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治法的中药复方对H22肝癌小鼠瘤质量、体质量及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观察不同治法的中药复方常规水煎剂的抑瘤作用,并通过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杀伤功能、T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及7干扰素(interferon-7,IFN-7)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来比较免疫功能状况。结果:以毒攻毒组小鼠瘤质量显著小于其他各组小鼠,抑瘤率达65.8%(P〈0.01);其他4组抑瘤率在10.1%~17.1%之间。以毒攻毒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出现脱毛现象;扶正培本组小鼠毛发生长良好,活泼好动。以毒攻毒组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stimulationindex,SI)增加显著(SI=4.34,P〈0.01),说明以毒攻毒组小鼠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其余各组小鼠sI均低于3,表明这些组的小鼠T细胞无明显增殖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以毒攻毒组小鼠NK细胞百分数显著增高,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的5.05、4.07和5.17倍(P〈O.01);扶正培本和化痰散结组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未见显著升高。IFN-7检测结果显示,以毒攻毒组小鼠T细胞分泌IFN-γ能力显著升高(P〈0.05);IL-4检测结果显示,除扶正培本组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和以毒攻毒组小鼠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也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以毒攻毒法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扶正培本法则有良好的强壮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鼠自然杀伤细胞在乌贼墨作用下的活性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乌贼墨对BALB/c小鼠脾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诱生作用。方法:用5%的乌贼墨给小鼠灌胃,连续5d后取不同时间的小鼠脾细胞,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同法观察乌贼墨对S180和Meth A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结果:口服乌贼墨后可使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诱生后24h至7d NK细胞杀伤活性处于高峰期,2周左右恢复正常水平;乌贼墨可使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瘤体缩小。结论:乌贼墨能诱导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抑制荷瘤鼠瘤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扶正升血颗粒对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H笼)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3个给药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经口灌胃给药10d,采用PHA体内刺激小鼠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测定NK细胞活性;用血清溶血素法测定体液免疫功能。结果:扶正升血颗粒可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升高血清溶血素水平。结论:扶正升血颗粒可提高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含金属硫蛋白(MT)蛋奶粉对荷瘤小鼠肝癌有无治疗作用。方法: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荷瘤鼠组20只、低剂量和高剂量含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在其余小鼠体内移植H-22小鼠肝癌细胞株形成移植性肝癌模型,连续用含MT蛋奶粉给荷瘤小鼠灌胃2周后,每组断头处死10只小鼠,取其脾脏,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IL-2活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8+和CD25+ T细胞百分率以及淋巴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的变化,以及3H-TDR 掺入法检测CTL和NK细胞杀伤活性,并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小鼠IFN-γ活性以及L929 体外杀伤法检测 TNF-α 活性。并于开始灌胃MT蛋奶粉后的第21~31天观察小鼠肿瘤大小。结果:在BALB/c小鼠形成肝癌第27、29及31天,含低剂量和高剂量MT蛋奶粉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肿瘤对照组(P<0.05);含低剂量和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较肿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 (P<0.01),含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小鼠脾脏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肿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P<0.05),其CD25+ T细胞百分率较肿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含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小鼠淋巴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同时,含高剂量MT蛋奶粉肿瘤治疗组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较肿瘤对照组(荷瘤鼠组)显著降低(P<0.05);荷瘤小鼠脾脏CTL细胞毒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含高剂量MT组CTL细胞毒活性显著高于荷瘤小鼠(P<0.05);荷瘤小鼠脾脏NK细胞毒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含MT肿瘤治疗组NK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荷瘤组小鼠,尤其以高剂量组为显著(P<0.01)。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含高剂量MT蛋奶粉显著增加了荷瘤小鼠的IL-2和TNF-α活性(P<0.01),含低剂量MT蛋奶粉对荷瘤小鼠的TNF-α活性亦有明显提高作用(P<0.01),对IFN-γ活性并无显著影响。结论:含MT蛋奶粉对肿瘤的治疗性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斑蝥合剂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斑蝥合剂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免疫调节的机制。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观察斑蝥合剂的抑瘤作用,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NK细胞杀伤功能、T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及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含量。结果:斑蝥合剂对荷瘤小鼠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65.76%;斑蝥合剂治疗组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和NK细胞杀伤百分数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斑蝥合剂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斑蝥合剂治疗更能改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斑蝥合剂治疗组小鼠T细胞分泌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4能力均有升高(P<0.05,P<0.01)。结论:斑蝥合剂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且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强小鼠体内T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缝裂层孔菌(PL)的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其抑瘤作用的机理。方法:建立小鼠实体瘤动物模型,连续10 d灌胃给予PL,处死后同时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皮下瘤重、胸腺重、脾重;采用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对ConA及LPS刺激的转化能力;采用绵羊红细胞作为抗原,检测荷瘤鼠抗体生成细胞功能;采用L929为靶细胞 ,检测NK细胞杀伤L929细胞功能;荷瘤鼠腹腔注射诱导剂诱生巨噬细胞,体外检测巨噬细胞 吞噬中性红功能。结果:PL 2.0、1.0 g•kg-1可抑制小鼠肝癌、胃癌和S180细胞的生长,其对肝癌的抑制率分别为38.19%和37.15%,对胃癌的抑制率分别为32.46%和30.91%,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6.09%和34.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L 2.0 g•kg-1可明显提高小鼠T、B淋巴细胞对ConA及LPS的反应性,提高淋巴细胞转化功能(P<0.05);抗体生成细胞实验结果显示,PL 2.0及1.0 g•kg-1剂量组A值高于对照组,说 明其溶血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量多于对照组,其抗体生成细胞溶解绵羊红细胞能力强于对照组(P<0.05, P<0.001);PL 2.0 g•kg-1也可提高小鼠NK细胞杀伤L929细胞功能, 杀伤率为67.82%,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PL 2.0及1.0 g•kg-1还可明显增强小鼠腹腔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PL能增强免疫细胞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抗瘤作用与激活体内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实验免疫学角度观察龟芪胶囊的扶正作用。方法:通过检测S180荷瘤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MФ吞噬功能,lewis肺癌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T淋转功能及IFN-γ和TNF-α含量等,观察龟芪胶囊三个剂量组及正常动物组、肿瘤模型组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龟芪胶囊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细胞因子。结论:龟芪胶囊可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香菇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运用中医“药食同源”的原理,研究香菇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的瘤重、抑瘤率及瘤体比观察香菇多糖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检测脾细胞的增殖分化、NK细胞的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研究香菇多糖对荷瘤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香菇多糖能明显减小S180荷瘤小鼠的瘤重和瘤体比(P〈0.05),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7%、46%、490%;明显增强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5);明显提高S180荷瘤小鼠脾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的活性(P〈0.05)。结论:香菇多糖能明显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生物蜂王浆抑制腹水型肝癌细胞H22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生物蜂王浆对腹水型肝癌细胞H22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的生物蜂王浆即:经扶正抗癌1号方、以毒攻毒2号方、清热解毒3号方喂养的蜜蜂所分泌的蜂王浆分别灌喂荷H22肿瘤小鼠后,观察其体内抗肿瘤效果。并以普通蜂王浆和生理盐水灌喂为对照。结果:在所有生物蜂王浆灌喂组中,1号生物蜂王浆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并能显增加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血IL-2和IFN-γ含量;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大部分变性坏死,肿瘤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1号生物蜂王浆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拟黑多刺蚁醇提取物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PVR)醇提取物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抑瘤机理。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PVR醇提液高、中、低实验组。各组小鼠腋下接种S180小鼠腹水肉瘤细胞,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实验组分别以0.5、1.0和1.5 g•kg-1 PVR醇提液灌胃,连续10 d,以肿瘤重量、抑瘤率,脾脏指数,白细胞介素2(IL-2),NK和LAK细胞活性及T、B淋巴细胞增殖为评价指标。结果:PVR明显抑制荷瘤鼠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脾细胞增殖反应和IL-2分泌,增强LAK和NK细胞的活性。结论:PVR体内抑瘤作用与其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癌扶正方水提液与醇提液对荷Lewis肺癌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50只),将制得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至C57BL/6小鼠右侧腋窝皮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水提组、醇提组,每组10只。顺铂组:隔日腹腔注射0.2mg/mL顺铂,0.2mL/只;水提组:灌服抗癌扶正方水提液(1g生药量/mL),0.2mL/只;醇提组:灌服抗癌扶正方水醇提液(1g生药量/mL),0.2mL/只;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4d。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反应,每4天称量一次体重。处死小鼠取血及脾脏,计算脾脏指数,检测白细胞含量,测量肿瘤体积和瘤重,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抗癌扶正方不同提取液干预24天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水提组小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现象明显改善;肿瘤体积、瘤重及脾脏指数明显减小(P0.05);白细胞明显升高(P0.05);体重无明显变化;肺组织病理显示瘤细胞出现灶状坏死区及核碎裂象,并有炎性细胞浸润,瘤组织内及其周围微血管减少;与顺铂组相比,水提组小鼠的白细胞和脾脏指数都有显著提高(P0.05),醇提组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抗癌扶正方水提液对荷Lewis肺癌有抑制作用,醇提液则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模拟岭南湿热复合因素造模实现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的构建,并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模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单纯病毒感染组(B)、湿热证模型组(C)、蒿芩清胆汤组(D)和阳性药物组(E)。A、B两组均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4 d,B组于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C、D、E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4d,同时连续10 d气候箱暴露,6 h/d,第11天滴鼻感染病毒1次,感染病毒后不再置入气候箱。D、E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2 h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 d。D组每日灌胃蒿芩清胆汤水煎浓缩液0.4 ml;E组按70 mg.kg-1.d-1剂量灌胃给予利巴韦林溶液0.4 ml;其余各组均同时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①与A组相比,B、C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3+CD4+/CD3+CD8+值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E组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1),D、E组CD3+CD4+/CD3+CD8+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②与A组相比,B、C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IL-4值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E组IFN-γ/IL-4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湿热证模型小鼠具有多靶点的免疫炎症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凌云  孟洁  何沙  吕一  卢永刚 《海南医学》2013,24(24):3605-3607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胸腺肽α1和康艾注射液对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住院的肝细胞癌行TACE治疗患者51例,分为A、B两组,A组26例术后第1天开始联合使用胸腺肽α1及康艾注射液进行一个疗程治疗,B组25例除不使用胸腺肽α1外,其他治疗同A组,C组42例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在TACE术后第一天胸腺肽α1及康艾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显著降低,A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联合使用胸腺肽α1与康艾注射液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提取物黄芪多糖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荷瘤小鼠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共刺激分子PD-1/PD-Ls通路的调节作用,阐明相关的抗肿瘤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对荷瘤小鼠进行黄芪多糖干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CK-8法检测荷瘤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IL-2、IFN-γ的分泌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PD-1及肿瘤组织PD-L1、PD-L2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PD-1及肿瘤组织PD-L1、PD-L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可显著抑制B16-F10细胞在C57BL/6小鼠腋部皮下移植形成肿瘤的生长(P0.01);促进荷瘤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升高荷瘤小鼠外周血IL-2、IFN-γ的分泌水平(P0.01);抑制荷瘤小鼠脾组织PD-1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1);抑制小鼠肿瘤组织中PD-L2的mRNA表达和PD-L1、PD-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黄芪多糖能抑制荷瘤小鼠皮下黑色素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调节PD-1、PD-Ls分子的表达及相互作用,进而增强小鼠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测参芪扶正粉针静脉给药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每项检测用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参芪扶正粉针低剂量(20mg/10g)组、中剂量(40mg/10g)组、高剂量(80mg/10g)组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组(0.8mL/10g)。连续静脉给药7d后,分别检测小鼠脏器指数、溶血空斑数、血清溶血素水平、迟发型变态反应、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碳廓清指数及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参芪扶正粉针40、80mg/10g组及参芪扶正注射液0.8mL/10g组小鼠的脏器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溶血空斑数、迟发型变态反应、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碳廓清指数及NK细胞活性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而参芪扶正粉针20mg/10g组,仅碳廓清指数和NK细胞活性两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粉针能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季节变化对健康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在春分(VE)、夏至(SS)、秋分(AE)、冬至(WS)4个实验日分为VE组、SS组、AE组、WS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CD3^+,CD4^+,CD8^+,CD56^+进行分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唾液中sIgA,IgG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FN-γ水平.结果:CD4+VE组高于WS组(P〈0.05);IL-2,IL-6高于AE组[(5.39±1.17)vs(4.02±0.89),(106.79±62.98)vs(95.87±39.43),P〈0.05];IFN-γ(3.82±0.18)高于WS组(2.72±0.92);CD3^+和CD4^+/CD8^+比值SS组高于VE组、AE组、WS组(P〈0.05或P〈0.01);CD8^+而则低于后者,CD4^+高于WS组(P〈0.01);IL-1β,IL-2及IFN-γ高于AE组[(0.21±0.15)vs(0.14±0.23),(6.47±1.82)vs(4.02±0.89),(4.58±0.21)vs(2.72±0.92),P均〈0.05];IL-2,IFN-γ高于WS组[(6.47±1.82)vs(3.55±1.02),(4.58±0.21)vs(2.58±3.79),P〈0.05或P〈0.01];sIgA,IgG高于WS组[(95.98±56.35)vs(84.99±39.82),(21.05±10.11)vs(18.03±9.27),均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存在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节律,季节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可能是通过T淋巴细胞及其免疫网络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24(Ad—hIL-24)基因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6只BALB/C小鼠,其中4只未致瘤,12只BALB/C小鼠致瘤后随机分为3组:PBS组、5-氟脲嘧啶(5-Fu)组和Ad—hIL-24组。PBS组和Ad—hIL-24组(×10^7pfu)隔日用药,共注射5次;5-Fu组注射5-Fu,20μg/kg,连续注射5d,停药2d后,再连续注射5d。2周后,称质量,眼眶取血,处死后取瘤体、脾脏、胸腺,检测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结果Ad-hIL-24组与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5.08%和52.11%,两者抑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PB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5-Fu组相比,Ad—hIL-24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未致瘤组比较,Ad—hIL-24组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IL-24可以抑制小鼠H22肝癌的生长,并对机体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22肝癌腹水瘤小鼠淋巴细胞在多克隆激活剂刀豆蛋白A(ConA)、H22肝癌细胞肿瘤抗原刺激下,体外活化细胞表面分子CD69的表达,判定肿瘤进行性生长时和后期机体的免疫状态。方法:将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腹腔,建立H22肝癌腹水瘤模型。观测成瘤率、平均体重;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活化细胞表面分子CD69,在分别加入10%FBS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ConA(终浓度为10ug/mL)、H22肿瘤抗原(2×106cells/mL)刺激物刺激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接种H22肝癌腹水瘤的成瘤率100%,H22肝癌腹水瘤组平均体重为(32.03±3.44)g,生理盐水对照组无肿瘤生成,平均体重为(19.15±1.14)g,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7.12,p=0.00)。荷瘤鼠体重变化随时间推移呈对数增长,而对照组呈平缓增长,两因素方差分析,荷瘤鼠与非荷瘤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F=5.71,p=0.05),不同天数的体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F=63.15,p=0.00)。荷瘤鼠脾T细胞的CD69分子体外活化率分别为(7.59±8.68,19.42±12.57,5.38±8.24)%,对照组脾T细胞的CD69分子体外活化率分别为(15.81±9.92,44.96±13.84,15.18±9.15)%,荷瘤鼠CD69分子体外活化率无论RPMI-1640组、ConA组,还是H22肿瘤抗原组,均比对照组的RPMI-1640组、ConA组、H22肿瘤抗原组明显降低,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F=9.20,p=0.01)。结论:在肝癌感染后期,荷瘤鼠T细胞的CD69分子体外活化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