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贲门癌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23例贲门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住院死亡1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4例,术后存活3个月 ̄5个月,姑息性近端胃切除术2例,分别存活8.2、9.4个月;Ⅰ期贲门癌根治术14例,穿孔修补3周后Ⅱ期根治3例,其中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1例,术后存活3年6例,存活5年3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存活3年3例,存活5年1例。结论对于贲门癌穿孔患者,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全身状况及生命体征,尽量准确选择好病例及手术方案,加强细节处理,可增加根治例数,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65例胃癌穿孔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胃癌穿孔中26例行Ⅰ期胃癌根治术,5例单纯穿孔修补术后3.4周内Ⅱ期胃癌根治术;5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8例行穿孔修补或胃肠吻合术。临床治愈58例,死亡6例。胃癌穿孔根治、姑息、修补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6.6个月,9.7个月,5.2个月。结论胃癌穿孔应根据术中病情及肿瘤分期选择合理的术式。积极选择行肿瘤Ⅰ期、Ⅱ期根治性切除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方式,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该组行穿孔修补术者10例,姑息性切除术11例,根治性切除术4例(其中6例穿孔修补术后4周左右,二期手术姑息性切除术5例、根治性切除术1例)。该组治愈21例,死亡4例(术后30d以内)。死亡原因为穿孔修补处再穿孔和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生存期穿孔修补术者3~6个月;姑息性切除术为15~22个月;根治性切除术者为33~49个月。结论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术式选择和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降低胃癌穿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原则应积极手术,尽可能行根治或姑息手术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50-52+56
目的 对比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术后存活情况及其与肿瘤病情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85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A组43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B组42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耗时、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3、5年存活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排气时间,乳糜漏、感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3年内存活率无显著差异 (P>0.05);A组术后胃管引流量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末肿瘤直径≥3 cm者和Ⅲ期患者A组存活率高于B组,Ⅰ、Ⅱ期患者存活率无明显差异,A组总存活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根治性贲门癌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更有利于肿瘤d≥3 cm及Ⅲ期患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术后存活情况及其与肿瘤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85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A组43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B组42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耗时、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3、5年存活情况。结果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排气时间,乳糜漏、感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3年内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胃管引流量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末肿瘤直径≥3 cm者和Ⅲ期患者A组存活率高于B组,Ⅰ、Ⅱ期患者存活率无明显差异,A组总存活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根治性贲门癌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更有利于肿瘤d≥3 cm及Ⅲ期患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病理、手术方式及生存期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5岁。病理分期Ⅱ期9例,Ⅲ期19例,Ⅳ期10例。13例作急诊胃切除术,手术病死率2.6%;10例先作穿孔修补术,术后3周作胃切除术,无手术死亡;15例行穿孔修补或加作胃空肠吻合术,无手术死亡;胃切赊术后中位存活期23个月(10~50个月),胃穿孔修补者中位存活期6.3个月(3~12个月)。结论术中常规取标本活检可避免胃癌漏诊。早期诊断及正确术式可以降低病死率,单纯修补近期并发症多生存期短,强调尽可能施行I期胃癌根治术或姑息性胃切除,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丁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24-1125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穿孔修补术16例,姑息性胃切除术13例,根治性胃切除术13例。胃穿孔修补术随访14例(失访2例),1个月内死亡5例,3个月内死亡5例,6个月内死亡3例,1年内死亡1例。姑息性胃切除术随访12例(失访1例),其中生存半年者5例,1年者5例,2年者2例。根治性胃切除术随访11例(失访2例),生存1年者11例,2年者8例,5年者3例。结论根据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理的术式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8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28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穿孔修补术4例,穿孔修补术后3周-4周早期施行Ⅱ期根治性手术2例,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2例,姑息性胃大部分切除术14例,胃癌根治术6例。结果本组死亡5例。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18,30个月。结论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的术式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尽可能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或根治性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的进展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行近端胃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进展期贲门癌比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胃癌急性穿孔(APGC)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提高其疗效.方法 对62例APGC患者的临床病理、手术方式、生存期资料进行分析.本组20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0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其中4例于术后4周行腹腔淋巴结清扫术,6 例行胃癌根治术),6例行穿孔修补、胃空肠吻合术.结果 死亡4例,胃切除术者中位生存期30个月(15-78个月),胃穿孔修补术中位生存期6个月(2-9个月).结论 急诊胃切除术是治疗APGC的合理方法,如果患者情况不许可,可分期手术以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李润铭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491-492
目的探讨胃癌并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07年间收治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9例以突发性上腹部疼痛入院,1例全腹痛,右下腹明显入院;术前疑诊胃癌穿孔3例,术中确诊3例,误诊消化系溃疡穿孔3例,误诊急性阑尾炎1例;穿孔修补术6例,其中单纯穿孔修补3例,穿孔修补+胃空肠吻合术2例,穿孔修补+空肠造瘘术1例,并于术后4周行Ⅱ期根治手术;胃切除4例。术后最长生存4.5年,最短11个月,平均生存23个月。修补术4例,生存期4个月~12个月,平均生存7.5个月。结论胃癌穿孔是晚期胃癌的一种急性严重并发症。提高认识,避免误诊,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合理的术式选择。方法: 胃癌穿孔24例,TNM分期Ⅱ期5例,Ⅲ期14例,Ⅳ期5例。穿孔修补5例(单纯穿孔修补3例,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2例),姑息切除(胃大部加大网膜切除)11例,根治性切除8例(D1淋巴结清扫6例,D2淋巴结清扫2例)。结果: 治愈23例,病死1例。3种术式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6、15.2及28.2个月。结论: 根治性胃癌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是胃癌穿孔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无根治条件者争取行姑息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中期贲门胃底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48例贲门胃底癌患者行不同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18例,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30例。追踪随访术后6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全胃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其中围手术期伤口感染率为10%,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为5%,随访期内发生返流性食管炎仅1例,发生率为3.3%。近端胃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围手术期并发症仅出现伤口感染1例,胃瘫1例,随访期出现返流性食管炎4例,比例达22.2%。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组是进展期贲门胃底癌的首选术式,相比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全胃切除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胃癌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加胃空肠吻合术5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3例,平均生存时间13个月;根治性胃大部和全胃切除术10例,平均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 对于胃癌急性穿孔的病例,采取积极的根治性切除术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兰飞  徐军辉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3):174-174,220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8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诊断胃癌急性穿孔16例、误诊为溃疡病穿孔12例(误诊率为42.86%);28例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7例,切除术21例,其中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2例(2例穿孔修补术后3周行二期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手术9例(2例穿孔修补术后3周行二期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穿孔修补术和切除术围手术期分别死亡2例,单纯穿孔修补术、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及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个月、14个月、20个月,其中1例根治术后患者已存活3年,至今健在。结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强调个性化原则,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姑息性胃切除或胃癌根治术,其生存期明显优于单纯穿孔修补术。  相似文献   

16.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把145例接受责门癌根治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全胃切除术组(total gastrectomy TG组)85例,近端胃切除术组(proximal gastrectomy PG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G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6%和28.5%,PG组为分别30.8%和16.7%,两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PG组为2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可明显提高远期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9年12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3l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l例无手术死亡,其中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穿孔行修补加胃空肠吻合及Roux-Y空肠修补术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8个月内死亡,行单纯修补拒绝再次手术者2例,分别于术后15个月、18个月内死亡,行姑息性胃大部分切除者13例,l、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27%、0%,根治性切除术者14例,l、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4%、18%。结论 对胃癌急性穿孔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腹全胃切除根治贲门癌合并近端部进展期胃癌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全胃切除根治贲门癌合并近端部进展期胃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贲门癌同时合并近端部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改良袢式代胃术操作要点、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手术患者中食管空肠吻合口瘘1例,占5.9%;术后出现烧心症状3例,占17.6%;其中1例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致死率5.9%;15例患者治愈出院,痊愈率88.2%。结论经腹全胃切除根治贲门癌合并近端部进展期胃癌改良袢式代胃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韩舟  方东伟 《中外医疗》2009,32(10):57-57
目的经过分析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胃癌穿孔病人25例,对其发病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仅行穿孔修补,其中1例化疗后再姑息性手术,9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5例行根治性胃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胃肠吻合漏为2例,胃穿孔修补,姑息性胃部切除及根治性胃切除手术后平均生存5.5个月、15个月、37个月。结论胃癌穿孔发生率相对增加,急腹症手术时应提高警惕;病人多有进展期胃癌的全身症状及特点,诊断常在术中做出;积极采取手术可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19例,其中肿瘤原发性灶穿孔16例,肺癌近端穿孔3例,Duckes分期;B组4例,C1期9例,C2期4例,D期2例。Ⅰ期切除吻合术10例,左半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5例。穿孔修补加横结肠造瘘4例。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4,6天死于脓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于术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5例于术后2年后出现肿瘤肝转移,至今无瘤生存9例,均为I期切除吻合者,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47.4%。结论: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急诊手术时应在控制腹膜炎的基础上力争I期切除癌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