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24 h血糖监测,以24 h内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反映血糖波动;通过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24 h-UAE)描述肾病并发症的程度,并行平均动脉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测量。结果:(1)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合并早期肾病并发症、合并临床肾病并发症的患者SDBG分别为(1.64±0.45),(1.87±0.43),(2.82±0.81)mmol/L。(2)相关分析显示,相同条件下,经对数变换后的24 h-UAE与SDBG的相关系数为0.612,与平均动脉压的相关系数为0.558(P<0.01)。(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经对数变换后的24h-UAE与SDBG、平均动脉压的β值分别为0.519,0.451。结论:初步认为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持续3d的血糖监测,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按血糖波动系数分<1.5(n=15)、1.5~3.0(n=28)和>3.0(n=12)3组,评估24h平均血糖水平(MBG)、高血糖及低血糖时间比、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对血糖波动系数的影响,并分析血糖波动系数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和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结果血糖波动系数与MBG(R=0.848,P<0.01)、高血糖(>7.8mmol·L-1)时间比(R=0.871,P<0.01)、高血糖(>11.1mmol·L-1)时间比(R=0.688,P<0.01)和M-PPGE(R=0.833,P<0.01)均显著相关;血糖波动系数对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R=0.701,校正R=0.492,P<0.01)尤其斑块严重程度分级CPS(R=0.798,校正R=0.637,P<0.01)有显著影响。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需重视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范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动态血糖波动特征。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根据连续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选取正常对照组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22例,糖耐量减低组23例,新诊断T2DM组62例,T2DM组再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A、B、C 3组。比较各组CGMS动态血糖数据。结果①日内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of blood glucose,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BG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 B组患者和T2DM C组SDBG显著高于T2DM A组(P0.01);T2DM A、B、C 3组之间MA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日间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 A、B、C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 of daily difference,MODD)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ODD逐渐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A1c水平与MBG相关,但与MAGE、MODD均无相关性。结论①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日内血糖波动及日间血糖波动逐渐增加。②HbA1c不同的患者其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方京徽  李伟  马方 《中外医疗》2010,29(28):15-17
目的观察缓释淀粉食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糖尿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及持续动态血糖监测,实验过程为5d。第1天佩戴雷兰皮下动态葡萄糖动态检测仪。第2天取空腹静脉血2.5mL,然后服用100g馒头,取30min、1h、2h、3h的静脉血,检测各时点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血糖值。中午、晚餐为标准餐。第3天患者佩戴监测仪回家,全天吃标准餐。第4天重复第2天的工作,但主食换成经过"淀粉载体网络固化"加工的面条100g。午、晚餐及第2天早餐服用该特膳面。第2天早上去掉监测仪。材料:"淀粉载体网络固化"加工面。结果第2天(普通食品)与第4天(缓释食品)的糖耐量对比0'P=0.042;60'P=0.005;120'P=0.004;180'P=0.052。第2天与第4天血糖波动幅度相比P=0.006;第2天与第4天平均餐后血糖P=0.094。结论糖尿病缓释淀粉特膳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能控制血糖波动的幅度,并可能降底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根据颈动脉有无病变分为A组(颈动脉无病变组)和B组(有病变组)。所有患者均接受3d动态血糖检测(CGMS),计算平均空腹血糖(MFBG)、平均餐后2h血糖(MPBG)、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低血糖时间比(血糖〈3.9mmol/L),并检测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两组间性别、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组病程、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lc、MAGE、SD、LAGE、MPBG、低血糖时间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病变不仅与血压、血糖、血脂、HbAlc有关,而且和血糖波动密切相关,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6.
梁慧  张萍  蓝海云 《广西医学》2013,(4):453-454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价阿卡波糖联用胰岛素泵(CSII)对2型糖尿病(T2DM)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43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CB组21例采用CSII联合阿卡波糖治疗,CSII组22例单纯采用CSII治疗,治疗10 d后应用CGMS监测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CB组的全日血糖、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较CSII组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较CSII组明显减少(P<0.05),血糖达标率较CSII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CGMS能监测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泵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监控指标主要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其慢性并发症也密切相关,且其作用独立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因此,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研究及管理已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慢性血糖波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30例施行过冠脉造影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不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8例和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22例,并对研究对象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1)两组研究对象的病程、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GE与冠脉病变评分、IMT、CRP、HOMA-IR、HBCI均相关(P<0.05);冠脉病变评分、IMT分别与CRP、HOMA-IR、HBCI相关(P<0.05)。结论慢性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以及氧化应激可能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阿卡波糖、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沙格列汀和甘精胰岛素组及阿卡波糖和甘精胰岛素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行72h动态血糖监测,比较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波动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均P<0.01);72h动态血糖监测提示,除低血糖发生外,其他血糖参数均明显改善(均P<0.01);72h动态血糖监测提示,两组治疗后均有2例患者有低血糖发生;与沙格列汀组比较,阿卡波糖组在餐后血糖(P<0.01)、糖化血红蛋白(P<0.01)、血糖标准差(P<0.05)、平均血糖水平(P<0.01)、早餐后平均血糖(P<0.01)、中餐后平均血糖(P<0.05)、血糖百分比(>7.8mmol/L,P<0.01)方面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卡波糖、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均能明显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减少血糖波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予胰岛素泵联合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直至血糖达标。通过指尖血糖和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达标时胰岛素的使用总量,血糖达标后血糖波动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水平(MBG)6.52±0.83 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56±0.86 mmol/L,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1.62±0.49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6.36±1.17 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0.95±0.36 mmol/L,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5.47±0.79,高血糖时间比(PT10.0)(4.09±2.52)%,低血糖时间比(PT3.9)(4.03±2.5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7.82±1.56天和6.04±1.09天,达标所需胰岛素总量分别为46.25±8.87 U和39.93±3.15 U,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总量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与单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更能有效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风险,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3c治疗和CS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除了平均血糖波动次数与血糖低于3.9的曲线下面积这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进一步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评估2型糖尿病(T2DM)血糖漂移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T2DM患者(T2DM组)及50例糖调节正常(NGR)者(NGR组),动态血糖监测,连续72 h,分析及记录血糖漂移参数值.并根据血糖波动系数,记录不同波动系数患者血糖漂移变化值.结果:T2DM组24 h平均血糖值高于NGR组,三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踝肱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BI值将162例T2DM患者分为3组:A组44例,ABI≤0.9;B组103例,0.9〈ABI≤1.3;C组15例,ABI〉1.3。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监测72 h血糖,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及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变异系数(CV),并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结果与B组比较,A、C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MBG、SD、MAGE和CV值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ABI与年龄、病程、HbA1c、MAGE、SD均成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年龄、病程、MAGE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糖波动是ABI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增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风险,需重视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4.
张兵倩  王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8):61-63+67
目的探讨血糖变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后发生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9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OGTT实验证实或曾诊断为2型糖尿病,脑梗后7 d行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依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plasma glucose excursions,MAGE)将患者分为3.9 mmol/L组及≥3.9 mmol/L组,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的程度。结果脑梗后3个月3.9 mmol/L组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3.9 mmol/L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9 mmol/L组患者有抑郁及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抑郁的比例低于≥3.9 mmol/L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可以明显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程度,积极控制血糖对于此类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餐后高血糖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血糖波动加剧炎症反应及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合并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三组:DM组,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DA1组,合并单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包括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A2组,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结果 DA1组、DA2组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各点血糖值、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分别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1组、DA2组空腹及餐后2 h hs-CRP水平均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hs-CRP差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hs-CRP差值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微血管病变的加重,血糖波动幅度、炎症反应水平都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对机体短时间内的炎症反应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彭方书  王凌  张彤  吴月美  吕燕  宋成 《甘肃医药》2014,33(3):177-179
目的: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1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小时的血糖监测.结果: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指端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2,P值<0.01),按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结果调整治疗后,血糖控制至正常范围的比例由62.7%上升至86.8%,同时低血糖发生率由4.7%降至1.7%.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2T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和餐后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组25例和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31例,门冬胰岛素组采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特充)。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采用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结果: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素剂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出现并发症而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联合使用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伴Hp阳件者72例、Hp阴性者5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血压、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糖水平.利用血糖仪下载的3 d全天7个时间点血糖谱总计21个血糖值输入强生血糖数据分析软件(OTDMS)系统进行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来评估血糖波动.采用平均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CE)、低血糖例数作为本研究血糖波动评估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Hp阳性组的平均血糖(MBG)、SDBG、MAGE、LAGE均高于糖尿病Hp阴性组(mmol/L:9.0±1.1比7.6±0.5,3.3±1.1比1.7±0.5,6.7±4.5比3.0±1.1,8.6±3.8比4.2±1.5,均P<0.05),低血糖例数百分比也高于糖尿病Hp阴性组[16.6%(12/72)比5.1%(3/58),P<0.05].结论 Hp感染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有明显影响,根除Hp有益于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保证血糖平稳达标.  相似文献   

19.
王娴  潘研  巴明玉  万红  符宇  燕树勋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691-1694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膳食状况与血糖波动情况之间的关联。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60岁2型糖尿病患者34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并分析其血糖波动情况。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和3 d调味品估算法得到各类食物的平均每日摄入量,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计算各类食物摄入分值。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各类食物摄入分值差异并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膳食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的影响。  结果  随着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增加,前白蛋白水平及四肢骨骼肌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124、17.354,趋势性P < 0.001、 < 0.001);奶制品摄入量达到250 mL/d的T2DM人群其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相较奶制品摄入不足患者下降14.0%(OR=0.860,95% CI:0.818~0.895),而蔬菜摄入量达到150 g/d的T2DM人群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较蔬菜摄入不足者下降9.9%(OR=0.901,95% CI:0.845~0.962),将年龄、性别、HbA1c等因素纳入模型进行校正后关联依然存在。  结论  奶制品及蔬菜摄入不足和血糖波动性增加相关,在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中应重视预防蛋白质性营养不良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相似文献   

20.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学》2018,39(12):1462-1465
目的 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8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108例无DR的患者纳为NDR组,60例DR患者纳为DR组。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CGM,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有效波动平均幅度(MAGE),同时检测HbAlc、血压、体质指数,评估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R组患者病程(8.33±0.82)年、收缩压(138.20±11.84)mmHg、舒张压(86.53±8.57)mmHg、SDBG(2.73±0.54)、MAGE(3.98±0.70)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MAGE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波动及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