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发生突破性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诊断的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点, 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将随访过程中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患儿作为研究组, 未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患儿作为对照组, 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140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纳入本研究, 其中女童62例, 男童78例;首次发生UTI的中位年龄为4个月;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76例, 单侧膀胱输尿管反流64例;高级别膀胱输尿管反流65例(65/140, 46.4%);存在膀胱直肠功能障碍50例(50/140, 35.7%);其中68例(68/140, 48.6%)至少经历1次突破性发热性UTI, 72例(72/140, 51.4%)在诊断VUR后口服预防剂量抗生素期间无UTI。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是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伴输尿管反流的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 共36例, 根据行膀胱扩容术的同时是否行输尿管再植术, 将其分为单纯膀胱扩容术组(A组, 22例、33条输尿管), 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B组, 14例、18条输尿管);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膀胱输尿管反流级别、既往史及临床症状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 以及两组手术前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输尿管反流残余率、尿路感染发生率、远端输尿管直径比等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顺利, A、B两组手术时间[(152.6±24.4)min比(232.4±44.9)min]及术后输尿管反流残余率(57.58%比16.67%)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19.8±4.8)mL比(21.1±5.3)mL]、术后住院时间[(30.2±6.5)d比(29.6±5.1)d]、...  相似文献   

3.
泌尿道感染(UTI)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儿童UTI的临床症状可不典型,需结合尿沉渣分析与尿细菌学检查诊断,必要时需完善影像学评估有无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等。一旦诊断UTI需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选择应结合患儿一般情况、所在地区耐药发生率、既往用药史、尿细菌学药敏结果综合判断。此外,UTI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的...  相似文献   

4.
反流性肾病     
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在小儿反复性尿路感染(UTI)时常见。近年对此研究发现,VUR可引起肾脏以瘢痕形成的损害,称之为反流性肾病(RN)。本文对RN的现代概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及治疗体会并复习文献。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及B超、泌尿系尿路水成像、肾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对CM进行诊断;治疗方案为手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膀胱输尿管裁剪整复加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再植术。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症状消失,患肾积水减轻,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 CM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尿路感染(UTI)的发病和进展机制的研究提示,在细菌的致病因素方面重视K、O抗原和特殊纤毛的作用;在宿主方面则重视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和免疫学问题。本文就UTI的抗原因素和宿主因素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泌尿系感染(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等先天性尿路畸形(VUR在婴幼儿发热性UTI中可高达20%~4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I,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为规范我国儿童UT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起草本指南试行稿,旨在反映当前最佳临床实践证据,为临床儿科医生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中国儿童UTI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肾合并膀胱下支输尿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我们收治的2例重肾合并膀胱下支输尿管反流患者的诊治经验。1例为女性,5个月,术前诊断为右重肾:上下肾积水,上输尿管扩张伴末端囊肿(伴反流);右下肾VURⅣ~Ⅴ级。1例为男性,4岁,术前诊断为右重肾:上肾输尿管积水,上输尿管末端开口异位(后尿道),下肾轻度积水;右下肾VURⅣ~Ⅴ级。结果 2例均行右上输尿管整形、右上下输尿管端侧吻合、右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顺利,术后随访均无尿路感染复发,影像学检查显示疗效良好,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重肾合并下支输尿管反流的手术治疗可参照单一集合系统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处理原则,但较单一集合系统膀胱输尿管反流更积极,如重肾功能可,则行上输尿管与下输尿管端侧吻合、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Cohen术围手术期各变量值,分析影响Cohen术后反流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及追踪随访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及原发性膀胱输尿管交界处梗阻(POM)患儿,排除继发反流及梗阻患儿,设置围手术期各个变量,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寻影响Cohen术后反流因素.结果 共随访218例原发VUR及POM,排除2例术中输尿管折叠再植术,1例术后出现对侧反流,1例术侧产生梗阻并发症.共纳入研究214例,其中VUR 74例,POM 140例.平均年龄3.7岁(7个月至17岁),平均手术时间72.3 min(60~95 min),平均出血5.5ml,随访时间6~53个月.19例患儿术后产生反流的并发症,其中11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8例通过再次Cohen术治愈,术后无反流率91.1%,最终手术成功率96.3%.经统计学检验发现在手术年龄7个月至17岁、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7情况下,手术成功率与性别、年龄、病种、单双侧、反流度数、裁剪、埋植长度、埋植直径、埋植长度与直径比、支架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前输尿管直径、术前泌尿系感染(UTI)无关(P>0.05);输尿管黏膜下长度与直径比以≥5与<5分成两组,两组手术成功率也无差异(P>0.05).结论 在7个月至17岁、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7情况下,Cohen术后反流与围手术期各个因素无关,即在此年龄段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即可起到抗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第一次发热的尿路感染患儿进行血清PCT检测,并对所有患儿进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以确定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从而评估PCT对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的预测作用。结果膀胱输尿管反流组血清PCT值为(1.26±0.07)ng/ml,明显高于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组[(0.57±0.08)n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3例轻度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血清PCT水平为(1.02±0.14)ng/ml,6例重度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PCT水平为(1.79±0.20)ng/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PCT≥0.5ng/ml对所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诊断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64%,对重度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4%。结论血清PCT值可用于鉴别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且与反流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性膀胱患儿输尿管反流的治疗措施。方法脊膜修补术后神经性膀胱并输尿管反流患儿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4~14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示膀胱输尿管反流左侧19例,右侧11例.双侧15例,其中Ⅰ°-Ⅲ°12例(15条),Ⅲ°-Ⅴ°33例(45条)。Ⅰ°-Ⅱ°中,5例(7条)仅行清洁间歇导尿,7例(8条)行保留膀胱黏膜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Ⅲ°-Ⅴ°中,9例(12条)仅行间歇导尿。24例(33条)行保留膀胱黏膜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其中19例(28条)同时行Lich-Gregoir手术,术后配合间歇导尿。结果6个月后随访,Ⅰ°-Ⅱ°15条中,7条行清洁间歇导尿,3条反流消失(42.9%),8条行保留膀胱黏膜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者,6条反流减轻或消失(75.0%);Ⅲ°-Ⅴ°45条中,12条行间歇导尿者,10条反流程度进一步加重,5条单纯行膀胱扩大术者,2条反流减轻或消失(40.0%),28条同时行Lich-Gregoir手术者,23条反流减轻或消失(82.1%)。结论神经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输尿管反流的程度。Ⅰ°-Ⅱ°单纯行膀胱扩大术,也可考虑只行清洁间歇导尿;Ⅲ°-Ⅴ°反流须在行膀胱扩大术的同时行输尿管抗反流术,术后配合间歇导尿。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 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的治疗仍然是小儿泌尿外科领域最具争议且复杂的问题之一, 其治疗策略及手术指征应基于年龄、性别、VUR分级、病因、膀胱功能、遗传、尿路感染、肾脏状况等风险因素, 建议将患儿分为不同风险水平, 并根据患儿个体差异和风险因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采取相应治疗策略, 从而切实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泌尿系统感染(UTI)是儿科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约30%的婴幼儿在初次感染6~12个月反复发作。而在有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儿童中,约30%的患儿以UTI为首发表现,故UTI可能是潜在肾脏结构异常的前哨事件。婴幼儿UTI常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先天性尿路畸形,对于反复感染的高危患儿,易出现肾脏损害及肾瘢痕,进而导致终末期肾病。因此,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合理管理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为儿童UTI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再植或者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手术(U re-teral reimplantation)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远端梗阻的方法,也是小儿泌尿外科常用手术。在国内由于生物胶注射治疗输尿管反流开展困难,输尿管再植手术应用普及,术式也较多。伴随着微创概念被众多的小儿泌尿外科医师接受,尤其是患儿家长希望使用微创手术达到恢复快、伤口美容等目的,以及各种微创手术设施的进步与完善,经腹腔镜、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开展逐渐增多。手术方法通常按照输尿管路径分类:经膀胱内、膀胱外入路;也可以根据膀胱黏膜下隧道与输尿管开口相对位置来分类,分为开口上或开口下。也有按照开放和微创手术分类的。  相似文献   

15.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是由调节排尿功能的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发生异常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是NB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继发于NB的VUR病因复杂, 且每个致病因素随着病程的进展相互影响并转化。一直以来该疾病的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难点。本文概述了NB继发VUR的总体治疗策略, 并从原发病治疗、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三方面介绍了NB继发VUR的具体治疗方法, 讨论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临床争议点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感染(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6岁以内儿童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1-2],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可高达20%~5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因而,重视儿童UTI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0例,女童1例,均应用达芬奇系统辅助腹腔镜行Lich-Greqoir输尿管再植手术。患儿平均年龄9.4岁(3.2~18岁)。其中双侧4例,单侧7例。反流程度Ⅱ~Ⅳ级(Ⅱ级2侧,Ⅲ级3侧,Ⅳ级10侧)。结果患儿均采用Lich-Gregoir术式,术中患侧输尿管平均直径9 mm(5~15 mm),平均黏膜下隧道长度4.4 cm(3~6 cm)。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152 min(132~175 min),双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257 min(249~264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 d(3~6 d),1例双侧VUR患儿术后出现短期尿潴留,延长留置导尿管2周后痊愈。患儿平均随访时间2.5年(6个月至5.3年),所有病例均无发热性尿路感染,B超均未见患侧输尿管肾盂积水加重。术后完成VCUG 9例(其中双侧4例,单侧5例),其中1例双侧病例术后发现左侧反流Ⅰ级。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安全、有效,可以应用于3岁以上儿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与尿路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相伴发生,常常导致肾疤痕、肾萎缩、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反流性肾病的表现,重者甚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目前,随着对VUR治疗经验的累积,在诊断策略及治疗上都出现了一定的争议.无论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结果仍不令人满意,VUR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儿童尿路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虹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4):269-272
儿童尿路感染是婴儿和儿童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6岁以内儿童泌尿道感染(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UTI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关系复杂,共同存在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疤痕化的重要因素.UTI诊断明确后最常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有肾脏和尿路超声检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核素肾静态显像(DMSA),其中DMSA为目前公认的诊断肾瘢痕的金标准.尽管对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的患儿中如何正确选择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有较大的争议,但多数推荐对所有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超声、VCUG和DMSA检查.研究还显示VUR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在同胞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随时间推移发育逐渐成熟,有部分反流可自行痊愈,大都不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VUR的病例,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建议使用低剂量持续性抗生素预防治疗.反流性肾病长期的并发症是发生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腹腔镜Lich-Gregoir手术治疗儿童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4例腹腔镜Lich-Gregoir手术治疗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儿,均因反复尿路感染收治.平均年龄6.5岁(5~8岁).男1例,女3例,排尿行膀胱尿道造影(VCUG)均提示双侧VUR,其中Ⅴ级2侧,Ⅳ级3侧,Ⅲ级3侧.二巯丁二酸(DMSA)肾图均证实存在一侧或双侧肾瘢痕.所有病例均经腹腔路径成功于膀胱外完成腹腔镜Lich-Gregoir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00min(140~300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 d(5~7 d).平均随访18.5个月(6~30个月),所有患儿术后6个月VCUG复查证实膀胱输尿管反流均完全消失,无发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肾瘢痕形成.1例患儿术后出现短期尿潴留,留置导尿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 我们的初步经验显示腹腔镜Lich-Gregoir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有望成为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尤其是双侧病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