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CT征象、诊断、鉴别诊断及并发症。方法对手术证实的108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手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胆脂瘤型41例表现为中耳内、上鼓室以及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周围低密度环绕。鼓室、鼓窦壁骨质硬化或破坏、中耳窦腔扩大,鼓室、鼓窦壁骨质硬化或破坏,听小骨破坏、移位、消失。肉芽肿型42例,表现为鼓室、鼓窦内片状、索条状或网状软组织密度影,听小骨不明显。单纯型25例,表现为鼓室,乳突气房黏膜增厚,气房壁增厚硬化,听小骨部分破坏及粘连。结论根据中耳腔软组织影的形态及骨质破坏、乳突气房模糊等改变,大多数慢性乳突炎患者可通过螺旋CT尤其是HRCT扫描得到较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慕建成  范红燕 《中原医刊》2003,30(19):F002-F003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耳)慢性中耳乳突炎的HRCT表现(其中单纯型6例,肉芽肿型21例,胆脂瘤型29例)。结果:单纯型慢性中耳乳突炎HRCT表现为鼓膜增厚,鼓室、鼓窦密度增高,气房骨壁增厚、硬化,可有听小骨部分破坏。肉芽肿型及胆脂瘤型慢性中耳乳突炎HRCT表现:①鼓室、鼓窦内软组织影及骨质破坏。②听小骨移位、破坏。③鼓膜增厚、内陷。④严重者可破坏乙状窦壁、天盖、半规管及面神经管结构。结论:HRCT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肉芽肿型及胆脂瘤型慢性中耳乳突炎分型正确率不高。  相似文献   

3.
慢性中耳乳突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及合并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中耳乳突炎的CT表现。结果单纯型表现为中耳腔内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密度灶,乳突密度增高,气房减少。骨疡型表现为中耳腔内软组织灶合并乙状窦及部分颅骨、听小骨破坏,骨质破坏边缘欠清。胆脂瘤型表现为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听骨链破坏移位,上鼓室、鼓窦扩大,鼓室外侧壁破坏;鼓室天盖、鼓室内侧壁、外侧半规管、面神经管、乙状窦破坏,同时骨质破坏腔的边缘常出现硬化环。结论CT对于中耳乳突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是诊断中耳乳突炎合并胆脂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X线平片与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证实3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进行X线平片与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胆脂瘤9例,表现为中耳腔、上鼓室以及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鼓室、鼓窦壁骨质硬化和破坏,听小骨破坏、移位、消失.肉芽肿型12例,表现鼓室、鼓窦内片状、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听小骨破坏不明显.单纯型9例,表现为乳突气房模糊.结论 传统X线检查次于CT,CT是慢性中耳乳突炎较为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陈学志  刘瑛 《河北医学》2009,15(5):527-529
目的:探讨CT对慢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慢性中耳炎45例的CT表现特点。结果:1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CT表现为鼓室、鼓窦内软组织密度影,鼓室扩大,窦入口扩大,鼓室壁破坏、硬化。听小骨移位、骨质吸收、破坏。其它征象包括乙状窦、鼓室盖、水平半规管、面神经管水平段骨质破坏。29例肉芽肿型中耳炎CT表现为中耳腔内的软组织密度影,部分有液平,鼓室壁增生、硬化,骨质破坏少见,听小骨可出现吸收破坏,但程度较轻,一般无移位。2例单纯型中耳炎表现为中耳腔内的软组织密度影,1例有液平,鼓室壁骨质硬化,无骨质破坏。结论:依据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的形态分布,鼓室壁破坏情况及听小骨改变,通过CT检查可对大部分慢性中耳炎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HRCT诊断价值,对手术证实的32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进行HR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2例中,胆脂瘤17例,典型者表现为上鼓室、鼓窦及其入口内团块样或弥漫性软组织影,边缘见低密度环,骨缘硬化,鼓室扩大,盾板变钝或破坏,听小骨明显破坏,大多数为硬化型乳突;肉芽肿型8例,主要表现为鼓室及鼓窦内软组织条索及片网影,听小骨破坏较轻,大部分为板障型乳突;单纯型7例,表现为中耳腔内粘膜增厚、积液,以气化型乳突为主。提示HRCT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必事耳乳突炎的HR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的术前HRCT民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胆脂瘤12例,HRCT表现以团块状或弥漫分布软组织影为主,多伴有听小骨及周围骨质不同程度破坏;肉芽型5例,HRCT表现为弥漫或散在分布软组织影,未见听小骨破坏;单纯型3例,未见软组织影。结论:HRCT可确诊慢性中耳乳突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慢性中耳炎的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术前HRCT检查与手术所见。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30例HRCT表现为鼓室或(及)鼓窦内团块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移位、破坏,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伴有乙状窦、天盖,水平半规管破坏;骨疡型中耳炎21例HRCT表现多呈斑片状、条索状或网状软组织影,部分可见液平面,听骨移位及破坏较轻;单纯型中耳炎HRCT表现大多无异常。HRCT所见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符合率为96.4%。结论:HRCT有助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分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的术前HRCT诊断准确性及指导临床手术;方法总结与分析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的HRCT影像表现;结果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的HRCT影像主要表现(1)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块影,(2)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并能显示其准确部位、范围、程度及并发症,指导临床手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的术前HRCT诊断准确性及指导临床手术;方法总结与分析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的HRCT影像表现;结果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的HRCT影像主要表现(1)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块影,(2)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并能显示其准确部位、范围、程度及并发症,指导临床手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高分辨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慢性中耳乳突炎的CT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表现。结果: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T表现为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听骨链破坏移位,上鼓室、鼓窦扩大,鼓室外侧壁、鼓室内侧壁、下壁破坏,鼓室天盖、外侧半规管、面神经管、乙状窦破坏,位于外道的可见外耳道骨质破坏,同时骨质破坏腔的边缘常出现硬化环等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高分辨CT及多层面重建可以较清楚的显示中耳结构、病变范围,对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指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例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的CT表现,结合手术病理结果,了解其病变特点。结果:胆脂瘤的CT表现主要有2个特点:(1)上鼓室,鼓窦及中耳乳突部位的骨质破坏,窦腔扩大,边缘光滑并有骨质增生,硬化。(2)扩大的窦腔内被低密度的软组织充填。结论:CT尤其是高分辨CT(HRCT),螺旋CT(SCT)是本病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小铭  李必强  黄显龙 《铁道医学》2014,(10):1159-116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曲面重建成像在术前评价中耳乳突炎致面神经管骨质破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证实中耳乳突炎74耳,全部病例均行HRCT检查,并行曲面重建成像,重建面神经管全貌,分析面神经管的骨质破坏情况,并与手术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曲面重建均能显示74耳中耳乳突炎患者面神经管全程。4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中,35耳面神经管全程骨质显示连续,8耳面神经管水平段破坏,6耳垂直段有破坏;25耳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中,7耳面神经管全程骨质显示连续,11耳面神经管水平段破坏,4耳垂直段有破坏,3耳面神经管水平段、垂直段均有破坏。74耳面神经管在HRCT曲面重建图像上的表现与临床手术所见相符。结论:HRCT的曲面重建成像能够显示面神经管全程走行和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耳胆脂瘤的CT表现。结果该组病例中,胆脂瘤型中耳炎的CT主要表现有:中耳类腔内软组织密度瘤影;骨质破坏;中耳窦腔骨缘硬化;听小骨链破坏、移位。结论螺旋CT表现反映了胆脂瘸型中耳炎的藕理特点,又能为手术提供有益而详细的解剖资料,因此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HRCT表现,探讨HRCT诊断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HRCT和MS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相对照,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8岁,采用骨高分辨放大重建双耳扫描对照。结果:HRCT诊断慢性肉芽肿型中耳炎1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8例,慢性单纯型中耳炎1例。HRCT表现:中耳腔内软组织影;骨质破坏;合并症表现。结论:HRCT是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佳手段,并为临床制定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案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与鼻咽癌致乳突密度增高的CT诊断特点。方法:对行头颅常规扫描,仅发现乳突密度增高的11例慢性中耳乳突炎及9例鼻咽癌再行耳颞部高分辨CT扫描的CT片进行分析。结果: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常规及高分辨扫描见部分鼓室及大部分乳突表现为不完全性密度增高,乳突窦扩大,听骨链移位或破坏;鼻咽癌患者常规及高分辨完全性鼓室及乳突工增高,乳突窦无扩大,听骨链无移位或破坏,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及鼻咽癌引起鼓室及乳突窦密度增高各有不同特点,CT常规头颅扫描时应注意观察乳突密度改变及定位像上鼻咽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HRCT特征及其诊断。方法:分析97耳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影像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HRCT能清楚显示耳部正常影像解剖结构及其变异。97患耳HRCT诊断及分型和手术病理诊断基本吻合。结论:HRCT能准确的显示鼓室和/或乳突窦内软组织病灶的分布、形态及听小骨、鼓室壁及邻近重要结构的破坏情况,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价值及术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8耳经手术病理证实胆脂瘤型中耳炎的HR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HRCT主要表现:上鼓室、鼓室、乳实区及外耳道软组织肿块影为100%;常伴有骨质破坏,其中包括听小骨破坏为82%,盾板破坏46%,面神经管破坏39%.乙状窦前壁破坏4%,可有中耳窦腔扩大,骨缘硬化;鼓膜增厚36%、鼓膜内陷21%;颅内并发症,其中包括耳源性颞叶脓肿4%,脑膜炎4%。结论:HRCT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有肯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对临床手术前估计及术后有无残留、复发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espiralCT,MSCT)三维重建对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中耳、乳突精细结构破坏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扫描机,对68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行颞骨薄层扫描及透明化容积重建fvolumereconstruction,VR)、多平面重组(multipleplanereconstruction,MPR),正常对照耳观察听骨链的形态结构;病变耳观察中耳乳突结构的改变及骨质破坏情况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VR、MPR对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均能清晰显示,MPR对镫骨及镫砧关节能部分显示。病变组76耳中耳乳突破坏MS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S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中耳的精细结构,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诊断准确,对镫骨、镫砧关节及其骨质破坏显示欠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为慢性中耳炎并伴有面神经管破坏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HRCT检查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其HRCT表现,并与临床手术结果对比。结果: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面神经管骨质破坏,破坏部位以面神经管迷路段及鼓室段为主15例(83.3%),破坏原因主要为胆脂瘤性中耳炎(14例),占77.8%。面神经管破坏大部分合并面神经损伤而导致面瘫(14例)。HRCT主要表现为面神经管骨质模糊、缺损、破坏。结论:HRCT能准确诊断慢性中耳炎继发面神经管破坏,对临床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