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快速建立血管通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解决血管通路的问题。方法:采用Quinton-Mahurkal双腔导管行股静脉穿刺。结果:成功率高达98%-100%,血流量150-250ml/分,透析效果好。结论:血流量充足,减轻穿刺麻烦、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加云 《中外医疗》2011,30(27):173-173
在血透护理工作中,如何能够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保特血管通路能够保证透析顺利开展,提高治疗效果.传统的治疗活动采取穿刺的方式,不仅操作麻烦,并且成功率不高,患者容易引起不适.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和护理组开展了探究,结合其他医院先进的做法,尝试采用Quinto n-Mahurkal双腔导管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达100%,血流量全达到了150~250mL/min,透析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刘永岚 《河北医学》2008,14(11):1372-1373
慢性肾脏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需建立血管通路,血管通路一般按可使用时间分为两种,一种为永久性血透通路,如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移植等;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则作为一种临时性血管通路,主要在患者需急诊透析时或永久性血管通路尚未成熟时使用.国内目前大部分维持性血透患者行头静脉桡动脉端端或端侧吻合内瘘术建立血管通路,但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手术多次失败,或手术后内瘘反复发生堵塞,亦或严重心功能不全耐受不了手术等原因,中心静脉置管就成为这些血透患者赖以存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对急诊透析或内瘘成熟过渡期74例病人实行双腔深静脉导管留置,通过导管连接体外循环血路,取得了充足的血流量对尿毒症病人实施血液透析,操作顺利,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透用双腔深静脉导管对血液净化中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以来施行血透用双腔深静脉导管留置的护理情况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所有病例留置期间引流通畅,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透用双腔深静脉导管留置对患者实施血液净化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HD)中作为小儿、急危重症血透患者以及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前的暂时性血管通路,具有简便、安全、快捷的优点,它避免了反复穿刺动、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深静脉置管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3种.在应用中随着导管使用时间延长,可出现血流不畅,不能满足透析需要,缩短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影响透析效果.本文总结了导致血透患者深静脉双腔导管血流不畅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保持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良好功能,防治血流不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应用深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为急需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临时性血管通路。我院自1993年至今为93例患者置管行血流透析,血流量保证,留置时间最长506天,最短5天,平均置管456天。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3例患者中,男65例,女2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24岁。急性...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8岁。外院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转入我科。实验室检查:Bun27.8mmol/L,Cr1217μmol/L,CCr4.85mil/min,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心肺功能正常,符合肾移植条件。决定经...  相似文献   

10.
陈秋月  崔文芳 《海南医学》2011,22(13):146-147
目的通过对21例使用双腔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探讨双腔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应对。方法对21例使用双腔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置管患者中,术后第一天出血1人次,导管相关性感染7人次,早期导管功能障碍3人次,晚期导管功能障碍9人次,置管处周围皮肤瘙痒4人次。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迹象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导管的维护和居家护理宣教,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12.
13.
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主要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一条血液通路,血液通路即血液从人体内引出,再返回到体内的通道,它是维持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血液通路可分为永久性通路和临时性通路,永久性通路即动静脉造瘘,但很多患者多次造瘘术失败。  相似文献   

14.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新病人或休克病人,血压下降,心博出量不足,当直接穿刺林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量达不到200~250流速时,血液净化效果欠佳。因此,我院曾经应用股动脉取胜导管留置,但随着股动脉双腔导管的广泛应用,我们逐渐认识到它有限制下肢活动,置管部位容易感染和形成血栓等明显缺欠,无法进行中长期血液透析。为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我们开展了颈内静脉置管术。现将我院1995年~1999年5月开展50例次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国置的应用情况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病人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2岁~78岁,…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向琼  余兆兰  孙雪红  欧三桃 《重庆医学》2009,38(22):2849-285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深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血液透析464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33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82例,股静脉置管50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 置管术中发生并发症有:血肿10例,局部渗血15例,误穿动脉8例;发生远期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感染36例,导管栓塞6例,导管血流量不足(血流小于180mL/min)8例,导管意外脱落5例.带管时间1d至15个月.结论 临时深静脉置管对紧急血液透析患者,因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是理想的临时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6.
袁亮  郝丽  王德光  何衡杰  刘桂凌 《安徽医学》2011,(10):1714-1715
目的观察改良法经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性导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9例,均为血管条件差或多次内瘘手术失败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前均接受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右颈内静脉位置、有无血栓形成。如右颈内静脉血栓形成或狭窄,则采用左侧颈内静脉。所有患者均使用改良法置入双腔半永久性导管。结果 19例置管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中出血少,无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次日患者即经半永久性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最高血流量可达280 ml/min以上,流速稳定,无导管吸壁现象发生,完全可满足血液透析需要。平均留置时间(7.5±4.4)个月,最长留置14个月。结论改良法置入深静脉双腔半永久性透析管实用、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韩燕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481-48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深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如手术病员胃肠外的营养支持、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支持、危急重症的抢救以及老年慢性病人的治疗等等。我院于2008年引进深静脉置管技术,至今本科室已置管218人次,其不仅能够避免因静脉穿刺及药物刺激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且可长期留置,易于固定,不易被污染,不影响病人活动,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护患双方的一致好评,但在临床工作中,深静脉导管堵塞仍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导管留置时间,导致反复穿刺置管,增加病员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预防堵塞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对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并将我们的护理体会简要总结报告如下。1深静脉导管堵塞原因:(1)血栓性因素。因操作不规范,如未使用扩皮管从而使导管头粗糙易形成血栓;添加液体不及时,使输液中断;未正压封管;从导管采集血液标本;封管后患者过度活动或局部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手术后病人活动减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反流入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血栓所致,这是导致导管堵塞最主要的原因。(2)疾病因素。临床上许多疾病可以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和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如: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肾病综合征、烧伤、休克、DIC、恶性肿瘤、大手术等等。(3)药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476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秀 《中外医疗》2008,27(25):112-112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用作中心静脉压监测、输血,补液.肿瘤化疗及胃肪外营养的通道,建立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自体A-V内瘘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1],应用较为广泛.但近年来本院对长期血透患者行自体A-V造瘘术,由于技术原因,手术失败率较高.再加上少数患者因血管条件或心衰原因不能施行此手术,或部分患者在使用自体A-V内瘘过程中由于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导致内瘘功能丧失等原因,在本院反而只有少数尿毒症患者长期血透时应用自体A-V内瘘,而大多数患者血透时采用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少数为股静脉的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行长期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