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生素C 为还原剂,尿胆红素试验试剂碘为氧化剂,两者易起氧化还原反应,使碘不能将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而出现假阴性结果.一、病例选择:阻塞性黄疸4人;肝细胞性黄述  相似文献   

2.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对于确定黄疸的性质有诊断价值.国内目前有较多实验室应用碘环法.该法操作简便,观察结果迅速.但应注意下例问题。1.碘液的浓度对结果的影响:国内较多实验室应用的是革兰氏碘液,新配试剂,反应较灵敏,但试剂  相似文献   

3.
石家仁  张嘉越  刘勤 《临床荟萃》2001,16(5):205-205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8例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1~ 6 3岁 ,平均 5 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4天至 14个月。有上腹胀痛 5例 ,右上腹触及肿块 3例 ,胆囊肿大 1例 ;以黄疸为主要症状 7例(其中 2例伴腹痛、发冷、发热 ) ,无症状的 1例为肝癌切除术后1年 ,CT发现单纯胆总管占位 (癌栓 )。1.2 实验室检查 甲胎球蛋白 >30 0 ng/ L 3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7例 ,血清总胆红素 40 .2~ 30 2 .8μmol/ L 7例 ,其中血清直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试验均符合梗阻性黄疸。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行 B超检查 8例 ,诊断为肝癌合并胆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行气破血法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的降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2 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 6 0例 ,对照组 6 4例 ,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和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组加用行气破血中药治疗。观察比较 2组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的变化 ,及黄疸持续时间以判定降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 (D∶ T) <6 0 % ,尿胆红素阴性 ;治疗后 D∶ T比值、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尿胆红素均明显上升 ,黄疸下降 ;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 13.77日 (P<0 .0 5 ) ;治疗组降黄总有效率为 86 .7% ,显著高于对照组 37.5 % (P<0 .0 5 )。治疗组病死率为 2 5 .0 % ,明显低于对照组 33.3%。结论 :行气破血疗法降黄效果显著 ,黄疸持续时间缩短 ,对重度黄疸型肝炎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Mirizz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肝外高位胆道梗阻性疾病。常在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做超声检查时发现。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 17例Mirizzi综合征声像图 ,旨在探讨超声检查的术前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组 17例 ,男性 10例 ,女性 7例 ,年龄在 35~ 70岁之间 ,均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以胆绞痛、发热、黄疸就诊。实验室检查 :血清转氨酶、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及尿中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使用AlokaSSD -5 0 0B型超声诊断议、东芝 2 6 0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3 5MHz凸阵探头。空腹于右季肋部常规扫查 ,…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省成人甲状腺结构及碘营养状况,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选取3 645例纳入调查。年龄分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70岁)。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及尿碘检测。甲状腺结构异常分组(结节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合并结节)。统计甲状腺结构及尿碘状况。结果女性甲状腺患病率高于男性,各结构异常占比均高于男性(P0.001)。甲状腺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构异常中结节性病变占比最高,不同性别、年龄组结构异常组内比较,结节性病变占比亦最高(P0.001)。总体尿碘及男、女尿碘中位数均处于碘适宜水平。尿碘≥300μg/L甲状腺结构异常占比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我省成人甲状腺结构异常及碘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有相关性,高碘营养人群甲状腺结构异常增加。  相似文献   

7.
母乳性黄疸3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 ,随着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 ,诊断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收治的 30例母乳性黄疸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 ,与核黄疸关系以及诊断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性别分类 :本组男 17例 ,女 13例。按胎龄分类 :足月儿 2 6例 ,早产儿 3例 ,过期产儿 1例 ,其中足月儿占86 .7% ,按早、迟发型分类 :早发型 (生后 3~ 4d出现黄疸 ) 10例 ,迟发型 (生后 6~ 8d出现黄疸 ) 2 0例。本组均为完全母乳喂养。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黄疸 ,无其他特殊症状及体征。每 2 d检测 1次血清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 <2 0 5…  相似文献   

8.
17例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例病婴均系广州地区医院送检。其中6例皮肤黄染;5例伴有黄疸进行性加深,肝脾肿大,血红蛋白降至67~100克/升之间;有的病婴出现尿黄、呕吐、烦躁、抽搐等症状。7例病婴均有血清游离胆红素升高,≥311.15微摩/升。黄疸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妊娠复发性黄疸临床上少见,国内仅有个别病例报告(中华妇产科杂志,10(2):157,1964),国外文献曾有132例综合报导(Acta Med Scand Suppl 444:1—111,1966)。本病诊断主要根据:1.病史中患者于妊娠某一时期,多在妊娠中三月的后期,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与黄疸,而于分娩后症状自行消退,再度妊娠时又在相同时期重复发生同样的症状;2.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增高,血清硷性磷酸酶增高,胆红素尿可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红素、血红蛋白、肝酶、心肌酶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为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9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40例感染性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红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肝酶及心肌酶,记录黄疸出现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两组胆红素、血红蛋白、黄疸出现时间、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乳酸脱氢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浓度稍高于对照组,而谷酰转肽酶、总胆汁酸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增高,乳酸脱氢酶增高,黄疸时间出现早,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黄疸消退时间长,监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 ,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 ,尤其是巩膜、粘膜和皮肤出现发黄的症状与体征。黄疸发生在 2 9天~ 1岁的年龄称之为婴儿期黄疸。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值为 3.4~1 7.1 μmol L。胆红素值增高而尚无黄疸出现时称隐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值 >34 .2 μmol L则出现显性黄疸。婴儿期黄疸的病因十分复杂 ,诊断有时困难。现将识别婴儿黄疸的方法阐述如下。1 观察颜色1 .1 皮肤颜色 如皮肤粘膜发黄应考虑黄疸。早期或轻微时仅见巩膜及软腭粘膜黄染 ,应注意在自然光下观察。皮肤颜色可因血中胆红素的量和性质…  相似文献   

12.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60岁,退休工人。1982年6月15日入院。 患者自1982年3月初发现尿色深黄,大便灰白色,伴乏力、食欲差、恶心、呕吐。经某医院检查:肝大,GPT142.6IU/L(正常值<30IU/L),TTT2U,TFT(+),黄疸指数80U。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扫描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又经北京协和医院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胆囊大,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考虑肿瘤。经保守治疗,1周后黄疸消失,症状好转。5月底再次发现尿深黄,大便灰白,无腹痛,来北京医院就诊。检查:肝大,GPT>240IU/L,胆红素总量94μmoI/L(正常值1.7~17.1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54.7μmol/L(正常值0~3.4μmol/L)尿胆原(±),碱性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游泳和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的出现及消退时间、出生5 d内的黄疸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髙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出现时间延长,消退时间缩短,出生后第2,3,4,5天的黄疸指数降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延缓黄疸发生,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黄疸程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 ,但因其起病隐匿 ,多数患者出现黄疸后才就诊 ,故常常失去了根治机会 ,此时有效的减黄手术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延长生命。近3年我们施行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晚期胰头癌5例 ,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 ,女1例。年龄65~80岁 ,平均71.5岁。临床表现 :均有较深黄疸 ,其中最短1.5个月 ,最长6个月 ,平均3.5个月。伴有上腹隐痛不适、消瘦及全身瘙痒。术前血清胆红素185~328umoL/L ,平均232umoL/L。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5.
尿胆红素结晶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少见,但国内文献报道甚少,常有人将此结晶误认为非晶形盐类或其他结晶.为此,我们总结和分析了7例重度黄疸病人的尿胆红素结晶及其形成的假颗粒管型,现予报道.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尿沉渣标本来自7例重度黄疸病人,总胆红素平均值215μmol/L(0.126g/L)。其中6例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心房纤颤 (房颤 )持续 48h以上的患者使用乙胺碘呋酮治疗 1个月 ,观察房颤的转复与左房大小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病例及治疗方法 :30例患者中男19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 6 5± 9)岁。就诊前均未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符合乙胺碘呋酮使用适应证。发现房颤 1h内静脉滴注乙胺碘呋酮 30 0 m g,2 4h内维持 2 0 mg/kg;以后口服 6 0 0 mg/d,持续 1周 ;后改为口服 40 0 m g/d,持续3周。治疗 1个月后 ,做心脏扇超检查 ,以测量左房直径 ,根据 Simpson原理求出左室射血分数 ( L VEF)。对性别、年龄、房颤持续时间、L VEF、左房大小…  相似文献   

17.
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0):1587-1588
自 1 999- 1 0~ 2 0 0 1 - 0 9我院对 3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金属内支架引流术介入治疗 ,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术前及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41~ 76岁 (平均 58岁 ) ,均出现不同程度皮肤、巩膜黄染 ,皮肤瘙痒 ,尿黄 ,大便呈陶土色 ,血清总胆红素 38~ 32 0 μmol/ L;术前经 B超、CT和 /或 MRI检查 ,均确诊为胆道阻塞。阻塞部位位于胆总管 2 5例 ;肝门部胆管 1 1例 :包括肝总管阻塞 7例、累及左或右肝管 4例。引起阻塞的原因是 :胆管癌 1 6例、肝癌并胆管癌栓 7例、晚期胰头癌 8例、胆囊癌胆管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高尿胆红素伴胆红素管型尿的检测分析,进而了解胆红素的肾毒性.方法 观察尿颜色、黏稠度,进行尿胆红素的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结果 高尿胆红素、高黏尿病人多伴胆红素管型尿,有病理意义.结论 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梗阻性黄疸、胆石症等病人尿胆红素增高,尿沉渣中多见胆红素管型,可能某些病人对高尿胆红素的高敏感性,使高尿胆红素不同程度地导致肾功能下降,建议治疗肝胆疾病的同时要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现收集了2002/2007年院外误诊为黄疸型肝炎来我院就诊溶血性黄疸1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男女比例2.75:1,年龄3~70(32.13±23.09)岁。病程1d-26a。临床表现:15例均出现尿黄症状,出现乏力10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8例;出现发热6例,T37.4~40.0℃;腰痛2例,腹痛1例,酱油色尿1例,耳呜1例。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最常见症状。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 ,可引起脑细胞功能代谢紊乱 ,严重者可产生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 ,导致严重后遗症 ,甚至死亡。胆红素的肠 -肝循环丰富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原因之一。现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用小剂量生理盐水灌肠 ,以增加大便次数 ,促进粪便排出 ,减少胆红素的肠 -肝循环 ,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足月新生儿 40例 ,作为试验组 ,胎龄 3 8.3周± 0 .5周 ,出生体重 3 .40kg± 0 .3 4kg ,就诊日龄 2d~ 2 8d。其中溶血性黄疸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