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5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异硫氰酸甲酯(2.016%),3-亚甲基-6-(1-甲基乙基)环己烯(2.280%),β-蒎烯(11.063%),月桂烯(2.298%),3-蒈烯(1.311%),右旋萜二烯(5.423%),α-蒎烯(1.966%),β-榄香烯(1.000%),铃兰醛(1.167%),2-十三烷酮(1.583%),石竹烯(4.860%),反式-橙花叔醇(9.15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3.885%),上述13种成分含量占总含量的48.012%.结论 长白山区野生北五味子藤皮挥发性成分较复杂,含有丰富的倍半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对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所用质谱库(NIST 11.L)检索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辨出87个色谱峰,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88.505%,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苯酚(17.448%)、邻- 异丙基苯(5.369%)、乙酰胺(4.957%)、对二甲苯(3.527%)、3- 甲基丁酸(3.001%)等。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较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能够较全面反映出艾烟中主要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收缩大鼠肺功能及内皮素水平-1(E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白平肺胶囊预防组、尼可地尔预防组、芪白平肺胶囊治疗组、尼可地尔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收缩大鼠模型,给予芪白平肺胶囊及西药尼可地尔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各组大鼠第0.3s用力呼气量(FEV 0.3)、用力肺活量(FVC)、第0.3 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 0.3/FVC)、呼气峰流速(PEF)以及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ET-1,Hif-1α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清ET-1、Hif-1α显著提高(P〈0.01);肺功能FEV 0.3、FVC、FEV 0.3/FVC、PEF显著下降(P〈0.01),各预防及治疗组与模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芪白平肺胶囊预防组较模型组差异更显著(P〈0.01),芪白平肺胶囊预防组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明显优于芪白平肺治疗组。结论芪白平肺胶囊早期预防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收缩大鼠肺功能,降低ET-1、Hif-1α含量从而达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收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蝙蝠蛾拟青霉发酵菌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法(HS - SPME - GC/ MS)分析蝙蝠蛾拟青霉发酵菌粉中挥发性物质的成分。结果共鉴定出48种化学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占总量的46.7%和44.4%。蝙蝠蛾拟青霉发酵菌粉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2-甲基丁醛(29.41%)、3-乙基-2,5-二甲基吡嗪(9.19%)、异丁醛(6.57%)、2,5-二甲基吡嗪(5.96%)、2-乙基-6-甲基吡嗪(5.35%)、2-乙基-5-甲基吡嗪(4.35%)和2-乙基3-甲基吡嗪(4.08%)。结论 HS -SPME - GC/ MS 技术可以作为分析蝙蝠蛾拟青霉发酵菌粉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苹果籽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苹果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是亚油酸(73.836%),其次为十六酸(11.819%)。结论:苹果籽含有有机酸、烯烃、烷烃、醛、酮、酚类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喙尾琵甲干燥虫体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其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  经质谱扫描结合标准谱库检索对比,共鉴定出其中40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2.80%。其中烃类16种,占总含量的35.73%,以直链和支链烷烃为主;脂肪酸类8种,占总含量的35.87%,以短链脂肪酸为主;此外,还含有胺类、醇类、酯类、醛类、酚类、酮类、醚类等成分。含量在5%以上的组分有十三烷(21.47%)、3-甲基丁酸(16.88%)、2-甲基丁酸(7.67%)、三甲胺(6.59%)和乙酸(5.47%)。  结论  喙尾琵甲干燥虫体中的挥发性成分以烃类和短链脂肪酸类化合物为主,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为药用昆虫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讨芪白平肺胶囊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 B, Akt)通路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分离培养大鼠PASMCs,制备含药血清作用于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将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组、低氧+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组+LY294002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对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活性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单独及加入LY294002对Akt、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 Akt)、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leukemia- 2,Bcl- 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3(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 protein hydrolase- 3,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对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凋亡的影响。结果 20%芪白平肺胶囊含药血清能明显降低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的活力(P<0.05),并显著上调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Bcl- 2、p- Akt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加入LY294002后p- 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且Bcl- 2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凋亡,减缓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苗药土一枝蒿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苗药土一枝蒿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72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组分峰面积的97.24%,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β-倍半水芹烯(40.227%)、(Z, E)-α-大根叶烯(12.853%)、E -β-法尼烯(11.205%)等。结论:土一枝蒿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酒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所检酒中鉴定出11个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的97.98%,其中主要成分为酯类(49.48%)、醛类(19.27%)、有机酸(18.17%)和醇类(8.92%)。结论:本研究为某白酒的香型和风格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芪白平肺胶囊药材挥发油-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物,并考察其表征。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芪白平肺胶囊药材中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定。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为1∶8(ml/g),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 h。混合挥发油包合后,成分未见明显改变,包合物与β-CD物理混合物的图谱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简便易行,挥发油与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原名金泰胶囊)对痰瘀阻肺证慢阻肺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复制痰瘀阻肺证慢阻肺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芪自平肺胶囊、川芎嗪、硝苯地平,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测定第零点3秒用力呼气容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FVC、FEV0.3、FEV0.3/FVC等指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硝苯地平组各参数较模型组无改善,川芎嗪组FVC、FEV0.3、FEV0.3/FVC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1);芪自平肺胶囊可明显提高FVC、FEV0.3、FEV0.3/FVC(P〈0.01),且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无差异,但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呈剂量依存性。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可有效阻止痰瘀阻肺证慢阻肺模型大鼠肺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芪白平肺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58例COPD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加用芪白平肺胶囊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性、T淋巴细胞亚群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降低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升高CD4+细胞百分比,降低CD8+细胞百分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能改善COPD抑郁障碍患者血液流变性,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HAMD评分,对COPD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鸡屎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 me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鸡屎藤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棕榈酸(25.701%),其次为油酸(21.730%)、亚油酸(12.573%)、2,4-二叔丁基苯酚(8.868%)。结论: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树莓饮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8.3%。结论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脱氢醋酸(95.34%)和2-乙基-3-羟基-4H-吡喃-4-酮(2.96%)。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鉴定贵州产覆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贵州产覆盆子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56个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37%。含量最高的组分是芳樟醇(40.22%),萜品烯醇-4(7.16%),乙酸芳樟酯(5.83%)。结论:覆盆子的挥发油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构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构树叶挥发油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获得43个色谱蜂,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八碳酸(25.67%)、十六碳酸(14.55%)、二十碳酸(11.31%)和6,10-二甲基-2-十一酮(1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