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常见的胸腔积液。在治疗中常有纤维凝块产生,形成分隔与多房积液,使治疗难度增大。现将我院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的疗效。方法: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5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穿刺引流尽胸腔积液后,治疗组胸腔注入尿激酶20万U+NS40mL,对照组胸腔注入玻璃酸酶1500U+NS40mL。3~5d后再次胸腔穿刺引流尽胸腔积液,观察2组用药前后积液范围、积液深度、用药后引流量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积液范围减少的有效率59.26%,较对照组30.77%有显著性差异(P〈0.05)。引流量:治疗组有效率77.78%,较对照组30.7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积液分隔是一种简便、有效、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胸腔穿刺抽液辅助治疗胸膜粘连术后多房性胸腔积液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胸膜炎胸膜粘连术后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4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40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比例、肺功能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膜粘连术后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胸腔穿刺抽液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缓解时间降低胸腔粘连比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穿刺抽液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多房性胸腔积液患者,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4-6小时穿刺抽液.每周2-3次,如仍有分隔重复上述治疗.结果48例患者共穿刺147次,成功率100%,2例并发胸膜粘连,1例癌性胸水持续半年多.结论超声引导注入尿激酶后穿刺抽液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微创的方法,便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李萍 《河北医药》2005,27(11):834-834
结核性胸膜炎常需要多次定位穿刺,抽液不畅将拖延治疗,造成病程延长,如形成包裹性积液、积脓,将会出现胸膜增厚的后遗症,远期影响肺功能,而超声引导穿刺胸腔积液可实时显示针尖进入病变部分的全过程,对于注入尿激酶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1年2月~2004年10月共观察54例结核性胸腔包裹积液患者,在抗痨治疗的同时,胸腔注入α-糜蛋白酶辅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08例均为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胸部B超或胸部CT确定有包裹性积液,部分包裹积液分隔成多个小房,同时伴有胸膜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尿激酶对不同积液量的分隔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结核性胸腔分隔积液患者189例随机分为胸腔注入尿激酶组(试验组)及多点胸腔穿刺组(对照组)。分别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大量、中等量及少量积液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大量、中等量、少量胸腔积液患者积液深度小于20mm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4.25±4.67)d、(11.81±3.87)d、(8.22±2.49)d,对照组大量、中等量、少量胸腔积液患者所需分别为(17.22±4.86)d、(14.75±4.06)d、(8.02±2.98)d,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大量、中等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积液量较多的结核性分隔胸腔积液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巍  王季堃 《中国药房》2011,(36):3404-3406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金葡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所致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胸腔应用尿激酶后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再行胸腔注射金葡素治疗;对照组19例患者直接引流胸腔积液后于胸腔注射金葡素治疗。同时,2组患者均采用长春瑞滨+顺铂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和胸腔积液控制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控制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47.4%,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腔积液控制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明显提高了金葡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所致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且显著缩短了胸腔积液的控制时间。  相似文献   

9.
胸腔微创细管引流并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腔细管引流并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抗结核治疗下,将6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胸腔内置细管引流,并经引流管滴入尿激酶灌洗液500m(l含尿激酶10万ü)。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抽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胸水总引流量明显增多,胸水消失时间缩短,胸水分隔、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胸腔细管引流并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安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蛋白含量高,易形成纤维凝块、纤维分隔,易导致胸膜肥厚粘连,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应用B超定位胸腔穿刺术引流胸腔积液、给予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年龄趋于低龄化,青少年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本所去年收治住院患者548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47例,约占本所住院患者总数的27%,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刚发病时大多数按感冒治疗,常由于治疗不当,治疗不及时或者误诊等因素导致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纤维分隔,使脏层、壁层胸膜发生粘连、增厚,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袁静平  卜昌荣 《河北医药》2003,25(9):674-675
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经常遇到 ,对于大量胸腔积液及分隔状胸腔积液临床上治疗多行胸腔穿刺抽液 ,既费时又费力 ,并行多次穿刺且胸水排放不彻底 ,病人耐受差。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盒引流胸腔积液方法安全、实用、副作用少。本文通过 2 5例因各种病因引起的大量及分隔状胸腔积液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 2 3~ 74岁 ,平均 ( 5 6± 13 .4)岁。其中结核性 8例 ,肺癌 6例 ,胃癌 2例 ,食管癌 1例 ,胸膜间皮瘤 2例 ,部位不明腺癌 2…  相似文献   

13.
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住院治疗中,40%的病人可并发肺炎旁胸腔积液.主要治疗方法是全身应用抗生素与胸腔穿刺引流,而多房分隔型胸腔积液应使用纤维蛋白溶解剂,使粘连溶解,易于引流.我们自2002年3月~2004年6月,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B超引导下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62例分隔型肺炎旁胸腔积液,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经初治单纯结核性胸膜炎男性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残留、胸膜增厚及粘连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入可减少胸腔积液残留量、减轻胸膜增厚及粘连,可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腺苷脱氨酶( ADA)测定在正常范围内的胸腔积液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ADA测定正常的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及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结果胸腔积液明显减少29例,胸腔积液无明显变化8例,胸腔积液明显增加3例。结论 ADA测定正常时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胸膜发生炎症,纤维素沉着、胸膜增厚粘连,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积液。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了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95例,现将病因、治疗及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30例老年患者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老年组30例和非老年组34例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主要原因为:恶性胸腔积液9例(30.0%),漏出液7例(23.3%),肺炎旁胸腔积液6例(20.0%),结核性胸膜炎5例(16.7%),原因不明3例(10.0%);非老年组的主要原因以肺炎旁胸腔积液(50.0%)、结核性胸膜炎(26.5%)为主。老年组患者结核性胸膜炎以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症状,仅40%有发热症状,疗效与非老年组基本相同。结论:老年胸腔积液主要原因为恶性胸腔积液、漏出液、肺炎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且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症状不典型,经治疗预后比较好。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恶性胸腔积液预后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李缃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72-73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手术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胸腔穿刺术抽胸腔积液后胸腔注射尿激酶;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痊愈或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治疗上可以考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促进胸膜肥厚、胸膜粘连痊愈或减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A125水平在胸腔积液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入住我院并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CA125水平和腺苷脱氨(ADA)的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CA125含量显著升高,且其阳性率高达92.0%,结果明显高于胸腔积液ADA阳性率(78.0%)。结论胸腔积液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但同时对其缺乏特异性,需要联合胸腔积液ADA检查方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CA125水平在胸腔积液检测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5,(6):470-47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CA-125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胸腔积液中CA-125指标并监测其变化。结果:胸腔积液CA-125在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和7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2周后CA-125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膜炎抗肿瘤治疗3周后CA-125阳性率73.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CA-125在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不大,但动态观察胸腔积液CA-125变化对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