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胸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 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胸腹部手术的 80 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 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指标情况 进行比较,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切皮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切皮后 1 h 的 MAP、HR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切皮前和切皮后 1 h, 对照组血糖水平变化较观察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 2 h、4 h 及 6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胸腹部手术患者来说,全身麻醉复合椎旁 神经阻滞麻醉有助于减少患者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患者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开封 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老年下肢骨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各 5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当进行下肢切口后, 对照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都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在通过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后,其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 者出现躁动行为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 70 %,明显高于对照 组的 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能够将患者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减少,同时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 128 例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4 例。对照组行股神经阻滞,观察组行收肌管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镇 痛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股四头肌肌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及阻滞成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被动运动状态、主动运动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两组患者 HSS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 timed–up–and–go 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股 四头肌肌力评分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收肌管阻滞可有效降低术后辅助 镇痛率,提高镇痛效果,并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分析麻醉诱导前行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 80 例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行双 侧 ESPB 复合全身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 6 h、 12 h、18 h、24 h,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切皮时、术毕时,两组患者心率、 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入室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d、2 d 及出院前,观察组 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行双侧 ESPB 复合全身麻醉方案,能减轻患者术后 疼痛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腹股沟疝手术中多麻醉阻滞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郑州大桥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90例,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组90例, 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阻滞情况。结果:与对照 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均明显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麻醉后 10 min(T1)、 15 min(T2)、30 min(T3)时间点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联合阻滞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东莞市石排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 42 例,以随机双盲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 21 例,甲组采用全身麻醉, 乙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 0 h 时,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h、6 h、12 h、24 h 时,乙组患者的 VAS 评分均低于甲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的术后 24 h 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氢化可的松对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及镇痛效果。 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 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数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 加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术后患者疼痛感受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 察组患者运动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h、12 h、18 h、24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罗哌卡因联 合氢化可的松用于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延长感觉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受,降低 麻醉镇痛类药物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手术腰 – 硬联合麻醉中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7 月在瑞金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的 72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手术麻醉方案均为腰 – 硬联合麻醉。按照麻醉用药 不同将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对照组使用布比卡因,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后感觉神经及 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患者术中麻醉优良率、生命体征、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 后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 术中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中 30 min、术毕,观察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 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 结论:剖宫产手术腰 – 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的效果好于布比卡因,安全性也更高,产妇术中生 命体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莞东华医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用硬 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 96.0 % 高于对照组 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成功阻滞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 %)明显低于对照组(2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比较区域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对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及转归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平煤 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60 例行手术治疗的创伤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80 例。 观察组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心率、平均动 脉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麻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Cravero 评分、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24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相当,但是区域阻滞 麻醉起效更快、拔管时躁动少,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更安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 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郑州市惠 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 7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7 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臂丛神 经盲探操作下麻醉,观察组接受 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 97.3 %,高于对照组的 8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 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利多卡因用药剂量为(25.0 ± 2.3)mL,明显少于对照 组的(38.5 ± 3.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临床麻醉中可以取得理想的麻 醉效果,而且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婴幼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2018 年 7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因肺囊腺瘤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婴幼儿 60 例,随机分为 C 组和 N 组各 30 例。 C 组常规行全身麻醉,N 组在麻醉诱导后行椎旁神经阻滞。分别记录患儿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复苏时间,气管插管 后 30 min(T1)、60 min(T2)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血压(MAP),拔除气管导管后 2 h(T3)和 6 h(T4)患儿 的 HR、MAP、疼痛评分。结果:N 组患儿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 C 组,复苏时间短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儿在 T1 和 T2 时间点 HR 和 MAP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N 组患儿 T3 和 T4 时间点 HR 及 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 MA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促进患儿苏醒,还能降低胸腔镜手术婴幼儿的术后痛。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福鼎市医院骨科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 89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 44 例均实施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观察组 45 例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 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结局指标及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 节 Harris 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2 h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腰 骶丛神经阻滞,麻醉、镇静效果良好,患者手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19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 74 例,随机分为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n = 37)与采用依托咪酯维持麻 醉观察组(n = 37),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苏醒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时心率(HR)、舒张压 (DBP)、收缩压(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各项指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不良 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理想,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 力学的水平,苏醒质量良好,且麻醉方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罗哌卡因(Rop)臂丛神经阻滞(BPB)对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90 例上肢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45 例。 对照组患者在 Rop 辅助 BPB 麻醉下手术,观察组患者在 Dex 联合 Rop 辅助 BPB 麻醉下手术,比较两组患者 BPB 阻滞效果、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疼痛介质水平〔P 物质(SP)、5– 羟色胺(5–HT)、前列腺素 E2(PGE2)、多巴胺(DA)〕, 于入室时(T0)、麻醉 15 min(T1)、切皮时(T2)、术毕时(T3),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平面持续时间长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h、12 h、24 h 时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术后 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 SP、5–HT、PGE2、D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 T1、T2、T3 时 MAP、HR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Dex 联合 Rop 运用于 BPB 在上肢骨折患者中,可提高阻滞效果,降低血清疼痛介 质水平,减轻疼痛度,稳定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信阳职业技 术学院附属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64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将所有患 者分为 A 组(32 例,腰硬联合麻醉)与 B 组(32 例,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A 组患者麻醉 1 h 后心 率、收缩压以及心排量等血流动力学指征均高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患者运动阻滞见效时间、感觉阻滞见效时间均早 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评价直肠肛周脓肿患者运用微创挂线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 安阳市中医院接收治疗的直肠肛周脓肿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5 例。对 照组接受一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展开微创挂线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数字评估 量表(N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 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 显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的 NRS 评分均下降,ADL 评分均上升,且观 察组 NR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直肠肛周脓肿患者 运用微创挂线术治疗,相对于一期根治术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和患者康复时间,且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70 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以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芬太尼麻醉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 同时间段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前(T1)、插管即刻(T2)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 5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 5 min(T5)心率和平均 动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各时间段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1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12 h 和术后 24 h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老年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舒 芬太尼麻醉干预效果良好,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使用 保留乳腺手术,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预后。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5 % 低于对照组的 24.00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 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转移率、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比较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身麻醉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 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74 例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每组 37 例。治疗过程中予以对照组全身麻醉,予以观察组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 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动脉血气指标、镇静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30 %,高 于对照组的 83.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 30 min 心率高于术后 5 min,舒张压、收缩压均 低于术后 5 min,且观察组术后 30 min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切皮时、腺体分离时、缝合切口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动脉血氧 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70 %,低于对照组的 16.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甲状旁腺切除术中应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可稳定动脉血气指标,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