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整合素 β1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水平及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测定整合素 β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增生性瘢痕中整合素 β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应用荧光定量PCR可对皮肤细胞内的整合素 β1作较准确的测定 ,其方法简便且敏感。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中整合素 β1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引起瘢痕增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 ,有文献[1 ,2 ] 报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定性分析发现整合素水平异常与瘢痕形成有密切联系 ,但存在研究方法精确度不够的问题。我们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 10例增生性瘢痕组织及 10例正常皮肤分别进行了整合素β1 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 ,旨在以准确、特异、敏感的实验方法了解整合素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10例增生性瘢痕及 10例正常皮肤标本 ,均来源于我院整形外科。瘢痕增生的患者在取材前无外用防治增生性瘢痕药物史 ,不伴肿瘤及其它严重疾患。主要试剂和仪器有 :RNA提取试剂盒 ,Taq酶、dNTP ,…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整合素与TGF - 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 ,分别测定经原代细胞培养后 ,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α1、β1与TGF - βRmRNA的表达量 ,并对两者间的表达强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整合素α1和β1与TGF - βRⅠ间在表达的强度上 ,均成正 相关的关系 (r =0 .74、0 .6 8,P <0 .0 5 )。结论 整合素和TGF - β受体在瘢痕形成的过程中 ,可能存在着相互协同和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整合素与TGF-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经原代细胞培养后,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α1、β1与TGF-βR mRNA的表达量,并对两者间的表达强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整合素α1和β1与TGF-βRⅠ间在表达的强度上,均成正相关的关系(r=0.74、0.68,P<0.05).结论整合素和TGF-β受体在瘢痕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相互协同和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整合素α5β1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5β1 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在瘢痕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运用SP免疫组化及SPA 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 15例增生性瘢痕、15例瘢痕疙瘩及 10例正常皮肤进行整合素α5β1 的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及定量分析。结果 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α5β1 呈阳性表达 ,较正常皮肤强 (P <0 0 1) ;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较增生性瘢痕强 (P <0 0 1)。结论 整合素α5β1 与病理性瘢痕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设法减少整合素α5β1 在成纤维细胞的过度表达或许是抑制瘢痕增生、软化瘢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TGF-β受体和整合素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TGF-β受体、整合素和粘着斑激酶(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受体以及整合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其TGF-β RI和整合素β 1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TGF-β受体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间可能存在着正反馈的效应,共同促进瘢痕的增生和挛缩.FAK是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和作用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圆盘状受体(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s)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13例瘢痕疙瘩,10例增生性瘢痕,10例正常皮肤,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经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成纤维细胞中DDR1、DDR2水平。结果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DDR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20.98对4.2,P<0.01;7.9对4.23,P<0.05),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DDR1相比,有统计学意义(20.98对7.9,P<0.01),DDR2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8,332对278,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可准确测定组织中DDR含量,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学行为与DDR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积雪草甙对兔耳增生性瘢痕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的模型,探讨积雪草甙(Asiaticoside,hd)对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喂养过程中死亡4只),在兔耳腹侧制备直径为1cm、深达软骨膜的圆形瘢痕93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得宝松组、低浓度积雪草甙组(25mg/m1)、高浓度积雪草甙组(50mg/m1),分别于瘢痕制备3天后局部应用相应药物,2周后取材,分别测量瘢痕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量。结果:积雪草甙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积雪草甙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二者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积雪草甙组之间,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高浓度积雪草甙注射液局部注射可以减少增生性瘢痕TGF-β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整合素在增生性瘢痕挛缩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了解整合素在瘢痕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10例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整合素和黏着斑激酶(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中α-SMA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经整合素和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α-SMA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整合素及FAK通过促进α-SMA的合成引起瘢痕的挛缩,在瘢痕挛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定量PCR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创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量PCR技术,对纤维连接蛋白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在增生性瘢痕中,FN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增高。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在创伤修复失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瘢痕成纤维细胞α1-4整合素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增生性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膜上α1-4整合素粘附分子表达水平,并探讨整合素在瘢痕增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提取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细胞膜蛋白,以免疫斑点杂交检测整合素表达水平;组织标本石蜡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不同亚型整合素的表达部位。结果 ①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提取的膜蛋白内含有相对较高的α1、α2、α3和α4整合素成份;②在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的表皮基底细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菌落计数、杂交技术及PCR技术等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和定量微生物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可重复性,而且反应过程快速,污染较小.作者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定量原理,荧光检测物质,目的基因序列以及其特点,并且列举了在乳酸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18.
定量PCR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创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技术,对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在增生性瘢痕中,FN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增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在创伤修复失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荧光定量PCR检测男性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男性常见性传播疾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尖锐湿疣(CA)患者乳头瘤病毒(HPV)病原体DNA作定量测定。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结果 在260例CA、583例NG、1060例CT、1060例UU临床送检标本中,疣体组织HPV6、11阳性98.1%(255/260),NG、CT、UU的阳性率分别为46.0%(268/583)、54.2%(574/1060)、60.0%(636/1060),其阳性标本DNA平均拷贝数为5.6106、3.6106、7.96105、5.2104。结论 实时FQ-PCR技术检测男性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DNA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定量准确等优点,可以正确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免疫球蛋白在增生性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5例增生性瘢痕、8例瘢痕疙瘩及7例正常皮肤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C4的分析。本文试图从免疫学方面探讨瘢痕形成有关的免疫性因素。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IgG、IgA、IgM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4的分布均沿胶原纤维方向沉积,在真皮乳头层血管周围及真皮胶原纤维间,特别在瘢痕结节处,结节内胶原周边较多,在细胞内也有。IgE主要沉积在肥大细胞内,染色均较深,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