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诊断女性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将70例24h同步12导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0例女性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8例,阴性32例,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52例,阴性18例,>65岁年龄组的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一致(P>0.05);<45岁及56~65岁年龄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均低于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5岁年龄组,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2导动态心电图对于目前临床诊断女性冠心病较为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583-584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有84例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其中冠脉造影阴性患者有15例,阳性有69例;另外有66例患者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阴性,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3例,阴性43例,经比较分析得出,大于65岁的女性患者中,其冠脉造影阳性率与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一致(P>0.05),男性患者中,相比预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冠脉造影阳性率均高(P>0.05)。56~65岁年龄组以及45岁以下的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相比于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阳性率,其冠脉造影阳性率均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处于45~55岁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率相比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且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会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经我院研究比较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是其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具有经济、实用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应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张显灵 《临床医学》2005,25(10):54-5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及缺血性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92例心律失常患者按有无心绞痛发作史分为A组48例和B组44例,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A组48例心律失常不伴有典型心绞痛及缺血性ST-T改变者,冠心病的阳性率为12.5%。B组44例心律失常伴有典型心绞痛及缺血性ST-T改变者,冠心病变的阳性率为91%。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单纯心律失常及ST-T改变对于冠心病的相关性较差,不能单纯的把它们看作冠心病的表现而诊断为冠心病,需要结合其它情况综合考虑并排除其它相关疾病,才有可能把冠心病的误诊、漏诊率减少到最底限度,从而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只有结合临床,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史及其它相关诊断阳性、动态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改变,且S-T压低>1.5mV者,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才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两联合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无症状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运动平板试验联合超声心动图法(A联合法)、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法(B联合法)、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法(C联合法)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冠心病)患者45例,其中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22例、重度狭窄11例;C联合法的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78%、96.30%,高于B联合法、A联合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联合法、A联合法对轻度狭窄的检测阳性率均为41.67%,低于对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联合法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范良军  刘倩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66-3168
目的:分析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讨论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有临床症状而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静息心电图、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统计冠心病患者中有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的阳性率。心电图有慢性缺血性ST段改变患者冠心病的比例,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的阳性率。结果:静息心电图阳性的20例中,冠心病有7例(占35.0%)。冠心病30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阳性者7例。静息心电图阳性20例中,有心脏结构改变的有16例。结论: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中只有少部分静息心电图出现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静息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大部分与心脏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静息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并非冠心病的特异性改变,更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有无动态改变对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倒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患者静息与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者为A组,占77.36%(41/53),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水平型下移加深且有动态改变者占95.12%(39/41),无动态改变者占4.88%(2/41);冠状动脉正常者为B组,占22.64%(12/53),胸痛发作时ST段抬高,无痛时ST段下降者占25%(3/12),均为心肌桥;无动态改变占75%(9/12),其中3倒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4倒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结论: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患者误诊率较高,确诊应作冠脉造影;胸痛时心电图ST段水平型下移加深且有动态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胸痛时ST段抬高,无痛时ST段下降者注意鉴别冠脉痉事或心肌桥。  相似文献   

7.
胸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淑惠 《临床医学》2010,30(7):85-87
目的探讨胸痛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将分析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217例发生缺血性ST-T改变,占65.2%;出现典型胸痛者126例,占58.1%;不典型胸痛者58例,占26.7%;无症状者33例,占15.2%。共计心肌缺血发作1736阵次,其中伴典型胸痛1076阵次,不典型胸痛402阵次,无症状发作258阵次。21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172例,心律失常检出率79.3%,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传导异常较少。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占47.7%,房性心律失常次之,占30.2%。检出高危心律失常44例,占心律失常总数的25.6%。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217例中160例确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73.7%,以典型胸痛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最高66.3%。结论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但胸痛也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常由心肌缺血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是导致胸痛发生的重要原因。12导联动态心电监测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阳性发现,对于明确胸痛病因,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ACS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左主干病变导致ACS组)17例和B组(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导致ACS组)20例,2组患者胸痛发作时均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血管与相应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A组在Ⅱ、Ⅲ、aVF、V2、V3、V4、V5、V6导联上相应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ST段在aVR、V1导联抬高并aVF、V2、V4导联压低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十二导联心电图上aVR、V1导联ST段抬高并aVF、V2、V4导联压低对ACS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的阳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常规静息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心电图在心肌病变、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作用以及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有ST-T改变伴或不伴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冠脉造影结果阳性,甲组占94.1%,乙组占65.5%.此外,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成正比,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者,心电图阳性率较低.另外,相当比例的患者虽然心电图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却无明显病变.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伴胸痛症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要优于仅有ST-T改变者,单独的ST-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依据.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可提高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及准确率.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心电图的检出率也增加.所以,单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有局限性,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其他辅助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非典型胸痛患者无创性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13例中老年胸痛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5例(A组),非典型胸痛58例(B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和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阳性并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B组(17、2%)有冠心病明显低于A组(92.3%),P〈0.01。B组中血脂水平、血糖水平、高血压发病率均低于A组,P〈0、05。TEAPT阳性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中老年非典型胸痛(B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54.5%,特异性97.9%,准确性89.7%。B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显著高于A组(90.0%,38.2%,P〈0.05)。A、B两组累及血管顺序均为左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38.2%、28.1%、33.7%及36.4%、27.3%、36.4%,P〉0.05)。病变分型均以A型多见(66.2%及63.6%.P〉0.05),其次为B型(25.9%及27.3%,P〉0.05),C型少见。结论ECG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血管的对应病变;中老年非典型胸痛或非典型胸痛伴冠心病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要慎重;TEAPT阳性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正确率,为筛选阳性病例行CAG检查、明确诊断、尽早行药物或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讨论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有临床症状而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静息心电图、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统计冠心病患者中有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的阳性率,心电图有慢性缺血性ST段改变患者冠心病的比例,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的阳性率。结果:静息心电图阳性的20例中,冠心病有7例(占35.0%)。冠心病30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阳性者7例。静息心电图阳性20例中,有心脏结构改变的有16例。结论: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中只有少部分静息心电图出现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静息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大部分与心脏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静息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并非冠心病的特异性改变,更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丽波  刘翔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372-1373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预后。【方法】对52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同时伴高血压28例(B组),不伴高血压24例(A组),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活动平板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经皮冠状血管造影(CAG)等诊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6例心肌梗死和36例已确诊为冠脉缺血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无论有无心绞痛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阳性率高于无心肌梗死的患者,有心绞痛症状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高于无心绞痛患者。B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高于A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糖尿病并高血压是冠心病更危险的发病因素,合并冠心病的诊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关系,评估心肌缺血总负荷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11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十二导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70%~99%组(A组)、50%~70%组(B组)、〈50%组(C组)和正常组(D组)。A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含多支病变,B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含双支病变,C组为单支冠状动脉有狭窄而不能确诊冠心病,D组为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通过十二导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心肌缺血总负荷显著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增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心肌缺血总负荷对评价冠心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女性高血压伴胸痛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34例: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或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对照组43例:CAG结果除外冠心病。并对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两者之间临床上较难鉴别,但动态心电图与典型心绞痛可高度提示冠心病的可能。结论 确诊冠心病仍需进行CAG。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对 876例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进行12导联静息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一致者 5 65例( 64 5 % ) ,其中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性改变而冠状动脉有狭窄病变者 3 91例 ( 4 4 6% ) ,心电图和冠状动脉均正常者 174例( 19 9% )。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不一致者 3 11例 ( 3 5 5 % ) ,其中心电图正常而冠状动脉狭窄者 166例 ( 18 9% ) ,心电图呈心肌缺血性改变而冠状动脉正常者 14 5例 ( 16 6% )。结论临床上不能单纯依靠心电图来诊断冠心病 ,要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静态心肌断层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综合判断 ,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女性胸痛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探讨女性胸痛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女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出现率、绝经、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应综合评估女性胸痛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无创检查结果,识别高危人群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相似文献   

17.
不典型胸痛伴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时,临床上往往诊断为冠心病。不典型胸痛中究竟有多少为冠心病,国内尚少研究。本文分析我院自2002年来以不典型胸痛为突出表现,高度疑为冠心病而收住院的4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旨在探讨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的诊断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8例,年龄37~66(48.8±7.97)岁,病程均在0.5 a以上。本组均以发作性胸痛、胸闷为突出表现,持续时间超过0.5 h,硝酸甘油含化或休息后胸痛缓解不确切。其中1例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伴窦性心动过缓,其他病例均无心律失常。全部病例未见明显心肺器质性病变。胸痛病因难以确定,需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排除冠心病。典型心绞痛、有心肌梗死史的胸痛、伴糖尿病的胸痛以及以心律失常为突出表现者未包括在本组病例中。1.2冠状动脉造影方法采用Judk ins法,血管内径狭窄≥50%时诊断为冠心病。2结果本组中14例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其中2例狭窄程度在20%~40%,其余12例狭窄在50%~70%,符合冠心病诊断仅12例,占所有病变的30%。14例受累的血管为:左前降支10例,左回旋支1例,右冠状动脉3例,均为单支血管病变。其余2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导联网步全息动态心电图、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监测系统(12-DCG)监测报告、冠状动脉造影(CAG)及12导联常规心电图(12-EC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G、12-DCG、12-ECG对CHD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65(29.32)、65.65(21.32)和46.8%(15.32)。12-DCG与12-ECG相比、12-DCG与CAG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DCG具有心肌缺血的定位依断功能,在诊断CHD心肌缺血方面明显优于12-ECG,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尚不能开展CAG的医院或难以接受CAG患者,12-DCG是一种安全、重复性强、较准确、无创伤诊断HD心肌缺血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年女性轻度ST段压低与冠脉造影比较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冠心病诊断方法之一,而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金标准"。本组资料为中年女性有胸痛症状及心电图轻度ST段压低(≤0.05 mV),与冠状动脉造影结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但因有创且费用昂贵而受局限。动态心电图做为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可连续记录2,4小时的心电图变化,捕捉发病时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7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