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分析   总被引:71,自引:24,他引:71  
目的 评价2 0 0 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完善报告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影响因素,计算影响因素的平均指数,对疫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对病例重复报告、报告及时性、零缺报以及主要报告单位类型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获得全国各省疫情报告质量状况。结论 应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分析影响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以提示各地区传染病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导今后疫情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媛  吴莹  戴启刚  艾静  刘文东  梁祁 《疾病监测》2011,26(5):398-403
目的 评价江苏省2006 - 2009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 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 - 2009年法定传染病的监测数据,分析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县(区)零缺报率和综合指数(率)等指标,并运用SAS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006 - 2009年,江苏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843 046张,其中65.79%的传染病报告卡来自医院。4年间江苏省未及时报告卡总数11 597张;未及时报告率为1.38%;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873张,未及时审核率为0.10%;累计重卡总数为58张,传染病重复报告率为6.88/10万;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6家,平均县(区)零缺报率为1.33%;综合指数率0.70%。2006 - 2009年传染病诊断到审核时间逐年缩短,平均为0.49 d;与2006年相比,2009年传染病诊断到报告时间缩短了0.24 d(0.63~0.39 d),报告到审核时间缩短了7.20 min(40.32~33.12 min),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上升。 结论 2006 - 2009年江苏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但报告质量存在不平衡性,苏南地区整体报告质量较高,苏中地区较差,需进一步加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管理和监管力度,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目的 对2006年全国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应用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体系,直接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Structured Query Ianguage,SQL)对监测数据库进行查询与分析.结果 2006年全国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4 986 932张,未及时报告卡总数为855 990张,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186 721张,累计重卡总数6008张,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1351个.全国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率为17.16%,未及时审核率3.74%,传染病重复报告率0.03%,县区零缺报率3.63%.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69 d,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为43 min,且1~12月份的报告质量呈逐月上升趋势.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报告质量差距显著,东部地区报告质量要好于中西部地区.结论 与2005年相比,2006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有明显提高,报告和审核的及时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对于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报告信息质量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亟待加强.另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质量需要加强,而不仅仅是形式审核.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分析太原市2005年上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探讨影响直报质量的因素,为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太原市2005年上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及所辖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导出Excel格式,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 太原市2006年上半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在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方面有所提高,在审核及时性和报告准确性方面有所下降.结论 太原市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县(区)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疫情报告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技术指导,只有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和管理人员各负其责,才能使太原市的传染病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金丽珠  葛辉  杜雪杰  陈孟  于萌  郑环  郭青 《疾病监测》2016,31(10):883-886
目的 了解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9个省份116家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收集门诊和住院病例共1952例,进行网络直报1867例,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5.6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4.251,P0.0001)。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和网络报告一致率分别97.75%、89.45%、69.76%和81.52%,其中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5年全国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漏报和报告不及时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在医疗机构实施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等有效措施,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郝福华  张志琴 《疾病监测》2007,22(11):773-775
目的 分析影响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质量的因素.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太原市2006年1~12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将报告卡导出为Excel格式,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及不同报告方式报告的传染病卡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太原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主要存在报告时间长、报告卡填写不完整、县(区)疾病控制机构审核不够及时等问题.影响报告质量的报告病种主要是乙肝、肺结核、细菌性痢疾.公休日影响报告的及时审核.结论 应尽快减少传染病报告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4-2007年福建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4-2007年福建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应用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AS9.0软件对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4-2007年福建省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565184张,未及时报告卡总数为105447张,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38543张,累计重卡总数3065张,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19个;未及时报告率为18.66%,未及时审核率6.83%,传染病重复报告率0.05%,县(区)零缺报率0.46%;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70d,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为0.95h;报告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质量较好的为厦门、福州,较差的为南平、宁德。结论2004-2007年福建省疫情报告质量逐年得到提高,但报告质量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南平、宁德疫情报告质量需要加强。医疗机构的未及时报告已是直接影响福建省网络直报工作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属地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的指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祖昆  董辉  马昱  高贵军 《疾病监测》2005,20(3):143-146
目的 分析全省网络直报疫情,掌握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建议。方法 使用EXCEL对2 0 0 4年4月1~30日甲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共报法定报告传染病10 733例,均为乙类传染病。其中2 0 0 3年12月31日前发病的病人5 19例,占报告总数的4 84 %。共查出重卡95张,占报告总数的0.89%。直报疫情卡中未注明填卡医生姓名的占11.36 % ,填卡医生姓名不全或明显错误的占0.27%。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2.23d。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尽快出台新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相似文献   

9.
王希江  曾光 《疾病监测》2006,21(10):551-555
目的了解网络直报后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水平与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2004年参加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直报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应用CHAID(Chi-squaredAutomaticInteractionDetector)方法探讨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671家机构,问卷应答率89.3%,合格率97.5%,年均报告传染病卡306张。CHAID模型得出影响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因素有9个,包括单位级别、疫情管理人数、专职人员状况、大中专人员情况、单位性质、开始报告年限、收到报告卡时限、每天收卡次数、人均疫情管理年限,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结论省、市、县医疗机构增加专职的专业人员、收卡次数、落实和重视疫情报告与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厂矿、乡级和其他医疗机构通过提高疫情管理人员的能力、落实收报卡制度等能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滕州市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35所医疗机构2004年度登记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调查,数据处理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结果网络直报传染病病例报告完整率87.20%,报告及时率70.70%,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17.50%。结论法定传染病经网络直报后,病例报告完整率、及时率均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但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管理不均衡,部分医院临床医生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意识、报告自觉性不强,应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做好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79-2008)》进行传染病漏报和诊断符合率调查。结果 2013年1-6月衢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2.8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诊断不符合情况也居高不下,梅毒、淋病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率依次为84.56%、85.63%和71.74%。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影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公共卫生科人员设置普遍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结论 衢州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医院应加强培训和自查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技术指导,切实提高衢州市传染病网络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志芳  高斌  陈纬 《疾病监测》2011,26(7):562-564
目的 了解浙江省桐庐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现况,为提高和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参照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2009年版)内容,对2010年桐庐县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 2010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5.57%,报告及时率为100%,报卡填写完整率为90.96%,卡网一致率为92.66%,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平均诊断符合率为88.16%,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知晓率为82.19%。除卡网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级医院漏报情况、卡片填写完整性、诊断符合率和疫情报告知识知晓率好于乡镇卫生院。 结论 桐庐县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漏报、填卡完整性、诊断符合率及疫情报告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尤其是乡镇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3.
黄淑琼  蔡晶  杨雯雯 《疾病监测》2016,31(9):786-790
目的 通过对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湖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现场调查结果,结合网络直报数据,运用TOPSIS法从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及时报告率、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5个指标评价湖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结果 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综合质量逐年提高,报告一致率近3年呈下降趋势;TOPSIS分析显示县级医疗机构报告综合质量明显低于乡镇级和市州级医疗机构。结论 湖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建议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准确性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系统2004年以来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方法 汇总2004-2013年年度和月度质量评价分析结果,结合系统中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卡片信息、现场调查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标准编码管理系统中的机构信息等对系统报告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结果 全国月均县(区)零缺报率2006-2010年呈下降趋势,到2010年全国只有2个县为零报告;网络报告率整体逐年上升,2012年最高为95.39%;2013年网络正常运行率为99.10%,但因系统维护的机构有限,仍不能回答系统对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覆盖面问题。医疗机构诊断到报告的及时性在2006-2013年间逐年提高,2013年月均及时报告率为99.75%,但系统填报的诊断时间与实际诊断时间的准确率和一致率较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到审核的及时性在2006-2013年间逐年提高,2013年月均及时审核率为99.89%,但审核确认的卡片信息中仍存在信息缺漏报、逻辑错误、年龄与职业不符、诊断分类与诊断标准和报告规范不一致等问题。月均重复报告卡数在2006-2013年间逐年减少,重卡比例下降,2013年仅0.0012%,但不同原因造成的卡片信息的误差使系统可甄别的重卡大幅减少。结论 系统的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很好地涵盖了系统的覆盖面以及数据收集、管理的全过程,指标的统计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但对系统报告数据的质量需要开展相关现场调研来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2009-2010年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督导检查方案》,对抽查的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调查分析。 结果 2009-2010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0.33%,其中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13%和0.55%。发生漏报的病种为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淋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漏报率依次为3.33%、1.20%、0.71%和0.33%。县(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无漏报,社会医疗机构的漏报率为15.38%,乡镇级为4.48%。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100%,报卡填写完整率为98.24%、准确率为97.79%,报告一致率96.58%。其中社会医疗机构报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均为100%,市级为99.79%和99.37%,乡镇级为92.78%和91.75%。报告一致率市级98.52%、县(区)级96.62%、乡镇级88.66%、社会医疗机构81.82%。 结论 湖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漏报率较低,但仍存在漏报现象,报告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规范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采取加强管理、督导和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避免漏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传染病房孕产妇的心理的特点,为其心理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合并传染病的孕产妇资料,统计其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并与120例健康孕产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平均分、抑郁平均分、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和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负性生活事件数更多(P〈0.05)、负性生活事件值更大(P〈0.05),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社会支持不足、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加合并传染病孕产妇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控制负性生活事件,加强社会支持是防治合并传染病孕产妇心理疾病产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宁波市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2006年宁波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宁波市传染病报卡总数119 728张,及时报告110 662张,报卡及时率为92.43%,及时审核118 643张,审卡及时率为99.09%;11个县市(区)传染病报卡总数119 728张,报卡及时率最高97.29%,最低87.09%,审卡及时率最高99.79%,最低98.13%;工作日与节假日报卡及时率分别是94.33%和85.58%(P<0.01),审卡及时率分别是99.75%和96.74%(P<0.0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乡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卡及时率分别是92.38%和92.53%(P>0.05),审卡及时率分别是99.06%和99.16%(P>0.05).结论 宁波市自2004年开展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传染病报告及时率高,且无城乡差异;强化网络直报工作的队伍建设,坚持休息日录卡及审卡,可提高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丽萍  郭岩  郭青  张春曦 《疾病监测》2010,25(11):912-914
目的 评价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报告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整理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个案数据库,应用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完成评价。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进行数据查询与分析。 结果 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综合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国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和重卡率为3.04%、0.64%和0.01%,较2005年分别下降89.76%、92.90%和91.67%。中部地区报告质量提升明显,西部地区报告质量较差。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审核及时性逐年提高,2008年分别为0.57 d和43 min。传染病病例报告完整率达94.53%。 结论 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是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相对稳定并逐年提高。但各地仍需通过定期开展督查与评价、保障运维经费、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与手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尤其对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CPR)效果的独立因素.方法 对照选择深圳市72家网络医院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急诊科进行过CPR的1 376例心脏停搏(CA)患者的调查表,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急诊科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室纤颤(VF)患者较心脏静止患者ROSC可能性大,相对比值比(OR)=3.071,P=0.000,95%可信区间(95%CI)=2.019~4.670;无脉搏电活动(PEA)较心脏静止患者ROSC可能性大,OR=1.730,P=0.036,95%CI=1.036~2.890;电击是ROSC的保护因素,OR=1.574,P=0.015,95%CI=1.093~2.265;肾上腺素累积剂量≤4 mg患者ROSC可能性较≥5 mg患者大,OR=1.483,P=0.037,95%CI=1.024~2.147;CA绝对时间是ROSC危险因素,OR=0.961,P=0.000,95%CI=0.946~0.976.影响急诊科CA患者生存入院的多因素分析显示,VF患者生存可能性大于心脏静止患者,OR=2.013,P=0.002,95%CI=1.299~3.121;肾上腺素累积剂量≤4 mg患者生存可能性较≥5 mg患者大,OR=2.289,P=0.000,95%CI=1.487~3.524;CA绝对时间是急诊科患者生存入院的危险因素,OR=0.951,P=0.000,95%CI=0.933~0.969.结论 急诊科CA患者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有:CA时心律、CA绝对时间、电击、肾上腺素累积剂量.急诊科CA患者生存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有:CA绝对时间、肾上腺素累积剂量、CA时心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温州市2004-2007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4-2007年温州市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县(区)零缺报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当天报告率、平均报告时间、医生2日内未填卡率、医生未当天填卡率、未及时审核率、平均审核时间和综合指数(率)的报告质量指标。结果网络直报用户以2007年最多;未及时报告率、未当天报告率、医生未及时填卡率均逐渐降低;2007年未及时报告率为2.33%,较2004、2005和2006年有明显下降,平均报告时间为0.83 d,较2004、2005和2006年明显缩短;未及时审核率逐渐降低,2007年未及时审核率为0.09%,未及时审核卡片数明显减少,平均审核时间逐渐缩短,平均审核时间为3.12 h;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指数逐渐缩小。结论温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