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X线诊断证实的26例痛风性关节炎,结合文献复习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X线表现。结果: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好发和首发部位,痛风结节为本病的重要征象。结论:痛风常导致骨关节损害,X线检查可以深入揭示痛风性关节炎的表现特征。掌握本病的特异性和鉴别诊断,有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痛风性骨关节炎的X线诊断(附18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X线平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X线拍片,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假痛风、骨结节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痛风性关节炎上下肢关节均可发生,但在第1跖趾关节为最好发,痛风结节为本病的重要特征。结论痛风常导致骨关节损害,X线检查可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胜  邹文远  熊焰  曹小燕 《西部医学》2010,22(12):2308-2309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及临床特点的。方法总结分析2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果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0±16)岁。以足第一跖趾最为好发(19/28,67.9%)。X线表现主要是软组织偏侧性肿胀;骨质侵蚀性破坏呈穿凿状,边缘锐利、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整,可发生纤维强直,甚至关节畸形,也可发生半脱位或脱位,可伴有骨质增生,邻近骨质疏松。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年男性,以急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常受累。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多样,易与其他单发或多发骨关节病相混淆,必须认真分析其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李志晓 《中原医刊》2009,(10):17-18
目的总结3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旨在加强对本病的再认识。方法收集1990年以来经临床证实的痛风性关节炎30例,就其X线表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以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好发和首发部位,占83.3%(25/30),其他关节亦可受累。X线表现为:①软组织肿胀;②骨质破坏24例(80%);③关节改变20例(66.7%);④其他改变有少数病例受累关节邻近骨质疏松等。结论只有熟悉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X线表现及其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才能及早对本病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45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秀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9):1128-1129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X线诊断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血尿酸检查确诊的45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45例临床X线均做出了正确诊断,其中第1跖趾关节最易受累破坏,病程越长、血尿酸浓度越高、X线改变越明显。结论:X线检查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正确的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血尿酸测定对确定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手足小关节,病变发展晚期X线诊断不难,X线检查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手足小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X线特征性表现,以便对该病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方法:收集6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一般资料和X线征象,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假痛风、骨结节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痛风性关节炎上、下肢关节均可发生,但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72%).X线检查病变关节软组织肿胀,其内有时可见密度增高痛风结节.穿凿样或囊状偏心性骨质缺损,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皮质破坏.化验:血尿酸>386.75 μmol/L,骤发个别关节红肿、剧痛,成年男性或更年期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内科近一年(2017年3月-2018年3月)经临床证实的11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线、CT和MRI),比较三种影像检查对通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6例患者共确诊病变关节241个,X线、CT和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分别为53.11%(128/241)、73.86%(178/241)、88.38%(213/241);X线对病变关节中的痛风性结节、关节面下囊变、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显著少于CT、MRI(P0.05);CT对病变关节中的痛风性关节、关节面下囊变的检出率与MRI无显著差异(P0.05),CT对病变关节中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显著少于MRI(P0.05)。结论 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X线及CT检查相比,MRI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方法 :收集 6 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一般资料和X线征象 ,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假痛风、骨结节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上、下肢关节均可发生 ,但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 (72 % )。X线检查病变关节软组织肿胀 ,其内有时可见密度增高痛风结节。穿凿样或囊状偏心性骨质缺损 ,关节面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 ,骨质疏松 ,骨皮质破坏。化验 :血尿酸 >386 .75 μmol/L ,骤发个别关节红肿、剧痛 ,成年男性或更年期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10.
李明亮  孙艳  刘忠岐  陈军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1031-1032
目的研究和复习痛风性关节炎早、中、晚期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X线、CT、MRI检查、血尿酸检查及部分病理确诊的40例痛风性关节炎,结合文献复习痛风性关节炎早、中、晚期的影像表现。结果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好发和首发部位,多为单侧发病,36例第一跖趾关节发病,表现为关节旁偏侧性软组织肿胀、骨髓水肿、关节积液、痛风结节或肿块、凹陷性骨侵蚀、花边状骨膜反应、偏心性穿凿样或囊状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及痛风石钙化等影像学特征。其中"悬挂边缘征"、"部分关节保留征"为X线特征性表现。结论 MRI可以很好的显示关节旁软组织、滑膜、关节软骨及骨内受浸润的情况,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CT多用于X线平片上显示不清的细微的痛风石钙化、骨破坏等;对反复发作的中晚期病例X线检查可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方法并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对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分析,本病多见于男性,大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有①血清尿酸浓度增高;②典型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③在四肢关节和关节周围的痛风石形成;④肾脏受累。作者对本病的诊断、误诊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尽早确诊、合理的治疗是避免或减少关节和肾脏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早期病变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一组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3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及x线、CT及MRI检查资料,根据临床分期,分别对临床早期、中期及晚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男性37例,女性6例,所有患者血尿酸盐均增高。早期患者5例,均为单关节受累,4例为跖趾关节,1例为膝关节;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例X线平片阴性;3例x线平片、4例CT检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稍肿胀;2例MRI显示骨髓水肿。18例为中期患者,3例为单关节受累,15例为多关节受累;受累关节邻近软组织肿胀18例,关节积液15例;5例行MRI检查,均显示骨髓水肿存在。晚期病例20例均为多关节受累,穿凿或不规则状骨质破坏20例,痛风石形成20例,关节腔积液5例。初次就诊误诊、漏诊6例,包括早期患者4例,中期2例,均为单关节受累患者。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多关节受累,受累关节的软组织肿胀、穿凿样骨质破坏、痛风石形成;误诊漏诊主要是早期、单关节受累的患者,其影像学表现受累关节局部软组织稍肿胀及骨髓水肿,MRI能对痛风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痛风性关节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1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空腹肘静脉血,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中hs-CRP的浓度,同时进行白细胞(WBC)、尿酸(UA)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检测.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hs-CRP、WBC、UA及ESR均明显增高(P<0.01);且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hs-CRP较间歇期明显增高(P<0.01);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接受治疗1周后,其hs-CRP显著下降(P<0.01).结论 血清中hs-CRP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效果的监测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及血尿酸水平,评价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6%和9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3.3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的特异性改变和非特异性改变.方法 分析25例临床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且曾有急性痛风发作的119个受累关节的超声表现.结果 受累关节共有119个:手部34个(占28.57%,但是手部包含MCP、PIP、DIP),第一跖趾关节(MTP1) 21个(占17.65%,是真正受累最常见的关节),踝部18个(占15.13%),其余MTP 16个(占13.44%),膝部15个(占12.61%),腕部5个(占4.20%),足背4个(占3.36%),足跟2个(占1.68%),肘部2个(占1.68%),肩部2个(占1.68%).所有受累关节均有超声阳性表现.超声表现: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超声改变:痛风石形成20个(16.81%),关节软骨“双轨征”15个(12.61%),关节内点状强回声14个(11.76%),肌腱附着点的斑点状强回声7个(5.88%),关节积液“暴风雪样”回声3个(2.52%),肌腱周围点团状强回声2个(1.68%),痛风性关节炎非特异性超声改变:滑膜增厚36个(30.25%),滑膜炎47个(39.50%),关节积液18个(15.13%),骨表面不光整和(或)骨侵蚀12个(10.08%),皮下软组织水肿8个(6.72%),腱鞘积液7个(5.88%).肌腱增粗肌腱炎4个(3.36%).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有多种表现,部分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朱晶晶  仇海燕 《吉林医学》2012,33(18):3921-3922
目的:了解痛风性关节炎病变关节的高频超声表现。方法: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5例,利用高频超声检查病变关节,观察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病变关节的高频超声表现主要为:(急性期)滑膜炎大部分可见明显血流信号;尿酸盐结晶;关节腔积液。(慢性期)关节软骨及骨质的的破坏;痛风石的出现。结论: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变关节的病理改变,具有明确的声像图表现,在判断病情活动性和随访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本院收治的19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1例,好转6例,未愈2例。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局部冷敷,注意饮食,应用秋水仙碱控制症状;静止期应用尿酸生长抑制剂或尿酸排泄剂控制高尿酸;大关节的痛风性关节炎可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寒地区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特征.方法:搜集经各种方法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病人16例,且抗痛风治疗有效率100%.结果:8例以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为首发部位,另8例以第1跖趾关节为首发部位.结论:高寒地区50%的痛风性关节炎以手部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方法 对本院55例病程在2天至22年的痛风性关节炎X线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各期均有相应的 X线征象,随着病情的演变,病程愈长,其骨质破坏愈明显.结论 X线表现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依据之一,X线表现与临床征象、病程长短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临床超声影像学中诊断的实效性。方法:研究本院确定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44例,且原来有痛风性关节炎复发经历的64个受到影响的关节通过超声影像来表现。结果:最终64个受累关节通过超声表现的结果为:关节积液60个(60/64,93.75%),滑膜增生32个(32/64,50.00%),骨侵蚀20个(20/64,31.25%),关节软骨“双边征”50个(50/64,78.13%),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20个(20/64,31.25%),关节内点状强回声16个(16/64,25.00%),关节内片状强回声团伴声影30个(30/64,46.88%),关节旁肌腱周围强回声16个(16/64,25.00%),关节周围滑囊积液8个(8/64,12.50%)。同时2个或者2个以上关节受累的人数与其他各个受累关节的人数上,男性患者普遍要比女性患者多一些。结论:在临床超声影像学里,痛风性关节炎有着不同种类的表现特征,而且其中一些超声影像学有差异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超声影像学诊断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