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胰腺癌的化疗和区域性化疗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胰腺癌的化疗和区域性化疗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100050)王宇,张忠涛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这是唯一可能带来治愈希望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同时由于胰腺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在明确诊断后仅...  相似文献   

2.
术前化疗对胰腺癌细胞凋亡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瘳泉  赵玉沛  蔡力行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3):146-148,I007
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化疗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为临床制定合理的胰腺癌化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DNA末端标记法对30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化疗和未化疗和术后病理切片进行肿瘤细胞凋亡的检测,同时对比观察它们HE染色的组织结构变化 。  相似文献   

3.
由于胰腺癌自身的生物学特征 ,手术效果不佳 ,对放疗、化疗不敏感 ,耐药性强 ,目前尚缺乏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系统性化疗对胰腺癌的效果有限 ,以 5 FU为主多种方案的反应率均不超过 2 0 % ,中位生存期仅为 6个月 ,除吉西他滨以外其他药物并不证明更有效。而区域性化疗目前显示出其在反应率、生存期、改善症状等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身性热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以及化疗药物在此过程中代谢的变化。方法 将42例晚期胰腺癌病人分成2组,分别接受全身性热化疗和单纯化疗后,比较二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5 FU的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 实验组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之提高,其体内化疗药物的相对浓度升高。结论 全身性热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方法,其机理与化疗药物在体内有效浓度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HIFUNIT-9000型治疗仪对65例Ⅲ~Ⅳ期的胰腺癌病人进行治疗;VAS法评估治疗前后病人疼痛程度的改变;超声、CT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影像学特征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17例未行HIFU治疗的中晚期胰腺癌病人作为对照。结果:65例病人治疗后,疼痛减轻52例(80.0%),治疗后评分疼痛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56例(86.1%)治疗后肿瘤癌组织多普勒B超显示血供减少;CT证实HIFU组治疗前、后肿瘤增长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γδT细胞及CD4^+/CD8^+比例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不仅安全有效,还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5I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区域性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行术中穿刺或切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125I粒子平铺于瘤床或瘤体内插植,动脉化疗泵经胃左动脉或胃网膜右动脉植入,远端置于肝总动脉或腹腔动脉干,必要时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术后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mg/m^2)联合氟尿嘧啶(5-Fu)(500mg/m^2),每周1次,连续7周。结果所有7例患者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42粒,平均剂量29.4mCi。平均随访245d[(123~332)d],疼痛缓解率100%,肿瘤缩小4例,转移灶缩小、减少2例。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全部降至正常。1例术后发生胰漏,行保守治疗而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联合动脉置管区域性灌注化疗适用于有手术指征的晚期胰腺癌,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学药物治疗 (下称化疗 )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 ,对机体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从而导致某些毒性或不良反应。为探讨化疗对肿瘤病人血压的影响 ,2 0 0 0年 5月我们对 30例中晚期肿瘤病人观察其化疗前后血压变化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 ,男 1 8例、女 1 2例 ,年龄 1 0~ 64岁 ,平均 5 0 .0岁。其中肺癌 1 2例 ,乳腺癌 6例 ,恶性淋巴瘤、肝癌、食管贲门癌各 3例 ,鼻咽癌、颈部转移癌、骨肿瘤各 1例。所选病例均无高血压病史 ,近期未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和利尿剂。本组病人均采用铂制剂 ( 5 0 mg/次 ) )、足叶乙…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介入化疗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后胰腺癌组织损伤的情况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直接获得手术根治病人 (对照组 )和术前介入化疗的病人 (介入组 )各 2 3例的手术切除标本HE染色 ,了解两组标本损伤情况的差别。结果 介入组 2 3例标本有 30 .4 %发生Shimosato标准Ⅰ级损伤 ;4 3.5 %发生Ⅱ级损伤 ;4 .3%发生Ⅲ级损伤。而对照组仅 2 6 .1%发生Ⅰ级损伤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组织损伤和分期有关 ,越是早期的病例越明显 ;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在血管周围尤其明显 ;组织损伤后伴有大量免疫细胞 (多为淋巴细胞 )的浸润 ,损伤越严重 ,则浸润越明显。结论 介入化疗确实可以致胰腺癌细胞变性、坏死 ,减少癌细胞负荷 ,且可以激发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 ,有利于抗肿瘤  相似文献   

9.
未能切除的胰腺癌行区域性导向化疗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89-1992年间,作者共收治胰腺癌190例,其中有159例未能切除,对其中30例采用了区域性导向化疗,即在手术中经胃网膜石动脉逆行置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术后经该导管注入5-FU等化疗药物,一般每日250mg,共达1-2个月。根据随诊的10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单纯探查24例,B组单纯胆肠转流54例,C组单纯探查加区域性化疗18例,D组胆肠转流加区域性化疗12例。中位期分别为A组3.5个月,  相似文献   

10.
重视胰腺癌病人治疗后远期生存率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胰腺癌是一难治的疾病,手术范围大.初步疗效尚可,近年该病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外科临床研究的热点,手术病例报道增多,各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术方法和实践经验,基因治疗研究也已上马.表面看来热闹非凡,有必要回顾一下有关这方面2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化疗结合槐耳综合治疗进展期无法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无法切除胰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其中,42例GEM化疗患者归为A组,43例GEM化疗 槐耳治疗患者归为B组。并取同期未行以上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空白对照,归为C组。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处理后,A、B组血液系统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IgA、IgG、IgM值,NK细胞、CD3 T细胞亚群百分比及CD4 /CD8 比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5)。A、B组的临床受益率于第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B组显著高于A组(P<0.05)。A、B组的客观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3.35%、25.76%和10.14%,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但前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M化疗联合槐耳治疗,在改善无法切除胰腺癌客观缓解率及生存时间方面无统计学证据,但对化疗血液系统反应、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服化疗对胰头癌根治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4 8例患者在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分为化疗组 2 4例 ,口服化疗药物 5′ 脱氧 5 氟脲嘧啶 (5′ DFUR ,商品名 :氟铁龙 )加甲酰四氢叶酸钙连续 6个月 ,对照组 2 4例未行化疗。结果 全部 4 8例共有 12例死亡 ,化疗组有 5例死亡 ,包括肝转移 2例、局部复发 2例 ,对照组 7例患者均由于肝转移死亡。 2组肝转移的发生率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化疗组 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 84 %、5 7%、4 9% ;对照组的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4 0 %。结论 口服化疗对抑制胰腺癌切除术后肝转移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뻯�����õ�̽��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胰腺癌术后介入化疗的作用。方法 对1999~2003年行根治性手术48例和姑息性手术82例胰腺癌病人在术后进行介入化疗,观察介入化疗后病人生存率、肿瘤大小的改变、疼痛缓解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胰腺癌介入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病人疼痛明显缓解,肿瘤缓解率为41.5%。根治性切除组1年、2年、3年生存率为74.1%、32.3%和9.8%;姑息性手术组1年、2年、3年生存率为53.0%、7.2%和1.4%。结论 术后介入化疗能抑制胰腺癌肿瘤细胞生长,有助于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疾病相关症状,是胰腺癌手术后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Guo JC  Zhao YP  Liao Q  Zh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1488-1490
目的 检测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及其蛋白(P-gP)在胰腺癌细胞株的表达,初步探讨胰腺癌发生先天性耐药的机理。方法 选择8株人胰腺癌细胞株,采用RT-PCR方法检测MDR1mRNA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gP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胰腺癌细胞对罗丹明的外排情况,评价P-gP泵功能;最后通过P-gP抑制物维拉帕米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检测其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MDR1mRNA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中的表达最高,除PCT-2未检测到MDR1的表达外,其余6株细胞均有MDR1的微弱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证实P-gP在SW1990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株。57.9%±5.4%的SW1990细胞内有罗丹明蓄积,而在P-gP阴性对照细胞中,99.5%±3.3%的细胞内存在罗丹明的积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抑制物维拉帕米与阿霉素或表阿霉素联合应用时可以部分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论 MDR1及P-gP在人胰腺癌细胞中存在一定量的表达;维拉帕米联合阿霉素可以明显抑制P-gP阳性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ǰ���뻯�����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介入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9~ 2 0 0 2年 ,9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病人随机分为术前介入化疗组 (6 4例 )和未介入化疗组 (30例 ) ,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除率的差异 ,观察介入化疗前后肿瘤大小的改变、疼痛缓解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程度 ,并通过免疫组化和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术前介入化疗对胰腺癌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术前介入化疗组和未介入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 4 6 8%和 2 3 3% (P <0 0 5 ) ;术前介入化疗组部分甲基化相关基因 (MBD1、E2F5和Rb)的表达明显被抑制 ,细胞凋亡比值 (bax/bcl 2 )明显增加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 ,病人疼痛明显缓解 (P<0 0 5 )。结论 术前介入化疗能明显抑制胰腺癌肿瘤细胞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改善病人疾病相关症状 ,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9年1月经外科治疗的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方式。结果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时,癌肿均发生于含结石胰管处。术前影像学诊断确诊率不高,B超、CT、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I/MPCP)对本病的确诊率分别为31.2%(5/16)、68.8%(11/16)、66.7%(4/6)及60.0%(3/5)。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术后均获得随访3个月至6.5年,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10/16)、18.8%(3/16)及6.2%(1/16)。手术切除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重要因素。结论长期胰管结石反复发作是引起胰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多种影像学联合检查及术中探查有助于提高胰管结石合并胰腺癌的确诊率;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治Ⅹ本病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姑息性手术结合术中~(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和术后吉西他滨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对晚期无法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胰腺外科中心2001年至2004年间83例接受治疗的晚期无法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行姑息手术29例(A组),姑息手术 吉西他滨化疗42例(B组),姑息手术 ~(125)I粒子植入 吉西他滨组12例(C组)。A、B和C组客观有效率,第3月时分别为0.00%(0/27)、24.4%(10/41)和33.3%(4/12),第6月时分别为0.0%(0/16)、21.6%(8/37)和33.3%(4/12)。各组临床受益率,第3月时分别为14.8%(4/27)、41.5%(17/41)和50.0%(6/12),第6月时分别为6.3%(1/16)、21.6%(8/37)和50.0%(6/12)。A、B和C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2、8.3和8.6月,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2/29)、21.4%(9/42)和25.0%(3/12),A、B、C组间逐渐增高,B、C组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无法切除胰腺癌患者,姑息性手术结合术后吉西他滨化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而~(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结合术后化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