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关于HBV和HC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是严重影响新型治疗技术和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多数情况下的抗肝炎病毒治疗,如干扰素等都还是非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此其治疗效果不满意.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如肝炎病毒的特异性受体?HBV DNA与肝细胞基因组整合的机制及后果?肝炎病毒蛋白与肝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作…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感染 ,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确定 ,但是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肝炎病毒蛋白可以与自身结合形成同二聚体 ,或者与病毒的其它蛋白、肝细胞蛋白结合形成异二聚体 ,从而对肝细胞的生长、代谢及恶性转化产生影响[1,2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 KK)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成员 ,肝炎病毒蛋白与MAPKK作用改变信号转导 ,可对细胞的分化、增殖等产生影响。一、MAPK的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0 引言RET 指蛋白(RET finger protein,RFP)属于 B 盒式结构的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家族成员,具有三分体结构特点,结构域包括一个环指结构、一个 B-盒式结构、一个卷曲结构位点.当 RET 指蛋白的三分体结构与酪氨酸激酶发生融合时,就会变成癌基因.RFP蛋白在精子形成(spermatogenesis)过程的特定时期以及人和小鼠的各种成年组织中有表达活性.许多具有 B 盒式结构的蛋白都形成同二聚体,但这种三分体中的各个成分的单独情况下的具体作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编码蛋白对于 RET 的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上调作用,显示 RET 的基因表达在 HBV、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肝炎病毒(HCV)感染不仅引起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LF)、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确定,但是具体的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6.
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病毒进入到肝细胞之后,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内不是孤立存在的,病毒基因组在肝细胞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主要经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对HCV的致病机制的认识仍不很清楚,也缺乏针对HCV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疫苗预防.近年研究发现HCV核心(Core,C)蛋白除作为核壳体蛋白具有病毒颗粒组装功能外,还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脂代谢、转录以及抗原呈递等作用,与干扰素抵抗也有密切关系.HCV C蛋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作用,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是导致病毒持续性感染以及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原因.深入认知和分析HCV C蛋白分子生物学特性,对阐明HCV持续性感染与致癌机制以及HCV对肝细胞脂肪变与干扰素疗效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量研究显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持续感染肝细胞能导致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但其致癌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HCV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不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引起基因突变,可能是通过其表达的蛋白质引起细胞转化.由于HCV NS3含有多种蛋白酶活性,因而推测HCV NS3在肝细胞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CV NS3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但HCV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机制,特别是其基因产物(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致癌中的作用仍不清楚。HCV非结构蛋白5a(NS5a)能激活多种转录因子,并与细胞内因子结合,影响其功能,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可能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为进  相似文献   

11.
王琳  李克  成军  张健  邵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2):1940-1942
随着人和各种生物的基因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生物学和医学正处在一深刻变革的时代.基因组学(genomics)是指对人和其他生物类型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基因组学可以分为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功能基因组学是指应用整体的研究技术阐明这些基因和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各种生物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基因组中基因的序列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因此,需要发展一些强大的分析技术,代替传统的分析技术,对这些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进行研究.基因是 DNA 中的一些具有功能的单位,在遗传信息的流向中,首先转录生成中间产物 RNA,然后再翻译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执行生命活动的基本成分.作为基因的一段 DNA,一般包括调节基因序列和编码基因序列.功能基因组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阐明这些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第一,人类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序列之间的区别;第二,人和人之间决定疾病状态和疾病的易感性基因;第三,引起疾病的各种病原体,还有包括大肠杆菌、酵母、果蝇、线虫、人等合成的每一种蛋白的功能;第四,这些不同的蛋白协同完成生命的活动的机制;第五,在特定的细胞类型和特定的时间内,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具有表达活性,决定选择性的表达和活动机制;第六,在多细胞生物中,不同的基因表达是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的机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在成军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的领导下,应用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技术,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之后,肝细胞基因组表达调节的改变及机制.这是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之后,引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提供能了大量的人和其他生物类型的基因序列,即将完成了结构基因组学的任务,但是,功能基因组学的任务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基因芯片技术,酵母单杂交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等对于调节肝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肝炎病毒蛋白表达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从而为揭示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的致病机制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后引起慢性化的频率较高,也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在我国,HBV 或HCV的感染也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发病的主要原因.层粘连蛋白(LN)是以组织特异性方式表达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通过与细胞表面与整合素受体蛋白的结合,LN可以促进细胞黏附,对细胞存活、增生和分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肝炎后肝纤维化、肝硬化、HCC患者中,LN水平可发生显著改变,故常常在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肿瘤转移方面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范围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叠感染估计约有700-2000万人口感染.重叠感染和单一HBV或HCV感染比较,更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甚至肝衰竭的比例也高,HBV和HCV重叠感染可有四种不同的临床模式,即HCV活动...  相似文献   

14.
张波  张余芬 《肝脏》2021,(2):179-181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内HCV RNA及核心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54例HC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HCV相关肝细胞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CV RNA与HCV核心蛋白阳性率,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HCV RNA及HCV核心蛋白阳性率.比较不同分期、分化程度患者癌组织HCV RN...  相似文献   

15.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细胞之后,首先要借助肝细胞中的一些成分完成其复制和表达的生活周期,主要是肝细胞中的一些调节蛋白与这2种肝炎病毒调节基因序列之间的结合,并对于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表达过程进行调节,肝细胞中一些特有的调节蛋白在肝炎病毒的生活周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也是肝炎病毒相对嗜肝细胞特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同样,肝炎病毒的蛋白,或者通过与肝细胞蛋白之间的直接结合,或者通过与DNA的结合以及肝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影响肝细胞的基因表达类型和基因表达水平,或者改变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时空规律,影响肝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生长分化、信号转导、恶性转化等过程.这是HBV和HCV感染肝细胞之后引起慢性肝脏疾病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在成军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的领导下,建立了筛选肝炎病毒调节基因结合蛋白的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肝炎病毒蛋白、肝细胞蛋白的结合蛋白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肝炎病毒蛋白反式调节肝细胞基因的抑制性消减杂交和表达谱基因芯片研究技术等,系统研究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有新的发现.本专题研究中所发表的这些重要文章,对于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nur77又称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基因B(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gene B,NGFI-B),是一种细胞核孤生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转录因子蛋白,在多种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引起的各种类型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肝炎病毒蛋白对于细胞内正常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干扰,Nur77是肝炎病毒蛋白作用的靶分子之一. 肝炎病毒蛋白对于Nur77转录因子蛋白正常调节功能的干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LF)、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肿瘤抑制因子p21/waf1与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的调节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0 引言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21/wafl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以及癌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肝炎病毒感染靶细胞之后,在细胞内对于细胞正常的调节机制产生严重干扰,这是肝炎病毒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肝炎病毒蛋白对于p21/wafl的异常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对Bcl-10蛋白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0 引言最初原癌基因 Bcl-10是作为低度 B 细胞淋巴瘤(BCL,B-cell lymphoma)相关基因得到鉴定的,Bcl-10是一种含有胱冬肽酶募集结构域(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ARD)的蛋白,同时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B 淋巴瘤中鉴定的断裂位点的基因,在淋巴细胞中抗原受体介导的 NF-KB 激活过程中是必需的.Bcl-10属于 CARD 蛋白家族成员,调节细胞凋亡和 NF-KB 信号转导.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编码蛋白对于 Bcl-10的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上调作用,Bcl-10基因的表达在HCV 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持续性肝损伤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关系密切.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给人群带来的健康威胁和损害是关注的热点问题.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之一,但其诱导肿瘤形成潜在的分子机制依然存在争议.其中HBV的X蛋白(HBV X protein,HBx)在HBV致肝细胞损伤、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与环境因素暴露协同诱导肝致癌作用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是研究的焦点.HBx作为多功能调控蛋白调控大量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包括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反应,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已有文献报道HBx表达对肝细胞ER应激的诱导作用,但对调控的分子机制的认识还不明确.因此,本文综述了HBx影响肝细胞ER应激的研究进展,为HBV感染诱导肝损伤和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增加了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的危险性,其机制与HCV引起机体免疫调节障碍有关.HCV基因表达产物中,高度保守的HCv核心(core)蛋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辅助性T细胞产生白介素(IL-2),HCV患者IL-2表达分泌异常,与痊愈有明显相关性.研究表明HCV核心蛋白具有转录激活IL-2 启动了的作用,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