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青蒿为常用中药材,系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解暑清热、抗症之功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亦有收载.本品以草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种化学型黄花蒿萜类代谢物及其转录组数据信息, 探讨2种化学型黄花蒿差异代谢物及其可能形成原因。  方法  采集江苏盱眙县、河南中牟县两地黄花蒿种子于同一条件下种植, 通过顶空-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S-GC-QQQ-MS/MS)分析黄花蒿的挥发性成分, 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Triple TOF-MS/MS)非靶向分析2种化学型黄花蒿的代谢物, 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挥发性成分相关萜类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  结果  依据挥发性主成分类别分型, 江苏盱眙县种源黄花蒿为蒿酮型, 河南中牟县种源黄花蒿为樟脑型。UFLC-Triple TOF-MS/MS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可知蒿酮型和樟脑型黄花蒿分别在倍半萜、三萜生物合成和二萜生物合成路径显著上调。转录组数据中通向萜类骨架生物合成的甲基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和甲羟戊酸(MVA)途径注释到11个关键酶的23个候选基因具有显著差异。单萜合成路径中, 1, 8-桉树脑合酶(TPS-Cin)共检测到10个候选基因。此外, 还发现2个冰片脱氢酶候选基因在樟脑型黄花蒿中高表达, 3个黄花蒿醇脱氢酶2(ADH2)候选基因在蒿酮型黄花蒿中高表达。  结论  该研究为揭示黄花蒿化学型形成分子机制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蒿甲醚对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及ECV-304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配制成5 × 104 mL-1.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加入不同浓度(1000.00、500.00、250.00、125.00、62.50、31.25 mg/L)的蒿甲醚,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继续培养48 h,采用MTT法测定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IC50,并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作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500 mg/L蒿甲醚作用24、48、60、72、84 h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蒿甲醚对SGC-7901和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蒿甲醚作用于SGC-7901、ECV-304细胞24、48、72 h的,IC50分别为(504.74 ± 3.87)、(130.46 ± 3.12)、(83.46 ± 2.92)和>1000、>1000、(384.42 ± 13.74) mg/L,2种细胞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随着作用时问的延长,其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细胞周期S及G2/M期细胞放大量减少,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5).结论:蒿甲醚具有诱导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奇蒿与白苞蒿进行系统的生药学考察,鉴别奇蒿及具伪品白苞蒿。方法应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的经典方法。结果本方法可简便快捷准确的鉴别二者。结论该方法简便,科学,为临床安全应用该药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柱果绿绒蒿的生药学特征.方法 应用来源、形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柱果绿绒蒿为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柱果绿绒蒿的干燥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理化鉴别表明柱果绿绒蒿含有生物碱和香豆素类成分.结论 研究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韩景泰 《开卷有益》2014,(12):20-21
<正>马先蒿,别名马屎蒿、马新蒿、练石草,为玄参科植物返顾马先蒿等的茎叶或根。马先蒿属有600种以上,为双子叶植物中大属之一,分布于北半球,尤以北极和近北极地区最多,温带的高山地带亦不少。我国已知的有329种,广布于全国各省,西南部尤盛。《唐本草》载:"马先蒿,叶大如  相似文献   

7.
青蒿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青蒿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能力.方法以植物黄花蒿的花枝、花序及叶片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以不同的激素组合,进行中药青蒿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愈伤组织的生成能力为花枝大于花序且二者均大于叶片;植株再生以花枝的培养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雪上一枝蒿主产云南、四川;而雪山一枝蒿主产西藏。两药均属毛莨科植物的块根。雪上一枝蒿为短柄乌头;雪山一枝蒿为工布乌头。其性味均属苦麻温,有大毒。多用于外搽,少用于内服,功用相同;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藜蒿黄酮粗提物,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乙醇热回流和超声波辅助乙醇温浸法制备藜蒿黄酮粗提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定,然后MTT法鉴定藜蒿黄酮粗提物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采用乙醇热回流法黄酮得率为1.67%,超声波辅助乙醇温浸法黄酮得率为3.71%.750~1 250μg/mL各组藜蒿黄酮粗提物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超声波辅助乙醇温浸法提取藜蒿黄酮优于乙醇热回流法,藜蒿黄酮粗提物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椒蒿 Artemisia glauca Pall.菊科蒿属(Artemisia L.) ,又名灰绿蒿 (灰蒿 ) [1] ,多年生草本 ,类花椒气味 ,在我国西北地区及蒙古等部分地区有分布 ,生于山地阳坡 ,属药用全草 ,夏季未开花前割取地上部分 ,阴干 ,用时切成段 ,可治疗风寒感冒等 [2 ] 。在新疆 ,椒蒿普遍被用来烹调或腌制食用 ,在日本也有类似记载 [3] ,但椒蒿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国内外均无相关报道 ,为确保食用安全及对新疆地产药用植物进行开发研究 ,我们采用 GC- MS- D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 ,共分离出6 6种成分 ,确证了其中 3 0个化合物及其含量。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民族药万年蒿的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对万年蒿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万年蒿的显微鉴别特征如下:茎横切面呈五边形,表皮为7层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薄壁细胞数列,排列疏松,棱角处机械组织发达;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导管类呈多角形,维管束棱角处发达;髓薄壁细胞大且发达,中心常呈空洞.[结论]确定了万年蒿的生药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先蒿,别名马屎蒿、马新蒿、练石草,为玄参科植物返顾马先蒿等的茎叶或根。马先蒿属有600种以上,为双子叶植物中大属之一,分布于北半球,尤以北极和近北极地区最多,温带的高山地带亦不少。我国已知的有329种,广布于全国各省,西南部尤盛。《唐本草》载:"马先蒿,叶大如茺蔚,花红白色,实八月九月熟,俗谓之虎麻是也。所在有之,茺蔚苗短小,子夏中熟,而初生二种极相似也。"每年春、秋季采挖,除净根部的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苦,具  相似文献   

13.
黄花蒿(青蒿)的药用价值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别名青蒿、臭蒿、香蒿、苦蒿。菊科,艾属。1年生草本。以地上部分叶片、未开放的花蕾供药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凉血、退虚热、解暑、截疟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结核潮热、伤暑、低热无汗、疟疾及多种瘟病(发热性传热病)。现代医药研究证实青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高效、  相似文献   

14.
青蒿的化学和药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为菊科草本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又名臭蒿)和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又名香蒿、野三蒿)全草的统称,广布于我国,如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山东等省,均有大量野生,资源丰富。青蒿载于《神农本草经》及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及此后宋、元、明、清各家医籍本草均有以复方青蒿汤、截疟青蒿丸、青蒿散以及青蒿鳖甲煎等治疟记载。民间常取青蒿叶的鲜汁治疗疟疾。中医多用青蒿于解暑热、祛虚热、健胃、止血、杀虫等。最近经国家科委审查批准荣获二等创造发明奖的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叶提取分离出的有效成分,对疟疾,尤其对恶性疟、脑型疟有特效。它是从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出来的新型抗疟药物,是抗疟药研究史上继喹啉类药物后的一个重大突破。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跳出了抗疟药喹啉类和吖啶类的框框,为今后寻哉更有效的抗疟药闯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现将青蒿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蒿素高产的黄花蒿植株的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结合青蒿素量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产地黄花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53.6%,证明在黄花蒿野生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分析表明:在黄花蒿中可能至少存在具有遗传分化的4个分支,黄花蒿遗传分化与青蒿素量的变化及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黄花蒿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黄花蒿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是青蒿素“高量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荆芥[别名]假苏、鼠蓂(<神农本草经>),鼠实、姜芥(<吴普本草>),稳齿草(<滇南本草>),四棱杆蒿(<中药志>),线芥(湖南).来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中草均有记载.因其果似荆而子辛香似芥,故名.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江都、扬州、泰兴,浙江萧山、杭州,江西吉安、吉水,河北安国、易县、唐县,湖北秭归,湖南邵东、平江.栽培及野生品种均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菁蒿琥酯注射液治疗脑型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菁蒿琥酯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脑型疟疾58例,用二盐酸奎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50例.结果:菁蒿琥酯组有效率96.6%,疟原虫转阴率94.8%;二盐酸奎宁组有效率90.0%,疟原虫转阴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菁蒿琥酯注射液和二盐酸奎宁均能治疗脑型疟疾,通过对疟原虫无性体的强力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症状和杀灭疟原虫.但菁蒿琥酯注射液疗效更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青蒿的萜类代谢及其生物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Artemisia annua L.)是菊科(Asteraceae)艾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亚以及欧洲。在我国,传统医学和植物分类学之间对“青蒿”与“黄花蒿”的名称曾有歧义。现在一般认为“青蒿”和“黄花蒿”均为A.annua,而非A.apia.cea Hance。作为治疗脑虐等恶性疟疾的有效药物,其倍半萜成分青蒿素(artemisinin)是迄今所知最重要的植物天然产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蒙药材铁杆蒿的化学成分、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药材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制备含印度蒿Artemisia indica w.的药液是将干燥的食用印度蒿(40g),用水(1L)80℃加热提取约1h,得到pH6.5~6.8的浓缩液,加入食盐(150g)80℃加热1.5h,除去水分制粉,取3g溶于精制水(100ml)得到药液。该药液含有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