导途径有关;而且激动TLR7后,IRF7和IFN-α的表达较IRF3和IFN-β明显升高,表明了IFN-α可能是主要通过IRF7通路由TLR7诱导产生的最主要Ⅰ型IF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IG-Ⅰ)和Toll样受体3(TLR3)两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A549细胞后诱导的炎症和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RSV感染A549细胞后0,2,4,8,24hRIG-Ⅰ,TLR3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3(SOCS1/3)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特异性的si-RNA分别抑制RIG-Ⅰ和TLR3两个受体基因的表达,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RSV感染抑制后的A549细胞不同时间点SOCS1/3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SV上调RIG-Ⅰ/TLR3两受体及SOCS1/3mRNA的表达(P<0.05);抑制RIG-Ⅰ及TLR3后,SOCS1/3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RSV感染A549细胞后上调负性调节因子SOCS1/3的表达,其表达不依赖RIG-Ⅰ及TLR3受体途径,可能由病毒复制直接诱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上皮细胞中抗病毒信号激活以及细胞因子负调节系统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RSV感染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培养上清中0,1,2,4,8,12,24 h干扰素α(IFNα-)的浓度;RT-PCR检测病毒感染后各时段上皮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3和Toll样受体(TLR)3,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RSV感染上调Hep2细胞SOCS3 mRNA的表达(P<0.05),SOCS1的表达先增高后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TLR3,TLR4 mRNA的表达增高表现为时间依赖性(P<0.05);IFNβ-的表达在RSV感染后短暂升高而后迅速降低并低于基础表达量(P<0.05)。结论:RSV感染Hep2细胞后上调TLR3,TLR4和SOCS3 mRNA的表达,抑制IFN-α的分泌,提示病毒复制可能通过上调SOCS3而拮抗TLR途径激活的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3,Toll样受体(TLR)3、TLR4 mR-NA表达影响,探讨SOCS3在病毒感染上皮细胞后对Ⅰ/Ⅱ型细胞因子的调节效应。方法:设计人SOCS3特异小干扰RNA(si-RNA),转染上皮细胞A549,RSV感染后不同时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不同时间点细胞SOCS3、TLR3、4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干扰素(IFN)-β和白细胞介素(IL)-8的浓度。结果:RSV感染上调A549细胞TLR3、4和SOCS3 mRNA的表达。SOCS3在感染后1 h升高,2 h达到峰值,分别为0 min的2.1倍和6.2倍(P<0.05),随后逐渐恢复至基础水平;TLR3、4在感染后2 h增加,并在24 h内持续表达较高水平。IL-8于24 h开始增高,24 h较基础水平增加25倍;IFN-β虽增高,但与基础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抑制SOCS3,对TLR3、TLR4 mRNA无显著性影响,但早期上调IFN-β的表达,IL-8虽有增高,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RSV感染早期通过上调SOCS3表达调节上皮细胞差异表达Ⅰ/Ⅱ型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7.
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TLR4表达与气道高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肺TLR4表达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生后6周16只清洁级BALB/c小鼠被同等分成RSV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后1周两组经吸入相同递增浓度乙酰甲胆碱检测气道高反应性,使用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TLR4mRNA表达,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为3.2g/L时两组气道阻力差异有显著性(P<0.01)。TLR4/β-actin的值分别为对照组0.239±0.055,RSV感染组0.361±0.10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TLR4 mRNA表达与吸入3.2g/L乙酰甲胆碱时的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1(P<0.05)。结论:小鼠RSV感染后肺TLR4表达增强并呈气道高反应性,二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肺上皮A549细胞后,Toll样受体3(TLR3)的水平变化及其产生的I型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方法RSV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肺上皮A549细胞,并给予TLR3特异性抗体处理,分别感染4h、8h、12h、16h和24h后收集各组细胞。未感染病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lit—PCR法检测TLR3、IFN-α、IFN—β,RSVF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RSV感染A549细胞后,TLR3、IFN—α、IFN-β,RSVF蛋白的mRNA表达量均升高且有时间依赖性。结论RSV感染A549细胞后可上调TLR3表达,其活化细胞介导产生的I型干扰素能起到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A549细胞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IL-17及人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辅助蛋白1(hCLCA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和IL-17抗体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传代细胞随机分6组:罗格列酮/RSV组、罗格列酮/GW9662/RSV组、DMSO/RSV组、IL-17抗体/RSV组、GW9662/RSV组、细胞对照组。DMSO/RSV组予0.02% DMSO预处理0.5h,罗格列酮/RSV组予罗格列酮(10μmol/L)预处理0.5h,罗格列酮/GW9662/RSV组在应用罗格列酮前先以GW9662(10μmol/L)预处理0.5h,IL-17抗体/RSV组在RSV感染前予IL-17抗体预处理2h。各组培养6、12、24h收获细胞及上清液待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PARγ、IL-17、hCLCA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CLCA1蛋白水平,ELISA检测IL-17蛋白表达。结果 与细胞对照组相比,DMSO/RSV组PPARγ、IL-17、hCLCA1 mRNA和蛋白表达在3个时间点均明显升高,随时间增加表达量增加,24h达高峰,与1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在同一时间点上罗格列酮/RSV组、IL-17抗体/RSV组IL-17、hCLCA1mRNA和蛋白均明显低于DMSO/RSV组,与罗格列酮/GW9662/RSV组相比,罗格列酮/RSV组IL-17、hCLCA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罗格列酮及IL-17抗体对IL-17 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在干预后6h最强,与12、24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抑制RSV感染后IL-17、hCLCA1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机制可能为上调PPARγ基因的表达,使PPARγ活性增强,在转录水平下调IL-17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豚鼠肺组织M受体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豚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不同时间内肺组织M胆碱能受体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建立RSV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肺组织M胆碱能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结果:鼻内滴入RSV3天后,豚鼠肺组织就出现炎症改变,5~7天达高峰,14天基本恢复正常。肺组织病毒分离及免疫荧光检查均证实为RSV感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表明肺组织M受体在感染RSV后3天就出现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增高,平衡解离常数(Kd)值降低,第5、7天时,Bmax达高峰,Kd值达最低值,第21天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滴入RSV可形成豚鼠RSV感染模型。RSV感染后引起肺组织M受体数量的增加,亲和力上升,这种改变持续时间较长,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鼠肺组织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Balb/c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于第1、14天予生理盐水0.2 ml腹腔注射,第21~25天用37℃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30 min;RSV感染组,于第19、20、21天,以RSV按浓度1×106PFU、100μl/次鼻腔滴入;哮喘组,第1、14天予以鸡卵白蛋白(ovalbumin,OVA)100μg、AL(OH)32 mg腹腔注射,第21天开始激发,以2%OVA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30 min,持续激发5 d;双重感染组,模型制备同哮喘组,第19、20、21天,以RSV按浓度1×106 PFU、100μl/次鼻腔滴入;地塞米松干预组,RSV感染同RSV组,第21~25天予腹腔注入地塞米松0.2 mg/(kg·d)。末次激发后24 h,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0.3 ml/kg),处死小鼠,取左肺上叶和右肺中叶,4%甲醛固定,分别用于免疫荧光检测GRK2的表达和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取右肺下叶用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GRK2的表达;无菌条件下取左肺下叶,用于肺组织病毒分离及免疫荧光鉴定。结果:RSV组GRK2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重感染组GRK2表达较RSV组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干预组GRK2表达较RSV组显著减少。结论:RSV感染小鼠肺组织后GRK2表达增加,合并哮喘时表达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干预对GRK2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鼻黏膜下成纤维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下鼻甲鼻黏膜进行上皮细胞及黏膜下成纤维细胞培养,将RSV感染鼻黏膜上皮细胞后,用其培养上清液刺激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用荧光定量PCR分别于6,12,24,48h时测定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白细胞介素8(IL-8)及生长调节癌基因α(GRO—α)的mRNA表达程度;用ELISA方法分别于24,48h测定培养液中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RANTES,IL-8,GRO-α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实验组IL-8,GRO-αmRNA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RANTES,IL-8,GRO-α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被RSV感染的鼻黏膜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G基因,构建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和鉴定。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感染HRSV的HEp-2细胞中获得G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easy载体,经核酸序列分析,进一步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与预期一致,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没有发生无义突变。转染COS-7细胞后,RT-PCR检测到G基因有转录,Western blotting分析观察到G蛋白特异性的表达条带。结论成功克隆A亚型HRSVG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因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影响。方法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病毒毒力鉴定;试验分6组:对照组、RSV组、RSV/anti-TLR3组、RSV/IFN-γ组、RSV/IL-4组、RSV/地塞米松组,感染复数(MOI)为2的RSV病毒液吸附感染1h,不同处理因素分别加入培养基共培养;培养6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TSLPmRNA表达水平变化,培养24h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TSLP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经Hep-2细胞培养扩增获得足量RSV病毒;RSV感染16HBE细胞6h,可使细胞TSLPmRNA表达水平增高(是对照组的1.63±0.08倍)(P<0.001);加入anti-TLR3阻断TLR3受体,细胞TSLPmRNA表达量下降(P=0.034);加入重组人IFN-γ,细胞TSLP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01);加入重组人IL-4,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25);加入地塞米松,细胞TSLP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01)。RSV感染后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Ⅰ型干扰素(IF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Balb/c小鼠的长骨中分离骨髓细胞,经过培养和刺激后得到BMDCs。将BMDCs接种于6孔板中过夜,然后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RSV感染细胞,用RT-PCR法检测RSV的非结构蛋白-1(NS-1)和非结构蛋白-2(NS-2)基因在BMDCs中表达。在另一组实验中,BMDCs经RSV感染24 h后,分别用IFN-β或IFN-γ刺激,然后收集细胞和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FN信号通路的STAT1、STAT2及磷酸化的STAT1(P-STAT1)、STAT2(P-STAT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以不同MOI的RSV感染BMDCs 24 h后,RSV NS1和NS2的表达随着感染MOI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说明RSV病毒能在BMDCs细胞中复制。RSV感染能增加IFN-β信号通路STAT1和STAT2蛋白的表达,但却抑制了P-STAT1和P-STAT2的表达,而紫外线灭活的RSV(UV-RSV)感染对它们的表达却没有影响;而且RSV感染对Ⅱ型IFN(IFN-γ)诱导的STAT1的磷酸化也没有抑制作用。结论RSV感染BMDCs后,能特异性地抑制Ⅰ型IFN诱导的STAT1和STAT2磷酸化,从而抑制Ⅰ型IFN信号通路,这可能是RSV逃避宿主抗病毒免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应用引物设计原则,选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F基因作为扩增靶序列,独立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建立了一个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SVRNA的方法。结果:对引物进行敏感度实验,其检测敏感度为每ml10TCID50s(50%tissuecultureinfectivedose)的病毒量;用副流感病毒1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腮腺炎病毒和腺病毒2型作对照,均无预期扩增产物出现,证实了设计引物的特异性;用建立的逆转套式PCR方法对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发现3例阳性,2例阴性;同时用病毒培养法检测,结果完全相同。提示: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和观察结果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