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三明市人群疟疾感染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和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2001—2008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检出率0.015%(17/116 387),年平均发病率小于1/100万,70%为输入性病例;8年间共捕获按蚊15 693只,未发现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结论]随着群众卫生习惯的改变、农药的广泛施用、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传疟媒介栖息场所生态改变,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基本灭绝,疟原虫感染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疟疾传播基本阻断后监测管理措施.[方法]对本地居民“两热”病人、流动人群“三热”病人血检疟原虫,确诊后个案调查、正规治疗和跟踪观察.[结果]流动人群原虫率为3.23%,本地居民为零,追踪观察35例输入性病例全部转阴.[结论]近5年监测显示未发现当地原发和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证实了疟防成果巩固.采取“两热”病人和“三热”病人的监测方法,简便可行.提示今后应将往返于高疟区的民工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4-2016年龙岩市疟疾监测资料,为消除疟疾后防控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4-2016年疟疾病例、“三热”病人血检、媒介和人群知晓率调查资料。结果 2004-2016年报告疟疾病例4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东南亚及非洲国家感染34例占85.00%(34/40),间日疟24例占60.00%(24/40),恶性疟6例占15.00%(6/40),间日疟恶性疟复合感染8例占20.00%(8/40),“三热病人”血检阳性者均为主动求诊疑似疟疾病例,中华按蚊种群构成1.52%,未发现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5.47%。结论 龙岩市2004年以来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归国人员是病例侦查发现传染源主要对象,提高医疗机构“三热病人”血检效率及时发现治疗病例和加强大众人群的健康宣教,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反映岱山县丝虫病、疟疾基本消灭后防治与监测结果,并对灭疟后期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投放“海酱油”疗法及复查治原阳性患者,以净化丝虫病传染源,进行人群及蚊媒监测,以进一步发现微丝螺阳性者,疟疾通过监测提出重点做好流动人口与门诊“三热”病人血检,是低疟区做好疟疾监测工作关键。[结果]丝虫病通过监测,全县仅在1985年发现2例微丝蚴阳性者,以后进行消灭丝虫病自行考核审评及省市复核审评,确认我县已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疟疾通过监测及时检出输入病例。[结论]今后应继续抓好“两病”监测以巩固和发展消灭丝虫病及灭疟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闽北嗜人按蚊的分布特征。方法 1998-2000年对建阳市9个村的嗜人按蚊调查点和童游镇回瑶村的病原和媒介监测点进行调查。结果 童游镇3年血检发热病人7705例,年血检率5.5%,未查到疟原虫阳性者,学龄儿童间接荧光抗体检测804例,仅发现阳性5例。回瑶村媒介监测匀未捕获嗜人按蚊,仅捕获中华按蚊。结论 嗜人按蚊分布区经几次灭蚊,在基本消灭后,疟疾疫情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凭祥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后,所采取监测措施是否适合本地防治需要,为了巩固防治成果,总结防治经验,及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疑似感冒,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进行登记和血检;对确诊的疟疾病人进行根治;对病家及村组进行全民性的预防服药和用杀虫剂室内外滞留喷洒防止媒介按蚊,对接触病人的人群进行二代虫率的调查。对旧病灶点进行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对外来流动人员和本地外出回归者进行登记和血检;并做按蚊分类鉴定。[结果]全市共血检“四热”病人11018人,疟疾内源性发病率为0。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外出回归者血检1335人次,输人性疟疾病人3例,阳性率为0.22%。血清荧光抗体调查2218人次,阳性率为0.05%。经卵、成蚊分类鉴定为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分别占46.34%、20.73%、32.93%。[结论]今后继续开展疟疾监测,做好病例监测,重点是加强流动人口和本地外出回归者疟疾监测管理,同时继续做好血清IFA检测和防蚊灭蚊工作,以及广泛开展疟疾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疟疾的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永胜县疟疾流行区媒介的全面监测、开展人群血涂片检查及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输入性疟疾(恶性疟)对该县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蚊灯诱捕法",每月在各个监测点开展疟疾媒介监测1次;并对监测点开展人群血涂片检查及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捕获按蚊5775只(以中华按蚊为主,其次为微小按蚊和库型按蚊);共采集血涂片3822份,通过染色、镜检,均未查到疟原虫;通过开展线索调查,对缅甸等疟区务工回乡人员34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查到8例外地感染疟原虫病例(均为间日疟)。[结论]永胜县疟疾传播媒介客观存在,传播媒介昆虫以中华按蚊为主;目前尚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病以外地感染病例为主,均为输入性疟疾。[建议]应进一步扩大疟疾媒介监测范围,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的监测管理及媒介控制工作,关注输入性疟疾对该县群众健康的影响,防止二代病例产生。  相似文献   

8.
日照地区基本消灭疟疾后巩固对策与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日照地区基本消灭疟疾后巩固对策和效果,探索疟疾发病特点和变化规律,为调整疟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制策略,在各类人群中开展疟疾病例侦查,防止继发病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随机抽样调查居民患病情况和媒介密度;综合分析疟疾流行趋势。结果1989~2003年血检发热病人259735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者5例,平均阳性率为0.19/万,年发病率为0/10万~0.29/10万;血检往返高疟区疟疾可疑者4279人,检出阳性者4例,平均阳性率为9.31/万;1992年以来未再发生内源性病例;居民疟疾抗体(IFAT)累计测定15641人,未发现阳性者;按蚊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基本消灭疟疾的防制成果进一步巩固。当地残存传染源净化和消失后,疟疾在当地的传播被阻断,流行趋于终止。现行的疟防措施应适当简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三明市疟疾发病动态,评价防治效果并进行消除疟疾可行性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2001—2010年10年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136243人,检出疟原虫感染者17人,感染率0.12‰,年均发病率〈0.1%,70%为输入性病例;Io年间共捕获按蚊18799只,未发现主要的传疟媒介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结论随着人们卫生行为的改变、农药的施用和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传疟媒介孳生环境发生变化,疟原虫感染者大幅下降,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广东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灭疟后期流行病学特点和简化疟疾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于1998-2000年选择微小按蚊分布区并已经省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每年疟疾年发病率相对稳定的开平,台山,高州和怀集4个县(市)为试验区,实行只是“三热”患血检,疫点不处理的简化监测措施,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经过3年的简化监测措施,4个试点县(市)共血检“三热”患47347例次,检出疟原虫阳性174例,且疟疾年发病率继续下降,2000年均降至1/10万或以下,输入病例减少,没有暴发流行点出现,所有病例均呈散发性,病例之间不存在继发关系。99.43%疟疾患都是在临床初诊为疟疾和疑似疟疾中发现,其中初诊是疟疾可发现73.56%病例;初诊是疑似疟疾可发现25.86%病例;只有1例是在初诊为不明原因发热患中发现。成本效益分析显示,若实行“二热”患血检,则每发现1例疟疾患可节省血检费用1777.82元。结论 建议在微小按蚊分布区灭疟后期,疟疾监测可实行“三热”患血检,并把“二热”血检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只处理现症患,不处理疫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