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医学生吸烟行为及控烟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潍坊某医学院校抽取67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4.6%,男生尝试吸烟率为40.1%,女生尝试吸烟率为16.2%,医学生吸烟率为5.4%,男生吸烟率为13.1%,女生吸烟率为1.2%,不同性别学生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医学生吸烟率远低于一般人群,但尝试吸烟率较高,对控烟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控烟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城市青少年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及吸烟相关认知状况,了解学校控烟措施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江门市抽取大学、中学、小学各1所,各调查100名学生,在增城市抽取中学、小学各1所,各调查100名学生,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学生被动吸烟调查问卷》对学生吸烟、被动吸烟情况、吸烟相关知识等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800人,其中男生474人,女生326人。学生现在吸烟率为6.3%,男生为8.4%,女生为3.1%,大、中、小学生分别为8.0%、7.3%、4.0%。学生在家里和家外遭受被动吸烟的比例分别为32.4%和36.1%。学生中父母、朋友、老师吸烟,学生自身尝试吸烟率较高。学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损害健康的知晓率分别为95.9%和91.1%。小学生控烟相关教育开展较好,大学校园内控烟宣传栏和组织控烟为主题的活动较少。结论青少年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较为严重,要通过大力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控烟与戒烟相关服务与资讯,来预防青少年吸烟和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市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市3所高校(医学院校1所、非医学院校2所)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年级分层整群抽样,使用统一问卷进行有关吸烟与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共调查2500名,获得有效问卷2472份,应答率为98.9%。大学生吸烟率为21.9%(542名),其中男生吸烟率为34.8%(506名),女生吸烟率为3.5%(36名),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烟草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吸烟与控烟态度等与吸烟行为相关(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非医学专业、城镇、对烟草危害知晓率低、对被动吸烟态度忍让、对他人吸烟持赞成态度的均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对吸烟和控烟的态度与吸烟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控烟立法后医学院校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及对吸烟行为的劝阻情况,探寻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三个学院学生1204人.结果:在1204名被调查者中,吸烟者60名,总吸烟率为5.0%,男生吸烟率13.6%,女生吸烟率0.5%.非吸烟者1144名,被动吸烟率36.0%,男生被动吸烟率51.3%,女生被动吸烟率29.2%.家中有人吸烟的学生725名,其中有50.3%的学生在一个月内进行过劝阻.结论:公共场所禁烟后,被动吸烟率居高不下,即使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接近一半的学生仍然不对其加以劝阻.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高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在校高中生吸烟现状、影响因素及对控烟态度,为更有效地在青少年中开展控烟提供依据。方法 现况调查。结果 总吸烟率为8.14%,其中男生吸烟率(11.90%)高于女生(2.35%);职高学生吸烟率最高(13.88%)。与吸烟有关的主要因素为好奇和社交需要等;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与化程度;主课教师吸烟、父母吸烟或母亲吸烟与学生吸烟关系尤为显;对控烟行动有60% ̄85%持积极态度。结论 高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中学生吸烟流行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吸烟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19个区的57所学校(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各19所)11~20岁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9239人,其中初中生3112人(男1565人,女1547人),高中生3097人(男1475人,女1622人),职业学校学生3030人(男1734人,女1296人)。上海中学生总吸烟率为19.5%,其中初中生吸烟率为6.9%,男生10.5%,女生3.2%;高中生吸烟率为16.7%,男生24.7%,女生9.4%;职校生吸烟率为35.2%,男生47.1%,女生23.4%,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占49.1%;朋友提供香烟是中学生第一支香烟的主要获得途径,占53.3%。结论目前上海市中学生吸烟率仍在上升,特别是高中生和职校生。普及吸烟危害健康知识,提高抵御第一支香烟能力应是中学控烟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吸烟现状及烟草相关知识和态度,为今后健康教育和控烟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该师范大学1—3年级在校学生1100名,调查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吸烟相关的知识、信念、行为。结果1100名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11.4%,其中男生吸烟率为21.8%,女生吸烟率为2.2%,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1)。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好奇、社交需要、周围朋友影响等。结论师范生虽然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程度较高,但吸烟现象不容忽视,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以控制师范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8.
杨建文  郑慧芳  田宇  张虎祥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79-2581
目的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前吸烟的社会心理因素,为学校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别访谈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理工大学毕业生36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男生为87.94%,女生为79.52%;现吸烟率男女生分别为65.60%和22.89%;每天吸烟2—10支的男生占62.41%,女生每天吸烟少于2支的占65.06%。结论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尝试吸烟和吸烟率很高,好奇、人际交往、同学和朋友是吸烟的主要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大学校园开设戒烟干预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豫北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卫生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学生吸烟情况及相关卫生知识,探讨相应干预对策。方法 采取横断面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南省豫北4市387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吸烟率为19.86%(男生吸烟率为36,98%,女生吸烟率为2,39%),中学生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吸烟男生中,首次吸烟年龄在12岁以下的占36.00%。中学生吸烟成因复杂,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生控烟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生理与心理等因素研究分析,采取综合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状况,为在维吾尔族中学生中开展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进行整群抽样,在抽取的2130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为14、18%(男生31~30%,女生2.39%),吸烟率为12.09%(男生27.24%,女生1.65%)。促使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烦恼或无聊(42.09%),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酒、父母亲吸烟、零用钱较多。戒烟的主要原因是吸烟有害健康(75.78%)。男生吸烟相关知识得分低于女生、初中生得分低于高中生、吸烟者得分低于非吸烟者。75.78%的学生支持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结论维吾尔族中学生的吸烟率较低,有较高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对禁烟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应针对影响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的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于奎龙 《职业与健康》2014,(14):1987-1989
目的了解宝鸡市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吸烟行为状况,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4个年级2 1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总吸烟率为22.8%,尝试吸烟男生所占比例为36.4%,女生为14.1%;第1次吸烟年龄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过去30 d内男生吸烟的天数明显多于女生;男生轻度吸烟率为19.2%,女生为17.9%;经常吸烟率男生为1.4%,女生为1.2%;男生重度吸烟率为1.3%,女生为0。结论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吸烟率与全国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应通过健康教育,对吸烟成瘾行为定期进行调查,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于奎龙 《职业与健康》2014,(8):1108-1110,1116
目的了解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饮酒的状况,为控制大学生酒精滥用行为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4个年级18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总的饮酒率为48.0%,男同学为56.2%,女同学为42.4%,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13岁以前第1次饮酒率为46.5%,女生为26.4%;饮酒频率方面,有27.3%的学生在过去30天每天至少喝过1杯酒,男生为40.6%,女生为18.2%;重度饮酒饮酒率为2.0%,男生为3.2%,女生为1.1%;第1次饮酒年龄、饮酒频率与重度饮酒率指标在性别与年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醉酒率为17.7%,10次以上醉酒率四年级最高,为2.5%。结论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普遍,应通过宣传指导、发展大学生控酒志愿者,建立个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机制,有效干预大学生饮酒行为,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制定大学生控烟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抽取1 132名中国和巴基斯坦国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生男性吸烟率(34.94%,32.35%)高于女性(4.74%,0) (x2值分别为50.96,60.57,P值均<0.05);中国男性二手烟暴露率(54.21%)高于女性(45.70%) (x2=5.03,P<0.05).中国大学生二手烟暴露率(48.35%)高于巴基斯坦大学生(32.38%)(x2=38.31,P<0.05).二手烟暴露的主要场所为室内公共场所(中国为88.70%,巴基斯坦为67.65%).中国大学生对吸烟及烟草相关知识正确认知率(53.13%)高于巴基斯坦大学生(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9,P<0.05).饮酒(OR=4.273)、去网吧(OR=2.593)、家庭成员女性吸烟(OR=4.797)、朋友支持吸烟(OR=3.765)是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女性(OR=0.207)是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吸烟相关知识正确认知率高(OR=0.668)是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饮酒(OR=11.842)、室友吸烟(OR=5.303)、老师吸烟(OR=6.771)是巴基斯坦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现象较普遍.应大力开展烟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吸烟知识认知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滕州市城乡居民吸烟和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在居民中开展戒烟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在滕州市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城镇居民158人、农村居民402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60人,总吸烟率为25.18%,现吸烟率为22.86%。现吸烟率男性为35.67%,女性为2.75%。部分调查对象知晓吸烟的危害性,赞成不吸烟或应该戒烟,希望了解更多吸烟与控制吸烟的有关知识。[结论]滕州市部分城乡居民的吸烟率较高,吸烟与控制吸烟有关知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杨金友  张巧玲  向全永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8-2100
目的了解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及对吸烟的相关知识与态度,为学校控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09年10—11月对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59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总吸烟率为6.4%,男生为29.4%,女生为0.6%;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随年级升高而增高,不同年级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吸烟现象普遍,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对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入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以及对控烟和禁烟的态度。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随机抽取2009年到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取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450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现在吸烟率为28.00%(男性24.21%,女性3.79%),戒烟率为10.20%。在过去的7个工作日,26.00%的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曾被动吸烟,其中5.10%的从业人员则是天天被动吸烟;对单位的禁烟支持率达到97.66%;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控烟和戒烟知识的了解情况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烟及被动吸烟率偏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吸烟有害健康"的宣教工作,以降低昌平区公共场所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7.
钟忆文  李霞  杨静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387-1389
目的为全面加强对简易学校的管理,了解和分析外来民工子女中6~18岁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以便发现问题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促进民工子女学生健康成长。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宝山区1所简易学校,对1295名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对每个学生营养状况做出评价。结果营养不良率为19.69%,其中小学16.46%,中学26.43%;男生15.91%,女生25.45%;营养过剩率为13.28%,其中小学13.26%,中学13.33%;男生16.18%,女生10·00%。结论外来民工子女营养不良率过高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要关注、关爱女生,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重点预防和控制女生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8.
王志勇  李解权  梁亚琼  洪忻  徐斐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188-1190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中学生逃学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联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56个学校的168个班级7161名在校的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结果 该样本人群中逃学行为总的发生率为6.2%,逃学行为在性别、年龄和年级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障碍现患率为14,8%,男性抑郁障碍的现患率(16.4%)显著高于女性人群(13.0%),但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年级和城乡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患有抑郁障碍发生有逃学经历的风险显著高于无抑郁障碍者(调整优势比为:OR=18.6,95%CI=1.39—2.48)。结论 抑郁障碍者可能是逃学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逃学行为的发生、抑郁障碍已成为中学生人群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关职责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