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阚佑骞 《新中医》2010,(7):151-151
<正>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笔者对痹证的临床治疗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痹证病症出现初期,是以邪实为主,主要是在身体表面;而时间长了就会虚实夹杂,病症延伸至人体的经络;若是时间更长,严重的会累及人体的脏腑,出现心气不足、脾胃虚弱、肝肾亏损、气血凝滞、痰饮内停等等多种病症现象.  相似文献   

3.
浅谈痹证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痹证是临床常见病 ,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重着、麻木、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为特点 ,严重时可累及脏腑 ,引起脏腑功能活动失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退行性关节炎等 ,其中一些病种在临床上至今仍属难治之病。杨德才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多年 ,治疗此类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自创“通痹Ⅰ号”方 ,治疗痹证疗效卓著。现介绍如下。1 痛痹Ⅰ号方剂组成黄芪 6~ 30g ,桂枝 6~ 10 g ,威灵仙 10~ 15 g ,羌活 6~15 g ,独活 6~ 15g ,当归 10~ 15 g ,白芍 6~ 10 g ,…  相似文献   

4.
卢永兵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终身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名中医称号。原揭阳市科协主席、中医院院长。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委专家,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师幼承庭训,博学勤耕,学验俱丰,为全国知名的老年医学专家。曾十八次主持国际性、全国性老年医学学术大会,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相似文献   

5.
老年痹证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我们自1987~1990年在门诊及病房共收治本病患者38例,经分型辨证论治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5例,女3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5岁,50岁以下13例占34%,50~59岁17例占45%,60~70岁8例占21%,  相似文献   

6.
浅谈痹证     
痹者、闭也、是闭塞不通之意,是指肌体组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一种疼痛、麻木、重着、酸楚、骨节肿大、关节屈伸不利、甚则影响内脏患病的一种疾患。它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病相类似,但在病因学,症状学和治疗上,则有许多不同之处。痹证是牧区的一种常见病,通过我在牧区工  相似文献   

7.
8.
老年痹证须活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灿辉  卢永兵 《光明中医》2010,25(6):1071-1072
<正>中医痹证包括西医急、慢性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引起的神经痛等疾病。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气侵袭身体所致,就是《素问.痹论》所说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由于痹证  相似文献   

9.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68-1369
五味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每一个药方的配伍都讲究药物的五味性质。中药具有五种药味,每种药味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且以五味复合配伍,曲尽其临床变化。如酸与甘合则滋阴;酸与苦合则泄热;辛与甘合能温阳;辛与苦合能通降,所以通过加减化裁,灵活应用,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常获良效。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文章将从五味理论浅谈痹证辨证治疗,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1.
1病因病机《素问·痹证》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其风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前者指出痹证的病因,后者则为痹证的性质。老年痹证,发病时间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久病入络,久病多虚,临证较典型的行痹、痛痹、着痹少见,...  相似文献   

12.
经方是中医独具特点的的学派,经方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以中药的寒热阴阳之性,来调节疾病的寒热阴阳之证。如《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经方治疗痹证颇具特点,现就《伤寒论》有关治疗痹证的方证理论探讨如下。经方治疗痹证特点《诸病源候论·风痹侯》曰:“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并区分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经方没有专篇论述痹证的病因及证治,而散见于六经病中,多称谓风湿、风湿相搏、湿家、湿痹…  相似文献   

13.
海龙治疗痹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自1994年以来,笔者用海龙治疗痹证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40~7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指(趾)关节肿胀疼痛变形,疼痛固定或游走不定,阴雨天加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方法将海龙洗净晒干,研末装胶囊内(每粒含生药0.3g)。每次服10...  相似文献   

14.
痹证,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失常,因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等的一种疾患。为中医内科杂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病证。  相似文献   

15.
痹证治疗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痹证是风寒湿等邪气痹阻经脉气血的一种病证,治疗以祛邪养正,宣通脉络为基本法则,但应注意,其治疗应以通阳为关键,不可过用风药,疾病后期注意培补气血,病久顽固不愈者,适当参用活血化瘀、涤痰通络,甚至虫蚁搜剔,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痹证治疗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筋通络 ,但因病程有久暂 ,邪正有虚实 ,病性有寒热 ,部位有上下 ,故理法方药又当灵活多变 ,现略述几点临床治疗体会如下。1 调气血痹证多正虚邪气稽留 ,痹者即气血痹涩不通之意 ,调理气血为其治本之法。然此法常为医者所忽视 ,临床常见一些医生治痹只重于祛邪 ,施大队风药及活血化瘀之品 ,以为是遵“通则不痛”之经旨 ,其实不然。正气不复 ,邪气何以能祛。观历代治痹之名方 ,独活寄生汤、三痹汤、羌活续断汤等皆为风药 ,与参、芪、归、芍并用 ,其意在扶正与祛邪并施。《本草纲目》载黄芪…  相似文献   

18.
高××,男,49岁,农民,87 年11月20日初诊。该患者3年前,因久坐凉地,引起有臀部隐痛麻木。经多种治疗方法,不见好转,病情时轻时重。近一段时间,因气候较冷而感右臀部疼痛麻木加重,活动受限,痛时走窜到足跟部。近热则舒、近寒则  相似文献   

19.
杨福盛  范建芳 《新中医》2007,39(5):67-68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病初多以邪实为主,且病位较浅,治疗后易趋康复。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病邪深入,则殃及筋骨,久痛人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故治疗痹证用药,须依据风、寒、湿、热邪气之所偏,夹痰、夹瘀之孰轻孰重,以及疼痛性质、病邪新久、经脉关节受累之轻重,采用相应治法,选择最佳药物。笔者就痹证用药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