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挂车生产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防控职业性噪声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生产企业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对纯音听阈、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检查驻马店市噪声作业工人1 156名,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为15.74%,高血压异常的检出率为17.99%,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为20.85%,各项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组的纯音测听、高血压及心电图检查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企业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只有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挂车制造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洛阳市某热电厂噪声对其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选择同一部门接触噪声作业的126名工人为接噪组,从事其他工种的81名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和血压检查。 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检出率17.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5%,听力异常检出率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噪组不同工龄段工人的高血压检出率、听力异常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污染,对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均产生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铸造厂36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健康状况调查,同时选择了同单位无噪声接触史的160名工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触组听力损失率,神经衰弱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率和尿液分析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可对工人健康造成一系列损害,应控制噪声源,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噪音环境的作业工人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调查长期接触噪音环境的作业工人18 1例为接噪组,非接触噪音环境的作业工人17 3例为对照组,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和血压检查。结果接触噪声环境作业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为12.2%,高血压检出率为9.9%,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接噪组中,因工龄段不同的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高血压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长期作业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均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某厂噪声作业工人113例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某厂接触噪声作业的113名工人及无噪声影响的99名人员进行对照调查分析,包括电测听、血压、心电图检查。结果 接触组人员的听力下降,高频听力损伤为46.02%。耳鸣、血压增高(19.47%)、心电图异常(35.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工矿企业必须加强对噪声环境的治理并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改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非噪声作业工人(对照组)和96例纯音听阈正常的噪声作业工人(噪声组)进行纯音测听和DPOAE测试,比较两组的纯音听阈、DPOAE幅值和引出率。结果①噪声组和对照组各频率纯音听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噪声组的DPOAE幅值在3kHz、4kHz、6kHz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噪声组在3kHz、4kHz和6kHz三个频率处的DPOAE引出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DPOAE能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噪声对纺织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纺织公司454例噪声作业人员作为观察组,选择某服装公司556例非噪声作业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心电图和血压结果。结果观察组听力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纺织工人听力和血压的有明显影响;纺织工人接触噪声时间越长,造成噪声聋的可能性越大,建议企业加强噪声危害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噪声联合金属粉尘暴露对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影响,特对噪声作业工人和噪声联合金属粉尘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冲压车间噪声作业人员105人为噪声接触组,噪声和金属粉尘作业人员135人为联合接触组,另选择从无有毒有害接触史的普通体检工人108人为对照组,对不同组纯音听阈测试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噪声接触组、联合接触组纯音听阈测试异常检出率、高频4 000 Hz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联合接触组纯音听阈测试高频4 000 Hz异常率高于噪声接触组(P0. 05)。结论噪声联合金属粉尘暴露会增加听力损伤程度,尤其是对高频4 000 Hz的损伤,在对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过程中应加强对噪声联合粉尘暴露人员的健康监护,以减轻噪声联合金属粉尘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甘露  刘学文  梁伟超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394-1395
目的探讨噪声对印刷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预防控制噪声的职业危害,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某印刷厂噪声作业工人210名为噪声接触组,同时选择不接触噪声管理人员190名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听力、血压、心电图等项目检查。结果噪声接触组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8%、4.8%、8.6%,对照组检出率分别为0、1·6%和3·2%。听力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接触噪声对听力和心脏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并可能是印刷工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公司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公司接触噪声作业的145名员工与未接触噪声作业的110名员工进行对照分析,对两组的心电图、血压、电测听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两组高血压患病率、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工龄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听力损伤也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工龄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结论抓住噪声源头的治理,给员工佩带防护耳塞或耳罩,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提高他们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赵春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2):141-142
目的了解噪声对纺织女工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纺织厂接触噪声的403名工人进行一般性健康检查和听力测试,听力测试采用经检测的丹麦产AD226型纯音测听诊断仪。结果长期接触噪声听力损失非常严重。接噪组不同性别比较,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5),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女性也高于男性(X^2=8.62,P〈0.01);接噪组女职工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X^2=4.09,P〈0.05),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组(X^2=5.23,P〈0.05)。结论纺织噪声可引起听力损伤。女职工心电图、血常规异常改变均有增高。  相似文献   

12.
泰兴市铸造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国  王飞霞  黄亚泉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472-1473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粉尘和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泰兴市某铸造厂240名铸造车间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单位无噪声和粉尘接触史的160名工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铸造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组工人心电图各种异常率比较,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高电压和ST-T波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铸造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率与工龄无关。结论铸造作业环境对生产工人心血管系统可造成一系列损害,应防尘除噪,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心功能的影响,制定更合理的防护措施。[方法]2008年5月。对太原市某卷烟厂125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心脏健康监护。并与对照比较。[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噪声组125人为10.40%,对照组125人为6.40%(P〉0.05);心电图异常率,噪声组为47.20%,对照组为20.80%(P〈0.01)。[结论]本次调查调查对象的样本量较少,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确定噪声对卷烟厂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生产性噪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影响。方法对486名噪声暴露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其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脉冲噪声强度峰值平均值为9915dB(A),稳态噪声等效强度(Leq-8h)平均值为82.96dB(A);486名噪声暴露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听力测定异常检出率为38.6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8.64%,血压偏高检出率为7.61%。脉冲噪声暴露人群的听力测定异常和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高于稳态噪声(P〈0.05)。稳态噪声等效强度(Leq-8h)与其暴露人群的听力测定异常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冲噪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影响较稳态噪声大,稳态噪声等效强度(Leq-8h)与暴露人群听力测定异常检出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黄旭  王国彬  范秀红  李照亮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23-1224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钻石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Z188-2007噪声作业体检规范,对该厂636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2.64%,不同年龄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P0.05),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P0.05),听力损失与性别无直接关联(χ2=1.89,P0.05)。结论该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低强度噪声对作业人员危害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强度噪声对作业人员身体的危害情况。方法使用声级计测定作业环境噪声强度,使用听力计测定接触低强度噪声[81.5~84.5dB(A)]某加工企业作业工人125人的听力,并调查作业人员的工龄,自觉症状(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及体检的心电图结果;采用不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122人常规体检的结果作为对照。结果接触低强度噪声作业人员的噪声性高频听力损失率为25.2%,且随着工龄增长而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各项自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暴露在低强度噪声下的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较严重,自觉症状很明显,为保护作业工人不发生职业性噪声聋及工伤事故发生,建议加强这类人员的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7.
黄轶花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697-2698
目的了解噪声对冶金设备厂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15名噪声作业工人为调查组,行政和后勤人员93名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听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组的听力损失为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1),并且听力损失随着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噪声对常熟市冶金设备厂作业工人听力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唐山市某重工企业苯接触工人及噪声接触工人健康状况及苯、噪声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特点,为制定健康监护策略及有效的保护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空气中苯浓度、噪声强度进行监测,对接触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以该企业不接触苯及噪声的工人为内对照组,对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接触工人702人,查出各种异常者303人,异常率为43.16%。苯接触工人白细胞下降率(10.26%)与对照组(3.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5,P0.01)。噪声接触工人815人,查出各种异常者685人,异常率84.05%。噪声接触组高频损伤、语频损伤、神经衰弱、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有一定影响,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工人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9.
左虹  王力民  唐瑾  木拉提 《职业与健康》2013,29(17):2142-2144
目的了解噪声对发电车乘务员的听力损害程度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272名发电车乘务员进行血压、心电图、纯音气导听阈检查。结果血压正常、正常高值、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1.7%、55.9%、22.4%,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律的改变、左室高电压及电轴左偏、ST段和T波异常。纯音气导听阈检查结果显示,接触噪声工龄10~19a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的检出率(12.6%)明显高于接噪工龄〈10a的检出率(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9dB的检出率为18.3%,并且接噪工龄10~19a、≥20a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9dB的检出率(分别为22.5%、29.4%)明显高于〈10a的检出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3、5.53,P〈0.01和〈0.05)。结论噪声对发电车乘务员听力的损害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加重,应重视该岗位作业人员血压在正常高值及纯音听阈在26—39dB范围检出率较高这一情况。应在隔音降噪、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防护方面做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