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在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通过对三年来住院病人10 750次静脉输液观察,对观察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消毒隔离在不同方法输液中,在操作流程等方面要求不同,通过科室系统管理,对避免输液反应及控制医院感染有一定作用.结论:通过对操作环节、制度执行、日常监督等进行管理,确保病人输液顺利无反应,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及护理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传播途径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最可靠的防护方法就是搞好隔离、消毒。我院急诊科负责接诊及留观所有来院的发热病人,由于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消毒、隔离,没有发生一例交叉感染。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沈海燕 《西南军医》2011,13(2):341-342
总结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妇产科手术全程护理配合及防护管理,包括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重视术前管理,术中配合及强化术后消毒管理等.认为只有严密的消毒、隔离、防护,才能尽量避免被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开展品管圈活动,以2015年3月-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作为对照阶段,2016年1月-10月实施后作为观察阶段,考核标准均以本院护理质量标准为依据,将两阶段的病人质量(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平均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病人质量、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阶段,并且观察阶段护理质量较对照阶段相比有显著提高,两个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护理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  相似文献   

5.
医院是病原菌集中的场所,预防院内感染的最重要措施是病房的消毒隔离,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烧伤病房由于细菌密度大,患者抵抗力低下,易感性较强,故平时和终末消毒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有些医院烧伤病房小,病人多,要做到合理的消毒隔离十分困难。如何...  相似文献   

6.
刘俊  侯凡凡  张训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2):1044-1045
研究隔离透析与加强卫生措施对血透中心丙型肝炎(HCV)感染的预防意义。以1994年5月-1998年5月间在我院血透病人为观察组,此期对HCV抗体阳性病人进行隔离透析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以1990年4月-1994年4月间收治的病人为历史对照组,此期未对HCV抗体阳性者进行隔离。两组透析时间、透析器复用次数、输血次数均相似。但观察组HCV的感染率(18.2%)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26.72%)(P<0.01)。上述结果提示,隔离透析和加强消毒措施能明显降低血透中心HC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耿延东  袁俊玲  向姣  冯冬梅 《西南军医》2010,12(6):1237-1238
目的 探讨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 统计48例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护理资科,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结果 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有一定要求和特点,患者也存在一定心理障碍,根据特点提出了本病的护理要点.结论 做好对症护理、消毒隔离、心理疏导及药物护理,是本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二甲"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是感染控制的高危科室之一 ,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一旦发生感染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认识作好消毒工作 ,严格管理 ,是每个管理者面临的课题。我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共设有手术床五张 ,几年来积累了消毒隔离的经验 ,医院感染工作走上良性循环 ,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取得了一点成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健全的感染管理机构我院设有院内感染办公室 ,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的感染监控任务 ,每月不定时下科室检查监测物表 ,手 ,及无菌物品。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力度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麻醉病人过程中的交叉感染。方法对麻醉科附属室地面、各类家具日常清洁消毒,对麻醉科各级人员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麻醉科机器设备、器械清洁消毒,对特殊病人污染物品和环境处理措施到位,对麻醉科各级人员宣教院感知识监督执行到位。结果自我院2006年搬入层流手术室以来,麻醉科人员严格遵守各环节管理,至今未发生一例与麻醉科相关的院内感染。结论通过以上措施,有效监控检查监督各级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和规程,可以有效地切断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通过多年临床麻醉实践,我们探索出的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院内感染预防的措施是有效的,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0.
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121-12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09~200-09我院收治的35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重型颅脑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医院是各类病人集中的场所;病人带菌多,在门诊和住院治疗期间容易将病原菌扩散给易感者。也可能诵过工作人员的手、治疗仪、器械带菌造成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病人与陪护之间相互发生感染。医源性感染不同程度的受到各级各类医院重视。但要做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工作。护理部门的管理至关重要。普遍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深她们对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意义的了解,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制定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不断的缩小和降低院内感染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严重性呼吸综合症 (SARS)有向我省蔓延的趋势 ,遵照省卫生厅的指示 ,我院于 2 0 0 3 4 2 8成立了发热门诊 ,将发热病人与普通门诊病人隔离 ,对有效地防止SARS的蔓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发热门诊的组织管理及专业化消毒隔离的方法介绍如下 :1 完善的管理制度1 1 为了便于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任命了发热门诊的科主任 ,护士长。1 2 由于SARS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疾病 ;我们对该病的防治经验不足 ,特别邀请了感染科及卫生防疫部门的专家亲临指导工作 ,制定出一整套有效地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措施。1 3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治经验 ,减少该病的误诊率。方法 对 1980— 2 0 0 0年我科收治的 11例肺隔离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隔离症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 (如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 )或无症状 ,易误诊为肺囊肿或合并感染等疾病 ,手术切除可治愈、无复发。结论 手术是确诊、治疗肺隔离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徐晓莉 《武警医学》2005,16(6):464-464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原则、无菌技术操作,正确运用隔离技术是预防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护理管理至关重要。1加强预防医院感染工作组织管理,促进制度落实1.1护理部通过采用PDCA的管理模式,使医院感染的各项预防措施持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每月对空气、操作台、紫外线消毒、无菌器械、医护人员手等实施质量监测。确保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通过建立奖惩制度,采取医院感染控制与质量控制相挂钩的办法,对于工作中不严格落实医院感染制度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处罚。1.2感染质控小…  相似文献   

15.
胡建平  文其武 《人民军医》2003,46(7):373-374
面对“非典”暴发流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采取周密的预防医院内传播的措施,专门设立宣传组加强防“非典”卫生宣传,防护组负责监测、控制和管理疫情,人员流动,对“非典”病人接诊、会诊、收容、救治各个环节,以及病房、医疗设备消毒和医疗垃圾的处理,同时,对门诊部、急诊科、呼吸内科、感染控制科除提出了严格的预防医院内传播和医护人员自身感染的措施、要求外,对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线科、消毒供应科、器材科等,也一一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责任到人。制定了《发热隔离病区消毒隔离工作规范》、《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全院医护人员预防“非典”个人防护措施》、《发热门诊接诊工作制度》和《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文件。先后救治“非典”37例,期间住院和门诊就诊的其他疾病病人,以及一线医护人员无一被感染,为全军预防“非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医院感染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与寿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甚至成为长期住院重症老年患者直接或间接的死亡原因。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2010年-2013年各科室院内感染率及部位分部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强化医护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院内感染的必要性和有关消毒隔离措施,取得合作共同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败血症,又不能停止血液透析,极易造成血液净化中心的污染及其他血透患者的医院感染,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制定并采取了:(1)血液净化中心环境消毒监测;(2)床边隔离;(3)透析机固定;(4)严格无菌操作,最后一个上机;(5)所用物品单独消毒,一次性使用,特殊标记;(6)监测透析用水,观察全体病人情况;(7)临床症状消失,血培养3次结果阴性,方可解除上述第一系列消毒、隔离措施。既不中断感染患者血透治疗,保证临床用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确保血液净化中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司建梅 《兵团医学》2014,40(2):76-77
1消毒隔离相关概述及作用消毒是指将人体表面及无生命的病原微生物、其它有害微生物等进行清除杀灭。在消毒的概念中包含了灭菌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灭菌方法及消毒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消毒措施是否起到既定的作用。灭菌方法包括物理灭菌与化学来灭菌两种,其中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热力灭菌、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世界部分地区流行、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以下简称 SARS)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 ,我国已于今年 4月 8日将其列入法定传染病的范围。在SARS病人的诊断、治疗中 ,胸部 X线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 ,如何规范病人的检查程序以及做好机房、X光机的消毒处理是保护工作人员免遭感染和避免病人交叉感染的关键。笔者根据两月余的工作实践 ,提出以下粗浅体会以飨读者。1 SARS病人的放射学检查工作流程1 .1 原则 :在工作人员严密防护和…  相似文献   

20.
部队中小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渝江  郭昆华  刘伟 《西南军医》2008,10(2):132-13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院内感染控制在医院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WHO提出以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为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若措施不具体、不可行、不到位,将是发生院内感染的诸多隐患。我们结合工作体会,对此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