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滋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8例艾滋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艾滋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常与其他机会性感染并存,CD4<200个/μl,绝大多数CD4<100个/μl,临床表现多样.结论 艾滋病患者CD4<200个/μl易发真菌性食管炎,艾滋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提示艾滋病进人晚期,结合临床、内镜,早期发现,积极治疗真菌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2.
乔俊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96-3996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艾滋病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结果心电图异常可以发生在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HIV)感染的任何阶段,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心电图异常明显增多。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供血不足多见。结论艾滋病患者常常合并心电图异常,对已明确的HIV感染者,应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尤其CD4细胞计数<200/μl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2008年收治的14例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CD4均〈100/ml,均为艾滋病晚期病人;病例易误诊,误诊率达到57%,其中误诊结核性脑膜炎最多。结论: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高、预后差,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及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农村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更好地实施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农村地区121例艾滋病患者在其接受抗病毒治疗前进行一次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以及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 121例艾滋病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40岁,多为农民、已婚者,传播途径主要为有偿供血或临床输血。临床症状以咳嗽(45.5%)、皮疹(45.5%)、咳痰(43.8%)、发热(41.3%)为主。CD4细胞数为5~349个/μL,总淋巴细胞数(TLC)为200~8000个/μL,CD4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总淋巴细胞计数〈1200个/μL作为诊断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分界点时,灵敏度较低(42.4%),但阳性预测值非常高(95.5%)。当结合TLc〈1200个/μL和血红蛋白〈110g/L作为诊断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分界点时,灵敏度为67.7%,阳性预测值为94.4%。结论 在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当缺少CD4细胞计数检测条件时可考虑结合总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替代指标用以判断是否可以对艾滋病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9年首诊为艾滋病(AIDS)后随即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河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数据库登记的116例河南省2009年首诊为AIDS后当年即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资料,将其按照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分成3组(<20个/μl,20~99个/μl和100~350个/μl),使用SPSS 14.0软件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约2个月及5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诊后接受治疗的3组患者在治疗约2个月后CD4+T细胞计数同治疗前比较都有提高[<20个/μl组:(84.93±64.33)个/μlvs(9.39±5.10)个/μl,P=0.000;20~99个/μl组:(178.71±135.34)个/μlvs(46.62±18.71)个/μl,P=0.001;100~350个/μl组:(316.81±128.81)个/μlvs(197.66±67.59)个/μl,P=0.002],但是在治疗5个月后3组患者CD4+T细胞计数同治疗2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CD4+T细胞基线低的组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早发现、早治疗仍应是河南省开...  相似文献   

6.
涂波  聂为民  秦恩强  周志平  黄磊  张昕  赵敏 《海南医学》2014,(14):2117-2118
目的:分析艾滋病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病中心收治的18例艾滋病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18例死亡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1.05±10.08)岁,感染途径包括输血传播2例(11.11%),同性性传播3例(16.67%),异性性传播2例(11.11%),纹身1例(5.56%),不明原因10例(55.56%);平均病程(14.88±23.78)个月;明确HIV感染途径者较不明原因感染者病程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05,P=0.0445);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者较>200/μl者平均病程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59,P=0.1554);死亡原因包括: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13例(72.2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致脑水肿、脑疝4例(22.22%)、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例(5.56%)。结论多数艾滋病死亡患者发病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极低,合并症多,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于有可疑HIV暴露者应及时完善相关化验,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自贡市2017—2021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ed person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HIV/AIDS)首次CD4分子标记的T淋巴细胞(CD4+T cell,简称“CD4细胞”)水平,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Kolmogorov-Smirnov检验资料分布类型,利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运用流式细胞仪法对2017—2021年自贡市新发现HIV抗体阳性者进行首次CD4细胞检测,并对新发现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和晚发现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新发现5 192例HIV/AIDS感染者CD4、CD8、CD3细胞的中位数分别为260个/μl、768个/μl、1 136个/μl;无免疫缺陷622例(11.98%)、轻度免疫缺陷952例(18.34%)、中度免疫缺陷1 899例(36.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1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例的一般资料、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脊液检查、CT检查神经系统受损部位及诊断、艾滋病的确诊及CD4检测而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是艾滋病易侵犯部位,发生率比较高。结论艾滋病易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旦出现,危及生命,需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线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随访并初次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的成年HIV/AIDS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94例HIV/AIDS患者,其中男性1012例,女性82例,以30~44岁者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其中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达53.3%,其次为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28.9%)。肺部感染、PCP、口腔真菌感染、带状疱疹、CMV视网膜炎和淋巴瘤的发生率在CD4<200个/μl组显著高于CD4≥200个/μ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机会性感染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CD4细胞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密切观察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测CD4细胞,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控制机会性感染,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HIV相关视网膜病发病机制、眼底表现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 对30例HIV相关视网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筛查300例(600只眼)HIV/AIDS患者,检出HIV相关视网膜病30例,检出率为10.0%,其中有视力改变5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 26例(86.7%),CD4+T>100个/μl 4例(13.3%),HIV视网膜病变组CD4+T细胞计数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棉絮斑、视网膜出血及微血管瘤.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30例患者复查眼底病变好转、消失.结论 HIV相关视网膜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漏诊率高;应对HIV/AIDS患者进眼底筛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极易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由于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嗜神经性.神经系统损害成为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HIV/AIDS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达30%~70%,临床上有10%~20%的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据国外尸检资料显示,75%AIDS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临床上,40%~60%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而10%患者的神经症状是AIDS的首发症状。HIV/AIDS患者常常出现的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原发HIV相关综合征、机会感染及机会肿瘤、炎性病变及药物相关神经系统病变等。  相似文献   

12.
曾芬  余兰 《中外医疗》2011,30(17):110-11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4例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死亡,11例好转出院。结论 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病情重,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积极进行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治疗,掌握抗病毒治疗时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3例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墨汁染色镜检法、乳胶凝集法、真菌培养法检测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符合率。并根据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进行组间隐球菌感染率的对比分析。结果 53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中,真菌培养法阳性23例(43.4%),墨汁染色法阳性25例(47.2%),乳胶凝集法阳性53例(100.0%)。以真菌培养法为标准,墨汁染色法符合率为69.6%(16/23),乳胶凝集法符合率100.0%(23/23)。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在100/μl、101~349/μl及349/μl3组的隐球菌感染率分别为19.5%(39/200),8.4%(11/131),4.1%(3/7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4%的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结论艾滋病患者伴随CD4+T细胞水平的减低,隐球菌感染的危险性增高。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抗原是隐球菌脑膜炎早期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指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益。  相似文献   

14.
谢代鑫  杨华  郑永玲  晏宁 《重庆医学》2006,35(15):1406-1408
目的探讨史滋病(AID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4年7月-2005年10月确诊的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的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例中1例为脑内弓形体感染,1例为脑内多发性结核瘤,均为首发症状。结论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尤以脑内弓形体感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脑内多发性结核瘤多见,对这些患者,应多次检查血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48例死亡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国家统一使用的DataFax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对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15例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有48例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治疗前所有患者出现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表现,CD4细胞最小值为4个/μl,最大值为263个/μl,平均为36.4个/μl。接受治疗时间最短1d,最长2年半,其中39例的治疗时间小于3个月。死于艾滋病相关性疾病42例,其中9例系统治疗无效死亡,1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机会性感染,放弃治疗在家中死亡;22例在停药后0.5~8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自杀4例,死亡原因不明2例。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依从性困难是患者死亡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困难、歧视和药物副作用与病人死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79例的短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满  杜丽群  黄绍标 《广西医学》2009,31(10):1434-1435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的短期疗效。方法79例艾滋病患者给予HAART,观察患者接受HAART6个月时的服药依从性及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CD4^+计数、体重变化。结果79例患者中依从性≥95%共75例,治疗6个月后患者CD4^+增加(181.1±137)个/μl(P〈0.01)、体重增加(4.01±6.03)kg(P〈0.01)。临床症状好转76例,无效3例。结论HAART6个月时绝大部分患者CD4^+计数明显升高、体重增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医学》2012,34(6)
目的 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3例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墨汁染色镜检法、乳胶凝集法、真菌培养法检测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符合率.并根据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进行组间隐球菌感染率的对比分析.结果 53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中,真菌培养法阳性23例(43.4%),墨汁染色法阳性25例(47.2%),乳胶凝集法阳性53例(100.0%).以真菌培养法为标准,墨汁染色法符合率为69.6%( 16/23),乳胶凝集法符合率100.0% (23/23).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在<100/μl、101-349/μl及>349/μl 3组的隐球菌感染率分别为19.5%(39/200),8.4%(11/131),4.1%(3/7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4%的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结论 艾滋病患者伴随CD4+T细胞水平的减低,隐球菌感染的危险性增高.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抗原是隐球菌脑膜炎早期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指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益.  相似文献   

18.
流式细胞仪对4种癌症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对象和方法原发性癌症病人50例,均为我院1997年临床病理确诊病人。A组为肺癌,15例;B组为肝癌,15例;C组为食道癌,8例;D组为胃癌,12例;年龄35~70岁,正常对照组20例,年龄20~45岁。取病人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分别在两试管中加入EDTA抗凝的外周静脉血100μl,一管加入CD3单克隆抗体20μl,另一管加入CD4/CK8双标记单克隆抗体20μl(购自法国国际免疫公司),充分混匀,26℃孵育15min后,加红细胞溶解波600ml溶解10min,以12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加PBS缓冲液500μl使细胞悬浮,流式细胞仪(FCM)分析。2结果见表1表…  相似文献   

19.
卢祥婵 《广西医学》2012,34(1):20-23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其与CD4+T细胞计数关系.方法 对449例HIV/AIDS病人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并对其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7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眼底改变及CD4+T细胞计数进行分析.结果 449例HIV/AIDS病人中检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73例,检出率为16.26%,其中单眼受累28例,双眼受累45例;有视力改变61例,占83.56%.眼底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黄白色病理改变,伴有片状出血,很少累及玻璃体.449例患者中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检出率为19.74%(45/228),明显高于CD4+T细胞计数>50个/μl患者的12.67%(28/221)(P<0.05).结论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多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多数患者视力未发生改变时,其眼底早就发生病变,对CD4+T细胞低下而眼部无症状的AIDS患者应常规行眼底镜检查,对于改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92例住院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11例合并CMV感染病人的临床表现、CD4^+T淋巴细胞、CMV PP65抗原特点和治疗转归。结果11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除1例在200/μl以上外,其余均小于100/μ1,确诊CMV感染时均已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多系统损害。结论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生于AIDS晚期,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并发症。建议怀疑AIDS病人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尤其CD4^+〈50/μl时应检测CMV PP65抗原,而CMV—IgM和IgG抗体准确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