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手术过程中获取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PD-L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均0.05);而与肿瘤TNM分期、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瘤栓有明显关系(P均0.05)。结论 PD-L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进展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蛋白S100A4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和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肿瘤标本74份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经病理证实正常结直肠组织40份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S100A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nm23H1、S100A4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S100A4与nm23H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S100A4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表达为棕褐色或棕黄色,研究组中S100A4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m23H1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且为棕黄色细颗粒,研究组中nm23H1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nm23H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肿瘤大小、肝转移、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发生部位、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且与TNM分期呈正相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A4阳性表达率与患者肿瘤大小、肝转移、年龄、TNM分期、发生部位、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且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A4表达与nm23H1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0.432,P0.05)。结论 S100A4蛋白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其与nm23H1基因联合检测,有利于明确患者转移、浸润、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ivin、Survivin、Fas、Fas 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102例胃癌组织中Livin、Survivin、Fas、Fas L的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表达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Survivin和Fas L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均0.05),Fas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Livi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Survivin的表达和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而Fas和Fas L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胃癌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的表达与Fas、Fas L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Livin、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受体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30例,取胃癌组织为研究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检测2组HMGB1和RAGE表达情况,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HMGB1和RAGE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MGB1和RAG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91%(101/230)和44.78%(103/230),对照组HMGB1和RAG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9%(40/230)和19.57%(45/2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MGB1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RAG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MGB1和RAGE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MGB1和RAGE会出现高表达,其对胃癌转移和浸润有预测作用,且HMGB1和RAGE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人胃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结果:survivin和HIF-1α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例(53.8%),54例(67.5%),与正常黏膜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survivin的表达和胃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HIF-1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而与TNM分期无关;survivin和HIF-1α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survivin和HIF-1α在胃癌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侵袭性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对其表达进行监控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urvivin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①正常胃组织中Survivin蛋白均阴性,50例胃癌组织中生存素总的阳性率为70%(35/50)。②Ⅰ、Ⅱ、Ⅲ、Ⅳ期胃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50%,82%,77%,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胃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5%(23/27),无淋巴结转移为52%(12/23),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Survivin蛋白阳性率在男性患者为68%,女性患者为75%,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0%,62%,74%,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胃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Kis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中Kiss-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0例胃癌标本和1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中Kiss-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关系。结果 Kis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Kiss-1在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Kiss-1在胃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术后检测对判断胃癌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zrin、Muc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Ezrin、Muc1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zrin、Muc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Ezrin、Muc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与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乳腺癌组织中Ezrin与Muc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Ezrin、Muc1的表达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9.
自第一例胃窦癌切除手术起,学者们不断探索胃癌淋巴结回流体系,予分组、分站,不断完善使其更加准确地从解剖学上描述胃癌淋巴结回流系统,建立起胃癌根治术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认识到胃癌淋巴结有跳跃性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细胞淋巴结包膜外播散导致腹膜转移和肝转移增加,使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且重要的因素已达成共识,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切除率明显影响预后,UICC在第5版中TNM分期也规定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数目至少要15枚,在修订的第3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废止了旧规约中解剖学N分期方法,采用以淋巴结数目确定N分期的方法,取消了过去第1站及第2站淋巴结等概念,推进胃癌根治术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PCNA mRNA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7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CNA mRNA 表达.结果:在高分化胃癌PCNA mRNA 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PCNA mRNA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CNA 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增加而升高;在I期胃癌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者(P<0.05).结论:PCNA 在胃癌的mRNA 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加良附方及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并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使用MTS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取实时PCR方法观察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中caspase-3及p53表达的影响;采取实时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结果:新加良附方药物血清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对胃癌细胞BGC-82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其作用与时间正相关。新加良附方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在48 h、72 h高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人胃癌BGC-823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水平,p5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GES-1细胞中的p53表达水平。新加良附方药物血清及薯蓣皂苷药物血清作用于BGC-823细胞后其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且随着时间增加其表达量升高;p53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并且与时间负相关。新加良附方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相比较,两者对caspase-3、p53的调控作用无明显差异;胃癌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结论:新加良附方及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可以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新加良附方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主要成分薯蓣皂苷。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抑制突变型p53表达相关。miR-34a可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应明确其作用并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健胃汤对胃癌患者MDR1-mRNA(多药耐药基因)、LRP(肺耐药蛋白)的逆转作用。方法:(1)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分析患者MDR1-mRNA、LRP在胃癌组织与外周血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2)采用PT—PCR法及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DR1-mRNA、LRP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性;(3)探讨参芪健胃汤对患者胃癌组织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主要靶点;(4)综合评价以参芪健胃汤辅助胃癌化疗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参芪健胃汤能抑制胃癌MDR1-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可逆转胃癌患者的多药耐药。结论:参芪健胃汤能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及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标本作为观察组,另取60例良性病变患者的胃粘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病理检查,同时对两组进行VEGF检测。结果:VEGF在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7%,明显高于在对照组中的表达(35.0%),对比差异明显(P<0.05);VEGF在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结果密切相关,其随肿瘤淋巴转移的发生、病理分化程度的升高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表达量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探索槲皮素抗胃癌的潜在生物靶标。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相关转录组和临床数据,分析胃癌转录组表达的差异基因,利用网络药理学找到槲皮素的作用靶点,找出槲皮素与胃癌的hub基因。通过KEGG通路,GO基因富集分析寻找hub基因的靶点及通路,探索hub基因的在胃癌临床数据中的生存分析和性状表达的差异。结果:1)共发现槲皮素142个靶点,共139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2)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槲皮素抗胃癌的作用通路可能与细胞衰老、MicroRNAs的表达、P53信号通路有关;3)生存分析发现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SERPINE1)、微囊蛋白-1(Caveolin-1)、雄性激素受体(AR)、转录因子E2F2(E2F2)、前列腺素E2受体EP3亚型(PTGER3)在胃癌中的表达差异会影响患者的预后(P<0.05);4)在胃癌的TNM分期中,AR与PTGER3的表达差异与胃癌的分期相关(P<0.05);5)GEPIA数据库分析,AR与PTGE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槲皮素抗胃癌机制可能和细胞凋亡、MicroRNAs表达和P53信号通路有关,通过多靶点作用于SERPINE1、CAV1、AR、E2F2、PTGER3,发挥抑制癌细胞,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对胃癌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干预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健脾化痰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法,制备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各组含药血清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24 h。采用流式表面标记技术检测SGC-7901细胞上PD-L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健脾化痰方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处理的胃癌细胞SGC-7901,24 h后PD-L1表达明显下降,平均荧光强度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且程剂量依赖型,免疫荧光染色法可进一步验证其结果。结论:健脾化痰方含药血清能降低胃癌细胞SGC-7901中PD-L1表达,且程剂量依赖型,其可能通过这一机制干预肿瘤的免疫逃逸,起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rb—B-2、P53和nm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乳腺癌Cerb-B-2、P53和nm2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erb—B-2阳性率为68.4%,P53为51.8%,nm23为71.1%。Cerb-B-2和P53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erb—B-2、P53和nm23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机制。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分为当归贝母苦参丸高、中、低剂量组(0.3,0.2,0.1 g·kg~(-1))和正常组,每组30只,ig 2次/d,连续给药7 d,制备含药血清,以空白血清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为空白组,实验组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处理SGC-7901细胞后用RTq PCR技术检测环氧合酶-2(COX-2),Bcl-2相关X蛋白(Bax),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OX-2,BAX,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剂量组使SGC-7901细胞COX-2 mRNA的表达量下降68%,BAX和PTEN mRNA的表达量分别升高99.7%和85.6%(P0.05),含药血清可以降低SGC-7901细胞COX-2的阳性表达率,升高其平均灰度值,升高BAX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减低其平均灰度值(P0.05)。结论:当归贝母苦参丸含药血清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BAX,PTEN,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抑瘤方)血清抑制MKN-45增殖和侵袭转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环氧合酶-2(COX-2)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细胞COX-2,PTEN蛋白表达。结果:参芪抑瘤方含药血清(2.8 g·m L-1)干预24,48,72 h后,抑制率为31.25%,33.09%,34.50%;参芪抑瘤方含药血清(2.8 g·m L-1)干预48 h后,细胞侵袭能力、转移能力和迁移能力分别下降了36.18%,49.46%,36.46%;COX-2 mRNA表达量下降90%,PTEN升高89.72%;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参芪抑瘤方组COX-2蛋白表达减弱;PTEN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通过影响COX-2,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MKN-45细胞的增殖,减弱其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芪抑瘤方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参芪抑瘤方3%,5%,10%含药血清干预BGC-823细胞后,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DKN)1B,CDKN1C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7,p5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作用于BGC-823细胞24,48,72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且与时间和浓度呈依赖关系;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作用于BGC-823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溶剂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参芪抑瘤方各组CDKN1B,CDKN1C mRNA表达上调(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溶剂组比较,参芪抑瘤方各组p27,p57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参芪抑瘤方含药血清可以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CDKN1B,CDKN1C mRNA及p27,p57蛋白表达,进而干预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参虎半夏汤联合CF/DCF方案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气虚毒蕴型IIIB-IV期胃癌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参虎半夏汤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化疗),每组33例。观察2组临床症状、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浓度等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KPS评分、生活症状积分、生存期、肿瘤大小及E-cadherin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症状积分、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虎半夏汤可能通过诱导E-cadherin表达,抑制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浸润,减小瘤体,进而改善气虚毒蕴型IIIB-IV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