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1999年1月-2000年4月,对76例(99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助听器检配。结果配戴助听器后在听电话,看电视,交谈等方面的听力有实用性地提高。提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目前重返有声世界的最好手段,仍是助听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助听器验配师现状,探讨如何加快合格助听器验配师的培养。建议开设短期培训班,在职业院校开设助听器验配师专业,或分流现有的听力学、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学员等方法来加大培养力度,解决社会急需。  相似文献   

3.
李敏  高颖 《辽宁医学杂志》1996,10(6):305-306
介绍了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儿童配戴助听器的远期效果,对83例配戴助听器后的聋童进行了1~2年的复查,3~5年随访,失语者由戴助听器前的95%降到10.8%,认为聋童尽早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语言的发育,使其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研究法等进行了助听器行业的岗位分析、典型职业任务归纳,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助听器验配》课程学习情境与课程项目,将医学知识、助听器验配与听力康复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等目标蕴涵在“项目行动”中,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职业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儿童配戴助听器的远期效果,对83例配戴助听器后的聋童进行了1~2年的复查,3~5年随访,失语者由戴助听器前的95%降到10.8%。认为聋童尽早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语言的发育,使其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3种治疗方法,探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366例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综合组)治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总有效率综合组93.4%,HBO组81.1%,药物组75.4%,痊愈率综合组优于HBO组和药物组。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综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显著,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并药物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并药物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显著。疗效与病程、病情相关。病程越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基层医疗单位的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近年来,根据我院五官科收治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经验以及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调研发现,多数存在着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变的诊治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等问题,加之医疗条件差等,致使许多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早期患者丧失了救治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助听器在耳聋耳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配助听器。结果选配助听器276台,助听效果好,部分耳鸣患者耳鸣好转或消失。结论助听器需正确选配,伴耳鸣的耳聋患者可选择助听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评估。方法 11例患者均采用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326岁,语前聋8例,语后聋3例,左耳2例,右耳9例。结果 11例人工耳蜗电极均成功植入,达到了100%的手术成功率,术后X线检查人工耳蜗电极位置均在耳蜗内,纯音听力水平平均达到了3045 dB SPL。随访6个月2年听觉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认真的听力学和影像学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达到良好听力恢复的首要前提,手术技巧及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调机及言语康复训练则是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保证。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极重度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50例患者大于等于18岁,30例患者小于18岁)采用GEHDxt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及内耳水成像。结果50例大于或等于18岁患者中,46例92耳显示蜗神经、迷路正常,1例2耳蜗神经信号缺失,2例3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小于18岁患者中,15例30耳显示正常,Michel畸形为3例5耳,Mondini畸形有2例3耳,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还有2例4耳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结论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感音神经性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患者的明确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术后6个月行声场听阈测听。结果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14例患儿开机当天均有听性反应。术后声场测试平均听阈为30-50dBSPL。经言语康复训练,9例患儿的听觉和言语能力明显提高,5例还在行康复训练。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儿童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是恢复听觉功能的有效方法,应尽早对语前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耳聋者配戴模拟与全数字助听器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模拟助听器与全数字助听器对中重度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的助听效果。方法 :采用PESAPHAB模块以问卷表形式让患者回答调查表上的问题 ,得出图表和数字结果 ,以得分指标比较模拟和全数字助听器在EC(易于交流 )、RV(回响 )、BN(背景噪声 )、AV(不舒服 ) 4种环境中对声音感知、辨别、识别方面的差异表现。结果 :全数字助听器与模拟助听器在EC、RV、BN、AV状态下得分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尤其在RV、BN、AV状态下改善更为明显 (P <0 .0 1)。结论 :老年性耳聋患者配戴全数字助听器效果优于模拟助听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人工耳蜗术前内耳成像在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80例SNHL患儿均需要人工耳蜗,用signa HDe 1.5 T超导磁共振仪,先进行脑MRI平扫,排除颅内有无其他异常,再进行3D/FLESTA轴位扫描及MYTOOLS、Batch.oblique的超薄斜矢壮处理,迷路病变采用MIP重建。结果80例75耳可显示听神经及迷路正常,5例10耳Mondini畸型;4例4耳Michel畸型;16例28耳表现为前庭导水管扩大;6例4耳显示内听道狭窄伴蜗神经变细,31例畸形中有12例20耳同时伴有耳蜗前庭神经信号不同程度的缺失、部分变细。结论 MRI内耳成像技术对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有很高的价值,能显示患儿蜗神经、前庭上下神经、面神经及内耳迷路的发育,人工耳蜗置换术前MRI检查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隔药灸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隔药灸治疗,对照组30例用静脉滴注加肌肉注射等药物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3.33%、16.67%,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0.00%,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隔药灸能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况,进而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17.
崔莉  王振刚  刘复强  刘壮  高圆  刘博  赵丽萍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111-1112,1114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及抗人Ⅱ型胶原抗体对自身免疫病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9例自身免疫病住院患者分为耳聋组(A组)和非耳聋组(B组),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ELISA法检测血清抗人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两种自身抗体检测的结果。结果:A组20例(32耳)占免疫病组患者的40.8%(患耳占32.6%)。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IgM、IgG阳性率: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M A组B组均高于C组(0%)(P<0.01),IgG A组B组较C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人Ⅱ型胶原抗体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且均高于C组(P<0.01)。结论:自身免疫病患者中血清抗内耳组织抗体对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无提示意义,血清抗人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增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胡幼平教授治疗暴聋的经验。方法:通过针灸门诊跟师学习,整理胡幼平教授治疗暴聋的医案医论,总结其对该病病理机制和选穴用方的认识。结果:耳聋发病多与足少阳胆经相关,因此临证治疗时胡教授尤其注重足少阳胆经。临证多选用颞后线为主穴,以畅达少阳经气,达疏肝利胆、通窍利耳之功;同时头电针配合使用亦为一大治疗特色,以促进炎症吸收,从而提高听力。结论:头电针颞后线治疗暴聋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聋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突发性聋的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突发性聋进行循证治疗。方法通过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Pub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机检索,并通过人工检索8种中文耳鼻咽喉科学杂志.选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关于激素、高压氧、扩血管和针灸治疗的4篇系统评价表明以上方法的疗效未明确.而且要防止治疗的不良反应。另外还有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1篇和有循证医学倾向的系统综述5篇。设有安慰剂双盲对照的文献只有8篇。结论根据研究证据制定突聋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应以缓解症状和保护内耳为主,避免耳蜗再被损伤,促进听力恢复。治疗4例中度以上听力损失的突聋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背景失聪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一直在各类残疾中高居首位。引起失聪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约占60%,通过失聪基因筛查和家系分析明确是否为遗传性失聪,为失聪患者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服务,以阻断失聪的代代相传。目的了解山东省听力障碍患者听力损失情况和失聪基因突变频率,明确听力障碍致病原因。方法对2016—2020年参加山东省听力障碍人士失聪基因检测项目的5 664例持听力残疾证或持听力诊断证明的听力障碍患者进行遗传性失聪基因筛查检测,通过纯音测听检测听力障碍患者听力损失情况,应用常见的4个基因15位点遗传性失聪基因芯片进行基因检测。结果5 664例听力障碍患者中,听力残疾一级3 891例,听力残疾二级1 463例,听力残疾三级188例,听力残疾四级73例,其余49例(小耳畸形38例,外耳道封闭11例)。5 664例听力障碍患者检测出失聪基因突变者2 503例,其中GJB2基因突变1 227例(携带率为21.66%),SLC26A4基因突变975例(携带率为17.21%),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97例(携带率为1.71%);GJB3基因突变158例(携带率为2.79%);双基因杂合突变46例(携带率为0.81%)。GJB2、SLC26A4基因突变在听力等级中比较一致,属于热点突变。携带GJB2基因、SLC26A4基因突变患者听力一级比例高于听力二级(P<0.05)。结论山东省听力障碍患者中常见的4个遗传性失聪基因热点突变主要集中在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上;失聪相关基因尚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不同基因型个体进行婚育指导,可以降低聋-聋婚配中聋病的垂直传递,减少本地区新生听力障碍儿童的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