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远郊社区城镇化进程中居民过早死亡的情况及趋势。 方法根据2009年至2018年浦东新区某社区户籍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P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居民减寿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的趋势。 结果2009年至2018年该社区居民合计死亡2437人,其中629人死亡年龄<70岁,占25.81%(629/2437);合计PYLL为8099.20人年,PYLL率为23.18‰,PYLL标化率为14.05‰,AYLL为3.32年/人。PYLL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APC(95%可信区间)=-3.98(-7.29~-0.54)%,P=0.03];AYLL呈逐年下降趋势[APC(95%可信区间)=-5.72(-9.44~-1.84)%,P=0.01]。主要过早死亡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交通事故和循环系统疾病,PYLL率分别为11.27‰,2.76‰和2.07‰,主要AYLL损失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和恶性肿瘤,AYLL分别为13.37‰,12.7‰和5.03‰。 结论当地居民过早死亡导致的减寿情况逐年降低,防止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控制过早死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苏州市30余年的肺癌死亡情况,以了解肺癌对苏州市居民健康的影响,为评价肺癌相关的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85 — 2017年肺癌死亡数据,应用SAS 9.4软件计算肺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潜在寿命损失年率(PYLLR)、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率(SPYLLR)和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AYLL)等指标,进一步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法计算指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95% CI以评价其时间趋势。结果1985 — 2017年苏州市肺癌无论死亡率还是标化死亡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3.43%,95% CI:3.274 ~ 3.590,t=–39.692,P=0.000;APC=0.95%,95%CI:0.681 ~ 1.215,t=–5.698,P=0.000)。 男性肺癌年均死亡率是女性的3.0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90,P=0.000)。 年龄别肺癌死亡率40岁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上升较快,且从时间趋势来看,70 ~ 岁和80 ~ 岁年龄组上升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2.37%,95%CI:1.991 ~ 2.745,t=–10.758,P=0.000;APC=5.61%,95%CI:5.034 ~ 6.188,t=–17.681,P=0.000)。 1985 — 2017年肺癌年均PYLL为10 866人年,PYLLR为1.98‰,SPYLLR为1.83‰,AYLL为9.97年,随着年份增加,年均PYLL和PYLLR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1.48%,95% CI:1.238 ~ 1.732,t=–7.995,P=0.000;APC=0.98%,95%CI:0.707 ~ 1.249,t=–6.798,P=0.000);SPYLLR和AYLL均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0.81%,95%CI:–1.113 ~ –0.513,t=5.533,P=0.000;APC=–0.55%,95%CI:–0.691 ~ –0.415,t=9.483,P=0.000)。结论苏州市居民肺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和生命,迫切需要社会各部门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3.
史珊珊  石亚锋  邵哲 《疾病监测》2019,34(5):460-463
目的分析2014-2017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死因构成和减寿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死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PYLL率(PYLLR)等指标。结果2014-2017年余姚市年均死亡率为739.9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5.49/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为832.53/10万,标化死亡率484.60/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649.51/10万,标化死亡率386.28/10万,男性整体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81.589,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234.41/10万)、呼吸系统疾病(136.09/10万)、脑血管病(99.82/10万)、心脏病(90.47/10万)和伤害(74.33/10万),前5位死因合计占总死因的85.84%;前5位死因PYLL为79 305.00人年,AYLL为13.01人年,PYLLR为26.49‰,其中伤害对寿命损失最大。结论余姚市居民死亡以恶性肿瘤为主,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史珊珊  邵迪初  邵哲 《疾病监测》2017,32(12):970-975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1-2015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以及PYLL率(PYLLR)等指标。结果 2011-2015年余姚市伤害死亡率为73.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86/10万;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28.50/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4.39/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12.98/10万)、淹溺(5.48/10万)和自杀(5.20/10万);0~岁儿童少年组以淹溺(6.61/10万)为主要伤害死因,15~岁中青年组伤害死亡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12.25/10万), 65岁老年组伤害死亡以意外跌落为主(178.40/10万),PYLL为25 563.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21.63人年,PYLLR为6.77。结论 伤害是浙江省余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寿命损失,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伤害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峰  朱妮  邱琳  郁会莲 《疾病监测》2016,31(11):957-961
目的 了解陕西省居民死亡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4年陕西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居民死亡情况相关指标。结果 2014年陕西省居民总死亡率为579.10/10万,经死因回顾调查数据校正后死亡率为668.6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193.02,P0.05),不同年龄段的死因各有特点。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是造成2014年陕西省居民死亡前5位的原因。期望寿命男性为74.20岁,女性为79.26岁。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则是导致2014年陕西省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的疾病。结论 影响陕西省居民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提示慢性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点关注并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疾病监测》2014,29(10):814-818
目的了解温州市0~19岁儿童青少年的死亡特征、水平和对寿命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温州市死因监测数据,通过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儿童青少年的死因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3年温州市0~19岁儿童青少年粗死亡率为39.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30/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42.74/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36.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0~19岁儿童青少年PYLL前3位分别为损伤中毒、先天异常、围生期疾病,全死因PYLL为86 985.00人年、PYLLR为25.47‰、AYLL为63.77年/人。损伤中毒对0~19岁儿童青少年生命健康影响最大,导致的PYLL为25 729.50人年,围生期疾病对0~岁组影响最大,导致的PYLL为14 490.00人年。结论损伤中毒是引起0~19岁儿童青少年寿命损失的最主要死因,围生期疾病对0~岁婴儿寿命损失影响最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俞梅华  丁晶莹 《疾病监测》2022,37(2):257-261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和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制订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0年湖州市居民伤害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对死亡率进行x2检验和时间趋势分析;用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R...  相似文献   

8.
邵颖 《疾病监测》2016,31(9):761-765
目的 分析2010-2013年锦州市城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据,研究其死亡的状况及特征,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标准进行死亡率的标化,计算主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YPLL)、减寿率(YP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结果 2010-2013年锦州市城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341.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8.55/10万,占全死因比例为50.97%,YPLL为13 222.50人年,YPLLR为13.52,AYLL为3.51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男性死亡率为382.71/10万,女性死亡率为302.0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P0.05);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65岁以上人群中明显上升;心脏病居心脑血管疾病死因顺位之首,脑血管病居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减寿顺位之首,2010-2013年脑血管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锦州市处在较高水平,是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应把中老年人作为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启动高危人群干预项目,并在全人群长期坚持人群策略和高危策略的双向策略来消除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张艳  徐珏  付文  刘冰 《疾病监测》2022,37(8):1106-1111
目的 了解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杭州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收集2006—2020年杭州市死因监测资料,计算糖尿病相关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糖尿病相关疾病及并发症构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20年杭州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疾病粗死亡率为28.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04/10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的APC分别为10.30%和5.97%,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男性粗死亡率为27.71/10万,低于女性的29.25/10万(χ2=21.608,P<0.001),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的APC分别为7.14%和5.23%,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相关疾病死亡率逐渐升高(χ2=60 754.086,P<0.001),其中45~54岁、55~64岁和65岁以上组,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城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县2011年居民主要死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死亡率、死亡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 结果 2011年红河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3.12岁,校正死亡率为642.49/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占全死因的74.30%。全人群的PYLL为 16 329人年,AYLL为 20.39年/人,PYLL%为 58.38%。前5位PYLL%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占全死因的 78.40%。前5位AYLL为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红河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红河县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大力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安徽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所致的潜在寿命损失特征。 方法 运用漏报校正后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标化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从性别、城乡、片区、年龄角度进行描述。 结果 安徽省人口呈老年型,2013 — 2016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重,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 χ2=55.868,P=0.001),死亡率高于全国水平。年均死亡率为170.02/10万,标化率为117.46/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224.89/10万)高于女性(114.30/10万)(U=104.031,P=0.001),城市(169.74/10万)和农村(168.66/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18,P=0.309),淮北、江淮和江南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151.05/10万、191.07/10万和176.07/10万,存在地域间差异(χ2=1 165.196,P=0.001),标化后江淮>淮北>江南。恶性肿瘤潜在减寿年数逐年升高,年均潜在减寿年数为161 009.10人年,标化潜在减寿年数为144 399.80人年,减寿率为10.73‰,早死指数为6.31年/人。恶性肿瘤死亡以60岁以上人群为主,死亡率在45岁后明显上升;潜在减寿年数以30 ~ 60岁之间的人群为主。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和肠癌位居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减寿前5位的依次是肝癌、肺癌、胃癌、白血病和肠癌。 结论 安徽省未来将会面临更大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白血病和肠癌是影响安徽省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肿瘤防治工作除了要关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外,还应注力于危险因素防控,加强健康教育,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真正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综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晶莹  俞梅华  黃铮 《疾病监测》2022,37(10):1371-1375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特征分布及寿命损失时间趋势情况,为防治乳腺癌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监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等指标,了解乳腺癌死亡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乳腺癌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从2012年的5.43/10万上升至2021年的7.10/10万,APC为3.98%,呈上升趋势(P<0.05);标化死亡率从3.98/10万上升至5.19/10万,APC为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死亡最早出现在18岁,死亡率主要从30岁以后逐渐增加,并在55~59岁组出现第一个小高峰(13.08/10万),在80~84岁年龄组死亡率达到最高峰(23.38/10万),其中70~74岁组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APC=7.57%,P=0.016)。 乳腺癌死亡造成的PYLL为9 985人年,PYLL率从2012年的0.66‰上升至2021年的0.77‰;WPYLL为6267人年,WPYLL率从0.43‰上升至0.44‰,变化趋势不明显。 女性乳腺癌PYLL率、WPYLL率均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高峰在50~54岁,分别为1.90‰和1.30‰。   结论  2012—2021年湖州市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患乳腺癌最早死亡的为18岁, 50~54岁中年女性为高危人群。 女性乳腺癌造成的PYLL、WPY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应加强对青少年女性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中年女性的“三早”预防的宣传教育,及早治疗乳腺相关疾病,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减少癌前病变,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丁晶莹  俞梅华 《疾病监测》2022,37(5):679-683
  目的  了解2013 —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胰腺癌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为胰腺癌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死亡资料(ICD-10编码为C25.0~C25.9),运用Excel 2010、SPSS 19.0等软件计算胰腺癌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PYLL)等指标了解胰腺癌死亡水平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组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衡量,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计算β,对APC检验采用t检验。  结果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累计死亡2 455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6.34%,死因顺位保持在第5位,死亡年龄(70.45±10.95)岁,其中年龄最小者为27岁,最长者为97岁。 胰腺癌死亡构成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平均死亡年龄女性大于男性(P<0.05)。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粗死亡率为11.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8.02/10万,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标化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男性胰腺癌粗死亡率13.48/10万,高于女性9.68/10万(P<0.05)。 2013 — 2020年胰腺癌死因顺位保持在第5位,女性死因顺位由2013年的第5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4位。 胰腺癌粗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死亡人群集中在45岁以后,在80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 2013 — 2020年湖州市各地区死亡率在青、中、老三组居民中呈明显增长的变化,老年组死亡率最高,达50.41/10万。 2013 — 2020年因胰腺癌死亡导致的PYLL为10 002.50人年,WPYLL为 3 903.00人年, PYLL率为0.52‰,WPYLL率为0.20‰,男性PYLL、WPYLL均高于女性。  结论  2013 — 2020年湖州市居民胰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死因顺位逐渐靠前,老年人和男性是高危人群,女性死亡率有上升趋势,需引起关注。 加大健康宣传,营造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的氛围,从根本上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做好胰腺癌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