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脑梗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突触和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周边区(A区)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的关系及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经大脑中动脉闭塞制成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90只大鼠为抑制、盐水和对照组,以横木行走试验评定运动功能,每组在7、21、42d应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A区星形胶质细胞、突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突触素(SYP)表达值等的变化。结果在3、6周末,抑制组大鼠运动功能、A区突触和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及GFAP和SYP表达值均明显较盐水和对照组差(P〈0.01)。结论脑梗死大鼠A区星形胶质细胞可促进突触数目增多、功能增强,这可能是其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10例脑梗死后的尸检全脑标本,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凋亡相关蛋白(Bcl-2),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人脑梗死后以梗死灶为中心,按照组织损伤程度由内到外分为4个区(0-3区),其中2区为半暗带区,40%以上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随缺血时间延长,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形态正常神经元的数量减少;3区神经元形态及数量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GFAP在0区和1区表达很少,2区随缺血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多,3区早期即有星形胶质细胞的簇样增生。Bcl-2在0区无表达,1区表达较少,2区于缺血后8h开始出现,23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结论人脑梗死后在半暗带区23h前GFAP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23h后呈负相关。2区是临床需要积极抢救的区域,并可应用干预因素上调Bcl-2表达,缩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PAR-γ对大鼠脊髓损伤后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新生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8只,分成损伤组、PPAR-γ激动剂及拮抗剂治疗组。损伤后观察BBB评分、GFAP及新生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激动剂治疗组BBB(BBB运动功能评分)及GFAP表达较损伤组GFAP的表达在1~2 w时间点内表达增加(P0.05),拮抗剂治疗组GFAP的表达较脊髓损伤组GFAP的表达在1~4 w时间点内表达减少(P0.05)。激动剂组新生星形胶质细胞在1~2 w明显增加(P0.05),而拮抗剂治疗组表达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PPAR-γ激活后促进GFAP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制模后24h起,分别给予大鼠瘫痪侧(单侧)或双侧肢体电刺激治疗3d、7d、14d和21d。电刺激前、后各时间点用平衡木试验(BWT)检测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MAP-2和存活素的表达水平,并与脑梗死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比较。结果治疗第7d起电刺激组大鼠瘫痪肢体的B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d起双侧电刺激组BWT评分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第7d起,电刺激组梗死灶周围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d起,双侧电刺激组MAP-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21d时与假手术组MA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刺激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脑组织存活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治疗7d、14d存活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达到高峰;而双侧电刺激组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21d时,电刺激组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缺血脑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7 d后断头取脑做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缺血周边区与假手术组相同部位G-CSF受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胶质原酸性蛋白(GFAP)的共表达情况.结果 G-CSF受体和GDNF在正常大鼠脑内广泛表达于神经元,不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但在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亦部分表达G-CSF受体和GDNF.在正常脑组织,大部分G-CSF受体阳性的细胞也表达GDNF.结论 脑缺血可诱导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CSF受体和GDNF,推测缺血后的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的G-CSF受体表达以及GDNF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10例人脑梗死后的尸检全脑标本,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凋亡相关蛋白(Bcl-2),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人脑梗死后以梗死灶为中心,按照组织损伤程度由内到外分为4个区(0~3区)。其中2区为半暗带区,GFAP在0区和1区表达很少,在2区和3区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迅速持续升高;Bcl-2在0区和1区表达很少。在2区和3区表达显著。结论 人脑梗死后在半暗带区24h前GFAP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24h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载体 1(Glut 1,相对分子质量为 45 0 0 0 )在高血压性脑出血 (HIH)患者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Glut 1、GFAP抗体 )对 7例HIH患者和 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死亡患者 (对照组 )的脑组织标本进行标记 ,分析脑出血后 2 4h内、72h后的星形胶质细胞中 45 0 0 0Glut 1表达的变化 ,同时采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系统 (MPIAS 5 0 0 )计算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平均灰度 (AGD)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对照组 45 0 0 0Glut 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因表达较少 ,未达检测水平。 2 4h组HIH病灶周围反应性星形细胞增多、胞体增殖、肿胀 ,GFAP标记阳性 ;Glut 1在反应性星形细胞上同样呈明显阳性反应。 72h组标本显示GFAP和Glut 1强阳性反应 ,较 2 4h组表达明显增强 ,其AGD和平均吸光度均值分别为 2 0 3± 16和 0 .0 9± 0 .0 4。结论  45 0 0 0Glut 1在HIH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增加 ,是一种充分保障脑组织葡萄糖能量代谢的防御机制 ;病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为血 脑屏障的破坏提供了一种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介入给药一氧化氮(NO)供体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e,NG)及前体L-精氨酸(L-Arginine,AR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探讨NG及ARG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NG组和ARG组。MCAO组、NG组和ARG组于缺血2 h再灌注同时分别局部介入给予生理盐水、NG和ARG,于再灌注3 h或24 h时,荧光法检测血清NO含量。并在3 h或24 h时处死大鼠,病理分析脑梗死体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GFAP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3 h血清NO升高(P <0.01),治疗组较MCAO组明显(P <0.01),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但治疗组较MCAO组减少(P <0.01),各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肉眼可见梗死灶;缺血再灌注后24 h,血清NO治疗组较3 h降低,而MCAO组较3 h升高(P <0.05),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较3 h增加(P <0.01),治疗组较MCAO组减少(P <0.01),TTC染色显示脑梗死体积治疗组较MCAO组减小(P <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脑组织GFAP表达增强,通过局部介入给予NG、ARG增加NO合成,抑制GFAP高表达,减小脑梗死体积。提示NG、ARG抗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星形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采用差速贴壁法和振荡法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细胞的纯度鉴定;将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在互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共培养,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GFAP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抗体标记阳性,细胞纯度达98%;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时,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加快,NSE阳性细胞及TH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可快速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包括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分化,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支持神经元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与Syp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处死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GFAP、Syp的表达。结果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GFAP、Syp表达均高于同时期假手术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GFAP与Syp高度相关(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与Syp变化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星形胶质细胞(AS)病理形态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取69只成年健康雄性KM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脑缺血2h再灌注1、4、10、24、48、72 h模型组(n=9)以及假手术组(n=6,仅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正常组(n=9).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的部位与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中心区与周边区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1h开始出现脑梗死灶,且再灌注24 h时梗死体积最大,之后逐渐缩小(F=745.534,P=0.000).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AS肿胀、肥大进而较快发生凋亡,其GFAP表达水平低于周边区(P<0.05);而缺血周边区GFAP阳性表达的AS出现反应性活化,进而发生形态学改变;缺血周边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区域GFAP的表达量均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P<0.05).结论 AS反应性活化可能是一种缺血后的全脑保护性防御机制,尤其是在缺血周边区,其活化程度影响脑组织的存活与修复,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AS反应性活化可能在脑损伤后可塑性形态及功能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动态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方法 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 ,分别于术后 2、4、6、8、1 0、1 2、1 4周取血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 2 )和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结果  8周始RHRSP血浆中F1 2和D dimer含量逐渐增高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F1 2与D dimer呈正相关 ,F1 2和D dimer均与大鼠收缩压密切相关。结论 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增高可能是RHRSP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 ,甚至是混合性中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鼠脑梗死后乏氧组织的长时间存在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关系.方法 利用大鼠脑缺血1.5 h再灌注(1.5 h IR组)和持续缺血(PI组)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EF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乏氧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3、7、14d缺血侧大脑半球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以及与乏氧组织的关系.结果 1.5 h IR组术后1、3、7、14 d均见乏氧组织存在,PI组乏氧组织仅存在3 d.各观察时间点乏氧组织内的GFAP荧光强度均较周围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GFAP荧光强度均不断增强,在术后7 d达到高峰,14 d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的1.5 h IR组的GFAP荧光强度均高于P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在乏氧组织内增殖活化尤为明显,乏氧组织的长时间存在与星形胶质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基础血压对低血压诱发脑梗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的基础血压和脑血管的病理改变对低血压诱发脑梗塞的影响。方法将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和正常血压SD大鼠各72只急速降压后,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SD大鼠无脑梗塞发生;38只发生脑梗塞的RHRSP中,32只的基础血压显著高于无脑梗塞的RHRSP的基础血压(P<0.05),且脑内小动脉硬化改变也较严重,另6只有脑梗塞的RHRSP(血压均降至8kPa)的基础血压及脑内小动脉硬化改变与无梗塞的RHRSP的相似。结论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是低血压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及电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处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电针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 (RHRSP) ,电凝法凝闭大脑中动脉 (MCAO)。用Garcia等的综合评分法评定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功能 ,免疫组化观察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 5 溴脱氧尿核苷 (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细胞的变化。结果 MCAO后大鼠轻偏瘫 ,5天时神经行为学功能恢复正常。MCAO后梗死灶边缘、双侧镜区及双侧海马均有BrdU阳性细胞分布 ,且病灶侧多于病灶对侧 ,病灶周围分布密集。电针治疗促使梗死灶边缘BrdU阳性细胞增多 ,随着治疗时间增加细胞增多更明显。结论 脑梗死可诱导病灶周边及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上调 ,2周内神经前体细胞随着电针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多。神经前体细胞可能是脑梗死康复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光化学模型诱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及对脑梗死灶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化学方法造成60只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大脑中动脉(MCA)血栓形成,在3h、6h、9h、12h、1d不同的时间点对大鼠静脉注射3种产地的降纤酶8U/kg,对照组注射等容生理盐水,观察2d,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MCA血流测定、梗死灶体积测定、病理改变及出血情况观察.结果降纤酶组3小时以内的血栓全部溶解,6小时内的部分溶解.降纤酶组各时间点无论血栓溶解与否,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梗死灶体积均较生理盐水组低,梗死灶周围微血管闭塞较生理盐水组少.但在降纤酶组中有2例发生出血,分别发生于血栓后6h、12h用药组.结论降纤酶对6小时以内的血栓有溶栓作用,对3小时以内的血栓溶解率最高.降纤酶除溶栓作用外,还可减少梗死灶体积,抑制微血管的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改善卒中的预后.与其他溶栓剂相比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 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黏蛋白mRNA(neurocan-mRNA)表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电镜等技术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30d大鼠脑内神经黏蛋白-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电针组脑缺血-再灌注7、14、30d大鼠脑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区neurocan-mRNA表达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神经元、血管壁等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各组减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神经抑制因子neurocan-mRNA表达、减轻细胞超微结构损害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CVB-D对脑缺血2h后复流1d、7d、14d、30d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水含量、梗死面积百分率、行为学评分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2h复流后1d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可见GAP-43mRNA表达,7d明显增多至高峰,14d开始下降,30d时则明显减少,CVB-D治疗组在上述区域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7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大鼠脑水含量及梗死面积显著降低,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和血管壁的超微结构亦明显改善。结论CVB-D对RHRSP缺血性脑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促进轴突的再生可能与上调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4 0只Wistar大鼠采用 L 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 ,康复组每天进行 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 ;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饲养 ,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 3d、7d、14 d、2 1d 4个时间点 ,每个时间点各 5只大鼠 ,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 GFAP的表达。结果 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分较造模对照组为好 (P<0 .0 5 ) ;GFAP阳性细胞于脑缺血 3d后即已出现 ,7d、14 d、2 1d大量表达 ,14 d为高峰 ,且康复组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多 (P<0 .0 5 )。随时间延长免疫组化染色变深。结论 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较高水平的 GFAP。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cytoskeleton and apoptosis related genes in several brain area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issues were collected from ten autopsy brains from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several cytoskeleton and apoptosis related genes were examined in these tissues. The genes included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MAP),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neurofilament protein (NF-200), apoptosis gene bc1-2 and factor VIII related antigen (F-VIII).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damaged areas after infarction, the focus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injured brain were divided into four areas. RESULTS: In area 0, there was almost no cell survival after infraction, and all markers mentioned above were negative in this area. In addition, both MAP-2 and NF200 like immunoreactivities were dramatically down-regulated in area 1. However, in area 2 and area 3, MAP-2 and NF-200 expressed at normal level. GFAP- and F-VIII immunoreactive cells could hardly found in areas 0 and 1. In the short phase of ischemia, both GFAP and F-immmunoreactive cells could be seen in areas 2 and 3, and the number of GFAP and F (positive cells) was strongly increased in the long phase of ischemia. Bcl-2 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only seen in area 2. CONCLU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causes cell death and physi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ytoskeleton and apoptosis related ge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