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仰卧位、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合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肺复张组、俯卧位肺复张组、仰卧位肺复张+俯卧位肺复张组。监测肺复张前、肺复张后5 min、复张后1 h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的变化。结果:两种体位下肺复张前和肺复张后5 min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复张后1 h血流动力学指标已接近肺复张前;两种体位肺复张前后氧合指数( PaO2/Fi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俯卧位肺复张后1h氧合改善程度较仰卧位肺复张后1h明显。结论: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后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肺复张前,俯卧位比仰卧位肺复张更能改善患者氧合,肺复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复张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肺复张组(n=36)及常规治疗组(n=20)。常规治疗组患者在肺保护性通气基础上行常规机械通气,肺复张组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12h、24h,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静态顺应性(Cstat)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O2(Aa)]、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气道峰压(Ppeak)及气道平台压(Pplat)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肺复张组患者的PaO2、OI、Cstat及Cdyn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O2(Aa)、RI、Ppeak及Pplat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肺复张组患者肺复张过程中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有所下降(P<0.05),中心静脉压有所升高(P<0.05),肺复张结束后均恢复至基线水平。治疗后1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改善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及肺顺应性,但对血流动力学存在一过性影响,治疗时应进行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内麻醉时,输入高氧液对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中段癌根治手术20例,随机分为两组,N组(对照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平衡液;O组(高氧液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高氧平衡液。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DLV)30min、单肺通气(OLV)30min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等。结果OLV时O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高于N组(P<0.01),O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显著高于N组(P<0.05)。OLV时,Qs/Qt较DLV时显著增加(N组P<0.01;O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可以明显升高SaO2和CaO2,高氧液对Qs/Qt的影响不明显。单肺通气时输注高氧液可能对低氧血症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单肺通气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侧卧位双肺通气(TLV)后10 min(T1)、单肺通气(OLV)后10 min (T2)、OLV后60min(T3)及侧卧位恢复TLV后10min(T4)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及氧合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OLV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异丙酚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T2、T3时肺内分流率少于对照组,氧和指数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缓解OLV时肺内分流、提高氧合,在一定程度上预防OLV时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肺复张手法(RM)以纠正开胸术后低氧血症的技术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开胸术后无明显液、气胸,接受机械通气的低氧血症患者2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采取肺复张控制性肺膨胀(SI)治疗,并对两组氧合结果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肺复张治疗后SaO2明显改善(P0.01),PaO2较非复张组增高(P0.01),试验组ICU平均住院日、呼吸机治疗时间、感染机会及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开胸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尽早使用肺复张手法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氧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朱伟东  陈俭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43-44,60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ICU患者镇静中对肺静态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以及氧摄取率(ERO2)、肺内分流(Qs/Qt)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30例行机械通气需要镇静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镇静用丙泊酚,对照组用咪唑安定。观察两组患者镇静后的Cst、R、ERO2、Qs/Qt、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镇静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肺静态顺应性、肺内分流、氧合指数无显著差别,气道阻力和氧摄取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丙泊酚对肺静态总顺应性无明显影响,对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也无明显优势,但能显著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阻力,降低组织氧摄取率,不增加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复张术(RM)对严重非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5例非心源性肺水肿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RM,并维持合适水平的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结果 RM前后各时间点患者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变化(均〉0.05),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显著改善(均〈0.01);随PEEP水平提高,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及肺静态顺应性呈上升趋势(均〈0.01),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均〉0.05)。结论 RM能改善严重非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氧合状态,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心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体外循环和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肺组织萎陷,引起低氧血症,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如何使萎陷肺泡重新开放、改善通气状态,在心脏外科具有重要意义。肺复张技术是指持续增加肺内压力,以使尽可能多的萎陷肺单位复张的机械通气方法,可使肺组织通气/血流比匹配,改善氧合。肺复张在心脏外科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文中将对肺复张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肺复张手法(RM)以纠正开胸术后低氧血症的技术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开胸术后无明显液、气胸,接受机械通气的低氧血症患者2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采取肺复张控制性肺膨胀(SI)治疗,并对两组氧合结果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肺复张治疗后SaO2明显改善(P<0.01),PaO2较非复张组增高(P<0.01),试验组ICU平均住院日、呼吸机治疗时间、感染机会及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开胸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尽早使用肺复张手法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氧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单肺麻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林  温文钊 《医学文选》2001,20(1):82-83
单肺麻醉即单肺通气 (OL V)麻醉 ,OL V时灌注无通气肺的血液没有得到氧合就回到左心 ,造成静脉血掺杂 ,从而使 Pa O2 降低 ,虽然非通气肺泡低氧时产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HPV)使非通气肺血流减少并转向通气肺 ,使 Qs/ Qt减少 ,从而使 Pa O2 降低有所改善 ,但仍有约 10 %的病人可发生显著低氧血症 ,所以如何降低 OL V时 Qs/ Qt和怎样提高 Pa O2 是单肺麻醉中的关键问题。1  HPV的机制  在 OL V期间 ,通过非通气肺的血液分流通常是心搏出量的 2 0 %~ 2 5 % ,如果非通气肺无 HPV则分流量达 40 %~5 0 % [1 ] 。非通气肺缺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 36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尿崩症者 14例、高热 11例、电解质紊乱 8例、消化道出血 3例、癫痫 5例 ,死亡2例。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 ,加强早期监测和处理 ,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