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病毒学检查和血清酶学检查,HCV感染的诊断中,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是临床最早出现的指标,而HCV血清病毒学实验是特异性诊断的重要手段。1 血清病毒学试验血清病毒学试验指检测血清中HCV抗体和直接检测血清HCVRNA。HCV抗体检测包括酶联免疫法(EIA)和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EIA检测HCV抗体重复性强敏感性高,目前应用的第三代试剂盒(含HCV核心、NS3NS4NS5)较第一代和第二代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所提高,对免疫完全者进行抗体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达99%以上,因此对…  相似文献   

2.
对献血员的第一代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筛检法只能检出抗重组HCV抗原c100-3的抗体;第二代筛检试验可检出抗重组HCV抗原c100-3、c22-3和c33C的抗体;而第三代抗体检测试验则采用了HCV重组抗原NS5和经某些生化修饰的c33c抗原.为了调查抗-HCV筛检对血液制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区蛋白质NS3与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相关关系。方法①建立病毒感染条件下IRF3核内移的实验室检测方法;②构建包含HCV NS3基因片段的质粒;③建立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分析NS3对IRF3核内移的影响,进而明确二者的关系。结果病毒感染和HCV NS3同时作用可以明显降低IRF3的核内移率。结论HCV NS3具有调节IRF3功能的作用。HCV有可能通过抑制IRF3来实现病毒免疫逃避。  相似文献   

4.
最近建立了第三代筛选酶免疫试验(EIA)和免疫印迹试验(RIBA-3),EIA应用病毒聚合蛋白中4个不同区域的重组抗原(核壳:C22-3,NS3/NS4:C200和NS5);而在RI-BA-3中两种重组蛋白是合成肽[C-22(P)和C100(P)]。作者随机选择201份保存血清、1560份志愿者血清及47例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清进行第三代HCV抗体筛选和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基因5b区(NS5b)与5'-非编码区(5'-NCR)不同基因区RNA检测结果的差异,为常规HCV RNA检测发生污染现象时提供一条新的解决途径.方法 利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技术针对NS5b区进行PCR基因扩增,直接用于检测临床常规HCV RN...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散在非 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作者用4种第3代HCV 酶免疫法(EIA)对47名第2代HCV EIA阳性、但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持续正常的献血员检测血清抗HCV IgG.用Abbott抗HCV核心IgM EIA试剂盒检测抗HCV核心lgM,同时用3种市售免疫印迹试剂盒确证.另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 RNA.结果表明,47名经Abbott第2代试剂盒检测抗-HCV阳性的献血员,用第3代Abbott EIA检测IgG阳性率为95.7%.其他3种试剂盒的阳性率为:Sanofi 59.6%,Ortho 63.8%,Murex 72.3%.这4种试剂盒有61.7%的一致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i-ba3的抗体阳性率为44.7%,Deciscano为  相似文献   

7.
用C100 ELISA(第一代)方法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有较好的特异性,但在HCV感染早期检测敏感性不高。第二代抗-HCV ELISA(C200/C22 ELISA)除含有C100抗原外,还增加了C33(重组的非结构NS3区抗原)和C22c(重组核完抗原)两个抗原成分,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从9例血制品受者中采集到输血前和输血后2~32周内不同时间的血清样本共53份。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证实,9例病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NS3/4A蛋白酶和NS5B聚合酶在HCV复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HCV NS3/4A蛋白酶和NS5B聚合酶结构认识的加深,许多研究已将重点置于HCV抑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多针对NS3/4A蛋白酶和NS5B聚合酶的抑制剂正在被发现,一些抑制剂已经进人临床试验并取得可喜的疗效.此文就这两大类抑制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试验最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NS3/4A蛋白酶和NS5B聚合酶在HCV复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HCV NS3/4A蛋白酶和NS5B聚合酶结构认识的加深,许多研究已将重点置于HCV抑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多针对NS3/4A蛋白酶和NS5B聚合酶的抑制剂正在被发现,一些抑制剂已经进人临床试验并取得可喜的疗效.此文就这两大类抑制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试验最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酵母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区蛋白质(C100-3)的抗体,揭示HCV是非甲非乙型(NANB)肝炎的主要病因,并开创了用检测抗-C100-3的方法控制NANB肝炎经血液  相似文献   

11.
近来建立了多种用定量丙型肝炎病毒(HC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HCV水平的方法.作者将其内部的定量RT-PCR法与最早商品化的RocheAmplicor HCV检测试剂盒进行比较,研究其结果的符合度和同一检测方法内的变异度. 将经过修饰的HCV RNA标准物与33例将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HCV感染病人血清中提取的RNA共同转录和扩增.HCVRNA标准物来源于HCV5′端非编码(5′-NC)区,其部分核苷酸发生了突变或替换.用分别针对天然HCV和替换后的核苷酸区的探针来检测HCV和内标准物的扩增产物,并通过两者不同稀释度的OD值比较,最终计算出病人血清中HCV浓度.作者设计的内标准物在5′-NC区216~192位核苷酸发生了替换.用此种方法,HCV RNA的检测范围约从1×10~3个分子/ml到 5×10~7个分子/ml.在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HCV)中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和解旋酶活性的NS3蛋白是最保守的蛋白之一;另外,与慢性感染病人相比,在感染恢复病人体内更易于检测到较强的NS3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得NS3成为一种受到关注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研究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治疗药物的重要研究方向,丙型肝炎病毒(HCV)NS3/4A丝氨酸蛋白酶(NS3/4A SP)对病毒蛋白前体加工成熟和病毒复制过程十分重要,是抗HCV治疗的理想靶点。本文重点综述N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特拉泼维(telaprevir)和博赛泼维(boceprevir)治疗HCV感染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通过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筛选法排除HCV阳性供血员的有效率,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来自6个制造厂的抗-HCV阴性的混合血浆和血液制品进行HCV RNA检测.RNA从标本中抽提,用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的一对引物进行扩增.  相似文献   

15.
HCV-1b型NS5A区准种变异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HCV-1b)NS5A区准种变异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HCV一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0例,在干扰素治疗前作NS5A区准种变异等测定,并比较其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结果:10例干扰素治疗有效组的单链构象多肽性(SSCP)大部分表现为2带(6例),少部分为3带(4例),平均为2.4带;而10例干扰素治疗无效组的SSCP大部分表现为3带(6例),少部分为4带(4例),平均为3.4带。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的疗效与NS5A准种变异密切相关,有效组准种变异的程度明显低于无效组,即病人治疗前HCV准种变异较少者,HCV病毒易于被清除。采用SSCP检测HCV-NS5A准种变异以预测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生物学的快速进展使人们对HCV的感染和复制有了突破性认识,对抗HCV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HCV NS3/4蛋白抑制剂telaprevir和boceprevir的开发进入临床Ⅲ期试验,一些NS5B抑制剂也进入临床研究,在很好降低感染病人病毒载量的同时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另外,通过干预与HCV复制有关的宿主细胞蛋白进行抗HCV的研究也受到普遍关注,并取得众多突破.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近年来以病毒蛋白为靶点及以细胞因子为靶点的抗HCV约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HCV)第三代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3.0)的不确定结果被制造商解释为只发现了被检测的4种抗体(c100、c22、c33c、NS5)中的1种。为了确定在医院中用RIBA3.0连续测定病人抗-HCV时不确定结果的发生率,评价这种情况对于病毒复制、肝病及HCV感染危险因素的意义,以及进一步了解这种特殊兔疫应答的机理,作者在一家医院中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重组的丙型肝炎病毒(HCV)C100-3抗原(1:10)作固相进行ELISA检测了4000份不同人群血清的HCV抗体。对所有血清还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和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细胞表达模型,研究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端粒酶活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筛选出不同HCV基因型。分别运用PCR法扩增HCV NS3蛋白基因,转载真核表达载体pBK-CMV,构建重组质粒pBK-HCV NS3,分别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方法检测不同基因型HCV NS3蛋白基因转载质粒导入HepG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本地区HCV基因型流行的主要是1b型,其次是2a型。转染不同基因型HCV NS3蛋白基因的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较转染空载质粒的细胞明显升高;不同基因型HCV端粒酶活性之间存在差异,HCV 1b型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HCV 2a型。结论:HCV NS3蛋白可能以某种机制激活了端粒酶活性。不同基因型HCV NS3蛋白在细胞恶性转化中的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选择了98例临床诊断或疑为病毒性肝病患者,其中8例急性肝炎、54例慢性肝炎、10例肝硬化、12例肝细胞癌。采血,提取血清RNA后进行逆转录和cDAN扩增。预期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大小为154和412个碱基对,分别相应于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5’端非编码区(5’NC)和非结构蛋白3区(NS3)。经琼脂糖凝胶分离后将扩增产物转移至尼龙膜上进行DNA斑点杂交。这种多靶半套式PCR(M-PCR)可同时扩增和检测HCV不同的基因区。 经检测,98份样本中有40分RNA阳性,154和412碱基对的两条。cDNA带经溴乙锭处理后在紫外光下清晰可见。其中,28份既可检出源于5’NC也可检出源于NS3的带。用单靶半套式PCR(S-PCR)也得到相同结果。另外12份样本用M-PCR和S-PCR检测,只能检出源于5’NC的带,用M-PCR判为阴性的10份样本用S-PCR检测亦为阴性。这些结果表明,源于5’NC的引物敏感度和/或特异度高于来自NS3的引物,在98份样本中有56份抗HCV(C100-3)抗体阳性,其中3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