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病是性传播疾病中发病最常见、流行最广泛的病种之一 ,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7.33%。为探讨淋病在海拉尔市的流行特点及其流行趋势 ,指导今后防治工作 ,现将19 92~ 1999年海拉尔市淋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流行概况性病在海拉尔市自 1986年死灰复燃以来 ,疫情有逐年迅速上升趋势。 1992~ 1999年全市共报告淋病病人 30 7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6 .90 / 10万。 1999年为发病率最高的一年 ,发病率达 5 5 .83/ 10万。 1994年和19 95年与 1996年基本持平 (见表 1)。2 流行特征2 .1 地区和季节分布淋病在我市广泛流行 ,市区的 6个街道办事处和郊…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临淄区1996~2003年急性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淄博市临淄区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 ,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6~ 2 0 0 3年临淄区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年共报告传染病 785 7例 ,年均发病率为 16 7 5 5 /10万 ,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传染病分别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淋病、肺结核、梅毒。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 80 88/10万 ,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肺结核共发病 10 2 2例 ,占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的 85 88%。结论 该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 1996~ 2 0 0 0年呈上升趋势 ,以后有所下降。淋病、梅毒、肺结核等传染病是临淄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掌握我市淋病流行特征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 1994~ 1999年淋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资料来源1 疫情资料 来自全市各级医疗单位报告的STD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 ,以及每年对重点人群性病主动监测的淋病资料。2 人口资料 奉化市统计局提供。结 果1 发病率  1994~ 1999年奉化市淋病发病率依次为 5 6 6 1/10万、 6 6 0 2 / 10万、 6 6 13/ 10万、 2 6 93/ 10万、 2 8 0 8/ 10万、 78 83/ 10万 ,平均为 5 3 77/ 10万。2 性别 全市共报告淋病患者 15 5 1例 ,其中男性 971例、女性 5 80例 ,男女之比为 1 6 7∶1。3 年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淋病、梅毒和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及其流行趋势,指导今后防治工作,现将1994~1998年我市淋病、梅毒、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今后发展趋势分析如下。流行概况 (1)1994~1998年全市共报告淋病831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49/10万,其构成比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痢疾、结核,居第四位。1994年发病率最高,达3749/10万,以后呈逐年下降,1998年开始有所回升。(2)1994~1998年全市共报告梅毒2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996年发病率最高,为118/10万,以后每年基本持平(表1)。(3)1994~1998年我市共发现6例HIV…  相似文献   

5.
1990—2000年四川省淋病和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省淋病、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 ,探讨流行规律 ,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对 1990 -2 0 0 0年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四川省疫情报告系统 1990 -2 0 0 0年淋病、梅毒疫情资料及四川省人中资料。2 结果2 1 发病情况见表 1。表 1  1990 -2 0 0 0四川省淋病 ,梅毒发病情况年份淋病发病数(例 )发病率/ 1 0万 - 1梅毒发病数(例 )发病率/ 1 0万 - 11 990 6947 1 0 85 87 0 1 01 991 7570 1 1 81 4 6 0 0 61 992 692 2 1 2 35 790 0 91 993 75781 2 7980 0 0 91 994 1 30 50 1 7…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4-2009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4-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淋病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6.77/10万下降为2009年的7.52/10万。梅毒的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5.77/10万上升至19.63/10万;各型梅毒中,胎传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最高,各年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30/10万、12.18/10万、20.37/10万、27.09/10万、42.64/10万和71.31/10万;而隐性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上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5.29%,且其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淋病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2.94:1、2.87:1、3.46:1、3.34:1、2.87:1和2.43:1(P〈0.01);梅毒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1.45:1、1.41:1、1.18:1、1.15:1、1.03:1和0.92:1(P〈0.01,2008年除外)。各年淋病和梅毒报告病例均集中于15~59岁年龄组,且在2009年之前该组发病率最高。但2009年梅毒的最高报告发病率出现在≥60岁年龄组,为230.72/10万;0~14岁年龄组梅毒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76.13%。结论 2004-2009年,四川省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率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舟山市 1990~ 1999年淋病、梅毒发病情况 ,对舟山市卫生防疫站保存的有关传染病年报表进行整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来源舟山市卫生防疫站站存 1990~ 1999年传染病年报表档案卷。结  果1 淋病、梅毒发病情况 按疫情报告数统计 ,1990~ 1999年 ,淋病发病累计 6 6 6 1例 ,其中定海区发病 42 99例 ,占6 4 5 4% ;梅毒发病累计 12 5 5例 ,其中定海区发病 774例 ,占 6 1 6 7% ,(表 1)。 表 1 舟山市 1990~ 1999年淋病、梅毒发病情况1990 19911992 199319941995 1996 199719981999淋病 发病数 2 9132 0 346 2 5 7 310 5 86…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乐山市性病的流行特征 ,探讨流行规律 ,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97~ 2 0 0 1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1997~ 2 0 0 1年性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乐山市性病疫情报告 ,人口资料来源于《乐山市统计年鉴》。报告病种包括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和季节分布 ,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2 结果2 1 发病基本情况  1997~ 2 0 0 1年分别报告性病 5 2 7例、12 90例、2 4 48例、2 830例、2 0 78例 ,发病率波动在15 35 / 10万~ 81 70 / 10万。历年合计 ,淋病 394 4例 ,占4 3 …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乳山市性病的流行特征 ,为性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对 1996~ 2 0 0 1年乳山市性病的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性病病例资料来自乳山市 1996~ 2 0 0 1年疫情报告 ,人口资料来自乳山市统计局。2 结果2 1 发病情况  1996~ 2 0 0 1年共报告性病 175 7例 ,无死亡 ,年平均发病率为 4 7 4 7 10万 ,报告病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 ,报告病种由 1996年的 2种上升到 2 0 0 1年的 5种。 175 7例病人中 ,淋病 10 75例 ,占6 1 19% ;梅毒 2 91例 ,占 16 5 6 % ;尖锐湿疣 16 7例 ,占9 5 0 % ;非淋菌性尿道炎 2 0 0例 ,占 11 38% ;生殖器疱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讨百日咳流行规律 ,现将 1986~1999年百日咳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地区历年法定传染年报、月报表、人口资料由地区统计局提供。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1986~ 1999年累计发生百日咳13 2 6例 ,年平均发病率 2 .76/10万 ,其中 1996年发病率最低 0 .13 /10万 ,89年最高为 5.77/10万 ,见表1。表 1 广西百色地区 1986~ 1999年百日咳报告发病情况年 1986 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 199319941995 1996 199719981999合计病例数 176 134 83195 1634 3193834 2 …  相似文献   

11.
1991~2006年全国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吴晓明  林汉生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051-3052
[目的]分析1991~2006年全国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开发表的1991~2006年全国淋病与梅毒疫情报表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1~1999年全国淋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1999形成发病高峰,达22.78/10万,1999~2006年出现下降趋势.1991~2006年梅毒报告发病例数持续增长,2005年后上升明显,2006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例数(17.5万)超过淋病(16.2万);其中隐性梅毒报告发病例数增长最快,2006年成为构成比最大的梅毒分型(38.52%).(结论]梅毒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隐性梅毒的危害,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来源肥东县卫生防疫站性病疫情报表。2 结果2 .1 基本情况  2 0 0 1~ 2 0 0 3年全县共报告性病 7种共 2 2 15例 ,发病率分别为 6 0 .2 9/ 10万、6 0 .4 7/ 10万、77.94 / 10万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2 性病发病数及构成  2 0 0 1年依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尖锐湿疣、梅毒 ;2 0 0 2年、2 0 0 3年均依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淋病、梅毒。尖锐湿疣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报告发病数呈逐年增多趋势。梅毒、淋病构成比呈逐年下降 ,非淋菌性尿道炎构成比呈逐年上升。 (表 1)。表 1 不同性病发病统计病名 2 0 0 1例数构成比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潍坊市淋病、梅毒流行规律 ,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潍坊市 1991~ 2 0 0 3年上报的淋病、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结果 ]淋病累积发病 3 0 2 0例 ,梅毒累积发病 70 8例 ,年均发病率淋病为 2 85 /10万 ,梅毒为 0 62 /10万 ;2 5~ 3 9岁人群淋病、梅毒分别占各自发病总数的 82 0 2 %、71 61% ,男女之比为2 40∶1。农民、工人和流动人口发病占总数的 75 62 % ;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结论 ]潍坊市淋病、梅毒发病有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南山区1993~2002年梅毒流行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南山区 10年来 (1993~ 2 0 0 2 )梅毒流行病学趋势 ,探讨影响梅毒流行的因素 ,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山区 1993~ 2 0 0 2年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来梅毒发病率增加 6 7.34倍 ,由 1993年发病率为 0 .8/ 10万增加至 5 3.87/ 10万。以 2 0~ 39岁年龄组居多 ,占梅毒发病人数 85 .4 6 % ;以工人发病率最高 ,为32 .5 2 % ,发病率较高行业分别为待业 (无业 )、商服、干职工等 ;婚外传播为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 ,高达 6 9.38%。近几年女性梅毒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该区的梅毒发病率仍处于增长期 ,应针对目前流行特征 ,调整和研究防治对策以控制梅毒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启东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启东市2008—2014年梅毒和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启东市报告梅毒1 768例,年均发病率为22.4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淋病216例,年均发病率为2.75/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Ⅱ期梅毒为主,但近年Ⅱ期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隐性梅毒比例上升明显。梅毒男女比为0.86∶1,以40~49岁组人数最多,占21.89%,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38.14/10万。淋病男女性别比为11.42∶1,以20~29岁组最多,占35.65%,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8.00/10万。职业分布均以农民最多,大部分病例报告来自启东市人民医院。结论启东市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疾病防制能力,加大监测力度,控制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16.
杨学军 《江苏预防医学》2001,12(3):10-10,26
近年来 ,梅毒病例逐年增多。为了解梅毒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 ,制订性病防治对策 ,现对镇江市 1996年~ 2 0 0 0年登记的 14 17例梅毒患者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镇江市 1996年~ 2 0 0 0年各县 (市 )皮防所性病报表以及镇江市皮防所门诊及市区各监测点的性病登记资料。2 结果2 .1 发病情况  5年共报告性病 2 13 94例 ,其中梅毒 14 17例 ,占 6.62 % ,分别排在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 ( NGU)、尖锐湿疣之后 ,居第四位。2 .2 梅毒分期  14 17例中 ,一期梅毒 2 98例 ,占 2 1.0 3 % ;二期梅毒 10 2 0例 ,占 71.98% ;胎传…  相似文献   

17.
甲型肝炎 (甲肝 )是我县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 ,为了解和掌握甲肝在我县的流行状况 ,并为今后制定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特对 1990~ 1999年甲肝的疫情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绍兴县卫生防疫站疫情统计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绍兴县统计局统计年鉴。2 方法 按自然年度计算发病率 ,并对患者年龄、性别等进行统计。结  果1 发病率  1990~ 1999年共发生甲肝 4 2 70例 ,年均发病率为 4 4 6 7/ 10万 ,最高为 1990年 ,年发病率为 74 0 0 / 10万 ,最低 1999年为 2 0 5 5 / 10万 (见表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4-2012年北京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梅毒33 36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2.26/10万~25.13/10万;淋病23 98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5.52/10万~35.5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48.53,P<0.01)。除隐性梅毒外,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男性病例均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4.59%和88.43%。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所有报告病例的53.76%。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较多的区县均为丰台区、海淀区和朝阳区,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结论梅毒已成为北京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淄博市临淄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规律。 [方法 ]对临淄区 1996~ 2 0 0 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1996~ 2 0 0 3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 2 3 0例 ,1999年发病率最高 (10 0 0 /10万 ) ;2 0 0 3年发病率最低 (0 5 1/10万 ) ,各年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临淄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镇海区1996~200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本区近年传染病发病情况 ,为今后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 1996~ 2 0 0 0年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发病情况1  1996~ 2 0 0 0年镇海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14种 ,其中甲类 1种 ,乙类 13种 (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疟疾 ) ,计 3192例 ,死亡 5人。平均年报告发病率 30 0 5 8/ 10万 (2 74 45 / 10万~ 330 44 / 10万 ) ,死亡率0 47/ 10万 (0~ 0 95 / 10万 ) ,病死率 0 16 % (0~ 0 35 % )。回顾 1991~ 1995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 5 46 79/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