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青少年心理资本、时间自我评价的特点,探讨青少年心理资本与时间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维度问卷(THQ)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云南省芒市地区2 32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的未来价值得分最高(3.79±0.52),其时间价值感发展良好(0.86)。未来取向型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得分明显高于中间型和现在取向型得分(P均<0.01),中间型青少年心理资本得分明显高于现在取向型得分(P<0.01)。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的未来价值、未来计划与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470~0.492,P<0.01),时间压力与心理资本呈显著的负相关(r=-0.116,P<0.01)。心理资本可解释未来价值变异的22.4%,可解释未来计划变异的24.9%,可解释时间压力变异的2%。结论 心理资本与时间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对青少年时间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浙江、云南和四川3地的51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总体、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时间管理倾向对不同抽象程度的自我价值感都具有良好预测作用;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自我价值感的各个维度上差异极显著。结论 高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浙江、云南和四川3地的51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总体、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时间管理倾向对不同抽象程度的自我价值感都具有良好预测作用;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自我价值感的各个维度上差异极显著。结论高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大学生时间自我比较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为今后的实践提供指导.方法 使用<大学生自我概念自评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重庆5所大学的49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时间自我评价与自我价值感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对现在和将来自己的评价就越高;时间自我比较与自我价值感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对现在与将来自我评价的差异越小.结论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时间自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道德判断能力是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近20 a来,国内对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1-3].国外以价值观与人格特征或人口学变量的关系研究较多见[4-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三学生自我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价值感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土家族、苗族和汉族293名高三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和大学生有显著差异;除社会生理价值感低于常模外,自我价值感其余各维度都显著高于常模;只在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有显著性别差异,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差异.两个量表得分的民族差异不显著;自我价值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但只有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结论 苗族、土家族高三学生自我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同常模有显著差异,但与学业成绩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三学生自我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价值感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土家族、苗族和汉族293名高三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和大学生有显著差异;除社会生理价值感低于常模外,自我价值感其余各维度都显著高于常模;只在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有显著性别差异,其余各维度均无显著差异。两个量表得分的民族差异不显著;自我价值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但只有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结论苗族、土家族高三学生自我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同常模有显著差异,但与学业成绩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运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四川省430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价值感总分、各维度分都高于3分。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分与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都呈显著的正相关;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总体自我价值感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对一般效能感及特殊自我效能感均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青年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邵义萍  陈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48-349,352
目的 了解聋哑中学生身体自我特点,探讨聋哑中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中学生身体自我量表,对191名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深圳市、郑州市、昆明市聋哑学校的中学生和243名遵义市航天中学、第一中学的正常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中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满意度低于正常中学生.聋哑中学生最满意的是相貌特征,其次是身材特征、运动特征、性特征,最不满意的是负面特征.聋哑中学生在运动特征、身材特征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身材特征、性特征、负面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聋哑中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聋哑中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满意度较低,应帮助聋哑中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自我观和自我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的特点及其与多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寻求各领域生活满意度的保护性因素。方法 对分层随机抽取的300名青少年学生施测了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与基本情况调查表。结果 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总体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中值(P<0.001),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的年级、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生活满意度总体的预测力为24.6%,其对生活满意度各维度的预测力在10.5%到19.9%之间。 结论 核心自我评价是青少年各领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探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焦虑和抑郁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初一至高三年级共1 2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49,P值均<0.01),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0.32,P值均<0.01);核心自我评价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内化问题行为(β值为-0.56~-0.32,P值均<0.01),还会通过情绪调节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β值为-0.06~-0.21,P值均<0.05).结论 情绪调节效能感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内化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减肥行为情况及青少年体重自我评价与减肥行为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21个地区的22 86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1%学生认为自身体重有点重或很重,其中真正超重或肥胖的只占6.96%;63.7%的学生采取了减肥或防止增重的行为,通过锻炼、不吃肉、节食、绝食、诱导呕吐、吃减肥药行为减肥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4.05%、8.31%、23.45%、1.92%、1.08%、1.84%,女生不良行为减肥发生率高于男生,中职校学生高于其他类别学生;自认偏重实际不重的女生比例(35.7%)高于男生(19.8%),自认偏重或过重学生的不良减肥行为比例高于其他学生。结论青少年对自身营养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体重的认识偏倚很大程度影响其减肥行为的发生,应加强对学生健康和营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自杀行为发生的时间调查与干扰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减少和杜绝青少年学生急性事件的发生和保护他们的心身健康。方法:通过走访因各种原因而采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学生家长,进行交谈式调查,以获得他们的子女自杀发生的时间、原因和方式。结果: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着明显的时间规律和季节规律,一年之中以7月中旬为高峰期,一天之内以晚间10时左右为高峰期。结论:学校、家庭、社会对落榜生要在生活上关怀,在精神上予以真诚的宽慰和热情的鼓励,文中提出了一些相应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16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呈波浪式发展趋势,性别和年龄的主效应显著,年级与性别、年级与家庭居住地、性别与家庭居住地的交互作用都显著(P〈0.05);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均存在年级差异(P〈0.01);青少年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部分维度存在城乡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发展水平较好,但高三学生发展水平较低需引起教育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军医大学414名学生自我和谐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研究军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 ,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 ,对某军医大学 4 1 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军医大学生感觉自我很不和谐的约占 5.56 % ,且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 2维度得分高于大学生常模 ,其中自我的灵活性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自我的刻板性存在年级差异 ,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 (P <0 .0 1 )。各维度在性别、专业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军医大学生自我和谐有其自身特点 ,可能与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了解青少年的自我悦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提高青少年自我悦纳水平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中国6个省中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初中、高中、大学生和社会青年4类群体共5 709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尊量表(SES)评估其自我悦纳水平(得分范围10~40).结果 初中、高中、大学生和社会青年4类群体的自我悦纳平均得分分别为28.15,28.40,28.97和27.45,不同群体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64,14.41,P值均<0.01).80%以上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能够做到与大部分人表现一样好”“很看好自己”“对自己比较满意”;约5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不到20%的青少年觉得自己自尊心够强.4类对象中对自身性别感到苦恼的比例为11.57%~22.22%,因自身体型、外貌等身体意象感到苦恼的比例为37.56%~61.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4类对象中,对家庭总体感觉较好、对自己性别满意、较少为身体意象苦恼者自我悦纳水平较高(P值均<0.01);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父母亲学历、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出生地性质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性别偏好等.结论 青少年自我悦纳水平总体尚可,并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加强对家长和青少年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尤其关注农村、家庭氛围和经济状况较差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优势与劣势问卷自我报告版本的信度、效度,为正式引进该问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1257名初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纸笔测试的方式对其施测优势与劣势问卷的自我报告版本。结果优势与劣势问卷自我报告版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标偏低,除全表和总劣势量表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9和0.68外,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水平均较国外同类研究有所不足,尤其是品行问题和同伴问题2个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仅为0.30;各分量表的相关方向符合量表设计,测量方向一致,但相关普遍达到统计学水平,说明存在测量同类潜变量现象,影响了测量因素的独立性;因素分析所提取的公因素大体与5个分量表形成了有效的对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52.07%,结构效度相对可以接受。结论优势与劣势问卷在我国应进一步修正、检验和建立基线水平后,再正式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体型自我评价和体重指数(BMI)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体型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安徽省池州市5555名9~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比较体型自我评价和BMI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男女生体型自我评价和BMI评价结果具有轻度一致性(Kappa=0.217,P=0.000;Kappa=0.203,P=0.000).43.0%的男生和37.5%的女生错误估计了自己的体型,男女生体型低估率分别为35.9%和23.3%,高估率分别为7.1%和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223,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型自我评价和体型错估均与抑郁症状存在统计学关联.与自我评价正常组比较,自我评价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比值比分别为1.255(95%CI:1.066~1.478)、1.538(95%CI:1.275~1.856)和1.713(95%CI:1.035 ~ 2.834),体型高估和低估学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一致组的1.705倍(95%CI:1.382~ 2.105)和1.241倍(95%CI:1.059 ~1.454).结论 儿童青少年体型自我评价与BMI评价结果一致性轻微,体型错估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应开展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青少年对自我分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以540例13-18岁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分化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青少年的自我分化水平和心理健康情况;结合青少年家庭情况分析青少年自我分化的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自我分化水平及受教育程度水平与青少年自我分化水平有关(OR值分别为1.558,1.775,1.535,1.518,1.634和1.567);Pearson相关分析青少年自我分化水平与症状自评量表评测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和总分呈负相关(-0.672,-0.683,-0.664,-0.624,-0.632和-0.636);与敌对,偏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和-0.224,虽然P<0.05,但无临床实际意义.结论 青少年自我分化水平受家庭中多种因素影响,应注重从不同方面提升青少年自我分化水平,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儿童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 623名7~22岁儿童青少年最近1年内自我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自我伤害发生率为7.20%,女生的自我伤害率明显高于男生,且各自采取的主要自伤方式不同(P<0.05)。在自伤原因构成比中,学习压力占44.6%,受到家长和老师责罚占17.4%;家中是发生自伤最主要的场所,占47.9%,其次是学校,占33.1%;自伤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上肢,占31.4%;自伤发生后118例痊愈,占97.5%,3例留下失能或残疾,占2.5%;父母亲日常照顾时间<6 h、县城、城市和青春期以后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发生自我伤害行为。结论 儿童青少年自伤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家庭居住地及父母照顾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