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将线型不饱和聚酯(ULP)接枝到聚丙烯(PP)分子链上。通过FTIR、DSC及凝胶含量测试,对MPP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PP发生了接枝反应;泷变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定表明,接枝反应有效地改善了PP流变性能,用双螺杆挤出机对未接枝和接枝的PP进行了发泡研究,SEM分析表明接枝PP具有更好的发泡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法制备了相容剂改性氢氧化镁/聚丙烯[Mg(OH)2/PP]阻燃材料。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和马来酸酐接枝聚醋酸乙烯酯(EVA-g-MA)3种大分子相容剂对阻燃材料的熔体流动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断口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PP-g-MA和POE-g-MA的加入使阻燃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降低,PP结晶温度提高,EVA-g-MA的加入使阻燃材料熔体流动速率数提高;Mg(OH)2对PP结晶存在异相成核作用,Mg(OH)2的加入使PP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杨氏模量提高;相容剂改性后Mg(OH)2/PP阻燃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其中以PP-g-MA最为明显,而POE-g-MA则提高了阻燃材料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离子体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接枝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对聚丙烯(PP)多孔膜表面作了亲水改性。研究了接枝聚合动力学,并以FT-IR、SEM、压汞、水通量等方法研究了改性膜的表面结构形态及孔结构。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的RAFT接枝聚合速率显著低于普通等离子体引发的接枝聚合速率。表面接枝率随着接枝聚合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长趋势,同时改性膜的孔径和水通量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4.
在哈克转矩流变仪和双螺杆挤出机中,对苯乙烯(St)存在下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聚丙烯(PP)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t的加入不仅可显著提高MAH的接枝率,而且可减少PP的降解;当St和MAH的摩尔比为1时,MAH接枝率最大.通过反应机理分析得出:没有St时,MAH主要以单分子形式在PP降解之后接枝到PP上;而在St存在下,St与MAH以交替接枝的形式或者配合物(CTC)形式在PP降解之前接枝到PP上,形成St和MAH交替聚合的长链.后者使MAH的接枝率增加,同时增大了PP的交联,减小了PP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离子体引发的衰减链转移(DT)接枝聚合法,以丙烯酸(AA)为单体,碘仿为链转移剂,对聚丙烯(PP)薄膜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对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及等离子体引发DT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引发的方法可以实现DT可控 活性聚合,DMF介质中的可控性优于水介质,等离子体引发DT聚合的溶剂效应明显减弱,接枝量与转化率成正比关系并与FT-IR、接触角的表征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功能改性剂与聚丙烯(PP)共混,改善其润湿性能。结果表明:润湿改性后,改性PP单板成膜率显著提高,由19.9%提高到94.4%,而纯PP则变化不大,润湿改性PP的浸湿功为正值,液膜可稳定存在,此时单板液膜流动也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获得高性能碳纳米管(MWCNT)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关键在于控制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布与取向。传统的注塑成型工艺下,碳纳米管容易发生取向,其表面电阻率远远大于模压成型时的电阻率。本文通过调整注塑工艺改变剪切场实现对碳纳米管在基体中分布与取向的控制。结果表明:在低熔体温度和高注射速度下,碳纳米管局部取向,导电性能下降;而在高熔体温度和低注射速度下,碳纳米管分散良好,导电网络优良,聚丙烯/碳纳米管(PP/MWCNT)注塑制品的导电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其表面电阻率下降了约5个数量级。加入膨胀石墨(EG)有增强导电网络的作用,使PP/MWCNT/EG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更为完善,其导电性能进一步提高,尤其在低熔体温度和高注射速度下最为明显;随着EG含量的增加,PP/MWCNT/EG的表面电阻率下降了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在Hakke转矩流变仪中,将聚丙烯蜡(PPW)接枝马来酸酐(PPW-g-MAH)与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熔融反应,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聚丙烯蜡(PPW-g-PHMG)。透射电镜显示PHMG在PPW-g-PHMG上呈纳米尺度均匀分布。将聚丙烯与PPW-g-PHMG混合,混和物(PP/PPW-g-PHMG)的抑菌圈法和贴膜法抗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对大肠杆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经过提纯后,PP/PPW-g-PHMG没有出现PHMG的溶出,具有非溶出性的、持久的抗菌功能。  相似文献   

9.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粉末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反应。研究表明:采用粉末PP有利于吸收液态接枝单体,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从而使GMA的接枝效率显著提高。加入第2单体苯乙烯(St)可有效控制PP降解,促进GMA接枝。通过对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等影响接枝反应因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优化的熔融接枝反应工艺条件为:在100 g PP粉末中,加入St和GMA各12 g,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1.4 g,反应温度170 ℃时,GMA的接枝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4.0%,接枝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具有双基团,在基质表面聚合成链后仍存在环氧基,可作为合成各种功能材料的媒介。本文利用^60Coγ射线对聚丙烯(PP)预辐照,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PP接枝GMA聚合物PP-g-GM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粒度分析、接触角测试等分析方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接枝聚合物表面的环氧基含量,考察了辐照自由基存放时间对接枝的影响。FT-IR、DSC、SEM、AFM、粒度分析表明接枝物为PP-g-GMA共聚物,接枝链覆盖在PP表面,接枝后PP聚合物熔融焓明显减少;接触角测试分析表明接枝产物亲水性得到改善;接枝聚合物表面富含环氧基,为4.01 mmol/g;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辐照产生的陷落自由基向烷基过氧化氢及烷基过氧化物转化,可有效控制均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轻症支气管肺炎急性期IL-6在早期鉴别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1月_2012年6月收治的轻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37例,其中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非支原体肺炎患儿75例,作为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体检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检查血常规、CRP、IL-6及相关临床指标,回顾性分析各组患儿的1L-6、CRP情况。结果所有患儿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为45.26%。急性期支原体肺炎患儿IL-6水平较非支原体肺炎及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P〈0.05),急性期支原体肺炎CRP阳性患儿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患儿(P〈0.05),急性期支原体肺炎CRP阴性患儿血清IL-6水平与非支原体肺炎组CRP阴性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人院的轻症肺炎患儿中若IL-6明显增高,则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大,若伴CRP同步增高则往往可以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 -phenylpyridinium ion, MPP +) 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模型,探讨肉苁蓉成分是否对MPP +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方法:用肉苁蓉成分预先孵育大鼠小脑颗粒细胞,经MPP +处理这些细胞后,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浓度为 50 μmol*L -1MPP +使小脑颗粒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25 mg*L -1 campneoside Ⅱ具有抗凋亡作用。结论:以MPP +为诱导剂建立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模型,可用于研究与帕金森病(Parki nson's disease, PD)有关的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筛选抗PD药物, 中药肉苁蓉成分campne oside Ⅱ对神经毒素MPP +诱发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内侧半月板损伤与髌内侧滑膜皱襞(mediopatellar plica,MPP)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关节镜下行内侧半月板成形术或者缝合术,MPP在关节镜下行清除。依据关节镜下是否存在MPP,分成2组;关节镜下有无病理性MPP,分成2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数据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两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 无MPP组术前Lysholm评分(38.36±3.12)分,术前有MPP组(30.43±1.75)分;术后无MPP组Lysholm评分(78.91±4.52)分,术后有MPP组(70.36±3.71)。术前A、B型MPP组Lysholm评分(38.37±3.23)分,术前C,D型MPP评分(30.78±1.10)分;术后A、B型MPP组Lysholm评分(79.75±2.90)分;术后C,D型MPP评分(70.27±2.81)分,经协方差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MPP和型别可能会影响手术疗效。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Lysholm评分与含有MPP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92,P<0.05)。 结论 MPP影响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疗效,关节镜下需准确清除MPP,尤其是C、D型MP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岛素处理是否减轻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测定不同处理后PC12细胞的存活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胰岛素处理对细胞内信号蛋白激酶B(Akt)、糖元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胰岛素处理能保护细胞,增加撤除血清后细胞的活力(P<0.01);增强PC12细胞对100μmol/L MPP+毒性的耐受(P<0.05),这一作用可以被Akt抑制剂--LY294002阻断.Hoechest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胰岛素干预减少细胞凋亡.100 nmol/L胰岛素处理细胞,Akt ser-473磷酸化程度升高(P<0.01);GSK3βser-9磷酸化增强(P<0.01).胰岛素干预,减少tau pS199过磷酸化,而不改变tan pT231的磷酸化.结论 胰岛素通过其细胞内信号通路,调节Akt/GSK3β的磷酸化,减轻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中药814对地鼠肺气肿防治作用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814对弹力酶诱导的金黄地鼠肺气肿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设正常组、模型组、814防治组。模型组应用气管内注入弹力蛋白酶制造金黄地鼠肺气肿;防治组于注酶前两周以814灌胃。于实验开始后1月、2月、3月,分别测定三组动物的肺动脉压、血气、心脏指数、肺干湿质量比(DW/WW);肺组织石蜡切片中MLI、MAN、PA/TA以显微微机图象处理系统测量。结果应用814后可使肺气肿组增加的肺干湿比恢复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814防治组比单纯肺气肿组平均肺泡间隔(MLI)减少,平均肺泡数(MAN)、肺实质与总面积比(PA/TA)增加,皆有显著意义(P<0.001或P<0.05)。结论中药制剂814可减缓弹力酶引起的地鼠肺气肿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提取物对损伤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及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培养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PP+组、MPP++EGB761组、MPP++LPS组、MPP++EGB761+LPS组;给予MPP+、EGB761和LPS进行配组干预,然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法(FITC),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硝酸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细胞生长旺盛,轴突延长明显;MPP++EGB761+LPS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轴突较短MPP+组、MPP++LPS组细胞数量少,仅少数细胞稍有突起,大多数细胞无轴突.MTT法测得细胞吸光度值(A值)、免疫荧光TH阳性细胞表达及培养细胞NO的表达: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NO含量与MPP++EGB761+LPS组、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EGB761+LPS组NO含量与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MPP++LP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LPS可加重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小胶质的活化及其释放的NO有可能参与该细胞凋亡过程.EGB761对损伤后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的活化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 mmol·L-1 MPP+处理未分化的SH-SY5Y细胞24 h,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二维液相色谱法的三维分离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的方法.方法:将小胶质细胞裂解后制备全细胞蛋白,在传统的一维HPCF、二维HPRP分离后,增加了三维SDS-PAGE电泳,对小胶质细胞实现了三维分离.结果:经过优化后的三维分离,小胶质细胞全蛋白按照pH值由高到低的顺序分为34个组分,其中pH 8.5~4.0的部分包含16个组分,每一个组分又包含若干种蛋白质.结论:同传统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相比,改进后的三维分离方法对小胶质细胞全蛋白具有更彻底、更好的分离效果,为后续的质谱鉴定提供了分离度更好的样品.  相似文献   

19.
张朝  戴干策 《医学教育探索》2006,(12):1378-1382
研究了偶联剂(KH 550)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 PP)表面偶联反应对聚丙烯(PP)/玻璃微珠(GB)复合材料界面形态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ARES型旋转式流变仪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熔体粘度、动态特性以及界面形态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玻璃微珠对材料有增加模量和粘度的作用,并且GB含量越高材料的模量和粘度就越高。使用KH 550偶联剂处理GB后,其表面变得更为粗糙,且体系相容性未得到改善,材料的粘度与模量有所上升。在基体中加入少量能与KH 550反应的低分子量M PP,虽然体系相容性得到了改善,但是降低了粘度;然而KH 550与M PP界面反应形成的“聚合物刷”又具有增粘作用,因此体系中增粘作用和降粘作用相互竞争。实验证明降粘作用为主导作用,体系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宣爱丽  夏群  张阵  杨梅  周瑞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4):488-490,49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肺炎患儿47例,根据病情分为MPP组24例和细菌性肺炎(BP)组23例,另收集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并将MPP组患儿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PCT和CRP水平。结果:MPP组和BP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P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MPP组(P<0.01)。MPP恢复期患儿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急性期(P<0.01)。血清CRP水平为18.95 mg/L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66.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血清PCT水平为0.36 ng/mL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83.3%,AUC为0.752;二者联合诊断时,诊断MPP的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87.5%,AUC为0.881。结论:MPP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二者可作为MPP病情评估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