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服用格列吡嗪或格列齐特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加用吡格列酮;B组28例,加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特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比较,B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负荷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而HDL-C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降低FPG、2hPG、HbA1C和调节血脂水平,联合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更明显,并能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0例)、二甲双胍组(40例)及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连续服吡格列酮3个月后其FPG、2h-PG、HbAlC及空腹胰岛素(FINS)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肾功能等无影响。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71-2273
选取2014年1~12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10)、观察组(n=10)和试验组(n=10)。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经过为期12w的治疗后,分别于患者空腹时、餐后0.5h、餐后1h、餐后2h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并于空腹时及餐后2h检测患者的C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水平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的胰岛素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0.5h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胰岛素水平、餐后1h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时的C肽(CP0)以及餐后2h的C肽(CP2)明显较高(P<0.05)。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值得被广泛应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的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连续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服用二甲双胍(500mg/次、3次/d)和吡格列酮(30mg/次、1次/d)6周后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加给利格列汀(5mg/次、1次/d),对照组则加给安慰剂,持续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对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在血糖控制,体质量减少方面均优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继续利用利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7年4月~2017年9月40例(对照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与2017年10月~2018年4月40例(观察组)接受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2hPBG、HbAlc、BMI低于对照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利格列汀治疗能够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助于控制患者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由于体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引起。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格列吡嗪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停止使用其他降糖药,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给予格列吡嗪5mg,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血糖(FPG)以及标准餐后2h血糖(2hPG)。结果经治疗3月后治疗组患者GHbA1c、FPG及2hPG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格列吡嗪辅助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肯定了血糖控制对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意义。口服降血糖药物一直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为了满意控制血糖,往往需要合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但多种药物的使用会直接影响依从性,从而干扰全天的血糖控制。本研究旨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与分开服用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是否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选标准:18~7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标准[1];初发患…  相似文献   

10.
范星霞 《中国综合临床》2013,(12):1295-1298
目的观察并分析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n=40)、B(n=36)两组,A组患者予二甲双胍+西格列汀方案,B组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方案,疗程12周。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浓度、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服药12周后,A、B两组空腹血糖[(6.4±1.8)、(7.0±1.9)mmolfL]、餐后2h血糖[(8.1±2.7)、(9.5±2.8)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2±2.1)%、(7.1±2.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4±2.4)、(9.1±2.5)mmol/L与(13.6±4.5)、(13.3±4.9)mmol/L与(9.2±2.4)%、(8.9±2.6)%,t值分别为6.325、4.013、6.628、4.040、5.950、3.171,P均〈0.05]。A组患者餐后2h血糖浓度(8.1±2.7)mmolfL明显低于B组(9.5±2.8)mmol/L(t=2.214,P=0.030)。(2)A组患者总有效率90.0%(36/40)略高于B组83.3%(30/36),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x2=0.269,P:0.604)。(3)A、B两组用药期问分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0例(25.O%)、11例(30.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2,P=0.589)。结论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吡格列酮方案均是治疗T2DM的有效方案,前者临床效果具有优势,尤其是对降低餐后血糖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初期β细胞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受损。近期研究发现,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在维持正常血糖稳定起重要作用,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缺失则可导致餐后高血糖。因此,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阶段,应用一些改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可有效降糖及保护胰岛功能。瑞格列奈(诺和龙)是一种新型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较传统磺脲类药物能更好地改善早时相分泌,从而控制餐时血糖的增高,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将增加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针对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缓并发症的发展,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终目标。本文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促泌剂格列吡嗪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3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广东省汕尾地区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广东汕尾地区2型糖尿病病患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150例。对照组予西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P2 hPG、HbAlc均明显下降,且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强化治疗方案,口服以美吡达为主的降糖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舒肝降糖方治疗,观察4个月。结果治疗组控制理想23例,控制良好20例,控制差3例,总有效例数为43例(93.5%);对照组控制理想11例,控制良好20例,控制差9例,总有效例数为31例(77.5%)。两组比较,在控制理想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美吡达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308-3309
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服用降糖类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案,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以半年为1个疗程,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餐后2h血糖、收缩压、空腹血糖值、舒张压及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试验组显效23例、占53.49%,有效19例、占44.19%,无效1例、占2.33%,总有效率97.67%,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显效19例、占44.19%,有效16例、占37.21%,无效8例、占18.60%,总有效率81.40%,死亡5例、占11.63%,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照同样具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上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病人的治疗,应当以盐酸吡格列酮为主要药物,通过有效控制机体血糖,不断提升其生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血脂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熊萍  董刚强 《华西医学》2009,(7):1728-1730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钠片与二甲双胍片分别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太罗组(罗格列酮钠片)(21例);B组,二甲双胍组(19例),进行为期16周的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呈有意义的下降(P〈0.05),从下降幅度的百分率统计,太罗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结论:太罗联合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倒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B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舍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腱岛素抵抗、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高教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二甲双胍联合黄连素治疗糖尿病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近几年来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4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均为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Ⅰ度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符合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公布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入选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对照组)和二甲双胍联合黄连素组(治疗组),治疗组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5 ̄60岁,平均年龄49.6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37 ̄60岁,平均年龄50.2岁。2治疗方法2.1对照组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2.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连素0.4g,每日3次。2组均治疗3个月后…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其中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2001年我国糖尿病最新资料调查表明,所调查的2419名糖尿病患者97%为2型糖尿病,有血脂资料的患者占50%~60%,其中48%甘油三酯≥1.7mmol/L,60%患者的总胆固醇≥4.8mmoL/L,51%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