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伪囊肿     
32岁男性病人,嗜酒,有反覆发作胰脏炎病史(第一次:81年6月;第二次:81年11月)。第二次住院时,腹部电脑断层扫瞄发现有伪囊肿形成(图1)(81年12月3日),症状消失后,病人于81年12月15日出院。但至81年12月29日,病人因腹痛再发,再度入院。体温37℃,白血球  相似文献   

2.
观察23例甲亢病人于门诊服碘剂加心得安行术前准备,方法为服卢戈氏液6滴/次,3次/d,每3天增加3滴/次,至15滴/次后维持服药,服心得安为20mg/次,3次/d,结果20例病人于入院后3天手术,3例病人入院后加用利血平,于1周内达术前标准而施行手术,此方法能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术前、术后未出现甲亢危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病人分流及该次入院期间短期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抢救室收治病人8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抢救室第一次采集的生命体征进行NEWS评分.根据病人去向分为门诊留观组、普通病房组和重症病房组;其中入院病人根据该次入院治疗的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病人NEWS评分,并分析年龄、NEWS评分与病人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803例病人中,门诊留观组145例、普通病房组481例、重症病房组177例,其中普通病房组、重症病房组病人的NEWS评分均明显高于门诊留观组(P<0.01),重症病房组亦高于普通病房组(P<0.01).803例病人中658例入院进一步治疗,以病人此次入院后出院转归为观察终点,658例中好转组585例,死亡组73例,2组病人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病人的NEWS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WS评分与病人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年龄与病人死亡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NEWS评分在急诊抢救室病人分流及结局预测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9岁。头部被木棍砸伤1小时入院。伤后昏迷,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T: 37.1℃,P:107 次/分,R:29次/分BP:13/10kPa,昏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左颞部肿胀,可触及凹隐颅骨,左瞳孔较对侧大,光反射迟钝,余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左颞骨凹陷性骨折,左颞叶脑挫裂伤。入院后经吸氧,止血,降颅压,营养脑神经,抗感染药物治疗。入院第2天病人清醒,未再呕吐,四肢肌力可,第5天病人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肌力差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既往有多种药物过敏史,入院时一般状态尚可,无并发症.入院后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病情一直较稳定.于入院后第5天病人突然出现心悸、气短,心电监护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164次.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病人男性 ,45岁 ,因头部、胸部被他人击伤后 2小时入院。 2小时前因与人争执 ,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头部、胸部。当时既感头痛、头晕、恶心 ,无呕吐。查体 :头顶部压痛“ ” ,无头皮血肿及颅骨凹陷 ,左胸部见皮下瘀斑压痛“ ” ,骨擦音“ -”。诊断颅脑轻度闭合性损伤、左胸部软组织挫伤。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 ,病情平稳 ,无特殊变化。入院第 3天的2 0 :30 ,病人主诉胸痛、胸闷。查体 :胸前区轻压痛 ,心肺听诊无异常所见。Bp 17.5 / 11.0kPa ,P 76次 /分。未予特殊处置 ,嘱病人休息。 2 2 :40病人主诉胸痛加剧 ,查无阳性体征 …  相似文献   

7.
例1,男性,58岁,因反复心慌心前区痛7月,加重3天入院。检查:心率84次/分,早搏4~6次/分,心尖区Ⅲ/ⅥSM 杂音。心电图: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陈旧性侧壁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阴性。入院后经治疗症状减轻。1989年11月28日给病人静注1.6—二磷酸果糖(FDP)5.0g,用药后病人突觉心慌、胸闷、头晕,继之意识丧失约30秒钟,当时心率80次/分,BP9.33/6.0kPa,心电监护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经吸氧、静注利多卡因50mg,同时利多卡因500mg、多巴胺  相似文献   

8.
病人 ,男 ,2 3岁。因黑便 1d ,呕血 14h入院。病人 1周前有感冒病史 ,曾服用泰诺胶囊、三九感冒冲剂治疗。入院前 1d发现大便色黑 ,不成形 ,量不多 ,未在意。入院前 14h突觉恶心 ,随之呕吐鲜红色血液 10 0mL . 6h后又呕吐鲜血 4次 ,每次呕血量在 80~ 10 0mL ,同时觉心慌、头晕、全身出汗 ,小便量少。入院后予以补液及滴注西咪替丁、垂体后叶素等治疗 ,但病人仍呕血不止 ,先后又呕血 5次 ,每次量约 60~ 80mL ,血压波动于 16/10~ 13 /9kPa .既往有不规律上腹疼痛史 8年 ,否认有肝炎史。入院查体 :血压 16/10kPa,呼吸2 2m…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疫苗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疫苗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李树正,郭玉显(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人民医院)关键词狂犬病疫苗,休克.过敏性病人,女,48岁。因被狗咬伤2h入院。入院后注射狂犬病疫苗2ml,以后每天注射1次,当注射至第4次时,病人感胸部不适,休息后缓解。第5次注...  相似文献   

10.
在颅脑损伤病人当中 ,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损伤和水肿 ,在神经外科临床比较常见 ,这种病人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对比较典型的频于死亡的 3例病人 ,经过抢救获救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男 ,19岁。 2 0 0 1年 4月 13日因头部被汽车撞伤 ,昏迷约 3h入院。查体 :深昏迷状态 ,GCS 5分 ,双瞳孔不规则 ,各种浅、深反射消失。颅脑CT扫描显示 :双额叶脑挫裂伤 ,脑干损伤。入院后静脉快速滴入 2 0 %甘露醇 5 0 0ml,地塞米松5 0mg。 2 0min后症状改善 ,12h后出现高热 ,昏迷加重 ,GCS 3分 ,呼吸 10次 /min~ 12次 /min,行气管…  相似文献   

11.
哮喘反复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家驹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8):1553-1553
编辑同志:您好!我有个病人:青年女性,反复气喘20年,复发2d;既往有哮喘发作史,以受冷、接触煤尘后为甚,无吸烟史。本次发病哮喘持续2d,入院时双肺广泛散在哮鸣音。血常规:WBC14·4×109/L,N0·90,L0·10。入院诊断为:哮喘持续状态。入院的处理:甲强龙80mg,2次/d;氨茶碱0·25g,2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头孢塞腭钠0·4g,1次/d;沙丁醇氨雾化剂2次/d;地塞米松10mg雾化2次/d。现在病人症状仍未缓解。我想问一下专家,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什么情况下转诊比较合适?河南省:刘医生刘医生:您好!该病人“反复哮喘发作史20年,急性发作2d”,…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1990年用巯甲丙脯酸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影响作了观察,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组39例患者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所规定的诊断标准。肺心病合并其它心脏疾患者除外.病人入院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B组19例.A组病人入院后按肺心病常规洽疗,B组除常规治疗外,入院后口服巯甲丙脯酸25mg,3次/d。两组病人于治疗开始及治疗15天后,分别用瑞士产AVL—940型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气分析,用下列公式推算肺动脉压:(?)pa=K aH bS WHS其中,(?)pa为肺动脉平均压力,KabW均为系数,K=40.363,a=-0.713,b=-3.008,W=0.1028,  相似文献   

13.
周丽娜 《吉林医学》1990,11(6):333-334
<正> 病历摘要病人男,50岁,病历号:149167。因腹痛、血便2天,于1988年1月26日急诊入院。病人于入院的前一天晚饭后去厕所,在排便期间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以脐周围为重,呈阵发性绞痛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神志恍忽,脉搏缓慢(每分钟约38次),似心绞痛,给予扩冠药物治疗。用药后  相似文献   

14.
柴晶艳  魏义臣  梁霜 《吉林医学》2003,24(5):441-441
<正>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因持续性胸骨后闷痛1.5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入院时查:Bp150/70mmHg,表情痛苦,大汗,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未超过腋中线,心率65次/min,心音弱。心电示窦性心律、V2-3的T波高尖。入院20min后病人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室颤,给予200J电除颤,病人意识转清,  相似文献   

15.
张×× 女 35岁 家务,入院日期,64年3月12日,死亡日期,64年6月14日。住院号51443,解剖号197。 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主诉:头痛、呕吐两个多月。 病人住院前三个月生一男孩。产后四天开始头痛,逐渐增重,半月后出现呕吐:近日有复视。入院前廿天曾抽搐一次,抽时四肢强直,口吐白沫,意识不清约半小时。入院当天,又有一次抽搐发  相似文献   

16.
例1 患者女,39岁。因左侧胸痛,咳嗽,气喘3月入院。胸片及A超均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胸水中找到肿瘤细胞。纤支镜检查:左下叶支气管肺癌。入院后3次抽胸水2400ml,未见不良反应。第4次抽胸水800ml,胸穿结束拔针时,病人突然咳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胃癌病人进行术前胃镜活检、术后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37例因患胃癌而于2011年12月-2016年12月间入院的病人,术前予以展开胃镜活检,同时术后展开病理检查,并对两次检查结果展开比对。结果:37例病人接受术前活检后,发现6例(16.22%)胃乳头状腺癌病人,术后病理发现1例(2.70%),(P0.05);且两次检查在胃印戒细胞癌病人、胃粘液腺癌病人以及胃低分化腺癌病人中的检出率比对,(P0.05)。同时,术前活检发现24例(64.86%)病人胃癌分化,而术后病理发现32例(86.49%),(P0.05)。结论:当胃癌病人专业诊断时,展开术前胃镜活检技术可对机体疾病早期判断,然而在疾病分化情况、疾病分型等方面的精准性还有待于提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1岁,住院号50346。因反复咳嗽,气短12年,发热1天于1992年2月3日入院。病人于入院前一天因感冒发烧,胸痛,咳嗽,咯血、气短。入院查体:T38.9℃,R40次/min,精神萎糜不振,左肺上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双肺少许干鸣音,心率110次/min,律齐,腹软,肝脾助下未触及。胸部正位X片示左肺上野大片阴影。入院后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左大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上腹疼痛、黑便2天,于1996年8月5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曾用过卡托普利。查体:脉搏98次/分,血压20/13.5kpa,心界不大,心律齐,无杂音,剑下无痛,余未发现阳性体征。急诊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型)。入院诊断:1、急性出血性胃炎;2、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止血药和口服卡托普利12.5mg,2次/日。入院2天(口服卡托普利4次),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胸闷、烦躁不安。测血压18/12kpa,听诊心率162次/分,律齐,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停用卡托普利,静脉推注心律平35mg 后,病人症状缓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2次/分。8天后,为维持血压,再次口服卡托普利12.5mg,2次/日,2天后  相似文献   

20.
病人,男,40岁。因金矿塌方砸伤,当时昏迷2h后清醒,1d后再度昏迷不醒3d,于1991年10月23日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kPa。深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