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早在汉代《黄帝内经》就提出该病的论述。"有诸内,必行诸于外"说明了痤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从五脏论治痤疮疗效确切,但从五部诊断痤疮较少见,笔者试从五脏论治痤疮,由颜面五部明辨脏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痤疮的经验。方法:以医案的形式阐述痤疮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痤疮的病因病机是风、热、湿、痰、瘀、毒为患,肺、脾、肠、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肌肤受损。常见证型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及痰湿瘀滞。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燥湿、祛痰、化瘀、解毒、散结及调节脏腑功能。常用方剂为枇杷清肺饮。结论:辨证论治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诸多医家针对痤疮辨证,常常辨为心火,抑或胃热等.而笔者通过回顾中医经典,分析颜面痤疮的病因病机与脏腑关系,痤疮病在"血热",其是所有类型痤疮的病理基础,而五脏六腑皆可导致血热.因此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戴恩来教授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痤疮的经验。痤疮的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戴恩来教授根据"肺主皮毛"理论,从肺论治痤疮,认为痤疮病位在肺、胃,病性多属郁热,治宜透散、化瘀、通腑,临床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痤疮临床常从祛风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活血等治疗,但时常疗效不甚满意。经观察后发现痤疮的病因也多见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故提出扶正祛邪法治疗痤疮。本文从虚证方面论述对于痤疮的治疗,而临床每获良效。因此在治疗中应辨清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全面把握问题的核心,切勿惯性机械的看问题,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表现 1.1 痤疮形成的机制很复杂,同时它分各种类型.因此治疗护理时,必须要分型论治,对症下药,分别根据不同类型的痤疮选用不同的药物来调整体内平衡,使脏腑功能达到正常.具体护理时采取随个体差异而及时调整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痤疮属于中医"粉刺""肺风粉刺"范畴,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以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为主[1]。痤疮破坏面部皮肤,导致容貌受损,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活动造成不利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痤疮的治疗方式得到极大的丰富;而中医药治疗痤疮具有独特优势,其辨证角度多样,理法方药不尽相同。青少年是痤疮的好发人群,其发生与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2]。基于脏腑辨证原则,脾胃是青春期痤疮中医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吴敏教授认为,邪热内蕴脏腑为痤疮发生最主要因素,风热熏蒸,上壅肌肤;或血热气盛上壅,夹湿夹毒,壅于肌肤;或湿毒郁滞,不能外宣,郁而化热,热盛肉腐;或气血运行失常,瘀血阻滞;或运化失健,酿生湿浊,湿聚成痰,凝滞肌肤等均可导致痤疮.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五脏辨证的方法对痤疮进行辨证,并根据所辨之证型选方用药,运用内外兼治的方法,病证结合,并研制出痤疮灵、归白面膜等经验方.  相似文献   

9.
陈鳌石认为痤疮虽发于表皮部,但与内在脏腑亦密切相关,治疗上将痤疮的发病部位与面部脏腑的分部相结合,以四紫汤清热解毒化痤为基础,患部以前额部为主者从心论治,方以犀角地黄汤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面颊部为主者从肺论治,方以清肺枇杷饮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鼻部为主者从脾论治,方以平胃散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口周为主者从脾胃或肾论治;女子下颌部多发者以调理冲任为主,合四紫汤清热解毒消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三棱针点剌背俞穴配合拔罐放血治疗寻常性痤疮与口服四环素片及外用痤疮平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性痤疮随机分为三棱针点刺拔罐治疗组与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结果经过1 3疗程治疗,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半年后回访,治疗组的复发或加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三棱针点刺背俞穴配合拔罐放血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节内分泌,抑制过多的雄激素的作用,从更本上去除痤疮的发病机制,且经济,方便,无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口服四环素片及外用痤疮平单纯治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青少年寻常性痤疮的病因病机外以风、热、寒、湿等外邪侵袭为主,内有血热、虚损等而致。采用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法治疗是以面部皮损局部为中心行多针围刺,直达患处,能加快面部气血运行;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背俞穴行刺络拔罐治疗,可调理脏腑气血,促进脏腑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巩小丽 《甘肃医药》2014,(6):450-451
梅花针刺激皮部、络脉,可以调整脏腑、经络,达到祛邪扶正、平衡阴阳的目的,临床应用于常见皮肤病(斑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痤疮、银屑病)的治疗,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小娟教授治疗痤疮以辨证思维为特点,其辨证善于抓住各证型的主症,再以经方与效方相结合进行诊疗,以达标本兼治之效。李教授认为痤疮多因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主要的病机是肺经有热,治疗上从肺经入手,应以清热消痈、解毒排脓为主,根据兼见脏腑特点配以行气、滋阴、活血、祛瘀之法。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调理,预防复发。文章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对于痤疮的发生发展进行探讨,在辨证诊疗方面着重以中医的思路入手,保持证、机、法、方的一致性,再通过验案对本病进行临床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吕翠田  刘金涛 《中医学报》2016,(9):1312-1314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病机以肺经血热证和湿热蕴脾证为主。李发枝教授重视体质辨证,临证常用清热达郁法、燥湿清热法,分别选用枇杷清肺饮、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其病变脏腑有所不同,清热达郁法偏于肺经之郁热,燥湿解毒法偏于中焦之湿毒。李老辨证论治,并结合饮食禁忌、预后调理,同时配合针灸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其确切病因尚考完全肯定。本征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伴月经稀发或闲经、不孕、多毛、肥胖、乳房发育不良、痤疮等症和体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本征与血瘀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伴有脏腑、冲任等功能失调,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顾护脏腑与冲任功能,有着良好的效果。活血通经兼以祛痰除湿七情舛乱失调,经气滞而不畅,或受六淫’侵扰,营血运行失利,常影响水液代谢等生理功能,继而影响脏腑、冲任。气血瘀阻,水湿运化受阻,日久生变,形成瘀血、湿阻、领聚交织之复杂烟机。祛瘀血为主,令气血流…  相似文献   

16.
左旋咪唑治寻常痤疮和玫瑰痤疮作者根据痤疮与细胞免疫力低下有关的认识,采用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来治疗痤疮。观察对象68名,平均年龄47.5岁.病期8.7年。分2组:①36例(寻常痤疮23例,玫瑰痤疮13例).单用左旋咪唑治疗.口服150mg,一周3次。②32例(寻常痤疮15例,玫瑰痤疮17例)除按上法用左旋咪唑外,还外用抗菌消炎药物(这些外用药原来单用是无效的).同时,另选患者42例做为对照组(寻常痤疮29例,玫瑰痤疮13例),仅用外用药。效果观察:第一组痊愈者18例(寻常痤疮12例,玫瑰痤疮6例);效果满意者9例(寻常痤疮6例,玫瑰痤疮3例);效果不满意者9例(寻常痤疮5例,玫瑰痤疮4例)。第二组痊愈者19例(寻常痤疮10例,玫瑰痤疮9例);效果满意者8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痤疮的概念;痤疮的病因病机;并结合痤疮病案一则向读者呈现出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作用。并从临床实际出发,总结临床治疗痤疮的经验,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中西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对痤疮的发病机理进行评述,来更全面地认识和提高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提供思路。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与外感风邪、肺经蕴热;湿热蕴结、痰湿互结;毒热互结,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有关。西医认为,痤疮发病与机体免疫失衡、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炎性因子作用、雄激素作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和遗传相关。中医多采用辨证分型方法医治痤疮,疗效显著却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难以达成共识;西医治疗痤疮内服类维生素A,外用抗生素联合激素软膏治疗,停药易复发。痤疮治疗应中西医相互结合,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痤疮系统性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重度痤疮需要系统治疗。四环素族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丘疹脓疱性痤疮;对于严重的丘疹脓疱性痤疮和结节囊肿性/聚合性痤疮,需口服异维A酸;性激素可用于治疗女性严重的青春期痤疮或迟发/持久性痤疮;抗雄激素和低剂量皮质类固醇疗法亦用于痤疮的治疗。痤疮新疗法有低剂量异维A酸、新的异维A酸剂型(微粒化)、胰岛素致敏剂、I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和反义分子,尤其是开发新的抗炎药物如脂氧合酶抑制剂,已成为痤疮治疗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靖媛  瞿麟  杨雪梅 《西部医学》2018,49(3):17-19
目的总结现代针灸治疗痤疮的经络腧穴应用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痤疮选穴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针灸治疗痤疮的文献报道,收集文献中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提炼穴位、经络配伍方法。结果针灸治疗女性痤疮时多选用关元、气海、中脘穴等;治疗迟发型痤疮多选用大椎、三阴交、曲池穴等;治疗聚合性痤疮多选用大椎、肺俞、丰隆穴等;治疗顽固性痤疮多选用承浆、足三里穴;曲池穴可能是治疗寻常痤疮的特效穴等。结论文献中挖掘出的针灸治疗痤疮选穴合理,所得穴位及经络配伍方法可为现代临床痤疮针灸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