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轻度黄疸患儿,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治疗6d,进行临床疗效判断。结果治愈2例,显效25例,有效8例。3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停药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副反应。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茵栀黄联合西医常规(病因治疗、蓝光照射、静脉输注白蛋白或血浆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茵栀黄加西医常规(病因治疗、蓝光照射、静脉输注白蛋白或血浆等)治疗。结果231例患儿茵栀黄加西医常规(病因治疗、蓝光照射、静脉输注白蛋白或血浆等)治疗后有嗜睡、呕吐症状消失,二便正常,皮肤及巩膜黄疸6~20天消退,血清总胆红素平均6~8天(171例)、8~10天(41例)、10~20天(14例)降至正常值,5例未降至正常值(因自动出院)。结论早期发现并及时应用中药茵栀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缩短病程并预防核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茵栀黄注射液在胆道闭锁(BA)患儿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将32例BA患儿按照手术前后是否辅以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患儿均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诊断。采用ELISA测定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水平,结合胆汁排出率和随访获得的黄疸消退率及胆管炎发生率综合评定茵栀黄辅助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上述生化指标在入院时均高于对照组(Pa〈0.05),术后2周再次测定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a〈0.05)。随访持续使用茵栀黄达3个月以上黄疸消退率优于对照组,而发生胆管炎的比例明显降低。结论 茵栀黄可显著降低BA患儿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提高患儿术后黄疸消退率,降低胆管炎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退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432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单纯光疗组140例、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146例、益生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婴儿型双歧杆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146例。单纯光疗组:单面蓝光照射治疗每日16h;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在单纯光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在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生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应用5~7d。定期测定血清胆红素,记录治疗过程中胆红素水平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光疗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慢于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慢于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治疗过程中腹泻、红臀、体质量下降的发生明显减少,与单纯光疗组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腹泻的发生率最高。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和益生菌均可加速蓝光治疗患儿的胆红素消退,两者联合可使光疗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先天性CMV感染新生儿73例分为试验组(n=32)、对照组(n=41)。二组患儿均给予茵栀黄退黄、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加用更昔洛韦[7.5mg/(kg.次)]治疗;对照组未使用更昔洛韦。观察更昔洛韦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二组转归情况。结果1.临床特征:73例患儿均有症状性感染,以全身性感染为主(80.8%);消化系统受累最常见(95.89%),病理性黄疸是其主要首发症状和主要临床表现(95.89%);病程中可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以机会菌败血症最常见(14.1%);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临床疗效:试验组治疗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01,0.005)。3.转归:试验组痊愈26例(81.3%),显效6例(18.7%);对照组进步14例(34.1%),未愈27例(65.9%),二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主要表现为有症状性全身性感染,及时予更昔洛韦正规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大样本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茵栀黄口服液对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3月至9月期间16家医院收治的胆红素水平达到美国儿科学会指南的时龄-胆红素水平曲线第40百分位的足月儿,随机分为单纯光疗组(409例)、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组(373例)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395例)。入组后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并持续5d,一旦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水平则加用光疗。分别记录各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治疗72 h和治疗完成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胆红素水平的下降率,以及不同干预对光疗率的影响。比较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符合人选标准患儿共计1177例,男性707例(60.1%),汉族1119例(95.1%)。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为(282.0±70.9)μmol/L,最高为626 μmol/L。其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342 μmol/L~427μmol/L((20 mg/dl~25 mg/dl)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86例,占15.8%;>427 μmol/L(25 mg/dl)的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30例,占2.5%。3组间治疗72 h的胆红素水平下降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2.89,P=0.056)。治疗完成后茵栀黄口服液组的胆红素水平下降率明显超过其他2组(F=5.55,P=0.004)。茵栀黄口服液组未接受光疗的比例显著高于苯巴比妥组和单纯光疗组(x2=47.38,P=0.000)。30例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光疗或光疗联合药物治疗,虽未经换血,但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组有25.1%的患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5次,该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皮疹的发生率高于苯巴比妥组,但是和单纯光疗组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因黄疸入院的足月儿约18%是重度或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对于足月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尽早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抑制胆红素水平进一步上升,使部分患儿避免光疗。应用茵栀黄口服液除大便次数增加和皮疹以外,未观察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热咳喘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热咳喘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高压氧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44例患儿随机设高压氧综合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意识清醒、惊厥控制、颅高压消失、脑干症状消失、肌张力恢复时间的变化,并追踪6个月-1年比较两组的后遗症发生率,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后遗症极大地减少。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对患儿临床疗状、体征的恢复均有显著的疗效,且明显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茵栀黄注射液选用茵陈蒿汤中几味主药制成,对其利胆退黄作用国内外看法分歧。我们采用茵栀黄加光疗和单纯光疗分作两组进行对照研究,以观察茵栀黄在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中的确切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茵栀黄口服液与不同浓度金银花提取物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大鼠的溶血影响和退黄疗效比较。方法 将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伯氨喹啉)、2倍剂量茵栀黄组(给予13.4 mL/kg茵栀黄口服液)、4倍剂量茵栀黄组(给予26.8 mL/kg茵栀黄口服液)、8倍剂量茵栀黄组(给予53.6 mL/kg茵栀黄口服液)、正常浓度金银花组(给予剂量为6.7 mL/kg,浓度为8 mg/mL金银花提取物)、中浓度金银花组(给予剂量为6.7 mL/kg,浓度为40 mg/mL金银花提取物)、高浓度金银花组(给予剂量为6.7 mL/kg,浓度为80 mg/mL金银花提取物)、极高浓度金银花组(给予剂量为6.7 mL/kg,浓度为160 mg/mL金银花提取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乙酰苯肼制造G6PD缺乏大鼠模型,通过瑞氏染色观察造模前后大鼠红细胞形态变化;造模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处理,用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仪检测相关溶血指标,以及血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G6PD缺乏大鼠红细胞形态不规则,中央区染色变浅。与造模前相比,阳性对照组给药后红细胞计数下降,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均上升(P < 0.05);不同剂量茵栀黄组和不同浓度金银花组只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均高于造模前水平(P < 0.05)。不同剂量茵栀黄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阳性对照组下降(P < 0.05),不同浓度金银花组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P < 0.05),但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各剂量茵栀黄组(P < 0.05)。与4倍剂量和8倍剂量茵栀黄组相比,2倍剂量茵栀黄组给药后大鼠总胆红素水平下降百分比最高(P < 0.05)。结论 大剂量茵栀黄口服液与不同浓度金银花提取物均不会引起G6PD缺乏大鼠发生溶血;茵栀黄口服液退黄疗效比金银花提取物好,且其疗效可能并不随剂量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延迟消退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笔者选用思密达、茵栀黄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0月在常规退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万托林)溶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分组,50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压缩气泵雾化吸入万托林溶液,使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重者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吸入,重者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观察用药前、用药后患儿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改善情况及消失天数。结果观察组首次治疗后1h各症状、体征(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加用万托林溶液雾化吸入,对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肝素钙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认的RSV肺炎患儿115例随机分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地塞米松、γ-糜蛋白酶、庆大霉素),观察组采用肝素钙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儿喘憋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喘憋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P〈0.05)。结论对RSV肺炎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钙雾化吸入,对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雾化吸入,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性肝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患儿被分为更昔洛韦组(对照组)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组(治疗组),对照组更昔洛韦5 mg/kg 静脉点滴,2次/d,连用14 d;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剂量同前,加茵栀黄口服液5 ml/次,3次/d,疗程同前;各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IL-10、IL-2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IL-10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IL-10及IL-2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显著降低了CMV肝炎患儿血清IL-10水平,同时显著升高了IL-2的水平,提示其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分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56ml/L即为病理性黄疸,超过342umol/L即可发生核黄疸。核黄疸可导致呼吸衰竭、肺出血而危及患儿生命。因此,临床上降低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是至关重要的。现就有关的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10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分析其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符合观察条件的新生儿81例,随机分成沐舒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按照新生儿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及按需治疗,沐舒坦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沐舒坦。结果沐舒坦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沐舒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沐舒坦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严重病例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2005年1月-2006年4月,我们对39例新生儿高胆患儿采用茵栀黄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退黄洗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新生儿退黄洗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新生儿黄疸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干预组采用新生儿退黄洗液行药浴;对照组口服苯巴比妥 加味茵陈汤治疗。比较两组黄疸出现时间、胆红素水平变化及退黄效果。结果干预组黄疸出现时间相对推迟;治疗后干预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明显减少,光疗率减少(P均<0.05)。结论采用新生儿退黄洗液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胆红素水平,达到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